上海丨赴一場十年之約

上海自助遊攻略
特意挑在下午到來,為的就是在 上海 之巔欣賞醉人的落日。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夜晚的燈光喚起了城市的另一面。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延安 路高架宛若一條巨大的火龍,蜿蜒逶迤在城市高樓之間。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經典機位]: 旅順 路東 長治 路

北外灘並非經典的旅游景點,也不妨欣賞對岸的四件套。換了個側面角度來欣賞確實是有所與眾不同。

旅順 路和東名大路路口上的耶松船廠,是建於一百多年前的古董,主體是磚木結構,外牆是耀眼的紅磚,西側塔樓的頂部塔亭四角為綠色琉璃瓦翹檐,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築。這家船廠背後的金主是 英國 商人,並曾在壟斷 中國 船舶修造業三十餘年,為 英國 在華工業投 資中 最大的企業之一。

新與舊的交相輝映在北外灘也能享受得到。
上海自助遊攻略

[偶遇機位]: 海寧 路 河南 北路環形天橋

無意間走過 海寧 路與 河南 北路交接的環形天橋,回頭髮現在高層建築的夾隙間恰好能無遮擋地看到陸家嘴4件套。
機械弔臂下的水泥鋼筋正在構築著一幢幢新式建築物,也許再過2-3年面前就會佇立起一座玻璃幕牆包裹的新式寫字樓或高層住宅。
所以抓緊時間來到如此得天獨厚的地方欣賞對岸的陸家嘴4件套了喂。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我從小就喜歡公交車,或許也沒多少人像我一樣在緊湊的旅行時間里還專門划出時間去體驗公交車。
時而在喧鬧的市區主幹道上一路飛馳,時而在被綠色巨浪覆蓋的林蔭單行道上左穿右拐,透過偌大的玻璃窗,原來我和這個城市的距離是那麼的接近。這種曼妙的情愫是地鐵在黑暗穿梭中無法體會得到。在我的定義里,熟悉一座城市的最高程度,就是要去某個地方,能隨口說出最便捷的公交車線路。

在以軌道交通為主,公交為輔的 上海 ,逐漸消失的公交車編號不知帶走了多少人兒時的回憶,現在的有蠻多的人厭棄乘坐公交車,一來覺得慢,二來會暈車。生活可每日無公交車,卻不能沒有地鐵,或許這也是許多生活在 大城 市的人的寫照吧。

公交車裡我最喜歡無軌電車,不為別的,它頭上兩根小辮子就能俘虜我的心。朋友說過,一定要找機會去搭上這種萌萌的辮子車。幸運的是, 上海 還保留著我最喜歡的無軌電車,還是全世界無軌電車商業運營時間最長的城市(自1914年起就未曾斷過商業營運)。

這又是 上海 值得驕傲的地方。

上海 現有13條無軌電車線路,除了8路( 三門 路市光路—— 松潘 路楊樹浦路)還沒見過 廬山 真面目之外,其他路線基本上不是坐過就是路上遇到過。

[20路公交車]
被賦予“ 上海 最早公交線路”稱號的20路車。是 南京 路上的時代變遷見證者。不過深究起來,20路是在1963年和1路有軌電車整合後,在某種特殊意義上的延續。最初從靜安寺出發,橫貫整條 南京 路來到外灘最繁華的一角。每逢周末車上總是擠滿了去 南京 路逛街的人,如同幾十年前的 廣州 去芳村必定會在19路車留下擁擠的身影,去 南京 路就必定會搭上20路。
坐在最後一排,看著偌大玻璃窗前步步遠去的華麗廣告牌,這才是搭20路車高級的享受。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一大清早出來見到 上海 靜謐的一面,欣欣然,剛睡醒的樣子。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24路公交車]
👇建國中路上偶遇24路電車。
如果北外灘有稱霸 南京 路的20路直達,中外灘有雄踞 延安 路的71路直達,那麼南外灘必須要有24路的一席地位。開通於1938年的24路電車,至今延續著這一榮耀。
電車綠白色的校服裝和建國路上接天的 法國 梧桐葉融為一體,在綠色巨浪中乘風破浪,在梧桐身處抒寫依稀往事。
上海自助遊攻略
[11路公交車]
上海 老縣城有多大,搭上11路車去丈量一下。
這輛“11路車”不是叫你真的用腳去走,而是真的去搭11路車,5.4km走下來真的累到夠嗆了。短短的11個站點里9個站名沿用原來 上海 縣城的城門名。
嘉靖年間,為抵抗倭寇入侵,明朝廷在 上海 南市地區修建了環城牆,牆內成為“城”,城外熱鬧處稱為“廂”, 上海 的“城廂”一詞便是這麼由來的。這座4公里多的城牆曾是“滬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霽雪”,據說下雪過後,文人墨客喜愛登上大境閣,放眼望去吳淞江、 蘇州 河銀裝素裹,蔚為壯觀,便也詩興大發。城廂依舊,但城壕經不住城市自然生長的需求早就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輛辮子車走過城壕的路。而當年登閣遠眺的海闊天空,如今也被一幢幢堆砌起來的高樓圍成四方天。
11路車的頭上原來也扎有2條辮子的,2006年的時候“剪掉”兩條辮子,成為世界上首條實現快速充電技術的線路(超容量電車),現在變成了純電動車,徹底退出了無軌電車的行列,只剩環線路上的電線痕跡。歲月匆匆,將近一個甲子的營運,11路車見證了 上海 從這方圓二點多平方公里的區域拓展成如今的繁華都市,默默守候著老城廂的獨家記憶。
途徑小北門的時候不妨往大境閣方向看去, 上海 縣城的記憶(50餘米的原裝老城牆)就低調朴素藏身在這座關帝廟裡。
上海自助遊攻略
[15路公交車]
👇停靠在 上海 體育場總站的15路。15路沒有之前那些電車那麼輝煌的歷史成就,但也有超過60年的歷史,經過四行倉庫、靜安寺最後沿著 常熟 路回到徐家匯,串聯起 上海 的精華。有次晚上回酒店,從起點搭到終點站這段40多分鐘的悠閑行程是我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上海自助遊攻略
[14路公交車]
和20路的輝煌相比,14路就低調許多,再過幾年就迎來開通110周年的歷史時刻,這更像是 上海 交通的活化石吧。不論兩頭終點站怎麼延長或縮短,途徑的風景有了多少變換,不變的還是無聲電流中流淌的情懷。

14路車依舊途徑上百年曆史的 浙江 路橋,在兩旁老樓房的傍襯下,向 南京 西路駛去。
空中如同盤絲洞般凌亂的電線,窗臺邊上伸出的“萬國旗”,來往人潮在衣服底下來回穿梭,這很 上海 。

(特意在 浙江 路橋上捕捉14路車的身影)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熱搜里曾有過一位在 上海 讀書的小哥哥花了6天5夜的時間,從 上海 搭公交車去到了 北京 。好多人說自己小時候的夢想終於被這位小哥哥實現了。
這是有多麼的熱愛才能將此付諸現實。

我期盼著有一天把國內仍開行著無軌電車的城市都去一遍,搭上當地的無軌電車,在無聲電流中探尋這裡的獨家魅力。

附 上海 電車路線:
6路: 長白 路 圖們 路——武進路 河南 北路
8路: 三門 路市光路—— 松潘 路楊樹浦路
13路: 海門 路周家嘴路—— 中山 公園地鐵站
14路:江浦路 中山 北二路——東新橋
15路: 浙江 北路天目東路—— 上海 體育場
19路: 唐山 路通北路——普陀路 江寧 路
20路:漢口路 四川 中路—— 中山 公園(萬航渡路)
22路: 長白 路 圖們 路——閔行路 長治 路
23路: 中山 南一路 西藏 南路——忻康里
24路:豆市街復興東路—— 長壽 新村
28路: 包頭 路 嫩江 路——提籃橋
71路: 延安 東路外灘——申昆路樞紐站(BRT)

〰️〰️〰️〰️〰️~~~~~~~~~~~~~~~~~~~~~~~~~~〰️🔆🔆🔆〰️~~~~~~~~~~~~~~~~~~~~~~~~~〰️〰️〰️〰️〰️

前方收到最新情報:25路電車在8月15日之後就改成普通的電動車,再也不拖著辮子走了 。 上海 交通部門也正著手對剩下的12條電車線路進行整合,計劃留下6條無軌電車🚎,其他都改成純電動車,並拆除電車線。初步保留14、15、19、20、23、24路。有興趣的你抓緊時間去體驗下吧。
上海自助遊攻略
(註:本單元出境的地點在本單元的結尾有詳細清單)

或許一座城市只有反覆地來往,多次地探索,才會有閑情逸致地去找尋她的獨到一面。

五角場並不是江灣 新城 獨一份的,所有5條街交匯的地方都可以稱作五角場。武康大樓所在的路口更厲害些,六條街交匯在一起(實際是5條路6個方向),是不是可以叫作六角場呢?

不知何時起,年近100歲的武康大樓成為了“網紅”。
和印象中的武康大樓不同,從前淮海路上架設了許多與生俱來的電線和電車線,而今電車線拆了,路旁的電線也入地,大樓前地多了一片凈空,但卻有似乎少了些什麼。

武康大樓始建於1924年,是 上海 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這艘巨型帆船⛵屹立在徐匯五角場將近100年。所謂的外廊式是採用靠外牆的走廊來進入各戶的住宅形式。一條公共外廊位於住宅一側,外廊為敞開式、半封閉式或封閉式,與內廊式住宅不同的是長廊在建築外的可見性。這種風格現在也很常見,老一些的公寓樓、學生宿舍、 香港 的屋邨都能見到。
武康大樓給我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因為在長堤的愛群大廈也是正好位於這樣的地理位置上,完美地“騎”在路口上十分和諧,而樓下的騎樓式建築風格有一種嶺南情調。
上海自助遊攻略
拍攝的最佳位置應該是在大樓對面,天平路與淮海路的夾角的人行道上,對面馬路拍出來感覺效果沒那麼好(但那裡真的站了很多人)。拍照的時候要註意安全,警察叔叔經常吹哨子提醒路人不要站在馬路上拍照。
上海自助遊攻略
大樓外原先自搭的雨棚和晾衣架被悉數拆除,隨意裸露的空調外機也新的整齊劃一的空調外機箱密實地包裹著。就連陽臺能放什麼或許也被規矩束縛著。

在不同的時代,城市的變化要適應著當時的審美,正如陪伴了武康大樓90多年的電線,從消失的那一刻起,曾經的舊時光似乎也隨之消散了。
所謂的“不完美”在這個路口裡,其實也是一種完美。
即便如此,城市的變遷讓許多習以為常的生活氣息變得“內斂起來”,但骨子裡卻依舊存在著,就當你走進大樓的房間時,看到原封不動的帶有弧度的天花板時,那種曾經的熟悉感又回來了。
我們又何必苛責太多呢?眾口難調。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看到這座優秀的建築之後,不妨移步到 番禺 路129號去參觀設計者的紀念館吧。一座獨特的歐式小洋房和周邊的風格完全不同。只可惜這天沒有開門,無緣進去欣賞一番。鄔達克一生中設計的大部分建築都留在了異鄉的 上海 ,為這座國際大舞臺締造了獨一無二的 上海 風,塑造了今天 上海 的魔幻。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自助遊攻略
上海 舊租界里的許多洋房早已不是一家獨有,72家房客儼然成為了這些洋房的常態。
舊稱“老佛爺路”的復興中路中有三劍客:克萊門公寓、黑石公寓和伊麗莎白公寓。
三劍客中數克萊門公寓最為精緻優雅,五幢相同且獨立的假四層洋房呈品字狀排列,牆面是水泥拉毛粉刷,淡黃色外立面佐以清水紅磚鑲嵌圖案裝飾,時而整齊貼邊,時而錯落有致,與房頂的紅瓦交相輝映,極具浪漫和藝術感。
為了適應來滬外國人居住,最初作為酒店式公寓的克萊門,設有咖啡廳、游泳場、公共餐廳等,也曾在此開設了 上海 第一家室內旱冰場。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回覆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