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故事——感受原生態的緬甸

緬甸自助遊攻略
↑固都陶佛塔 柚木的實木廟門,雕刻精美細膩。
緬甸自助遊攻略
↑固都陶佛塔 寺廟門口看到穿藍裙的學生,詢問地導小吳,穿藍裙的是大學生。
緬甸自助遊攻略
↑固都陶佛塔 由於進入寺廟必須脫鞋襪,所以就有了巧遇三位老外(忘記了,其實我們也是老外)認真擦腳穿鞋襪的有趣場面。

曼德勒 “烏本橋”,一個看落日的地方。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 Bridge),在 緬甸 的Amarapura(阿馬拉布拉)古城境內,橫跨東塔曼湖(Taungthaman),長達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墩、橋梁、鋪橋的木板都是用珍貴的柚木。修建於貢榜王朝的敏東王時期。
風雨的沖刷洗滌, 日光 的投射照耀,木頭已呈淺灰色,作為游覽的景點,更作為當地百姓每日過往的交通路徑,至今它仍堅固地屹立在東塔曼湖中。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漁民在架網捕魚
烏本橋一帶本是低窪之地,雨季湖水上漲,湖濱成為澤國。為解決當地交通困難,敏東王修建了這座木橋,同時為了使橋梁不至腐朽,便用了珍貴的柚木來建設整座橋梁,從而具有了百年不朽的品質。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烏本橋全橋完全由柚木鉚合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長的柚木結構橋。橋柱與橋柱之間相距3米遠,橋柱有1000多根。整座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鬥榫。這座橋已經歷經150年的風風雨雨,但是依然結實。在當地,這座橋有個好聽的別名--"情人橋"。橋有長度,但愛情是沒有長度的。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身著粉袈裟的女僧人迎面走了過來, 緬甸 女僧人一律身穿粉色袈裟。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烏本橋當初建橋時,在橋頭橋尾和橋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躲雨。
在 緬甸 人看來,六座亭子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六和精神本是僧團生活的準則,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為上互不侵犯),口和無諍(言語上和諧),意和同悅(精神上志同道合),見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識),利和同均(經濟上均衡分配)。
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 緬甸 人相戀時,會趕來烏本橋,立誓永葆這六種和睦互敬的精神。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到烏本橋看夕陽,感受不一樣的浪漫時光。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緬甸自助遊攻略
↑烏本橋 16日早上,參觀 曼德勒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在烏本橋對面,是 緬甸 一座較高等級的佛學院,培養具有慧根的學員。僧學院規模龐大,在這裡進修的僧侶數量過千,也被稱作“千人僧院”。每天上午10時這裡上演規模宏大的佈施場面,上千名僧人接受佈施。
施主需要提前預約佈施的時間(一般是提前1年預約),有多少僧人接受佈施,要看當天有多少人來佈施,其他僧人則到寺院外接受佈施。馬哈伽納揚僧院全都是男生,女僧人有另外的比丘尼院,著白色服裝的是剛剛進入佛學院的小學員,還沒有開始學習經文。
對於馬哈伽納揚的僧侶來說,取飯進食的盛大場面是每天必須完成的一項儀式。 每日上午十點,僧侶們排著隊,抱著飯缽,安安靜靜地來到食堂吃齋飯,上千人走來,取飯,進餐,全過程鴉雀無聲,場面非常壯觀,已成為一大旅游景觀。 這裡雖然已經成為著名的旅游項目,但儀式本身並沒有商業化藉機斂財,依舊保持著古老的傳統,仿佛周圍的游客並不存在。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上午8點,值日僧和捐贈者們開始準備要分發的食物。這座大廚房是佈施者為僧人準備餐食的地方。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一處僧人就餐的地方,好像是為高僧準備的。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游客與佈施者做好了準備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僧人的餐廳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僧人排起隊伍準備接受佈施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身著白色袈裟的是剛剛進入佛學院的新學員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發食品袋的小和尚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沿途有佈施者發放食品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僧人從這裡進入餐廳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僧人在餐廳就餐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