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戀曲,愛上這座英雄城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西漢青銅環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西漢青銅衡飾、西漢青銅車韋、西漢青銅衡末飾、西漢青銅轅首飾件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應該講,漢代的車馬裝飾無論對車還是對馬,分類繁複,功能明確,已經很雍容華貴了。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當盧,古代繫於馬頭部的飾件,形式各異,放置在馬的額頭中央偏上部,也就是馬鼻革與額革部位交接處的飾品。銅質的當盧盛行於商周時期。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當盧的局部紋飾包括虎紋、孔雀紋、魚紋等等,異常精美。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西漢青 銅帶 鉤。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 白銀 、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帶鉤是身份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
西漢青銅鏡。兩漢時期包括西漢、 新莽、東漢,是 中國 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強盛時期,經濟和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個方面都為漢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當時陶瓷業的進步和漆器的發展,雖然代替了青銅器皿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制銅工藝並沒有衰退,而是轉向了製造 銅鏡等方面。因此,兩漢時期銅鏡的鑄制業獲得了重大發展,出現了新的高潮。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西漢青銅砝碼。海昏侯墓出土的這套砝碼共12枚,大小不一,都是環形的,為青銅材質,最輕的砝碼只有2克重,全部加起來可以稱一兩斤的物品。“砝碼主要是用來稱錢的,像黃金之類的貴重物品。”西漢時期,砝碼有一個別的名字——銅環權。據海昏侯墓考古專家介紹,這套砝碼在 江西 是首次發現,對於研究度量衡有重要的價值,說明西漢時期的度量衡體系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精準的程度。
砝碼為何選擇青銅材質,而不是鐵材質?專家解釋說,鐵容易氧化生鏽稱不准,而青銅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西漢時期,對砝碼就已經有了專門的部門和規範的檢測標準,同時也有著嚴格的法律。每一個砝碼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都需要經過再校驗。
正常情況下,每一套砝碼都是奇數的,海昏侯墓內出土的這套砝碼為何是12枚?對此,專家解釋說,在這套砝碼中,有2枚最大的,所以才出現了偶數。
漢武帝執政後,歷經了六次幣制改革,最後推出了 上林 三官五銖。然而,好的幣制還需要有好的管理措施跟上,漢文帝的“稱錢”之法成為西漢時期幣制管理中比較有效的一項手段,稱錢管理中使用的主要工具還是“稱錢衡”,而在海昏侯墓內出土的砝碼,就是“稱錢衡”。漢文帝在實施放任鑄幣政策的同時,推行這種“稱錢”法律,在市場買賣過程中對所用的錢幣進行管理,規定在社會流通的錢幣必須經過政府稱重校驗。稱錢法律在某種程度上保障了市場中錢幣的質量,正是“稱錢”之法的執行,讓文帝四銖半兩出現了一度輝煌。
研究發現,海昏侯墓內出土的五銖錢,極有可能產自 南昌 本地,因為 南昌 曾是全國最大的一處銅幣生產基地,重點在於海昏侯或會私自鑄錢!!!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好想回到那個滿地都是黃金的時代,謀個一官半職皇帝老兒一高興賞爺幾千斤黃金,灑家秒變土豪啊!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有的圓形金餅上還留有記錄酎金事宜的文字,或刀刻,或墨書,到劉賀死也沒派上用場,與他一同長眠地下。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金板,聽著就豪氣,爺今兒高興,賞爾等金板百斤!!!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麟趾金是仿瑞獸麒麟之足所鑄,背面中空,口小底大,形如倒置的靴子。馬蹄金則呈橢圓或圓形,底凹、中空,形似馬蹄。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馬蹄金重量則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馬蹄金和麟趾金擺放在棺槨附近,象徵著天馬、瑞獸帶領墓主人升天。海昏侯墓中出土黃金皆依照“酎zhou金”標準,重約250克,就是漢代的一斤,只能用作帝王賞賜、祭祀、聘禮以及大額交易和域外商貿,並非市面上的流通貨幣。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儘管已經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有的金餅錶面已經凹凸不平,但經清洗之後仍金光閃閃,發出耀眼光芒。馬蹄金有大小之分,大馬蹄金5枚,重約260克,小馬蹄金10枚,重約40克,而麟趾金則重約60克。馬蹄金底部刻有“上”字,據專家分析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代表“上幣”。在西漢時期,黃金屬於上幣,青銅鑄造的五銖錢則屬於下幣。第二種可能,是該批馬蹄金由漢武帝時期鑄幣機構 上林 苑三官鑄造,再由朝廷贈予墓主。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為何劉賀墓中會有如此多的陪葬品?這與西漢厚葬之風盛行有很 大關 系。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奉行“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觀念被充分發揮,成為漢代厚葬的理論依據。據《晉書·索琳傳》記載:“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獻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也就是說,每年賦稅收入的三分之一要用作修建皇陵的費用。不僅帝王普遍實行厚葬,宗室勛貴也加以效仿,史書上所謂“竇氏青山”“衛青 廬山 ”“霍去病 祁連山 ”,都是形容漢代勛戚墳冢之高大。而目前出土的一些保存較好的漢代墓葬,也往往以隨葬品豪華奢侈著稱。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在劉賀墓的諸多黃金陪葬中,有一枚有墨書 “南藩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酎金一斤” 字樣金餅。關於海昏侯墓的酎金,現在披露的有兩種解釋,一是皇帝賞賜的,一是劉賀備金而未及助酎的。第二種聽起來比較凄慘,即劉賀被趕下皇帝寶座封為海昏侯以後,曾自備黃金想要參加皇室的獻金祭祖活動,但是皇帝覺得劉賀沒資格參加無情地拒絕了。於是,土豪海昏侯劉賀只能默默擦乾眼淚,帶這些金子陪葬,在2000多年以後在我們面前炫富!

想知道什麼是酎zhou金,得先說什麼是酎酒。所謂酎酒,是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的一種精釀酒。作為酒名,酎見於《左傳· 襄公二十二年》之諸侯“嘗酎”,杜預註說,“酒之新熟重者為酎”。所謂“重”,重覆醞釀之意,二重三重都有可能。《楚辭· 招魂》中“挫糟凍飲,酎清涼些” 說到酎,《楚辭·大招》中“四酎並熟,不澀嗌只” 也提到酎,四酎可能為四次復釀而成,所以味醇可口,完全沒有口澀的感覺。

《禮記·月令》中有“天子飲酎” 一語。註家明言“酎之言醇也”,好酒。《說文》說酎是三重酒,謂重釀之酒也。註《漢書· 景帝紀》之“高廟酎”,張晏更明說“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純也”。不僅是三次兩次復釀,而且要經過大半年的時間,這才釀出美味的酎酒來。有了美酒美食,一定會想起祖宗。漢文帝時規定每年八月祭高祖廟,要獻酎飲酎。諸侯王和列侯都參與飲獻,不過這機會不是白給的,這酎酒可不是白飲的,你可得帶著上好的黃金來助祭。這黃金遇著酎,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新名詞——酎金,沾上了酒氣的黃金。帶多少黃金來飲酎呢?規定是很明確的,有一個低限,是按封國人口計數,每千口俸金四兩,由少府驗收,皇帝親臨受金,酎金之制由此產生。

獻金規矩非常苛刻,所獻黃金如量色不足,王要削縣,侯則免國。漢武帝曾藉檢查獻酎金不足為名,削弱和打擊諸侯王及列侯勢力。曾因列侯無人響應號召從軍赴南越,武帝便藉口酎金不如法,奪去列侯一百零六個爵位,丞相趙周也因知情不舉下獄而被迫自殺。這即是西漢歷史上有名的“酎金失侯” 事件,酎金也由此著為法令,稱為“酎金律”。酎金與酎酒孰重,當然是金。借祖宗之名,借美酒之氣,強索政治獻金,皇帝也可以這麼當。金色足不足,份量夠不夠,可以檢驗出你的心是否一片赤誠。
《漢書》本傳記下的封侯詔書曰:“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析而不殊。其封故 昌邑 王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如此,那劉賀助祭時準備的酎金,就得以這四千戶的人口計數,可是他不用準備了,為什麼?因為有個侍 中衛 尉金安上給他奏了一本,說劉賀被上天所棄,陛下至仁又復封為列侯,但這是個“嚚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宣帝同意了,劉賀因之遠途“就國豫章”,不准參加宗廟的各種儀式,不被認作是劉家人,徹底被排除出政治圈子。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據悉,劉賀墓還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200萬枚,相當於現在的50公斤黃金(1000多萬元人民幣)。徐長青說,這些五銖錢讓考古人員 成功 獲得了漢代銅錢以1000文作為一個基礎單位的重要信息,首次以考古方式證明唐宋以來以1000文銅錢為一貫的校量方式最遲起源於西漢。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自助遊攻略
↑江西省博物館 青銅雁魚燈。漢代燈具種類豐富,造型多樣,設計精巧,劉賀墓中出土了多個燈具種類,其中一對雁魚燈最為引人註目。它們造型雍容華貴,以大雁的脖頸為導煙管,將燃燒油脂產生的煙氣導融於雁腹部的水中,以保持室內的清潔。兩片弧形燈罩可以自由轉動,調節燈光的亮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