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回眸千年,晉在眼前——05晉祠全印象【寶藏資料,不用請導游】

回眸千年,晉在眼前——05晉祠全印象【寶藏資料,不用請導游】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前廊雕像】
聖母殿前廊兩邊有站殿將軍,皆宋代原物。高約4米,分立左右。手執斧鉞者是《封神演義》傳說中周武王姬發的得力衛士方粥;手執金鉤者是方相。這二位都是古代用以驅疫避邪和出葬時開道的神像,在這裡就是守衛聖母殿的衛士了。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聖母殿內侍女像】
聖母殿原名“女郎祠 ”,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後補塑2尊),完成於元佑二年之前。塑像如真人大小,比例準確,姿態自然,是根據宋代宮廷“六尚制”塑造的。她們各有專職,身份、性格無一雷同,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這些彩塑對於研究北宋宮廷六尚制和宋代宮廷生活,衣冠服飾以及研究宋代彩塑藝術都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聖母殿內的40餘尊侍女、太監泥塑是精華所在。這些彩塑與真人大小一致,都是北宋時期製作的,至今有近900年曆史。除了精湛的彩繪技術之外,能夠為我們提供北宋宮廷侍女和太監們的妝容、表情、服飾等,具有非常大的史料價值的。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聖母邑薑〗,頭戴鳳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瓔,凝神端坐於中央,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聖母前面的太監〗,面部表情神態 平和 ,斜著眼,左邊耳朵比右邊耳朵稍大,因為左耳對著聖母,要準備隨時聆聽旨意,左肩膀也微微向內傾斜。眼睛斜著是因為不能直視聖母,只能側目用餘光瞄著。生動還原了北宋當時宮廷太監的神態和外形特征。斜眼和左耳大,用現在的專業詞來說,就是太監的職業病。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聖母旁邊的捧印侍女〗,莊重矜持,不苟言笑,甚至顯得神聖不可侵犯。暗示她已深得信任,也深感自己職責的重要。因此,全神貫註於所拿的“印璽”,一手捧托,一手護持。她穩重而老練,眼神極為鋒利,卻含威不露,嘴角有力,顯然是一個很有判斷力,辦事果敢的婦女。也許是由於職務關係,她生活較為優越,外形顯得很豐滿。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聖母殿彩塑鎮殿之寶:唱戲女子〗,現已用紅布把頭遮蓋上了。唱戲女子動作優雅,美麗而恬靜,含蓄而 大方 ,頭微微低垂。正面看,她含羞帶笑,似剛為聖母唱完一曲,受到聖母的誇贊,所以一副感激和滿足的神情。從側面看,她眼睛紅腫,眼角含淚,一副悲苦的樣子。梅蘭芳先生游覽晉祠時看到她,非常感興趣,停留三日都沒有徹底把其表情模仿得令自己滿意。曾評價道:“一笑一顰,似訴平生”。雕塑用寫實、傳神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女戲子複雜的內心世界。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水母樓【水母樓簡介】
面向聖母殿左側,是水母樓、難老泉、真趣亭一排建築。
水母樓是奉祀晉源水神的祠堂,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官,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頂二層樓閣。四周圍廊,一層為三洞磚窯,形制特別。上下兩名匾“懸山響玉”、“沾濡懸瓮”,不僅道出晉祠風光的最大特色,也表達了對恩澤百姓的晉水的感激之情。
一層中間的窯洞供奉著水母。水母銅像,高1米多,端坐於瓮形蓮花座上,束髮未竟,神態自若。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水母樓的傳說】
相傳,水母名叫柳春英, 太原 金勝村人,嫁到古唐村(晉祠)為媳。春英生性善良賢慧,勤勞儉樸,能忍能讓。而她的婆婆卻十分刁蠻。柳氏所做飯菜,婆婆嫌缺鹽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從好幾里以外挑來的水,婆婆嫌身後桶里的水不乾凈而倒掉,只吃前桶,這樣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但春英對這些刁難並無怨言。
有一天,她正挑著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牽著白馬的老頭,請求讓他的馬喝點水。柳氏指著後桶水說,喝吧。老人為難地說,這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應。如此三日,柳氏都滿足了老人的要求。儘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飲完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時,老人對春英說:我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條馬鞭,把它放在水瓮里,用水時只要輕輕一提,水就會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萬不要提過瓮沿,不然就會遭水淹,切記!說罷,老人和白馬化作一朵白雲而去。柳氏望著空中拜了幾拜,就高高興興地回了家,從此免卻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鄰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挑水了。但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馬鞭藏起來,可馬鞭剛一提出水瓮,滔滔大水頃刻涌上,轉眼間淹了整個村莊。正在娘家的春英聞訊,來不及把頭梳完便急急趕回家中,把一草墊扔在瓮上不顧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頓時變小,只剩下一股泉水從坐下溢出,這使是晉水源頭——難老泉。水勢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瓮。洞中這尊銅像正是依照這一傳說塑造的。
水母娘娘的屁股坐在了難老泉上,造成皇帝認為經過難老泉灌溉的莊家都不乾凈不吉祥,所以這些莊家終身都不能作為貢品,只能給老百姓自己吃。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難老泉(三絕、三匾之一)【難老泉簡介】
難老泉有“晉陽第一泉”之稱,泉水自懸瓮山下的岩層中涌出,潛流十多米,從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 龍口 註入溏中,看似白練飛舞,聽如鳴琴合奏,構成晉祠八景之一的“難老泉聲”。泉水冬溫而夏涼,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澇,奔涌不息。所以北齊時有人取《詩經魯頌》中的佳句“永錫難老”,命名為“難老泉”。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中有“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 的名句。
泉上涼亭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歷年)重修,但其梁架結構仍保留了北齊的建築風格。
〖難老〗牌匾為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傅山所題。難老二字用筆蒼勁洗練,頗具神韻,被譽為“神奇之筆”,列為晉祠三 大名 匾之一。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三七分水】
難老泉下有一清潭,潭中水來自難老泉。潭中間建有一道石堰,石堰上有十個直徑一樣的孔,其中,三個孔的水向南流,七個孔的水向 北流 ,用一條“人”字形石壩分開。在潭中還有一座石塔,名為“張郎塔”,又稱為“中流砥柱”。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難老泉三七分水的傳說1】
傳說很久以前,難老泉水是晉祠地區老百姓生活的命脈,除日常生活用水外,還用於灌溉農田。為此,晉水南北兩河的村民常常為爭水而發生械鬥,每次都會造成人命事故,後官府出面調停。縣官想出個餿主意:難老泉邊放置一口大油鍋,鍋底燃燒柴火,待油鍋沸騰時投入十枚銅錢,代表十股泉水,哪一方有人能從油鍋中撈出幾枚銅錢,哪一方便可分得幾股泉水。參加爭水的南北兩村村民面面相覷,默然不語,氣氛十分緊張。就在此時,北村閃出一位青年,毅然決然躍入油鍋,一氣撈出七枚銅錢,同時也壯烈“殉村”。因此,北村就永遠分得了七股泉水,而南村分得三股。這位青年是花塔村人,鄉人稱之為“張郎”,北村人為紀念其功績,就把他的俠骨埋在中流砥柱下麵,起名“張郎塔”。解放前,北村的都渠長一直都由花塔村張姓人擔任。當年為紀念張郎而建的石塔至今屹立在晉水源頭的清潭中。
【難老泉三七分水的傳說2】
其實,北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來自 四川 的陳知白出任平晉縣令。 這個縣令從難老泉源頭出水口處,砌石為塘,中橫石堰,鑿10孔,每孔方圓1尺,把水分為10分,說白了,這個縣令是個懂水利工程的縣令。北面地勢高,水流向上緩慢,所以海清北河分水7分,穿過廟牆流出祠外,從紙房村折而向北,在赤橋村又分為上下兩條河,上河往北直達金勝、董茹一帶,下河往東下流,灌溉小站、小站營、五府營等村的田地。南面地勢低水流急,分水3分,這3分水又分為三股:鴻雁南河分水1分半,從奉聖寺山門前面南流,灌溉索村、王郭一帶田地;鴛鴦中河分水1分,流到奉聖寺前就折而向東,灌溉長巷、東莊等村的田地;又新開一渠名陸堡河,從南河分水半分,穿卧雲橋向東偏北而下流,灌溉塔院、大寺等村田地。此後,晉水全部被利用起來種植莊稼,水田擴展為60000餘畝,“民利於是大溥”。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真趣亭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太原自助遊攻略
↑晉祠博物館 周柏(三絕之一)面向聖母殿右側有數棵柏樹亭亭如蓋,便是周柏,周初所植,距今逾三千年。樹身向南傾斜,龍蟠虯屈,形似卧龍,俗稱“卧龍柏”。宋歐陽修有詩贊曰:“地靈草木得餘潤,鬱郁古柏含蒼煙。”是晉祠三絕之一。
大殿兩側原本各有一株,因為 中國 宮殿建築講究對稱,所以大殿左右各一。相傳同植於周代,原生長於懸瓮 山南 澗,宋朝時聖母殿建成後,將這對連理柏移來分栽於兩側,北側稱“龍柏”,南側稱“鳳柏”有比翼齊年之意,故稱齊年古柏。後來南側的“鳳柏”由於長瞭如瘤子的樹癤,被迷信的鄉民在道光初年砍伐,只剩北側這一株了。古柏已有3000多年的樹齡,高10餘米,乾粗兩圍,側身斜依於聖母殿頂上,與地面形成45度夾角,酷似卧龍,俗稱“卧龍柏”。歐陽修有詩贊曰:“地靈草木得餘潤,鬱郁古柏含蒼煙。” 而民間猜測說,這大概是失去了“老伴兒”之後悲痛過度,高大的古柏漸漸向南傾斜下去,而且腰乾一凹節處每遇颳風還會流出悲傷的“淚水”。明末清初大學者傅山稱它為“晉源古柏第一章”。
不知確切年代的一棵翠柏支撐著這棵周柏,於是老百姓大多解讀成,因為翠柏大概是仰慕德高望重的先輩,義不容辭地撐住了傾斜的古柏,而且乾杈交錯是那樣的自然天成,令游人贊嘆不已。這株翠柏被稱為“擎天柏”,樹齡亦在千年以上。古柏已成為不老的象徵,而老柏樹靠在年輕柏樹上的形象也被老百姓解讀成“老有所依”,因此,在這裡與古柏合影表達長生不老者有之,與老柏樹和年輕柏樹共同合影表達老有所依願想的更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