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暴走羅馬,7天5個博物館,20個教堂
                                    2020年初的 歐洲 之行,主角本來是 意大利 ,原本計劃用25天時間將 意大利 北部幾個歷史文化名城好好看一看,不僅看古 羅馬 建築,更要好好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所以 巴黎 、 西班牙 都是為了 意大利 之旅做鋪墊和準備工作的。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摧毀了我的計劃。  
  
1月7日出發到 巴黎 ,伴隨著國內疫情的大爆發游完了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還順道去 摩洛哥 和 突尼斯 幫朋友囤了點兒口罩,一邊暗自慶幸躲過了一劫,想著逛到3月底回國就沒事了。卻沒想到2月14日到 那不勒斯 、5天之後到 羅馬 ,新冠肺炎就在 意大利 北部 米蘭 和 威尼斯 所在的大區爆發了,短短幾天病例激增,只好取消 米蘭 和 威尼斯 兩站,準備繼續玩完 錫耶納 、 佛羅倫薩 後去 東歐 躲一陣子。
  
在 羅馬 的行程成為我人生惡夢一般的七天——每天白天在人流如潮的大街上逛教堂博物館,吃喝玩樂一樣不少,沒人戴口罩;晚上回到民宿被手機里的各種真假新聞搞得人心慌慌、坐立不安,直到第七天早上要退房前往 錫耶納 時,一切都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改變了。
  
老公在 芬蘭 的同學一直關註我們的行程和疫情的變化,強烈邀請我們去她家避疫,我們總覺得 羅馬 一片祥和用不著緊張。這天早上5點多被她的微信叫醒,告訴我們 意大利 北部的疫情很嚴重,很多周邊國家都停航、停火車、大巴了,這才讓我們真正感覺事態的嚴重,如果離開 羅馬 去鄰國,很可能面臨被隔離,或者停航停車後滯留在 意大利 ,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呢,原本以為能躲過一劫,卻變成了身在疫區!
  
在 佛羅倫薩 各位大師的吸引力與新冠疫情的恐懼中糾結了一個多小時,早上七點鐘果斷決定立即回國,買機票,當天只有俄航轉機航班了,不看價格立即下單,搶到中午12點多的機票,然後收拾箱子,手忙腳亂地上了機場大巴車——我從來沒有在這麼短時間內確定過行程,而且是長途飛行。
  
好在一路上非常順利, 羅馬 機場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派平靜,直到上了飛機,才翻出口罩帶上。
  
回國看到 意大利 每天確診病例如竄天猴一般飛漲,乃至全球向著1000萬+感染病例一路狂奔,再一次慶幸在 羅馬 那個早上兩小時內驚心動魄的決定是多麼正確!上帝保佑!阿彌陀佛!聖母瑪麗亞!真主安拉! ✪✪✪泡博物館✪✪✪ ✜✜FTG博物館【Tips】提前網上買票,憑訂票碼到入口處換票,可以免排隊,而且因為是淡季,9點半的門票9點鐘也讓進了。要租一個語音導覽,有中文的,不然裡面很多東西看不懂,而且主要是聽西斯廷教堂的講解。進去後要順著指示直奔XISITING禮拜堂(在博物館最後),趕在大隊人馬到來之前可以先自由自在地看,不然人從眾時想挪動個地方都象在海水中行走一樣特別費勁。
  
今天的博物館是400年來歷任 羅馬 教皇在藝術收藏上的耀眼成果,收藏品從古 埃及 到20世紀,橫跨5000年,其中不乏經典中的經典,是世界藝術聖殿中的明珠。
博物館的主要展廳包括:八角庭院、動物雕塑館、繆斯廳、圓形大廳、馬車廳、燭臺陳列廊、壁毯陳列廊、地圖陳列廊、聖母懷胎廳、拉斐爾畫室、 博爾 戈大火廳、西斯廷教堂、圖書館和畫廊。
  
鎮館之寶:XISITING禮拜堂的《創世紀》《最後的審判》
  
《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37歲時(1512年)完成受教皇委托的XISITING禮拜堂的天頂畫。他拒絕助手幫忙,天天躺在十八米主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畫了整整四年。天花板中間是《創世紀》的九個場面,《神分光暗》、《創造日月》、《授福大地》、《亞當的創造》、《夏姓的創造》、《逐出樂園》、《諾亞祝祭》、《洪水》、《諾亞醉酒》,九幅大畫四周還有12位預言家以及有關基督祖先的其他故事。
  
XISITING禮拜堂有保安看著嚴格不許拍照,而且天頂太高,眼神不濟的也根本看不清細節,博物館中間的松果庭院里有一排展板,介紹每張畫,導游都在這裡給大家講解,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細節,以下照片都是從展板上翻拍的。 《亞當的創造》,是最精彩的一幅,可以說表現的是“人類的覺醒”和渴望著人的力量獲得解放。人類的第一個男人被創造出來了,但他還不能站起來,雄健美麗的身體雖似飽含青春的生命,可是他卻無法行動,在等待著萬物的創造者給他以力量。耶和華正挾著天使們飛奔而來,神的手飽含著精力,把手伸向亞當,將與亞當無力的手相接,似乎電花即將迸發,巨人就要站起身了。
《亞當的創造》,是最精彩的一幅,可以說表現的是“人類的覺醒”和渴望著人的力量獲得解放。人類的第一個男人被創造出來了,但他還不能站起來,雄健美麗的身體雖似飽含青春的生命,可是他卻無法行動,在等待著萬物的創造者給他以力量。耶和華正挾著天使們飛奔而來,神的手飽含著精力,把手伸向亞當,將與亞當無力的手相接,似乎電花即將迸發,巨人就要站起身了。  
米開朗基羅借用亞當來表現一種場景:一個雄健的巨人由於某種內在或外來的束縛,在拼命掙扎、在期待著解放......
 《最後的審判》,1535-1541年,是米開朗基羅畫在XISITING拜堂祭壇後面的大型壁畫,約200平米的面積上,畫滿了力士一般的裸體巨人,畫面大致可分為四個階層,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面中央是耶穌基督,下層是受裁決的人群,最底層是地獄。中間的基督無疑是畫面最核心的部分,與其他受難題材中乾枯瘦弱的基督不同,基督被畫成一個健壯、肌肉賁張的巨人,他舉起右手即將發出最後的判決。他的母親瑪麗亞踡曲著靠在基督肋下,左邊一群為信仰而殉難的聖徒,各自拿著自己受害時的刑具,左手背小梯子的通常被認為是亞當,後面圍紅頭巾的女人是夏娃;還有一個體格壯實的老人,被認為是聖保䘵;拿大鑰匙的是彼得;拿十字架的是安德肋;提著一張剝下來的人皮的是巴 托羅 米歐,據說這張人皮是米開朗基羅自己的面孔。畫面的下部表現的是被拖入地獄的人群,地獄靈感來源於但丁敘整天詩《神曲》之地獄篇。
《最後的審判》,1535-1541年,是米開朗基羅畫在XISITING拜堂祭壇後面的大型壁畫,約200平米的面積上,畫滿了力士一般的裸體巨人,畫面大致可分為四個階層,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面中央是耶穌基督,下層是受裁決的人群,最底層是地獄。中間的基督無疑是畫面最核心的部分,與其他受難題材中乾枯瘦弱的基督不同,基督被畫成一個健壯、肌肉賁張的巨人,他舉起右手即將發出最後的判決。他的母親瑪麗亞踡曲著靠在基督肋下,左邊一群為信仰而殉難的聖徒,各自拿著自己受害時的刑具,左手背小梯子的通常被認為是亞當,後面圍紅頭巾的女人是夏娃;還有一個體格壯實的老人,被認為是聖保䘵;拿大鑰匙的是彼得;拿十字架的是安德肋;提著一張剝下來的人皮的是巴 托羅 米歐,據說這張人皮是米開朗基羅自己的面孔。畫面的下部表現的是被拖入地獄的人群,地獄靈感來源於但丁敘整天詩《神曲》之地獄篇。  畫這幅畫時,米開朗基羅已經六十多歲了,和三十年前相比,他的藝術造詣更加精湛,雖然他自己說他更擅長雕塑,並不願意畫壁畫,但教皇克裡門七世仍然極力要求米開朗基羅承擔這項任務。當時米開朗基羅正經歷精神與信仰的危機,他選擇用“最後的審判”這一主題來展現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並用了七年時間獨自完成了這幅不朽之作。
畫這幅畫時,米開朗基羅已經六十多歲了,和三十年前相比,他的藝術造詣更加精湛,雖然他自己說他更擅長雕塑,並不願意畫壁畫,但教皇克裡門七世仍然極力要求米開朗基羅承擔這項任務。當時米開朗基羅正經歷精神與信仰的危機,他選擇用“最後的審判”這一主題來展現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並用了七年時間獨自完成了這幅不朽之作。  壁畫中央的耶穌,簡直是 意大利 人民英雄形象。他有神的威力,他可以呼風喚雨,他的手勢就能使無數裸體變成時代的旋風。藝術家卓越的寫實主義,使人傾倒,觀眾從這個形象上似乎聽到了真正的天庭懲罰聲,他要懲罰那些使祖國忍受恥辱和出賣人民利益的顯要人物。
壁畫中央的耶穌,簡直是 意大利 人民英雄形象。他有神的威力,他可以呼風喚雨,他的手勢就能使無數裸體變成時代的旋風。藝術家卓越的寫實主義,使人傾倒,觀眾從這個形象上似乎聽到了真正的天庭懲罰聲,他要懲罰那些使祖國忍受恥辱和出賣人民利益的顯要人物。  XISITING禮拜堂於1481年完工後,波提切利等文藝復興初期畫家以聖經為主題創作了一批壁畫。這些壁畫都早於《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
XISITING禮拜堂於1481年完工後,波提切利等文藝復興初期畫家以聖經為主題創作了一批壁畫。這些壁畫都早於《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  
  
《科辣黑、達堂、阿比龍受罰》,波提切利。 《摩西的 埃及 之旅》,佩魯吉諾(拉斐爾的老師)。
《摩西的 埃及 之旅》,佩魯吉諾(拉斐爾的老師)。  《基督的欲望》,波提切利
《基督的欲望》,波提切利  《最後的晚餐》,科西莫·羅塞利
《最後的晚餐》,科西莫·羅塞利  XISITING禮拜堂不大,但認真看完卻需要很長時間,進口和出口是分開的,從出口出來要回到前面再看其他展廳頗費一番周折。
XISITING禮拜堂不大,但認真看完卻需要很長時間,進口和出口是分開的,從出口出來要回到前面再看其他展廳頗費一番周折。  
  
拉斐爾畫室,也是永遠擠滿人。整個房間從天花板到牆壁全都鋪滿拉斐爾的作品,站在屋子中間,仿佛感受到大師就在你身邊。
  
《 雅典 學院》,拉斐爾畫這幅畫是才25歲,在這幅畫里,畫家運用浪漫的想象,讓他所崇敬的屬於不同時期的學者們歡聚一堂,在雄偉壯麗的大廳里,匯聚著人類智慧的明星,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學派的傑出學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熱烈地進行學術討論,洋溢著百家爭鳴的氣氛,凝聚著人類天才智慧的精華。畫面構圖宏大,視覺中心人物是古 希腊 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個指天,一個指地,圍繞這兩位大哲學家畫了50多個學者名人,各具身份和個性特征。他們代表著古 希腊 文明中七種自由學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等。畫家藉以靜音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對過去文明的贊頌,對未來發展的嚮往。欣賞這幅巨作,如同進入人類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這個思想領域是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爭論展開的。他們兩人從遙遠的歷史走來邊走邊進行激烈的爭論。
  
畫家極善利用臺階,使眾多人物組合主次前後有序、真實、生動、活潑,畫面將觀賞者帶進先哲們的行烈。這宏大的場面,眾多的人物,生動的姿態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個性刻畫,佈局的和諧、變化 且統一的節奏,可謂把繪畫創作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頂峰。
 《聖禮之爭》,是拉斐爾為教皇四個大廳所繪的16幅壁畫的第一幅,是當時人們看待拉斐爾繪畫才能的試金石。拉斐爾不負眾望,此畫一齣,馬上令人折服,至今仍然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經典作品之一。
《聖禮之爭》,是拉斐爾為教皇四個大廳所繪的16幅壁畫的第一幅,是當時人們看待拉斐爾繪畫才能的試金石。拉斐爾不負眾望,此畫一齣,馬上令人折服,至今仍然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經典作品之一。  
  
《聖禮之爭》是一半圓形龐大的構圖,畫家在半圓形的畫框內用雲層作橫帶,平分畫面的空間,形成天上與地下的區別。天上的人群和地下的人群均排列成弧形,拉斐爾用兩個相反的弧形和遠近法的透視感來加深廣闊的空間效果。上半部分為上帝、耶穌、鴿子、施洗約翰、馬利亞與使徒們,中間為翻開福音書的小天使,下半部分為爭論彌撒聖體的聖徒們,內有多明我、方濟各、托馬斯阿奎那、但丁等。還有四位制訂教義的教會之父哲羅姆、格裡戈利、阿甫羅西、奧古斯丁。拉斐爾通過不同時期人物的彙集表達出神學與教義之成形,是在歷史中、在各種賢者的參與中彙集而出的智能,它們包括研究聖經、思想、禱告、信仰實踐與爭辯的種種過程,而這整個歷史過程,上帝都有參與。 《查理大帝加冕儀式》,描述公元800年聖誕,查理大帝加冕的場景。
《查理大帝加冕儀式》,描述公元800年聖誕,查理大帝加冕的場景。  《 波爾 戈的火災》,這也是根據一個神跡故事而作:公元847年,附近的 波爾 戈地區發生了一場大火,無論如何都撲不滅,人們無奈只好四處奔逃,當時的教皇利奧四世為此虔誠祈禱,於是神跡出現,大火神奇般地熄滅了。
《 波爾 戈的火災》,這也是根據一個神跡故事而作:公元847年,附近的 波爾 戈地區發生了一場大火,無論如何都撲不滅,人們無奈只好四處奔逃,當時的教皇利奧四世為此虔誠祈禱,於是神跡出現,大火神奇般地熄滅了。  《聖母的婚禮》,拉斐爾21歲時的成名作。
《聖母的婚禮》,拉斐爾21歲時的成名作。  天花板上的小畫,是拉斐爾畫的《聖經》舊約里的4個故事,以撒獻祭;雅各夢見天梯;諾亞方舟;在摩西身前燃燒的灌木叢。
天花板上的小畫,是拉斐爾畫的《聖經》舊約里的4個故事,以撒獻祭;雅各夢見天梯;諾亞方舟;在摩西身前燃燒的灌木叢。  另外一個畫室的天頂畫:天使們簇擁著上帝;聖三位一體的耶穌為門徒佈道;耶穌站在分別代表仁慈和正義的女神之間;撒旦誘惑耶穌。
另外一個畫室的天頂畫:天使們簇擁著上帝;聖三位一體的耶穌為門徒佈道;耶穌站在分別代表仁慈和正義的女神之間;撒旦誘惑耶穌。  功課做的不夠,很多大師的畫沒有找到,只能碰到哪個看哪個,在一間幾乎沒人的畫室里,發現全部都是平圖裡喬的畫,開始以為是波提切利的畫,風格真的和波提切利非常相似。
功課做的不夠,很多大師的畫沒有找到,只能碰到哪個看哪個,在一間幾乎沒人的畫室里,發現全部都是平圖裡喬的畫,開始以為是波提切利的畫,風格真的和波提切利非常相似。  《聖母領報》,每位畫家都會畫的題材。
《聖母領報》,每位畫家都會畫的題材。  這是從一個教堂移下來的花玻璃,以前看天花玻璃都是仰頭遠望,這次得以近距離仔細看,才知道花玻璃可以做的如此逼真,和油畫一樣清晰。
這是從一個教堂移下來的花玻璃,以前看天花玻璃都是仰頭遠望,這次得以近距離仔細看,才知道花玻璃可以做的如此逼真,和油畫一樣清晰。  看一下全景。
看一下全景。  精美的瓷器,應該是一個做禮拜的椅子。
精美的瓷器,應該是一個做禮拜的椅子。 
 松果庭院,整個花園位於博物館建築中間,得名於米開朗基羅的一個雕塑《松果》,只是當時被圍起來修理,沒看到。這裡也是休息餐飲的地方。花園中央有一個二球同心,是1990年的作品,現代藝術就只能“呵呵”了,什麼也搞不懂。
松果庭院,整個花園位於博物館建築中間,得名於米開朗基羅的一個雕塑《松果》,只是當時被圍起來修理,沒看到。這裡也是休息餐飲的地方。花園中央有一個二球同心,是1990年的作品,現代藝術就只能“呵呵”了,什麼也搞不懂。  博物館里最多的就是雕塑,從古 埃及 到近代,大大小小,件件都是精品,根本看不過來,只能走馬觀花,挑幾個精品記錄一下。
博物館里最多的就是雕塑,從古 埃及 到近代,大大小小,件件都是精品,根本看不過來,只能走馬觀花,挑幾個精品記錄一下。  著名的《軀幹像》(Belvedere Torso),有說是古 希腊 原件,有說是古 羅馬 仿品,但被米開朗基羅贊賞,據說對後來的巴 洛克 畫家魯本斯等也頗有影響。
著名的《軀幹像》(Belvedere Torso),有說是古 希腊 原件,有說是古 羅馬 仿品,但被米開朗基羅贊賞,據說對後來的巴 洛克 畫家魯本斯等也頗有影響。  八角庭院,是由教皇克萊蒙十四世於1772年建成的,這個庭院是重點,很多精品。
八角庭院,是由教皇克萊蒙十四世於1772年建成的,這個庭院是重點,很多精品。  《尼羅河神》, 羅馬 ,公元1世紀 ,河神的身體、權仗、身邊的獅身人面像、鱷魚等上面都爬滿了可愛的孩子們。
《尼羅河神》, 羅馬 ,公元1世紀 ,河神的身體、權仗、身邊的獅身人面像、鱷魚等上面都爬滿了可愛的孩子們。  《拉奧孔》,拉奧孔是特洛伊城的祭司,因提醒木馬計而被 希腊 諸神將他及兩個兒子讓蟒蛇纏死。 羅馬 人自稱是特洛伊人的後代,雕像是公元前一世紀 羅馬 仿製公元前二世紀古 希腊 的作品,1506年出土,被米開朗基羅推薦給教皇尤利烏斯二世買下,從此開創了教皇的收藏和博物館的初建。所以對博物館來說意義重大。
《拉奧孔》,拉奧孔是特洛伊城的祭司,因提醒木馬計而被 希腊 諸神將他及兩個兒子讓蟒蛇纏死。 羅馬 人自稱是特洛伊人的後代,雕像是公元前一世紀 羅馬 仿製公元前二世紀古 希腊 的作品,1506年出土,被米開朗基羅推薦給教皇尤利烏斯二世買下,從此開創了教皇的收藏和博物館的初建。所以對博物館來說意義重大。  
雕像中拉奧孔位於中間,神情處於極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極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從兩條蛇的纏繞中掙脫出來。他抓住了一條蛇,但同時臂部被咬住了,他左側的 長子 似乎還沒有受傷,但被驚獃了,正在奮力想把腿從蛇的纏繞中掙脫出來;父親右側的次子已被蛇緊緊纏住。那是三個由於苦痛而扭曲的身體,所有的肌肉運動已達到了極限,甚至到了痙攣的地步,表現出在痛苦和反抗狀態下的力量和極度的緊張,讓人感覺到似乎痛苦流經了所有的肌肉、神經和血管,緊張而慘烈的氣氛瀰漫著整個作品。
							
						
						
                        
						
						
					
					
					
					
					1月7日出發到 巴黎 ,伴隨著國內疫情的大爆發游完了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還順道去 摩洛哥 和 突尼斯 幫朋友囤了點兒口罩,一邊暗自慶幸躲過了一劫,想著逛到3月底回國就沒事了。卻沒想到2月14日到 那不勒斯 、5天之後到 羅馬 ,新冠肺炎就在 意大利 北部 米蘭 和 威尼斯 所在的大區爆發了,短短幾天病例激增,只好取消 米蘭 和 威尼斯 兩站,準備繼續玩完 錫耶納 、 佛羅倫薩 後去 東歐 躲一陣子。
在 羅馬 的行程成為我人生惡夢一般的七天——每天白天在人流如潮的大街上逛教堂博物館,吃喝玩樂一樣不少,沒人戴口罩;晚上回到民宿被手機里的各種真假新聞搞得人心慌慌、坐立不安,直到第七天早上要退房前往 錫耶納 時,一切都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改變了。
老公在 芬蘭 的同學一直關註我們的行程和疫情的變化,強烈邀請我們去她家避疫,我們總覺得 羅馬 一片祥和用不著緊張。這天早上5點多被她的微信叫醒,告訴我們 意大利 北部的疫情很嚴重,很多周邊國家都停航、停火車、大巴了,這才讓我們真正感覺事態的嚴重,如果離開 羅馬 去鄰國,很可能面臨被隔離,或者停航停車後滯留在 意大利 ,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呢,原本以為能躲過一劫,卻變成了身在疫區!
在 佛羅倫薩 各位大師的吸引力與新冠疫情的恐懼中糾結了一個多小時,早上七點鐘果斷決定立即回國,買機票,當天只有俄航轉機航班了,不看價格立即下單,搶到中午12點多的機票,然後收拾箱子,手忙腳亂地上了機場大巴車——我從來沒有在這麼短時間內確定過行程,而且是長途飛行。
好在一路上非常順利, 羅馬 機場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派平靜,直到上了飛機,才翻出口罩帶上。
回國看到 意大利 每天確診病例如竄天猴一般飛漲,乃至全球向著1000萬+感染病例一路狂奔,再一次慶幸在 羅馬 那個早上兩小時內驚心動魄的決定是多麼正確!上帝保佑!阿彌陀佛!聖母瑪麗亞!真主安拉! ✪✪✪泡博物館✪✪✪ ✜✜FTG博物館【Tips】提前網上買票,憑訂票碼到入口處換票,可以免排隊,而且因為是淡季,9點半的門票9點鐘也讓進了。要租一個語音導覽,有中文的,不然裡面很多東西看不懂,而且主要是聽西斯廷教堂的講解。進去後要順著指示直奔XISITING禮拜堂(在博物館最後),趕在大隊人馬到來之前可以先自由自在地看,不然人從眾時想挪動個地方都象在海水中行走一樣特別費勁。
今天的博物館是400年來歷任 羅馬 教皇在藝術收藏上的耀眼成果,收藏品從古 埃及 到20世紀,橫跨5000年,其中不乏經典中的經典,是世界藝術聖殿中的明珠。
博物館的主要展廳包括:八角庭院、動物雕塑館、繆斯廳、圓形大廳、馬車廳、燭臺陳列廊、壁毯陳列廊、地圖陳列廊、聖母懷胎廳、拉斐爾畫室、 博爾 戈大火廳、西斯廷教堂、圖書館和畫廊。
鎮館之寶:XISITING禮拜堂的《創世紀》《最後的審判》
《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37歲時(1512年)完成受教皇委托的XISITING禮拜堂的天頂畫。他拒絕助手幫忙,天天躺在十八米主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畫了整整四年。天花板中間是《創世紀》的九個場面,《神分光暗》、《創造日月》、《授福大地》、《亞當的創造》、《夏姓的創造》、《逐出樂園》、《諾亞祝祭》、《洪水》、《諾亞醉酒》,九幅大畫四周還有12位預言家以及有關基督祖先的其他故事。
XISITING禮拜堂有保安看著嚴格不許拍照,而且天頂太高,眼神不濟的也根本看不清細節,博物館中間的松果庭院里有一排展板,介紹每張畫,導游都在這裡給大家講解,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細節,以下照片都是從展板上翻拍的。

米開朗基羅借用亞當來表現一種場景:一個雄健的巨人由於某種內在或外來的束縛,在拼命掙扎、在期待著解放......





《科辣黑、達堂、阿比龍受罰》,波提切利。




拉斐爾畫室,也是永遠擠滿人。整個房間從天花板到牆壁全都鋪滿拉斐爾的作品,站在屋子中間,仿佛感受到大師就在你身邊。
《 雅典 學院》,拉斐爾畫這幅畫是才25歲,在這幅畫里,畫家運用浪漫的想象,讓他所崇敬的屬於不同時期的學者們歡聚一堂,在雄偉壯麗的大廳里,匯聚著人類智慧的明星,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學派的傑出學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熱烈地進行學術討論,洋溢著百家爭鳴的氣氛,凝聚著人類天才智慧的精華。畫面構圖宏大,視覺中心人物是古 希腊 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個指天,一個指地,圍繞這兩位大哲學家畫了50多個學者名人,各具身份和個性特征。他們代表著古 希腊 文明中七種自由學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等。畫家藉以靜音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對過去文明的贊頌,對未來發展的嚮往。欣賞這幅巨作,如同進入人類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這個思想領域是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爭論展開的。他們兩人從遙遠的歷史走來邊走邊進行激烈的爭論。
畫家極善利用臺階,使眾多人物組合主次前後有序、真實、生動、活潑,畫面將觀賞者帶進先哲們的行烈。這宏大的場面,眾多的人物,生動的姿態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個性刻畫,佈局的和諧、變化 且統一的節奏,可謂把繪畫創作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頂峰。


《聖禮之爭》是一半圓形龐大的構圖,畫家在半圓形的畫框內用雲層作橫帶,平分畫面的空間,形成天上與地下的區別。天上的人群和地下的人群均排列成弧形,拉斐爾用兩個相反的弧形和遠近法的透視感來加深廣闊的空間效果。上半部分為上帝、耶穌、鴿子、施洗約翰、馬利亞與使徒們,中間為翻開福音書的小天使,下半部分為爭論彌撒聖體的聖徒們,內有多明我、方濟各、托馬斯阿奎那、但丁等。還有四位制訂教義的教會之父哲羅姆、格裡戈利、阿甫羅西、奧古斯丁。拉斐爾通過不同時期人物的彙集表達出神學與教義之成形,是在歷史中、在各種賢者的參與中彙集而出的智能,它們包括研究聖經、思想、禱告、信仰實踐與爭辯的種種過程,而這整個歷史過程,上帝都有參與。

















雕像中拉奧孔位於中間,神情處於極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極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從兩條蛇的纏繞中掙脫出來。他抓住了一條蛇,但同時臂部被咬住了,他左側的 長子 似乎還沒有受傷,但被驚獃了,正在奮力想把腿從蛇的纏繞中掙脫出來;父親右側的次子已被蛇緊緊纏住。那是三個由於苦痛而扭曲的身體,所有的肌肉運動已達到了極限,甚至到了痙攣的地步,表現出在痛苦和反抗狀態下的力量和極度的緊張,讓人感覺到似乎痛苦流經了所有的肌肉、神經和血管,緊張而慘烈的氣氛瀰漫著整個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