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 Cambridge

正如我輕輕的來周日又自駕去了一趟 劍橋 。
上一次去是2013年6月初。那時候很多學院據說還在期末考試,不讓進入參觀。於是在康河上坐小船游覽了一番。
昨天終於彌補了上次的遺憾,進了國王學院和 聖約翰 學院。

照片全都是我拍的,不太擅長使用正兒八經的圖片編輯軟件,所以未經任何處理,原汁原味。
之前寫的 申根 簽證那篇文章 發現被別的網站盜用, 所以之後的游記里的圖片都加了螞蜂窩的水印。 尋夢?撐一支長篙2013年6月,第一次來到 劍橋 ,天氣大好。迫不及待就想先坐個小船游覽一番。當時似乎每人10鎊,一條小船可以坐大約10個人。撐篙的 英國 小伙特別帥!
用半熟的中文給我們介紹康河的左右兩邊的風景。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
撐篙的小伙子說自己就是 劍橋 的學生,放假的時候就會來撐篙,不是為了賺外快,只是喜歡跟世界各地的游人一起聊聊天。
他還聲情並茂的為我們朗誦了一遍《再別康橋》。
“琴琴的窩粥了,真如窩琴琴的來,窩回一回衣瘦,不帶粥一片暈彩”……口音棒棒的。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

正坐著小船聽著詩朗誦看風景時,突然發現岸邊停靠著一條小船,船上坐著一對年輕男女。
這位男士正在小心翼翼為女孩左手無名指戴戒指,他們的臉上掛著甜蜜的笑容,兩個人都開心的合不攏嘴。可能男士太緊張,好不容易才戴好戒指。女孩伸出手撫摸親吻他,陶醉在如詩如畫的風景與幸福中。
整個過程被我清晰的拍了下來,後來想找到他們,把照片送給他們,可惜沒有再遇到了。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 波里 ,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國王學院來 劍橋 必須要參觀的當然是國王學院啦~
在它對面有個售票處+禮品店,憑學生證可以買到學生票。
店里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印著國王學院的標誌性建築。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 大學國王學院(英語:King's College, Cambridge),又名英皇學院,始建於1441年。由 英格蘭 國王亨利六世建立。他的原始設計是節儉的,但從1445年起學院的建造目的轉變為彰顯王室的地位,因此學院的建築規模變得非常宏偉。在學院建造過程中,由一位院長和70位院士負責監督,建築占據了 劍橋 市中心的大部分地區,使得很多街道被迫關閉。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國王學院的正門是新哥特風格,特別壯觀。看上去像宮殿一樣。門口聚集了非常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爭相搶占有利地形拍照。我在旅途中一般不太喜歡把自己拍進去…怕煞風景哈哈~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進入到國王學院大門之後,是一個四方的庭院。游人並不多。
陽光特別好,但風很大。
往河邊走走,找尋那最著名的風景。

走到康河邊回頭望:對!就是這裡! 最佳拍攝角度、最經典的畫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國王學院的第一座建築始建於1441年,現在屬於 劍橋 大學的老校區,而從1443年開始學院採取了一個更加宏大的計劃。學院創始人威爾於1448年詳細的描述了該計劃要建造一座宏偉的庭院,併在庭院的一側建造一座禮拜堂。
但十年後,玫瑰戰爭開始,亨利六世面臨財政危機,而此時禮拜堂的東側建造了60英尺,而西側只建造了8英尺。建築工程直至1508年亨利七世獲勝結束戰爭而繼續開始建造禮拜堂的屋頂。禮拜堂內部的建造直至1544年在亨利八世的幫助下才完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學院的禮拜堂是哥特式建築,建造分三個時期,建造時間約為100年(1446 - 1531年)。禮拜堂採用色彩玻璃作窗,上面由彼得·魯本斯繪有畫作“在禱告的賢士”。學院禮拜堂既是做禮拜的場所,又是舉行音樂會和學院活動的場所。禮拜堂也是 劍橋 的標誌。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著名學者狄更生介紹徐志摩1921年赴 英國 留學,入 劍橋 大學當特別生。在 劍橋 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在國王大學的康河邊,有一塊徐志摩的紀念石。幾乎每個來這裡的 中國 人都要跟這塊石頭合個影。碑石是 北京 漢 白玉 ,與建造 北京 紫禁城所用的石頭相同,它象徵著國王學院與 中國 的聯繫經久不斷。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鐫刻詩句的石碑,被切出兩個平面,徐志摩《再別康橋》的前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和後兩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被放在參差錯落的兩個平面上。
這兩個參差錯落的平面或許是當作省略號,意在指出這相隔的4句詩之間還有很多字句,很多故事。

可以說“康橋情節”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詩作於徐志摩第三次歐游的歸國途中。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 英國 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 英國 朋友。
遺憾的是他的 英國 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著要去會見另一個 英國 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
直到他乘船離開 馬賽 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詩中“河畔的金柳”被認為抒寫的正是國王學院康橋邊上的柳樹。想必徐志摩當年就是站在這裡有感而發吧。
可惜我來的時候不是傍晚。 聖約翰學院聖約翰 學院(St John's College)是 劍橋 的第二大學院。
可是他的大門遠沒有國王學院那樣壯觀。

這天 聖約翰 學院的教堂沒有對外開放。門票也沒有學生票,只能買票在庭院內逛一逛。
劍橋自助遊攻略
↑聖約翰學院 聖約翰 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的 聖約翰 醫院,建造 聖約翰 醫院的想法由羅切斯特主教 聖約翰 ·費舍爾提出,並由瑪格麗特夫人作為學院牧師。但是,在學院建造之初,瑪格麗特夫人就已病逝,建造學院的大部分工作都由費舍爾完成。他同時得到了 英格蘭 國王亨利八世和主教尤利烏斯二世的批准, 伊利 主教也同意將這座宗教醫院轉變為一所學院。
聖約翰 學院最終於1511年4月9日正式建立。學院建造的資金來源於瑪格麗特夫人的遺產,利用這筆遺產,學院將 聖約翰 醫院的建築和禮拜堂重新整修和翻新,使之成為一所全新的學院。學院相繼建造了一座餐廳和一座門樓作為學院的財政部,學院的門樓每天黃昏的時候關閉,將學院和外界隔離。
在這之後的五百年裡,學院的建築繼續向西擴展到 劍河 兩岸,學院現在擁有11座庭院,是牛劍學院中最多的。
劍橋自助遊攻略
↑聖約翰學院 金庸在2005年10月,已81歲的金庸離開 香港 ,往 英國 劍橋 大學,作為研究生入讀 聖約翰 學院;2007年5月獲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7月獲哲學博士學位。
金庸的多部作品已被譯成多種語言,在華人圈外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據說 劍橋 大學前校長Alison F. Richard讀了金庸寫的《鹿鼎記》的英文版後,對之大為贊賞。
劍橋自助遊攻略
↑聖約翰學院
劍橋自助遊攻略
↑聖約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