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巴黎過了個周末

巴黎自助遊攻略
↑Musee Guimet – Pantheon Bouddhique
巴黎 的最後一天,我只去了集美博物館一個地方。說來也是神奇,在去之前其實完全沒有任何的概念和預期,想要看到任何東西。只是大概知道有這麼個博物館,對於館藏有什麼文物,具體有什麼歷史完全不知情。

結果在游覽的過程中,看到一件文物的時候,瞬間把我的記憶調回了兩年之前。
巴黎自助遊攻略
↑Musee Guimet – Pantheon Bouddhique
巴黎自助遊攻略
↑Musee Guimet – Pantheon Bouddhique
巴黎自助遊攻略
↑Musee Guimet – Pantheon Bouddhique 我是2019年3月去的集美博物館,而決定去 巴黎 則是2月份才做的決定。
可是,在我翻微博信息的時候,卻發現在一月的一條記錄。
巴黎自助遊攻略
不得不感嘆,有時候緣分實在是神奇。
巴黎自助遊攻略
↑揚州博物館
巴黎自助遊攻略
↑揚州博物館 簡單介紹一下,我是2017年7月去的 揚州 博物館。那次的旅程其實和集美的旅程差不多,都是不看任何的介紹和推薦,零預期得逛博物館。
而在那次的旅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作為鎮館之寶的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揚州 博物館對於這隻梅瓶的重視程度由他們的官方徽章可見一斑。
巴黎自助遊攻略
註:上圖為 揚州 博物館官方微博圖像下載,此圖非原創
巴黎自助遊攻略
↑揚州博物館
巴黎自助遊攻略
↑揚州博物館 於是在這次行程結束後,我查了一些資料,並且綜合當時拍下來的照片。對這款讓我兩次在不同博物館奇遇的梅瓶做了梳理。以下主要是綜合各方資料,我根據自己的判斷來給大家介紹的梅瓶。

首先,什麼是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這個名字由三個詞組組成,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梅瓶:
“梅瓶作為瓷器造型,始創於北宋時期,因口小僅容梅枝而得名。清末民初許之衡著《飲流齋說瓷》載“梅瓶口細而項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折於足則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鼓相稱,故名“梅瓶’也”。梅瓶最早是作為貯酒的酒具,隨著時代的不斷前進發展,逐漸演變為彰顯尊貴的陳設器。(盧 2006: 56)”

白龍紋:
“ 蒙古 族崇尚白色,以白為貴,以白為吉。用白色裝飾象徵皇權的龍紋,很符合元朝統治者的民族審美心理。(ibid: 57)”

霽藍釉:
“藍釉,以天然鈷土礦為著色劑,除含氧化鈷外,還含有氧化鐵和氧化錳。最早見於唐三彩器,屬低溫釉,高溫藍釉始於元代。(宮 n.d. cited by 張&霍 2000: 80)”
關於低溫釉和高溫釉的區別,最近在看馬未都先生的綜藝節目《國寶100(2019)》(s1e1)里,聽到對此的解釋是高溫釉通常在1200°C~1300°C下燒制而成。簡單的區分低溫釉和高溫釉則是以燒制溫度是否低於1000°C作為區分的。

對於這款梅瓶的描述,我認為最好的周長源(2001: 19)對於 揚州 博物館館藏那隻的描述:
“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其紋飾為俗稱的趕珠龍紋。龍環繞瓶身一周,呈橫“~”形,龍首上仰, 似鹿角形雙角微微後翹,龍眼突起,炯炯有神。以藍釉點綴眼珠,在青白釉的襯托下,更顯突出,起到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龍張口吐舌,露出利齒。上、下顆唇邊捲翹。頸部細長,有一束長鬣作飄拂狀。背部脊紋動感鮮明。四肢粗壯且長,前肢一前一後屈伸, 後肢一後一前伸屈,呈跨大步行進狀。肘毛纖長而稀疏,亦作飄拂狀。伸出的四肢,每隻三爪指尖十分鋒利。其尾似蛇形禿尾。“

第二,這款梅瓶的珍貴之處,作為一個外行我只能猜測可能在於兩點,一是時間早,二是存世數量少。

雖然百度百科裡面介紹,有所謂三件說,五件說,六件說,但是觀察五件說和六件說的信息來源都是報紙。根據媒體信息一般情況下不可作為可信學術研究來源的原則,我還是更加信服公認的三件說。

即,目前共有三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分別收藏於 法國 巴黎 集美博物館, 中國 揚州 博物館和 中國 頤和園管理處。
巴黎自助遊攻略
↑揚州博物館 但是據盧(2006: 57)的介紹,頤和園園藏的這件梅瓶,“由於展陳條件以及自身傷殘等種種原因所限,一直猶如深藏閨中的美人,不為世人所熟知。”
這一隻也就至今無緣一見,只能通過圖片一覽。
巴黎自助遊攻略
註:上圖並非原創,自相關文獻中截圖而來。

第三,關於這三隻梅瓶的來歷,各有各的故事。

顛簸最少的可能就是頤和園園藏的那一隻梅瓶了。根據查找到的資料,頤和園園藏各類文物共計4萬餘件。而其中 “舊藏瓷器來源主要為清漪園陳設遺存、清代宮苑間的調撥、光緒時期訂燒之器、慈禧慶壽時大臣進貢禮品和解放後其它單位劃撥。目前,顧和園收藏的瓷器主要是元代至清代晚期的。(周 2008: 83)”
所以,可以大體推測這隻梅瓶是清宮舊藏。

而根據集美博物館的展板介紹,這隻梅瓶源於格蘭迪迪埃爾(Ernest Grandidier)1894年的捐贈。綜合館內其他展板,沒有明確指出這隻梅瓶的來源。但是介紹有晚清時期,許多上乘瓷器由內務府組織進行的一些拍賣流入 歐洲 。
想來,這隻梅瓶也是大概經過這種途徑流入格蘭迪迪埃爾的手中。
1894年,格蘭迪迪埃爾將所有收藏的近六千件 中國 瓷器捐獻給 法國 政府。1945年盧浮宮東亞文物收藏與集美博物館典藏合併後。這批收藏自此在集美博物館展出。
巴黎自助遊攻略
↑Musee Guimet – Pantheon Bouddhique 相對而言,來歷最為神奇的就是 揚州 博物館館藏的那隻了。關於它的來歷,也是各有各的傳說,我選取一個我認為最為詳細的一種說法介紹給大家。

“由此,筆者(周長源)留心關於藍釉白龍紋梅瓶的身世查考。歷時十多年,竟無所收穫,深以為憾。一個偶然的機會與原收藏藍釉白龍紋梅瓶的主人邂逅相逢,順理成章揭開了梅瓶來源之謎及其流行經過,糾正了過去種種訛傳。
那是1992年11月1日,時值秋末冬初筆者(周長源)因丁憂酬賓,最後約請二三知己於正誼巷38號舊居設便宴款待,席間漫談古玩珍寶,座中朱君很動情地談起了他家祖傳珍藏的藍釉白龍紋梅瓶出售經過:1976年我國處在地震活動期, 揚州 城鄉群眾為了防震抗震,家家搬至戶外擇曠地搭建臨時棚戶居住。朱君唯恐其梅瓶在地震中遭到損壞, 思之再三, 便把它賣給了 揚州 文物商店。
由於對元代瓷器缺乏研究、 揚州 文物商店收購藍釉白龍紋梅瓶後,認定此瓶為清雍正年間瓷器置於店內, 未加重視。
後來經 北京 故宮博物院馮先銘先生、 南京 博物院 王志敏先生兩位古陶瓷專家兩雙慧眼共同鑒定,一致確定此瓶為 江西 景德鎮 窯元代藍釉瓷器精品。(周 2001:19-20)“

儘管,我對於這個版本的敘述還有一絲懷疑,但這是我目前看到的所有敘述中,我認為相對最可信的一種。

在旅程的結尾,
從 巴黎 市區去戴高樂機場的地鐵上。
我背著包,
提著相機,
口袋里裝著硬幣,
期待再遇到那個拉風琴的老人……

我坐在那裡,
一陣刺耳的聲音傳進耳膜。
身後出現一個老人,
但不是那個拉風琴的。
這次,是個吹號的老人。
一曲之後,亦是舉杯而行。
對不起,
我還是沒給他錢。
因為不好聽,
也因為,這個樂器,在我的印象中,
只有死人的場合才吹號。
給了,怕不吉利。

就這樣,我離了 巴黎
或許,還會再來
或許,無緣再見
我看見 巴黎 ,
雖然短短四天,便已是不可磨滅,畢竟:
“ 巴黎 永遠沒個完”……

參考文獻:
豐子愷(1999)《西洋美術史》, 上海 : 上海 古籍出版社
豐子愷(2015)《如何看懂印象派》, 北京 :新星出版社
流芳 (2017) 巴黎 的奧斯曼風格建築 [online] available from < ****** %E7%A4%BE%E4%BC%9A/20170228-%E5%B7%B4%E9%BB%8E%E7%9A%84%E5%A5%A5%E6%96%AF%E6%9B%BC%E5%BC%8F%E5%BB%BA%E7%AD%91> [24 match 2019]
盧侃(2006)“蒼莽天穹蛟龍趕珠: 記頤和園藏藍釉白龍紋梅瓶”,說瓷賞陶 53(11),56-57
Mathieu, M (2017) A Guide to the Collections of the Musée Marmottan Monet, Paris: Académie des Beaux-Arts.
Wildenstein, D. (2016) Monet: The Triumph of Impressionism , Tran. by. Miller, D. & Snowdon, P. Cologne: TASCHEN Bibliotheca Universalis
維基百科 (2019)聖心聖殿 ( 巴黎 ) [online] available from < ****** %E8%81%96%E5%BF%83%E8%81%96%E6%AE%BF_(%E5%B7%B4%E9%BB%8E)> [24 match 2019]
西爾維· 帕坦 (2004)《莫奈——捕捉光與色彩的瞬間》,張榮譯, 上海 : 上海 譯文出版社
袁雪穎(2018)“淺析莫奈繪畫作品中印象派畫法哲學”. 美術教育研究. 14-15.
張佳瑋(2014)《莫奈和他的眼睛》, 南京 :譯林出版社
張浦 生,霍華(2000)梅瓶三絕,過眼雲煙,78-80
周尚雲(2008)“頤和園藏瓷精賞”, 紫禁城期刊(5),82-107
周長源(2001)稀世珍寶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收藏家(03),19-21

相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