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人文與風景並重】色達、亞青寺、德格、玉樹、阿尼瑪卿、年保玉則——川西青南游記

【人文與風景並重】色達、亞青寺、德格、玉樹、阿尼瑪卿、年保玉則——川西青南游記

四川自助遊攻略
以為 白玉 到 德格 走G317,會很舒服的路,誰知道也是泥濘路
四川自助遊攻略
偶然間出現的耀眼金黃
四川自助遊攻略
進入 德格 縣境,那獵獵飄舞的經幡,隨處可見身著赤褐色服飾的僧侶,已經有了一種身入佛教勝地的感覺。在這裡,有康巴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有康區著名的五所五明佛學院;是 甘孜 州18縣裡寺廟最多的地方,達到57座;在這裡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 德格 印經院。這一切都顯示著藏傳佛教在這塊土地上的興旺、發達、繁榮。
在 德格 並存著藏傳佛教的五大教派祖寺。有藏區噶舉派(白教)祖寺八幫寺,該寺創建於1179年,有分寺200多座,為 德格 土司第一家廟;有康區 薩迦 派(花教)祖寺更慶寺,創建於1448年,轄7座分寺;康區寧瑪派(紅教)祖寺竹慶寺,創建於1685年,轄分寺200餘座,是格薩爾王藏戲的發祥地;康區格魯派(黃教)祖寺更沙寺,創建於1654年,轄分寺10餘座;康區苯波派(黑教)祖寺 丁青 寺,創建於618年。
11點快進入 德格 時候,接到頭車電話,說印經院上午就開門到12點,中午關門吃飯,下午2點才開門,頭車等不及買好了票先進去了。我們也沒差太遠,已經進入 德格 縣城。 四川 很多現場,都會依河而建,一條大河穿城而過。
四川自助遊攻略
也沒差幾分鐘,我們也到達,從勇哥那拿了門票,直衝而入。
德格 坐落在佛教 薩迦 派的寺廟更慶寺內。 德格 印經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盛名的 德格 印經院,全名“ 西藏 文化寶藏 德格 印經院大 法庫 吉祥多門”,又稱“ 德格 吉祥聚慧院”,始建於1729年。據藏文《 德格 世德頌》記載,印經院系 德格 四十二世土司卻吉· 丹巴 澤仁(1689~1750)創建。始建於清雍正七年(1729),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
四川自助遊攻略
印經院構造獨特,紅牆高聳,綠樹婆娑,幽靜壯觀。靠大門一側為一樓一底,正房則為二樓、三樓,參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築風格。院內分藏版庫、紙庫、曬經樓、洗版平臺、裁紙齊書室及佛殿、經堂等。藏版庫大小共6間,約占整個建築面積的一半,印書操作也在其中。我們沒在一樓花時間,直接跟上大部隊,上了二樓印書操作處,開始以為這不能拍照的,因為有禁止拍照的標誌,後來看了實際情況,是不禁止拍照的,並且所有勞作的藏民,見到人過來會更加認真和賣力的工作,有更多表演的性質。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藏版庫中排列著整齊的版架,書版分門別類地插滿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這是“ 德格 巴爾康”的特色之一。書版規格有許多種,最大的長110多釐米,寬70釐米,厚約5釐米;最小的長約33釐米,寬僅約6釐米。到18世紀80年代末,全院有書版21.75萬塊,每塊刻兩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個音節計算,其字數總計約2.6億字,規模宏大。
德格 印經院以藏書豐富,門類齊全。各教派兼容並蓄著稱於世。創始人 丹巴 澤仁雖信奉紅教,但他井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經典。這使 德格 印經院超過其他幾個印經院,形成特色。最初搜集書稿時,在司徒·卻吉窮乃幫助下,派出大批有學問的人到 西藏 的桑耶、欽普、納塘、夏魯、 薩迦 、 拉薩 、 阿裡 等地遍尋手抄本或木刻印本,然後延請著名學者曲格旺曲等人認真分類校勘定稿。定稿後,由精於藏文(楷體)書法的數十人繕寫書版,並由幾位學者核審;然後由數百名經過培訓、挑選出來的能工巧匠刻版.再由學者校對。經過4次反覆校對,確認無誤後,又經過對經版的複雜細緻的防腐、防裂等技術處理,一塊經版才算製作完畢。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質量標準,規定十分細緻、嚴密,完成的經版字跡清晰準確,經久不變。
四川自助遊攻略
由於氣候關係,每年印經時間只有半年,從藏歷三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日:在此期間,人們可到印經院朝拜書版,稱為“巴爾恰東”。印經院規定:《大藏經》 西藏 大藏經分為教說翻譯、論著翻譯等兩部,音譯甘珠爾、丹珠爾。一律用朱墨(硃砂研細、攙膠,成紅墨)印刷,以示尊敬,其餘用黑墨。
印刷時,一人來回奔走取送書版,印刷工則由兩人一組,一高一矮相對而坐,印版就放置在兩人之間的斜板上。高坐的人負責接紙並準確固定印版與印紙之間的一拓面,以及在印版上滾墨,矮坐的人則一邊遞紙,一邊持捲布乾滾筒,自上而下雙手推過,迅速揚起已印的書頁放置一旁,如此周而複始。待印完當天規定的印數後,再將印版翻面進行印刷。放紙那人每印一次,還要頭快速點三下,表示敬畏。根據熟練程度和印書份數多寡,每天每組印700至1000多頁不等。印好的書頁晾曬在各組固定區域的繩子上,乾後收起,交給巴仲,由 巴本 《印經院總管)等3人進行最後一次檢視校對,質量合格的,才能送齊書室理齊、磨平,四周塗上紅色,捆扎起來,即為成品。
1979年以後至今, 德格 印經院的印刷生產工藝流程除使用成品墨汁不再兌墨以外,其他工序依然照舊。
印書用的紙,是專門採用一種叫“阿交如交”的草根皮製成的。這種紙韌性強,蟲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壞。造紙工藝基本沿用漢族古老的手工造紙技術。在舊社會,土司轄區內造紙戶有100多家、多數。在 白玉 縣境內,古澤、色格、聶曲、龔埡、卡松渡等地也有少量的造紙戶,年可造紙10萬多張(每張面幅大於機製紙的對開面),全部送交印經院。
四川自助遊攻略
藏民的漂亮佛珠
四川自助遊攻略
繁忙的印經者。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上到三樓,是曬經樓。藏文書籍均為散頁式,裝訂較為簡單又極具特色。印刷是整個生產工藝流程中工人負荷較重、工序相對較多的關鍵部分。每個印刷組有一人專門負責到經版庫取印版,供組內負責印刷的人使用。用完後,由專門的洗版工人在木質水槽溝清洗,晾乾後塗上酥油放回原架。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三樓俯視印刷場景。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上到樓頂,周邊是更慶寺漂亮的居所。 上到樓頂,周邊是更慶寺漂亮的居所。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聽經台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壁畫是 德格 印經院文物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壁畫主要分佈在大、小經堂內和大、小經堂外部牆壁上方。此外,在進門廊道左右和頂部,以及藏經庫中的個別牆壁上也繪製有少量壁畫。壁畫總面積大約為950平方米,其中有95%壁畫為古壁畫。在眾多壁畫中,除藏經庫有一幅《綠度母》壁畫為早期“門”派作品外,其餘均為“噶瑪噶則”畫派作品。這些作品代表了康區“噶瑪噶則”畫派的最高藝術成就和風格特點,同時也使印經院成為早期壁畫保存較完整的地方之一。我們沒時間去大小經堂,沒拍上壁畫,略為遺憾。 壁畫是 德格 印經院文物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壁畫主要分佈在大、小經堂內和大、小經堂外部牆壁上方。此外,在進門廊道左右和頂部,以及藏經庫中的個別牆壁上也繪製有少量壁畫。壁畫總面積大約為950平方米,其中有95%壁畫為古壁畫。在眾多壁畫中,除藏經庫有一幅《綠度母》壁畫為早期“門”派作品外,其餘均為“噶瑪噶則”畫派作品。這些作品代表了康區“噶瑪噶則”畫派的最高藝術成就和風格特點,同時也使印經院成為早期壁畫保存較完整的地方之一。我們沒時間去大小經堂,沒拍上壁畫,略為遺憾。
四川自助遊攻略
苔痕上階綠
四川自助遊攻略
在今日印經院的庫房裡,存放著20多萬塊印版,這些印版中,有經文,有史籍,有畫版,儲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它們是藏族文化的長城,文化的史詩,文化的奇跡,僅看看印版的製作就會震撼人心。印版以紅葉樺木為材料。每年秋後,差民們上山伐木,選擇順直無結的樹幹,截成長10*100釐米長,厚4釐米的木塊,用微火熏烤後,放進糞池漚制一個冬天。
次年,將木塊取出,用水煮、烘乾,推光、刨平後作胚板。雕刻人員根據技藝精湛的書法家,寫在紙模上的文字進行雕刻。通常情況下,技藝嫻熟的工匠每天只能完成一塊印版的單面刻制工作,而10天左右,才能完成一幅畫版的單面文字雕刻。 比如 ,聞名全藏區的《甘珠爾》是由100名書法家花了3年時間,500工匠雕刻了5年才完成全書213部的印版刻制工作。如果沒有這些印版,或許藏民族的文化史的許多重要內容將無處可尋。由此而論,保存歷史的印經院,有重新認識和進一步發掘的必要。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到12點,印刷人員準時開始去吃飯,樓下看門的老頭也在叫游客出來要關門了。
四川自助遊攻略
一樓和二樓之間的藏版庫
四川自助遊攻略
四川自助遊攻略
12點剛過,出的印經院大門
四川自助遊攻略
沿著印經院轉經一周。印經院邊上擺滿了長長的瑪尼石。
四川自助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