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首緬甸,佛光中一朵微笑的藍蓮花…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小鎮街頭叫賣的食品,以為是國內常見的粽子,結果打開來一看,應該是糯米粉做的團。非常潤滑香甜,尤其裡面的陷是椰子陷,打開椰香撲鼻,甚是歡喜。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這個是超市裡用來裝食品的包裝袋。他們自己做的,是不是很有創意,又非常環保!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佛說:無欲,放下,乃是快樂之源。
在這個淳樸的小村莊,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原生態。包括他們的笑臉,似乎還帶著泥土的氣息。愛看他們的笑臉,質朴的根本似乎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五光十色,還是波濤洶涌……
一切依佛,無欲無求,簡單快樂。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鎮上村子里爺爺和孫女快樂的嬉戲玩耍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鎮上的男孩子們,在這麼簡陋的環境踢球,臉上蕩漾的卻是最簡單最清澈的笑容。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那橙色的球衣,印著他們燦爛的笑容,雖然背景是簡陋破敗的屋檐,但是整個畫面都是充滿了明媚的色彩。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美麗的茵萊湖人的生命是一個有限的長度,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生命中重覆著單調的色彩,你會驚覺時間瞬間而逝……只有把生命加寬,在路上收穫更多的美景,更多的故事,更有趣的經歷,你才會發現你的生命如此充盈而豐富著。 茵萊湖 ,歲月在這緩緩流動中,一切靜好安好!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茵萊湖 上,漂浮著一片片的水上菜園,它叫“浮島”。這些浮島可以隨湖水的漲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樣劃來划去。人們在浮島上開出一塊塊細長的條田,種植瓜果蔬菜或糧食,有的島中央還蓋起了輕便的房浮島,這些房浮島可以用竹籬固定在水面上,也可以在湖中漂移。浮島上水足土肥,各種蔬菜和其他作物生長茂盛。浮島周圍魚群聚集,人們種地之餘,還可以捕撈魚蝦。每到收穫季節,湖區一派繁忙景象,車船滿載各種蔬菜生鮮,遠銷各地。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隨著船隻漸漸駛入湖中央,湖面漂浮著滿眼的綠會讓你有一種誤入藕花深處的錯覺。又像是在綠野仙蹤里迷了路。恍如到了陶淵明的世外 桃源 。
一路湖光山色,綠色植物在兩邊觸手可及,走到長勢茂盛的地方,不由得想起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茵萊湖 里常年生活一群被稱為“逐水而居的人”——茵達人,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湖中搭起的木屋裡。目前, 茵萊湖 一帶約有一萬多戶居民,散居於湖邊的180多個村落中。他們主要以捕魚為主,勤勞朴實,殷實富足,熱情好客。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生活在水鄉澤國中的茵達族人,一般是把四根高腳木樁的房屋建在湖畔或島邊的淺水中,形成了一個個水上村落。遠遠望去,碧水之上村落點點,別有天地。每家的門前都系有一葉扁舟,一齣家門就以船代步。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這裡的所有水上房子都是用柚木插到水中的泥里搭建而成,據說能保持一百五十年以上不朽。有意思的是寺廟同樣建在水上,一波波的湖水不斷拍打著寺廟長滿青苔與紅褐色鐵鏽的邊沿。大大的挑檐使這些廟宇籠罩在巨大的陰影裡面,與陽光下的 茵萊湖 涇渭分明各不相干。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坐著游船行駛在 茵萊湖 上,可以最近距離體會到 緬甸 茵萊湖 居民的原生態生活。
他們出行都是坐船,還會有女人在湖裡洗澡,調皮的男孩在湖裡嬉水玩鬧。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幕是:當我們的游船路過湖邊一幢木屋,從木屋上面的窗戶口伸出來好些孩子的笑臉。他們拼命揮舞著手,向我們打招呼。那種童稚的溫暖,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為我的 緬甸 之行畫上厚重的一筆。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世代生活在水上的茵達人從小練就了用腳划船的硬功夫。他們認為,用腳划船速度快而耐久,並能騰出手來撒網、拋叉,一個人在船上作業,可以行船捕魚兩不誤。這個獨特的傳統划船方法至今仍在普遍採用,成為 茵萊湖 上的一景。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船隻成為他們出行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船上擺上他們本地產的生鮮和蔬菜,船隻就成為了一個流動攤點。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人間至味是清歡
恰似驚鴻落人間
煙火人間
歲月靜好 ~參觀茵萊手工作坊。
緬甸自助遊攻略
↑茵萊湖 駐足在這些古老的手工器面前,耳邊傳來單調而有節奏的唧唧復唧唧的鳴響,夕陽從窗戶邊斜映在古老的作器上,那一束光似乎要穿破那時光,卻又無力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