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五)那蘭陀-玄奘朝聖取經之地
                                    我懷著敬畏的心情來到那蘭陀。  
那蘭陀大學遺址是佛教聖地之一:玄奘大師曾經在這裡求學、辯經弘法12年:學習6年,教學6年。
 走進曾經的校園,視野開闊,禇紅色的建築雖殘垣斷壁,但掩飾不住昔日的厚重與
走進曾經的校園,視野開闊,禇紅色的建築雖殘垣斷壁,但掩飾不住昔日的厚重與  恢宏。行走其間,溫暖舒適,靜謐的環境里似乎還飄浮著書卷的氣息,有些久遠。
恢宏。行走其間,溫暖舒適,靜謐的環境里似乎還飄浮著書卷的氣息,有些久遠。 






 在玄奘曾經住過的房間遺址和他苦讀經書的地方駐足。有人試著匍匐進去,裡面可直立打坐,可以想像當年玄奘精讀經書的狀態。
在玄奘曾經住過的房間遺址和他苦讀經書的地方駐足。有人試著匍匐進去,裡面可直立打坐,可以想像當年玄奘精讀經書的狀態。  絡繹不絕的人們來到這裡。
絡繹不絕的人們來到這裡。 

 講道、誦經。有點兒還原當年的意思。
講道、誦經。有點兒還原當年的意思。  正午時分,在校園遺址院內,隨處可見虔誠的信徒們在祈禱、冥想,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佛道氣息。
正午時分,在校園遺址院內,隨處可見虔誠的信徒們在祈禱、冥想,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佛道氣息。 
 離開那蘭陀大學遺址,尋著玄奘的足跡來到佛陀講道處-竹林清舍,玄奘曾經在這裡講道、休息。
離開那蘭陀大學遺址,尋著玄奘的足跡來到佛陀講道處-竹林清舍,玄奘曾經在這裡講道、休息。  離開那蘭陀大學遺址10公里車程是靈鷲山,佛教聖地,坐落在 恆河 平原。峰巒眾多之中一塊岩石突起頗象鷲頭,故得名靈鷲山。
離開那蘭陀大學遺址10公里車程是靈鷲山,佛教聖地,坐落在 恆河 平原。峰巒眾多之中一塊岩石突起頗象鷲頭,故得名靈鷲山。  佛祖釋伽牟尼在這裡居住近50年,修行、講法,集結弟子。 中國 古代的高僧法顯、玄奘、義凈都曾經到這裡參拜和居住過。
佛祖釋伽牟尼在這裡居住近50年,修行、講法,集結弟子。 中國 古代的高僧法顯、玄奘、義凈都曾經到這裡參拜和居住過。  沿山路前行,走在當年佛祖釋伽牟尼、玄奘大師曾經走過的路上,感到幸運和神聖,或許哪個腳印、哪方土地會有重疊呢。
沿山路前行,走在當年佛祖釋伽牟尼、玄奘大師曾經走過的路上,感到幸運和神聖,或許哪個腳印、哪方土地會有重疊呢。  沿途所見。
沿途所見。  接近山頂了。
接近山頂了。  走到山頂處,有佛徒朝拜的地方,鉑金的岩石面閃動著金燦燦的光芒。
走到山頂處,有佛徒朝拜的地方,鉑金的岩石面閃動著金燦燦的光芒。 

 形似 日光 閃爍
形似 日光 閃爍  狀似月光傾瀉
狀似月光傾瀉  佛光普照、虔誠有加;靜心,遠離塵囂。
佛光普照、虔誠有加;靜心,遠離塵囂。 
                                
							
						
						
                        
						
						
					
					
					
					
					那蘭陀大學遺址是佛教聖地之一:玄奘大師曾經在這裡求學、辯經弘法12年:學習6年,教學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