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季節遇見你—伊比利亞時光之旅(十)巴塞羅那篇之二
                                     塔皮埃斯基金會(一團亂麻)從巴特羅之家出來,我們沿著不和諧街區一路閑逛,已經是當地時間十三點多了,已經過了我們的午飯時間了,我們就準備找個地方解決吃飯問題,走著走著看見一座紅磚建築,頭頂一團亂麻,因為事先做過功課,我立即認出了是塔皮埃斯基金會。  
  
塔皮埃斯基金會,距離巴特羅之家不遠,標誌很明顯,屋頂的一團亂鋼絲,就像 西班牙 名導演阿爾莫多瓦那頭蓬鬆的卷髮,這就是 西班牙 鼎鼎 大名 的當代藝術家 安東 尼·塔皮埃斯的基金會博物館(Fundació Antoni Tàpies),那團“亂麻”恰是他的大作《 雲和 椅》。想要瞭解 西班牙 的當代藝術,必然不能錯過這位大師,單是因為這棟由著名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師路易斯·多梅內克設計的奇特建築便值得到此一游。(我們因為肚子餓了,加上對小包包同學對這個興趣不大,就在外面拍了照片)

 按圖找美食看完基金會我們就按事先做的攻略找吃飯的地方,終於找到了Catalana,據說這是家百年老店了,這裡供應 巴塞羅那 最具人氣的 Tapas,看上了那款tapa只要報下桌號就會有人給你送過去(這個是網上介紹的)
 按圖找美食看完基金會我們就按事先做的攻略找吃飯的地方,終於找到了Catalana,據說這是家百年老店了,這裡供應 巴塞羅那 最具人氣的 Tapas,看上了那款tapa只要報下桌號就會有人給你送過去(這個是網上介紹的)  
  
實際情況是我們進去以後發現全是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張空桌,服務員都是 東南亞 一帶的人,會說英語,但是菜單我們真的看不明白,好在旁邊一桌坐了一堆年輕的男女,好像是情侶,女的特別熱情,告訴我看大眾點評
  
說心裡話,那天我才發現大眾點評真的是個好東西,找到這家店名以後,看後面的網友評論,都有美食圖片,我就直接點著圖片點菜,服務員秒懂,這是我們在 巴塞羅那 吃的最開心的一次,所有的菜都好吃,價格也能接受





 下麵這酒叫Sangria,是 西班牙 特有的一種果酒,很合我們胃口,後來我們每餐都點,喝起來很爽口,但是其實有的有度數的
下麵這酒叫Sangria,是 西班牙 特有的一種果酒,很合我們胃口,後來我們每餐都點,喝起來很爽口,但是其實有的有度數的  吃完飯我們就直接回賓館修整,又去賓館頂樓喝了一杯,看看風景  加泰羅尼亞音樂宮(外觀)在賓館休整的都不好意思了,因為畢竟是出來旅游的,不能一直待賓館,於是我們決定再出門去繼續逛。
吃完飯我們就直接回賓館修整,又去賓館頂樓喝了一杯,看看風景  加泰羅尼亞音樂宮(外觀)在賓館休整的都不好意思了,因為畢竟是出來旅游的,不能一直待賓館,於是我們決定再出門去繼續逛。  
  
事先我在網上看攻略,好幾個人都說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可以選擇進去看一場演出,票價可能比單純買門票參觀的便宜,沒出發以前我在網上查了,在我們可以選擇的三天裡面只有歌劇《茶花女》的演出,而這個歌劇時間很長,票價也高,我倒是想去看,可想想聽不懂,也只好作罷。既然已經到了巴塞,音樂宮離我們住的地方又很近,我們決定再過去看看現場買票的情況,昨天晚上也去了音樂宮門口,但是外觀也沒拍清楚,於是三人小組又高高興興的去音樂宮。
  
一路走過去,路兩邊的建築都很有 歐洲 特色,有精美的雕塑還有雕花鐵藝的陽臺,幾乎每一棟建築外觀都風格迥異,卻意外地和諧好看,我只能說 巴塞羅那 很文藝。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是與高迪同時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師路易斯·多梅內克的代表作之一,修建於1905年至1908年。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是與高迪同時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師路易斯·多梅內克的代表作之一,修建於1905年至1908年。  
  
到 巴塞羅那 旅游,不管你懂不懂建築,喜不喜歡藝術,參觀高迪的鬼才般的建築作品都是重頭戲。徜徉在聖家族大教堂、米拉之家、巴特羅之家、奎爾公園,高迪這位現代主義大師的鬼才般的作品讓人由衷的贊嘆與折服。不過, 巴塞羅那 之所以成為現代主義之都,並非歸功於高迪一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巴塞羅那 涌現出一批現代主義大師,這其中就有路易·多梅內克·蒙塔內爾了,他是高迪的老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就是他的代表作。如果你既是一個建築迷,又是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的話,那麼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絕對是你無法錯過的勝地。
  
如今的音樂宮因為擴建分成了新舊兩部分,舊建築部分各類浮雕和 馬賽 克拼貼裝飾令人眼花繚亂,而 新建 築則以一大片透明玻璃牆與舊建築毫無過渡與鋪墊地銜接起來。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是一座有著百年曆史的現代主義傑作,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建築瑰寶竟然深藏在 巴塞羅那 老城區一個非常擁擠的街區的一條小巷中。音樂宮門前的窄巷幾乎只能容得下一車通行,縱然你用廣角鏡頭也都很難拍出它的全貌。
  
下圖是 新建 築前面的雕塑還有 新建 築上的裝飾,也很有特色(那個雕像後面是個類似咖啡館的地方,可以進去喝咖啡,但是不能進去音樂宮裡面)
 下麵是舊樓,中部是內凹的窗戶和陽臺,上面三組立柱上是Miquel Blay創作的三位音樂大師的塑像,從左至右分別為16世紀 意大利 作曲家 帕萊斯特裡納 、18世紀 德國 作曲家巴赫和19世紀 德國 作曲家貝多芬。(三位作曲家的頭像我實在拍不出來,在那個類似鋁合金的片片上面,後來琢磨出來了,當時那三個頭像在翻修)
下麵是舊樓,中部是內凹的窗戶和陽臺,上面三組立柱上是Miquel Blay創作的三位音樂大師的塑像,從左至右分別為16世紀 意大利 作曲家 帕萊斯特裡納 、18世紀 德國 作曲家巴赫和19世紀 德國 作曲家貝多芬。(三位作曲家的頭像我實在拍不出來,在那個類似鋁合金的片片上面,後來琢磨出來了,當時那三個頭像在翻修) 

 在音樂宮正面上方是Lluís Bru創作的 加泰羅尼亞 合唱團的演出畫面
在音樂宮正面上方是Lluís Bru創作的 加泰羅尼亞 合唱團的演出畫面 

 建築外牆上有很多色彩鮮艷的 馬賽 克裝飾,進口處有幾根圓柱,圓柱上被 馬賽 克圖案所包圍的圓洞其實就是音樂宮的售票窗口,非常可愛,頗有點童心未泯的意思,當年售票員就是坐在這裡面賣票的,圓柱上方是 加泰羅尼亞 標誌,兩側的文字Orfeó Català是 加泰羅尼亞 合唱團的意思
建築外牆上有很多色彩鮮艷的 馬賽 克裝飾,進口處有幾根圓柱,圓柱上被 馬賽 克圖案所包圍的圓洞其實就是音樂宮的售票窗口,非常可愛,頗有點童心未泯的意思,當年售票員就是坐在這裡面賣票的,圓柱上方是 加泰羅尼亞 標誌,兩側的文字Orfeó Català是 加泰羅尼亞 合唱團的意思 
 在音樂廳兩個外立面的交匯處,有一個精美的雕塑群,就是著名的“ 加泰羅尼亞 之歌”。位於正中張開雙臂的女子呼之欲出,象徵著 加泰羅尼亞 的民間演唱。這組雕塑突破了狹小地形的限制,強調了主入口的存在,凸顯了音樂宮外立面的優美和典雅。
在音樂廳兩個外立面的交匯處,有一個精美的雕塑群,就是著名的“ 加泰羅尼亞 之歌”。位於正中張開雙臂的女子呼之欲出,象徵著 加泰羅尼亞 的民間演唱。這組雕塑突破了狹小地形的限制,強調了主入口的存在,凸顯了音樂宮外立面的優美和典雅。  
                                
							
						
						
                        
						
						
					
					
					
					
					塔皮埃斯基金會,距離巴特羅之家不遠,標誌很明顯,屋頂的一團亂鋼絲,就像 西班牙 名導演阿爾莫多瓦那頭蓬鬆的卷髮,這就是 西班牙 鼎鼎 大名 的當代藝術家 安東 尼·塔皮埃斯的基金會博物館(Fundació Antoni Tàpies),那團“亂麻”恰是他的大作《 雲和 椅》。想要瞭解 西班牙 的當代藝術,必然不能錯過這位大師,單是因為這棟由著名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師路易斯·多梅內克設計的奇特建築便值得到此一游。(我們因為肚子餓了,加上對小包包同學對這個興趣不大,就在外面拍了照片)



實際情況是我們進去以後發現全是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張空桌,服務員都是 東南亞 一帶的人,會說英語,但是菜單我們真的看不明白,好在旁邊一桌坐了一堆年輕的男女,好像是情侶,女的特別熱情,告訴我看大眾點評
說心裡話,那天我才發現大眾點評真的是個好東西,找到這家店名以後,看後面的網友評論,都有美食圖片,我就直接點著圖片點菜,服務員秒懂,這是我們在 巴塞羅那 吃的最開心的一次,所有的菜都好吃,價格也能接受








事先我在網上看攻略,好幾個人都說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可以選擇進去看一場演出,票價可能比單純買門票參觀的便宜,沒出發以前我在網上查了,在我們可以選擇的三天裡面只有歌劇《茶花女》的演出,而這個歌劇時間很長,票價也高,我倒是想去看,可想想聽不懂,也只好作罷。既然已經到了巴塞,音樂宮離我們住的地方又很近,我們決定再過去看看現場買票的情況,昨天晚上也去了音樂宮門口,但是外觀也沒拍清楚,於是三人小組又高高興興的去音樂宮。
一路走過去,路兩邊的建築都很有 歐洲 特色,有精美的雕塑還有雕花鐵藝的陽臺,幾乎每一棟建築外觀都風格迥異,卻意外地和諧好看,我只能說 巴塞羅那 很文藝。







到 巴塞羅那 旅游,不管你懂不懂建築,喜不喜歡藝術,參觀高迪的鬼才般的建築作品都是重頭戲。徜徉在聖家族大教堂、米拉之家、巴特羅之家、奎爾公園,高迪這位現代主義大師的鬼才般的作品讓人由衷的贊嘆與折服。不過, 巴塞羅那 之所以成為現代主義之都,並非歸功於高迪一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巴塞羅那 涌現出一批現代主義大師,這其中就有路易·多梅內克·蒙塔內爾了,他是高迪的老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就是他的代表作。如果你既是一個建築迷,又是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的話,那麼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絕對是你無法錯過的勝地。
如今的音樂宮因為擴建分成了新舊兩部分,舊建築部分各類浮雕和 馬賽 克拼貼裝飾令人眼花繚亂,而 新建 築則以一大片透明玻璃牆與舊建築毫無過渡與鋪墊地銜接起來。
加泰羅尼亞 音樂宮是一座有著百年曆史的現代主義傑作,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建築瑰寶竟然深藏在 巴塞羅那 老城區一個非常擁擠的街區的一條小巷中。音樂宮門前的窄巷幾乎只能容得下一車通行,縱然你用廣角鏡頭也都很難拍出它的全貌。
下圖是 新建 築前面的雕塑還有 新建 築上的裝飾,也很有特色(那個雕像後面是個類似咖啡館的地方,可以進去喝咖啡,但是不能進去音樂宮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