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王國肯尼亞,一場流動的視覺盛宴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開篇前的說明:

本游記碼入文字超過10萬,
圖片超過1100張,
所有觀看到的動物都有詳細的資料說明,
所有地點都配發自製地圖,
所有標題都專門設計,
所配音樂精心挑選,
所有前期準備都有詳至說明,
從最初整理照片到完成最後一個字符,
耗時超過5個月。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融入這狂野世界,那是男人的風騷!
仿佛不臨那狂野之風,這人生就白來一遭。
—— 肯尼亞 之行題記。

打小就喜歡動物,喜歡看有關動物世界特別是 非洲 動物的視頻畫面:

圓圓的夕陽如鹹蛋黃般掛在半空,金輝掃過一望無際的稀樹草原,
把一簇簇隨風搖曳的茅草與一棵棵兀立其中的平頂合歡樹染上奪目的 金邊 ;
各種野生動物在其中遊蕩,快樂生活,恣意放縱;
獅子 、花豹與獵豹飛身躍過金色的茅草叢,追逐著成群的角馬、斑馬,還有瞪羚……,在曠野上狂奔;
旁側有鴕鳥與長頸鹿在伸長脖頸觀看;
象群揚著長長的鼻子若無其事的慢吞吞的行走,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水道中有頑皮的河馬在噴水嬉戲,鱷魚在水中深藏不露,靜候著遷徙大軍的到來;
成群的禿鷲、鷹雕、大醍醐在遼闊原野的上空盤旋,展翅翱翔,俯瞰大地;
成群的火烈鳥撲著紅色的翅膀從湖面掠起,水天間頓時泛起一片移動的紅雲。

蒼茫大地,蕭蕭塵煙,
一條舞動生命的綢帶,在這 非洲 野性王國金色的大草原上恣意飄蕩;
角馬與斑馬是這綢帶上最密集的絲絲扣扣;
眾多金色的羚羊們紛紛前來為綢帶染色;
獅子 、花豹、獵豹、大象、長頸鹿、犀牛,是綢帶上跳躍的符號;
火烈鳥、皇冠鶴、鞍嘴鸛、短尾雕、秘書鳥,銜著這飄飄的綢帶隨風舞動;
雀靈鳥、白眉歌鵖在晨光中婉轉歌喉,為之鳴唱……。

夢想有朝一日能身臨其境,披著金色的陽光,走進那 獅子 辛巴的王國。
也站在那高高的 獅子 岩上,
縱覽這充滿野性生機的大地,
欣賞這動物王國繽紛的風采,
感懷大自然生命長河無窮無盡的力量!

然而,談何容易。
距離遙遠,環境陌生,資費高企,障礙重重。

2016,機會來了!
忽一日,在網上看到“ 中國 南航假期”給出了為期12天的 廣州 至 內羅畢 特別優惠機票窗口,還贈送 北京 至 廣州 的機票,及旅行商業保險;
一位已在 肯尼亞 生活多年的朋友願意提供協助,幫助安排旅行中的一切要務,給一個性價比最好的安排。

還等什麼?約起同伴,迅速訂票,打好行囊,果斷成行。

黑 非洲 , 肯尼亞 ,稀樹草原, 獅子 辛巴的王國,我,來,了!!!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此次 肯尼亞 之行觀看並拍到各種野生動物包括獸類26種、爬行類4種、鳥禽類70種。可以說,想看到的動物基本上都看到了,收穫滿滿。在非旺季能看到這麼全的動物品種,已經非常知足,深感不虛此行。
下麵列出的動物是我這次 肯尼亞 之行中觀看並拍攝到的全部品種,記住:不是 肯尼亞 的全部動物哦。如果你幸運,會看到比這些更多的動物。

我希望自己拍到的每一幅動物照片,都那麼可愛,那麼耐看,鮮活如現場,生動在眼前。仿佛讓你觸手可及,過眼難忘。

本游記中使用的一千張寶貴照片,都是從這次辛苦拍攝的數千張照片中精心遴選出來的,希望大家能喜歡並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感。

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是專業攝影師,更不是專業拍動物的,最多只能算一個旅行愛好者加一個早已過了發燒期的業餘攝影愛好者。所攜帶的攝影設備準備不足,主要是長焦鏡頭的焦距長度嚴重不足,只攜帶了一支70-200mm的鏡頭加一支1.7倍鏡,拍獸類還湊活,拍鳥,深感力不從心,留下遺憾多多。在 肯尼亞 拍動物,特別是拍鳥,要想得到質量比較高、清晰度比較好的照片,需要一支焦距在400mm以上的長焦鏡頭才夠用。 下述動物資料(除照片全部是本人拍攝外)的撰寫,參考了大量網上及書本資料,主要有:

百度百科、 互動百科、 動物世界、 360個人圖書館——雀形目鳥類圖譜大全、 鳥類網、 磨房——風中故事--野鳥影集、 鳥網、 網易博客——狂野 肯尼亞 之野生動物篇—鳥(紅色貧驢)、 散文吧——百鳥園、 百度貼吧——植物吧、 螞蜂窩—— 肯尼亞 狂野之美(心野 非洲 )、 螞蜂窩——肯坦13天純Safari行記(BlazingCD)、 螞蜂窩——我來到你的城市KENYA NAIROBI(愛拉)、 窮游網——科普貼:我在 肯尼亞 看到的動物植物(lxxlz88)、 螞蜂窩——我的 肯尼亞 之行(薛定諤的小貓)、 百度作業幫—— 非洲 的動植物分別是哪些(西諾_984)、 螞蜂窩—— 非洲 肯尼亞 16天自由行攻略(二龍路西街20號)、 360個人圖書館—— 非洲 生活6年,我依然沉醉於 肯尼亞 的野性之美(寶鋼股份)、 窮游網——【 東非 紀行】Welcome to the Jungle!--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八月的周日)……。

專此鳴謝上述資料的作者。 需要說明的是:我在查一些資料的時候,經常發現不同文章對某一相同動物的描述包括名字、外觀、習性等說法不一,其中不乏矛盾之處,讓我難以認定哪種說法最為接近準確答案,有些疑惑。因此,我在對上述動物的描述文字中肯定有不准確之處,望鑒別、望指正。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Panthera leo;英文名:Afican Lion; 非洲 五大獸之一
哺乳類/食肉目/貓科/豹屬/獅種;
平均壽命25年。18個月到26個月產一胎,妊娠期100天到119天。
站立時肩部高達1.2米以上,全長可達3.6米,雄性體重可達180-270公斤。是 非洲 最大的貓科動物。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雌雄外觀不同)。 獅子 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長有很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有“萬獸之王”的美譽,是 非洲 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雄性負責決鬥爭奪領地和保衛獅群,以及高難度目標的捕獵;雌性參與日常捕獵以及哺育後代。在一個獅群中,大約有近9-20只 獅子 ,其中包括若干只成年雌獅、2只成年雄獅,還有若干幼獅。狩獵工作基本由雌性成員完成,善合圍獵物。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易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非洲 雄獅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非洲 雌獅與幼獅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學名:Loxodonta;英文名:African Elephants; 非洲 五大獸之一
哺乳類/長鼻目/象科/ 非洲 象屬
平均壽命60-70年;產子間隔期4年;妊娠期21-23個月;每胎產1仔;每隻雌象一生可以產4-5胎。
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及食草動物;成年象體長6-7.5米,高2.3米~4米,體重約4至5噸(最重記錄10噸)。長長的鼻子可用來聞味、呼吸、喝水、抓取東西。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非常敏感和靈巧,可以用來抓小東西。雄性和雌性都有長牙。
喜歡群居,一般20-30只集成一個家族群。每群都由雌象統帥,成員中大多是它的雌性後代,雄象在群體中沒有位置,長到15歲時就必須離開群體,只有在交配期間才偶而回到群體中。成年象無敵,性情溫和,與世無爭,只有在憤怒或恐懼的時候才有可能傷害其他動物。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易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安博塞利國家公園 ↑ 非洲 雄象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非洲 雌象與小象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Panthera pardus;英文名:Leopard;又名 非洲 豹;與 中國 的金錢豹是近親; 非洲 五大獸之一
哺乳類/食肉目/貓科/豹屬
平均壽命20年;妊娠期21-23個月,每胎產2-4仔,產子間隔期4年。
體形似虎但小於虎;軀體均勻,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毛被黃色,滿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前足5趾,後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縮。體長100-150釐米,體重50-100公斤。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
大型肉食性動物,追捕獵物的速度可達每小時80公里;喜上樹,能把很重的獵物拖到樹上存食。善獨居。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納庫魯 ; 馬賽 馬拉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中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雄花豹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雌花豹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Syncerus caffer;英文名:African Buffalo;也稱 非洲 野牛; 非洲 五大獸之一
哺乳類/偶蹄目/牛科/ 非洲 水牛屬
平均壽命22年;妊娠期11.5個月左右;常態一胎一仔。
體長2.4-3米,身高1.5-1.8米,體重可達425-900公斤。胸膛寬闊,四肢粗壯,頭大,一對兒彎弓狀牛角橫在頭頂。身體覆蓋稀疏的黑毛,耳朵大而下垂。雄性個體大於雌性,角也更大更長。
非洲 大草原上典型的食草動物,也是危險動物之一,攻擊性極強且脾氣暴躁,是 非洲 傷人最多的動物之一。受傷、落單或帶著小牛的母牛尤具攻擊性,甚至能攻擊並殺死 獅子 和豹。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 納庫魯 、奈瓦莎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易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Ceratotherium simum;英文名:White Rhinoceros;白犀牛又稱方吻犀、寬吻犀,名稱來自於 荷蘭 語的“weit”,意思為“wide” (寬平),針對它寬平的嘴唇而言,但卻因此被人誤為英語的“white” (白色),誤稱為“白犀牛”了。
哺乳類/奇蹄目/犀科/白犀屬
平均壽命35-45年;每3年產仔一次,妊娠期為547天左右,每胎僅產1仔。
食草動物。體長3.4-4.20米,肩高1.65-2米,體重1,300-3,600公斤(3,600公斤是目前最大個體記錄)。軀體渾圓粗壯,皮膚光滑,厚約3-4釐米,只有耳 邊和 尾端才有毛,也沒有 亞洲 獨角犀那樣的大褶和皺紋形成的甲胄,頭部特長,大約為120釐米,眼睛很小,分別長在頭部兩側。管道狀的耳朵可以轉動,聽覺較為靈敏;嘴裡的頰齒為非常厚的石灰質層;上唇平而寬,呈方形,故有寬吻犀及方吻犀之稱;角長在鼻子上,兩隻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後。白犀的角是所有犀牛中最長的,一般長度為60-90釐米,最高紀錄為158.7釐米,細長如鞭,高高聳立,通常前角較長而稍微向後彎曲,後角較短。雌獸的角較雄獸的更長。白犀的角不是骨質的,而是上皮組織的衍生物,由角質纖維堆積而成,雖長在皮膚上,但卻非常堅硬鋒利,是其自衛和進攻的武器。視力很差,主要依靠聽覺和嗅覺。奔跑時速最快可達40公里。
犀牛角價值高達同等重量黃金價值的10倍,因此遭到偷獵者瘋狂盜殺,數量大減,整體屬世界近瀕危野生動物;北部白犀牛瀕危。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納庫魯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難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Acinonyx jubatus;英文名:Cheetah
哺乳類/食肉目/貓科/獵豹屬;
平均壽命約15年;妊娠期91到95天,每胎平均2-4只;
體型纖細、腿長、頭小。軀幹長1-1.5米,肩高0.7-0.9米,體重50-80公斤;雄獵豹的體型略微大於雌獵豹。全身佈滿黑色斑點。從眼角到嘴角有一道黑色的縱向條紋,尾巴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環紋;後頸部的毛較長,似短鬃。
非洲 草原上著名的食肉性動物;身體的特殊結構及流線型體形使其奔跑速度極快,獵捕時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且僅一腳著地,但最多只能跑3分鐘,超過時生理構造使獵豹必須減速,否則會因身體過熱而死。平均每6次捕獵 成功 1次,通常在1分鐘內獵捕到獵物。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中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雄獵豹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雌獵豹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英文名:Giraffe
哺乳類/偶蹄目/長頸鹿科
平均壽命20-25年;妊娠期15個月,每胎產1仔;
雄性身高4.5-6.1米、雌性身高4.1-5.5米;雄性重量900-2000公斤、雌性重量700-1300公斤;頸部長度平均2.4米。長頸鹿有六七個角,頭頂中間一對外包皮膚和茸毛的短角,終生不會脫掉。此外,它的眼睛和耳朵上方還各有兩對角,但不很明顯。有的雄性長頸鹿額頭中央還長有一隻小角。長頸鹿眼大而突出,適宜遠望,還會不停地轉動耳朵尋找聲源,直到斷定平安無事,才繼續吃食。長頸鹿的頭部具有堅硬的角狀頭蓋骨,全身被毛疏短,身披淺黃底色、鑲有佈滿形狀大小不同的黑褐色花斑網紋的外衣,皮膚上的花斑網紋是一種天然的保護色。長頸鹿的長脖子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椎骨只有7塊,只是它們的椎骨較長,相互間有粗壯的肌肉緊連。軀幹較短,從肩到臀向下傾斜。頸背有鬃毛。尾長,末端有一束長毛。前腿比後腿更長,蹄直徑很大。心臟有65釐米寬,肺的容量達50升。長頸鹿的身 高要 求它們擁有比普通動物更高的血壓,因為只有這樣,心臟才能把血液輸送到“很遠”的大腦。長頸鹿的血壓大約是成年人的3倍。由於長頸鹿的頸部很高,因此當它們低下頭時,耳朵後方的辧膜會調節血壓,防止血壓過高。長頸鹿的舌頭長達40釐米,青黑色,嘴唇薄而靈活,能輕巧地避開植物外圍密密的長剌,捲食隱藏在裡層的樹葉,舌頭上黏稠的口水、舌頭和嘴唇上還有一層堅韌的角質隆概能防止被刺槐刺傷。長頸鹿的長頸和長腿,能起很好的降溫冷卻作用,錶面積大,也有利於熱的散髮。肺容量大,有利於呼吸新鮮空氣,排出廢氣。由於腿部過長,長頸鹿飲水時十分不便,它們要叉開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為防止在喝水時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往往不會一起喝水。行走方式與其他獸類不同,同一邊的兩腿和另一邊的兩腿交替跳躍般行進,奔跑速度很快,時速可達60-70公里。身高腿長,頭頸與四肢可上下左右全方位地擊打,力量很大,如果成年 獅子 不幸被擊中,可受重傷甚至喪命。
長頸鹿,英語發音“遮日啊普”,斯瓦希里語發音“推嘎”。斯瓦希里是 坦桑尼亞 和 肯尼亞 的官方語言,也是通行於包括剛果東部在內的 東非 大部地區的共通語,是受阿拉伯語影響的一種班圖語。
非洲 草原上非常著名且常見的群居性食草反芻偶蹄動物,世界上最高的陸生動物 。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奈瓦莎、 納庫魯 、 內羅畢 郊區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易 長頸鹿共有9個亞種,分佈範圍相對較廣,但其中有2個亞種成熟個體很少,被認定為瀕危物種。在 肯尼亞 能看到的主要以下有三個品種,即:

馬賽 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tippelskirchi):最多見。明顯標識是身上的淺色網紋線帶有很多“毛刺”,圍起的棕色圖案像“葡萄葉”。這個品種主要分佈在與 坦桑尼亞 接壤的 肯尼亞 南部的 馬賽 馬拉和安博塞利;
索馬裡 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reticulata):主要分佈在 埃塞俄比亞 和 索馬裡 , 肯尼亞 東北 部的 桑布魯 國家公園及附近地區,以及 納庫魯 國家公園。明顯標識是網紋的線條非常 平順 ,沒有突出的“毛刺”,因而整體看上去,身上的花紋更像網紋,故稱“網紋長頸鹿”;
烏干達 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rothschildi):在 肯尼亞 中部地區可見,數量不多,混於其他亞種中,最顯著的特點是皮毛顏色色調最深,遠看發黑,實為深褐色。
其他6個亞種是: 安哥拉 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angolensis)、科爾多凡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antiquorum)、指名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camelopardalis)、 南非 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giraffa)、 西非 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peralta)、 贊比亞 亞種(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thornicrofti)。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馬賽 亞種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tippelskirchi)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 ↑ 索馬裡 亞種長頸鹿(網紋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reticulata)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內羅畢 ↑ 烏干達 亞種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rothschildi)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Connochaetes Zimmermann;英文名:Wildebeest;
哺乳類/偶蹄目/牛科/角馬屬
平均壽命15-20年。妊娠期約9個月,每胎一頭。
角馬是大型食草動物。體形粗大,四肢粗壯,肩高大於臀部,尾較短,吻鼻部高而彎起,體長約1.8米,成年雄性可達到2米以上。外形似牛,機體結實又介於山羊和羚羊之間,故又稱牛羚。其毛色色澤依老幼而不同,老年個體為金黃色,幼體通體為灰棕色。吻鼻部和四肢為黑色。角馬有飄垂的鬃須,長而成簇的尾。雌雄兩性都有彎角,從頭頂先彎向兩側,然後向後上方扭轉,角尖向內,雄性的又寬又厚,非常光滑,頜下和頸下長著鬍鬚狀的長垂毛。成年雄性體重200~300公斤,高1.25~1.45米;雌性角馬重168~233公斤,高1.15~1.42米。角粗而彎向兩側,一般雄性角長55~80cm,雌性角長45~63cm,角馬由此得名。
一種生活在 非洲 中部和東南部草原上的大型羚牛,種群龐大,密集散落在草場上,最著名的習性就是遷徙習慣。每年的7月至9月,因旱季中的持續乾旱造成草場萎縮草地枯萎,嚴重的威脅到了食草隊伍的生存,於是,以角馬為主斑馬次之加上其他有遷徙習性的動物,組成浩浩蕩盪的遷徙大軍,從 坦桑尼亞 的塞倫蓋蒂大草原向 西北 穿越馬拉河,來到雨水與青草相對豐沛的 肯尼亞 的 馬賽 馬拉;從10月份開始,塞倫蓋地重新迎來雨季,青草開始返青。加上 馬賽 馬拉草場的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的十分之一,不足以維持數量龐大的食草動物,所以,遷徙動物們又開始往從 馬賽 馬拉向東南遷回塞倫蓋蒂,整個過程大約持續一個月的時間,基本結束要在每年的12月。隊伍大遷徙時,匯聚在一起的角馬可達上百萬頭,非常壯觀。每年7-10月,都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與攝影愛好者專門來到 肯尼亞 的馬拉河邊,觀看一場轟轟烈烈驚天地泣鬼神的“天河之渡”。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極易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Equus quagga;英文名:zebra
哺乳類/奇蹄目/馬科/馬屬
平均壽命20-30年;妊娠期約9個月,一般在翌年3-5月產仔,每胎一頭。約9個月,一般在翌年3-5月產仔,每胎一頭。11-13個月,每隔3年產仔1次。每胎產1仔。
斑馬因身披黑白相間的斑紋而得名,有三個物種。最常見的是平原斑馬(Equus quagga),又稱普通斑馬,多生活於 南非 及 東非 ;第二種是 南非 的山斑馬(Equus zebra),有著白色的腹部及和較窄的斑紋,屬瀕危動物;第三種是細紋斑馬(Equus grevyi),身形最大的斑馬,也是數目最少的斑馬,已近瀕危。細紋斑馬在 肯尼亞 的 桑布魯 可以看到,在 肯尼亞 最多見的是斑馬是平原斑馬,在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 納庫魯 都很容易看到。平原斑馬體長2.17-2.46米;肩高1.10-1.45米;重量175-385公斤。脖頸上端有鬃毛,通體被黑白條紋覆蓋,前部為垂直條紋,向後部逐漸過渡為水平條紋。每匹斑馬的條紋都是不同的,猶如人的指紋,起保護色的作用。斑馬是群居動物,一般一個群體有一隻雄性,1-6個雌性。這種家庭群族模式,保證了一個群體的後代有唯一的雄性基因。雄性斑馬靠不斷擊退其他雄性的挑戰,才可以維持在族群中維持或取得統治地位與交配權,敗者被驅離,以保持種群的最強的基因傳續。 雄斑馬之間的爭鬥非常激烈,會發生撕咬、踢踏。斑馬奔跑的速度快而持久,每小時可達60-80公里,能經常逃脫食肉獸類的追殺。與角馬一樣也是 非洲 大陸上動物大遷徙的主角。
本次觀看到的地點: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 納庫魯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易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安博塞利國家公園 ↑ 平原斑馬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英文名:Hippopotamus
哺乳類/偶蹄目/河馬科/河馬屬
平均壽命30-40年;妊娠期約8個月,每胎1仔,在水中生產。
分佈於 非洲 。 淡水 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體型巨大,身長3.5-4.5米,體重2噸多。身材很矮,四肢特別短,肩高只有1.40-.165米,不及象的一半高。有一個粗碩的頭和一張特別大的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大,並且可以張開呈90度角。牙很大,門齒和犬齒均呈獠牙狀,是進攻的主要武器,下門齒不是向上,而是像鏟子一樣向前平行伸出,長度可達60-70釐米。眼睛、鼻孔、耳朵等器官都生在面部的上端,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以適 合水 中生活。皮膚很厚,背部和兩側的厚度可達4-5釐米,呈黑褐色兼赤紫色,光滑無毛,僅在嘴端、耳內側和尾巴上有一些毛。前後肢上各有大小幾乎相等的4趾,趾尖有蹄,其形狀如同扁爪,趾間略微有蹼。
生活於 非洲 熱帶水草豐盛地區,喜群居,常由10餘只組成群體,有時甚至能結成上百隻的大群,單獨的河馬多是由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獸。白天幾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100公斤以上,水草缺少時,便在夜間上岸覓食植物或農作物;性溫順,懼冷喜暖,善游泳,可沿著河底潛行5-10分鐘;在交配季節,雄性間時有爭鬥。
此次觀看到的地點: 馬賽 馬拉、安博塞利、奈瓦莎
可觀看到的難易程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