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潛逃:在尼泊爾徒步與遊蕩(含詳細攻略 加德滿都、博卡拉、奇特旺、Poon Hill+ABC)
                                    尼泊爾 ABC (2018.02.11-2018.03.03)  
單身潛逃:在 尼泊爾 徒步與遊蕩 http://www.mafengwo.cn/i/9298961.html
  
尼泊爾 ACT (2018.9.21-2018.10.05)
媛來是你: 尼泊爾 ACT安娜普爾那大環線 http://www.mafengwo.cn/i/12128022.html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孤島
如果能夠到達,那也便不是孤獨
我在做著一個窮極一生也做不完的夢,而理想是一念之間就吹過地消逝的風
那就讓記憶中的一切慢慢的燒,燒痛了我們就逃 ☝ 鴿群在 加德滿都 杜巴廣場緩慢踱步
☝ 鴿群在 加德滿都 杜巴廣場緩慢踱步  ☝ 雪峰與湖畔相擁的 博卡拉
☝ 雪峰與湖畔相擁的 博卡拉 ☝ 剛踏上徒步旅程時的燦爛花朵
☝ 剛踏上徒步旅程時的燦爛花朵  
 ☝ 傍晚時幸運看到魚尾峰的 日照 金山
☝ 傍晚時幸運看到魚尾峰的 日照 金山 ☝ 靜卧在安納普爾那峰下的營地
☝ 靜卧在安納普爾那峰下的營地  ☝ 奇特旺 清澈的一灣綠水
☝ 奇特旺 清澈的一灣綠水  ☝ 沉浸在灑紅節狂歡中的人們
☝ 沉浸在灑紅節狂歡中的人們  ▲ 行程安排
▲ 行程安排  
這是我這幾天的行程安排,行程安排中徒步路段較為緊湊,其他則比較悠閑,適合一個人閑逛。
此行程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 加德滿都 、 博卡拉 的景點游覽。
第二階段是在Poon Hill+ABC徒步。
第三階段是在 奇特旺 的國家森林公園游玩。
第四階段就是在 博卡拉 參加灑紅節的狂歡了。 
  
▲ 行李裝備
尼泊爾 分為旱季和雨季,10月-次年3月為游覽、徒步的絕佳季節,天氣晴朗,風景秀麗。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感受絕美的徒步景色,因此裝備主要為徒步所用,實用為主,享受為輔,已經儘量精簡。使用頻率為各裝備的常用性,重要性則為各裝備的可替代性。大家可以參考後,結合自己的出行季節,具體增減各自的行裝。 
  
▲ 簽證
尼泊爾 可以落地簽,費用免費。下了飛機,在機場半小時可以辦理完畢,主要是排隊時間較長。在 北京 、 上海 、 拉薩 、 香港 這四個城市的朋友可以提前自行去各自城市的 尼泊爾 領事館辦理。
如果怕麻煩完全可以在淘寶上交給商家代為辦理,代辦費用不貴,30日的旅游簽證不同商家幾塊錢到十幾塊錢不等。
  
▲ 交通
作為一個以旅游為支柱產業的國家, 尼泊爾 的交通雖然不發達,但是已經比較規範,只要是旅游點均有相應的公共交通支持。徒步等偏遠地點,也可以包車前往。英語熟練的朋友可以自行購買或咨詢當地人,啞巴英語的同學建議找 中國 人代辦,畢竟 尼泊爾 朋友收費也不便宜。以車票為例,大約會比自己購買貴15%-25%。
加德滿都 、 博卡拉 等旅游城市,坐出租車前一定要商量好價錢和具體地點,價格高低和砍價能力有關。以下交通方式和價格為自己親身經歷所總結,僅為參考,非官方數據。2018年2月時期的指導價格。 
  
▲ 食宿
飲食和住宿條件沒有那麼恐怖,普通餐館和旅店對我來說已經挺好的了,而且價格便宜,喜歡享受的朋友可以選擇價格稍貴一點的,消費水平近似於國內三四線城市。泰米爾街區是世界各地游客來到 尼泊爾 後的第一站聚集地,吃住都可以在那裡解決。 博卡拉 的選擇就是在湖濱區附近。
現在稍微新一點的旅店都有和國內相適應的插頭了,不要被網上那些陳舊的攻略忽悠,自己在淘寶上買個轉換頭去,根本用不到。而且停電問題也不用擔心,沒有那麼經常,不會影響到具體的生活娛樂。大家完全沒有必要下載什麼 尼泊爾 的停電預告APP。
飲食推薦:Momo, 巴德崗 酸奶, 尼泊爾 傳統奶茶, 尼泊爾 傳統套餐,各種咖喱餐食,還有各種奇怪的小點心和當地啤酒。
飲食價格:簡餐300-500盧比,豪華餐無上限。
住宿價格:床位200-500盧比,標間800以上。 加德滿都 和 博卡拉 的住宿價格差距不大,個人認為 加德滿都 的略貴一點,具體價格和交通位置、酒店檔次、新舊程度相關。
  
▲ 游玩景點
我只對自己游覽過的景點有發言權,其他沒有去過的地方就不評判啦。 
  
  
————————————————分割線,下麵是日記流水賬—————————————————
 
  
【故事片段 2月11日】輾轉到達 加德滿都
  
天還未亮,我就匆匆地拖著背包趕去機場。酒店的接駁車中同行的是三個去 尼泊爾 旅游的親子家庭,他們似乎比我還要疲憊,原本應該吵吵鬧鬧的家庭氣氛被鼾聲和喘息所代替。昨晚從 北京 飛來的中轉機到達 成都 時已是凌晨一點,我身體的疲憊在睡眠不足和背包超載的雙重壓力下已經開始閃起了紅燈。
  
車子行使了十分鐘,到達機場時還不到七點半。看著機場的標識指引,取票、安檢、過海關,忙活了近一小時到達候機室,終於可以趴在背包上小憩一會,於是不顧形象地倒頭就睡。 一早來等航班飛去 加德滿都 的人不多,候機室里除了旅行團外,零星的坐著幾隊去ABC、ACT徒步的驢友,他們似乎昨晚休息的比較好,激情滿滿的討論著鞋子、衝鋒衣,交流著具體的日程安排,話語中傳達出的是對將要到來旅程挑戰的渴望。話說,很少有哪個國外航線像這樣,游客和背包客的人數平分秋色,這也更讓我對徒步聖地滿懷期待。
一早來等航班飛去 加德滿都 的人不多,候機室里除了旅行團外,零星的坐著幾隊去ABC、ACT徒步的驢友,他們似乎昨晚休息的比較好,激情滿滿的討論著鞋子、衝鋒衣,交流著具體的日程安排,話語中傳達出的是對將要到來旅程挑戰的渴望。話說,很少有哪個國外航線像這樣,游客和背包客的人數平分秋色,這也更讓我對徒步聖地滿懷期待。  
  
機票提前兩個月就在網上購買好了,相比於春節臨近陡然飛漲的價格,我慶幸著又省下了一筆“巨款”。難得乘飛機飛越世界屋脊,窗邊的位子自然就成了搶手貨。提前訂下機票後,可以進行選座,我有幸搶到了最右側的一個位子。飛機從 成都 起飛後半小時左右,就見到了綿延的雪山。從群峰上空掠過,看到白茫茫的壯麗,感覺人像是喝多了桂花酒,又醉又甜的,既感嘆自然的神奇,又感謝自己的幸運。 旁邊位子坐著的是今早在酒店遇見的一個九歲小姑娘。小孩的活力真的是無限大,一直在不停地玩鬧。聊天、吹泡泡、拼樂高、猜腦筋急轉彎,我就這樣陪著她不停歇的歡騰了三個多小時。 尼泊爾 當地時間11:10飛機準時降落在了特裡布胡凡機場。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和小姑娘一家三口道別後,徑直衝進了這炎熱的世界。
旁邊位子坐著的是今早在酒店遇見的一個九歲小姑娘。小孩的活力真的是無限大,一直在不停地玩鬧。聊天、吹泡泡、拼樂高、猜腦筋急轉彎,我就這樣陪著她不停歇的歡騰了三個多小時。 尼泊爾 當地時間11:10飛機準時降落在了特裡布胡凡機場。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和小姑娘一家三口道別後,徑直衝進了這炎熱的世界。  
  
借了支筆填寫了入境單,拿著在國內辦好的簽證,不用排隊直接去窗口蓋 上海 關的章子,就辦理完了入境手續。在機場換了200元人民幣的零錢,走出機場大樓準備打車去泰米爾區。出口處的出租車很多,但是憑藉優越的位置優勢,砍價頗為困難。我穿過馬路走得離出口稍遠了一些,搭上了一臺嶄新的兩廂鈴木。車主是個帥氣的小伙子,關上車窗開著空調,阻隔了街道上的塵土。廣播中播放的歡快樂曲令我印象深刻,直到十天后在甘杜克回 博卡拉 的吉普車上再次聽到它時,我才知道了它的名字《timi royeko pal timilai hasauna nasakula tara timi》。

 
  
【故事片段 2月11日】在佛教、 印度 教的衝擊下,迷茫於巴格馬蒂河岸
  
泰米爾區(Thamel)確實比我想象的要破敗,人擠人、車擠人、車擠車,甚是擁擠,其中一條東西方向貫通的街道還在進行著下水管施工。天氣炎熱乾燥,泥土路面泛起的灰塵讓周邊的鋪子失色不少。不過林立的商店、餐廳、旅館卻切實給聚集在此的各地游客帶來了方便。不管是把泰米爾區當成中轉站,還是在這裡停留數日,來往游客幾乎可以在這裡找到任何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可以說形形色色的游客成就、塑造了泰米爾區,泰米爾區也以自己獨特的風格迎接著他們。
  
辦了張Ncell電話卡,充了2.5GB流量,以方便家人和朋友聯繫。在 中國 人開的客棧里換了錢,此時的匯率16.65,這也是我換過的最好的匯率了。簡單的吃了兩口中餐,在旅館放下行李,就朝著博大哈佛塔(Boudha Stupa)奔去了。
 我並非是虔誠的佛教徒,也無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卻一直敬仰佛陀的智慧。從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正見》到黑塞的《悉達多》,從書中瞭解到的佛教普世大智讓我贊嘆不已,去博大哈佛塔也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圓形佛塔,保護與傳播在這裡似乎並不矛盾。信眾們旁若無人的拔數念珠,轉動祈禱輪;游客們或拍照,或照著樣子圍著佛塔順時針繞行。時光在這裡很安靜,金色的陽光灑在白塔上分外祥和。
我並非是虔誠的佛教徒,也無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卻一直敬仰佛陀的智慧。從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正見》到黑塞的《悉達多》,從書中瞭解到的佛教普世大智讓我贊嘆不已,去博大哈佛塔也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圓形佛塔,保護與傳播在這裡似乎並不矛盾。信眾們旁若無人的拔數念珠,轉動祈禱輪;游客們或拍照,或照著樣子圍著佛塔順時針繞行。時光在這裡很安靜,金色的陽光灑在白塔上分外祥和。  從博大哈佛塔沿著小道向南走大約二十多分鐘就到了帕 斯帕 提那寺(Pashupatinath),游客通常稱它為燒屍廟。傍晚五點多,正是交通晚高峰開始的時間,街道上開始變得擁擠了,路面泛起的揚塵在陽光照射下甚至有點像亮晶晶的金子,捂住口鼻快速通過,沿著Google Map的指引,我便來到了燒屍廟的正門一側。
從博大哈佛塔沿著小道向南走大約二十多分鐘就到了帕 斯帕 提那寺(Pashupatinath),游客通常稱它為燒屍廟。傍晚五點多,正是交通晚高峰開始的時間,街道上開始變得擁擠了,路面泛起的揚塵在陽光照射下甚至有點像亮晶晶的金子,捂住口鼻快速通過,沿著Google Map的指引,我便來到了燒屍廟的正門一側。  
  
這座公元五世紀初建造的濕婆神廟,是 南亞 地區十分重要的 印度 教寺廟,非 印度 教教徒不可入內。我對燒屍廟的好奇源於 印度 教的獨特火葬方式,與去 色達 去瞻仰天葬的動因是一樣的,這可能是親身感受不同文化最直接、最深刻、最徹底的方式。沒有進景區,誤打誤撞的繞到了巴格馬蒂河(Bagmati River)的西側,這裡便是舉行葬禮的地點,痛苦失落的人依牆而坐,空氣中的壓抑只有身臨其中才能感受的真切。我感覺作為一個陌生人站在這裡可能會有些許冒犯,因此沒作停留,促步離開,繞去了河對岸。
  
天色漸暗,溫度漸涼,河東岸的游客也大都已經離開。坐在岸邊的階梯上,身邊不遠處有一位掩面而泣的中年男人,孤獨而又落寞的無人陪伴。心中不免多出幾個疑問,男人是否是對岸某位逝者的親朋,又為何在東岸遙望,沒有在家人身邊?雖有疑問,但我並未無禮打擾,目送他在哭泣後安靜地起身離開。我沒挪地方,坐到了天色完全暗下,期間路過了幾位苦行僧,近距離直擊了兩場數狗爭鬥。當空氣中的焦油味道越來越濃,驟涼的風讓我不禁打起了寒顫,心想應該是離開的時候了。

 
  
【故事片段 2月12日】杜巴廣場訴說著歲月靜好
  
為了能享受清晨杜巴廣場的寧靜,更為了節省下幾百盧比的門票。天剛矇矇亮,我就從睡袋中爬了出來,未吃早飯便草草出發,趕在售票員上班之前到達了杜巴廣場。
  
旅館離杜巴廣場很近,步行只需十分鐘,作為當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景點並沒有高聳的院牆,路邊小販在擺售著水果、蔬菜,眾多的信徒進行著日常的禱告。這種生活與景點的融合讓人挑不出任何的不協調,人傳承著文化,寺廟凝結著積累,互為補充。

 加德滿都 谷底附近總共有三個杜巴廣場, 加德滿都 杜巴廣場(Katmandu Durbar Square)、 帕坦 杜巴廣場(Patan Durbar Square)、 巴德崗 杜巴廣場(Bhaktapur Durbar Square)分別是馬拉王朝鼎盛時期三個王國所建,代表了 尼泊爾 紐瓦麗古典寺廟建築和宮殿的最高水平。由於計劃明天一早要坐巴士趕往 博卡拉 ,因此這幾個景點需要在今 天全 部解決掉。
加德滿都 谷底附近總共有三個杜巴廣場, 加德滿都 杜巴廣場(Katmandu Durbar Square)、 帕坦 杜巴廣場(Patan Durbar Square)、 巴德崗 杜巴廣場(Bhaktapur Durbar Square)分別是馬拉王朝鼎盛時期三個王國所建,代表了 尼泊爾 紐瓦麗古典寺廟建築和宮殿的最高水平。由於計劃明天一早要坐巴士趕往 博卡拉 ,因此這幾個景點需要在今 天全 部解決掉。 
 乘上了一輛出租車離開 加德滿都 杜巴廣場,和司機商量好價錢,先直奔西邊的斯瓦揚布納特寺(Swayambhunath)。在路上,司機很是熱情,極力推薦乘坐他的車子游覽包括 巴德崗 在內的遠近各景點,那樣可以比單個地點給予更多的優惠。我砍價砍了一路,包車環游的優惠不多,最終商定僅坐他的車子去斯瓦揚布納特寺和 帕坦 杜巴廣場,然後返回泰米爾區。
乘上了一輛出租車離開 加德滿都 杜巴廣場,和司機商量好價錢,先直奔西邊的斯瓦揚布納特寺(Swayambhunath)。在路上,司機很是熱情,極力推薦乘坐他的車子游覽包括 巴德崗 在內的遠近各景點,那樣可以比單個地點給予更多的優惠。我砍價砍了一路,包車環游的優惠不多,最終商定僅坐他的車子去斯瓦揚布納特寺和 帕坦 杜巴廣場,然後返回泰米爾區。  
  
同博大哈佛塔一樣,斯瓦揚布納特寺也是一座佛教寺廟,寺廟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坐落在城市郊外斯瓦揚布山頂,是俯瞰 加德滿都 城區全景的絕佳位置。可惜天公不作美,陰沉的雲始終沒有散去,給城市蒙上了一個灰色的嬌羞面紗。
							
						
						
                        
						
						
					
					
					
					
					單身潛逃:在 尼泊爾 徒步與遊蕩 http://www.mafengwo.cn/i/9298961.html
尼泊爾 ACT (2018.9.21-2018.10.05)
媛來是你: 尼泊爾 ACT安娜普爾那大環線 http://www.mafengwo.cn/i/12128022.html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孤島
如果能夠到達,那也便不是孤獨
我在做著一個窮極一生也做不完的夢,而理想是一念之間就吹過地消逝的風
那就讓記憶中的一切慢慢的燒,燒痛了我們就逃








這是我這幾天的行程安排,行程安排中徒步路段較為緊湊,其他則比較悠閑,適合一個人閑逛。
此行程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 加德滿都 、 博卡拉 的景點游覽。
第二階段是在Poon Hill+ABC徒步。
第三階段是在 奇特旺 的國家森林公園游玩。
第四階段就是在 博卡拉 參加灑紅節的狂歡了。

▲ 行李裝備
尼泊爾 分為旱季和雨季,10月-次年3月為游覽、徒步的絕佳季節,天氣晴朗,風景秀麗。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感受絕美的徒步景色,因此裝備主要為徒步所用,實用為主,享受為輔,已經儘量精簡。使用頻率為各裝備的常用性,重要性則為各裝備的可替代性。大家可以參考後,結合自己的出行季節,具體增減各自的行裝。

▲ 簽證
尼泊爾 可以落地簽,費用免費。下了飛機,在機場半小時可以辦理完畢,主要是排隊時間較長。在 北京 、 上海 、 拉薩 、 香港 這四個城市的朋友可以提前自行去各自城市的 尼泊爾 領事館辦理。
如果怕麻煩完全可以在淘寶上交給商家代為辦理,代辦費用不貴,30日的旅游簽證不同商家幾塊錢到十幾塊錢不等。
▲ 交通
作為一個以旅游為支柱產業的國家, 尼泊爾 的交通雖然不發達,但是已經比較規範,只要是旅游點均有相應的公共交通支持。徒步等偏遠地點,也可以包車前往。英語熟練的朋友可以自行購買或咨詢當地人,啞巴英語的同學建議找 中國 人代辦,畢竟 尼泊爾 朋友收費也不便宜。以車票為例,大約會比自己購買貴15%-25%。
加德滿都 、 博卡拉 等旅游城市,坐出租車前一定要商量好價錢和具體地點,價格高低和砍價能力有關。以下交通方式和價格為自己親身經歷所總結,僅為參考,非官方數據。2018年2月時期的指導價格。

▲ 食宿
飲食和住宿條件沒有那麼恐怖,普通餐館和旅店對我來說已經挺好的了,而且價格便宜,喜歡享受的朋友可以選擇價格稍貴一點的,消費水平近似於國內三四線城市。泰米爾街區是世界各地游客來到 尼泊爾 後的第一站聚集地,吃住都可以在那裡解決。 博卡拉 的選擇就是在湖濱區附近。
現在稍微新一點的旅店都有和國內相適應的插頭了,不要被網上那些陳舊的攻略忽悠,自己在淘寶上買個轉換頭去,根本用不到。而且停電問題也不用擔心,沒有那麼經常,不會影響到具體的生活娛樂。大家完全沒有必要下載什麼 尼泊爾 的停電預告APP。
飲食推薦:Momo, 巴德崗 酸奶, 尼泊爾 傳統奶茶, 尼泊爾 傳統套餐,各種咖喱餐食,還有各種奇怪的小點心和當地啤酒。
飲食價格:簡餐300-500盧比,豪華餐無上限。
住宿價格:床位200-500盧比,標間800以上。 加德滿都 和 博卡拉 的住宿價格差距不大,個人認為 加德滿都 的略貴一點,具體價格和交通位置、酒店檔次、新舊程度相關。
▲ 游玩景點
我只對自己游覽過的景點有發言權,其他沒有去過的地方就不評判啦。

————————————————分割線,下麵是日記流水賬—————————————————

【故事片段 2月11日】輾轉到達 加德滿都
天還未亮,我就匆匆地拖著背包趕去機場。酒店的接駁車中同行的是三個去 尼泊爾 旅游的親子家庭,他們似乎比我還要疲憊,原本應該吵吵鬧鬧的家庭氣氛被鼾聲和喘息所代替。昨晚從 北京 飛來的中轉機到達 成都 時已是凌晨一點,我身體的疲憊在睡眠不足和背包超載的雙重壓力下已經開始閃起了紅燈。
車子行使了十分鐘,到達機場時還不到七點半。看著機場的標識指引,取票、安檢、過海關,忙活了近一小時到達候機室,終於可以趴在背包上小憩一會,於是不顧形象地倒頭就睡。

機票提前兩個月就在網上購買好了,相比於春節臨近陡然飛漲的價格,我慶幸著又省下了一筆“巨款”。難得乘飛機飛越世界屋脊,窗邊的位子自然就成了搶手貨。提前訂下機票後,可以進行選座,我有幸搶到了最右側的一個位子。飛機從 成都 起飛後半小時左右,就見到了綿延的雪山。從群峰上空掠過,看到白茫茫的壯麗,感覺人像是喝多了桂花酒,又醉又甜的,既感嘆自然的神奇,又感謝自己的幸運。

借了支筆填寫了入境單,拿著在國內辦好的簽證,不用排隊直接去窗口蓋 上海 關的章子,就辦理完了入境手續。在機場換了200元人民幣的零錢,走出機場大樓準備打車去泰米爾區。出口處的出租車很多,但是憑藉優越的位置優勢,砍價頗為困難。我穿過馬路走得離出口稍遠了一些,搭上了一臺嶄新的兩廂鈴木。車主是個帥氣的小伙子,關上車窗開著空調,阻隔了街道上的塵土。廣播中播放的歡快樂曲令我印象深刻,直到十天后在甘杜克回 博卡拉 的吉普車上再次聽到它時,我才知道了它的名字《timi royeko pal timilai hasauna nasakula tara timi》。



【故事片段 2月11日】在佛教、 印度 教的衝擊下,迷茫於巴格馬蒂河岸
泰米爾區(Thamel)確實比我想象的要破敗,人擠人、車擠人、車擠車,甚是擁擠,其中一條東西方向貫通的街道還在進行著下水管施工。天氣炎熱乾燥,泥土路面泛起的灰塵讓周邊的鋪子失色不少。不過林立的商店、餐廳、旅館卻切實給聚集在此的各地游客帶來了方便。不管是把泰米爾區當成中轉站,還是在這裡停留數日,來往游客幾乎可以在這裡找到任何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可以說形形色色的游客成就、塑造了泰米爾區,泰米爾區也以自己獨特的風格迎接著他們。
辦了張Ncell電話卡,充了2.5GB流量,以方便家人和朋友聯繫。在 中國 人開的客棧里換了錢,此時的匯率16.65,這也是我換過的最好的匯率了。簡單的吃了兩口中餐,在旅館放下行李,就朝著博大哈佛塔(Boudha Stupa)奔去了。



這座公元五世紀初建造的濕婆神廟,是 南亞 地區十分重要的 印度 教寺廟,非 印度 教教徒不可入內。我對燒屍廟的好奇源於 印度 教的獨特火葬方式,與去 色達 去瞻仰天葬的動因是一樣的,這可能是親身感受不同文化最直接、最深刻、最徹底的方式。沒有進景區,誤打誤撞的繞到了巴格馬蒂河(Bagmati River)的西側,這裡便是舉行葬禮的地點,痛苦失落的人依牆而坐,空氣中的壓抑只有身臨其中才能感受的真切。我感覺作為一個陌生人站在這裡可能會有些許冒犯,因此沒作停留,促步離開,繞去了河對岸。
天色漸暗,溫度漸涼,河東岸的游客也大都已經離開。坐在岸邊的階梯上,身邊不遠處有一位掩面而泣的中年男人,孤獨而又落寞的無人陪伴。心中不免多出幾個疑問,男人是否是對岸某位逝者的親朋,又為何在東岸遙望,沒有在家人身邊?雖有疑問,但我並未無禮打擾,目送他在哭泣後安靜地起身離開。我沒挪地方,坐到了天色完全暗下,期間路過了幾位苦行僧,近距離直擊了兩場數狗爭鬥。當空氣中的焦油味道越來越濃,驟涼的風讓我不禁打起了寒顫,心想應該是離開的時候了。



【故事片段 2月12日】杜巴廣場訴說著歲月靜好
為了能享受清晨杜巴廣場的寧靜,更為了節省下幾百盧比的門票。天剛矇矇亮,我就從睡袋中爬了出來,未吃早飯便草草出發,趕在售票員上班之前到達了杜巴廣場。
旅館離杜巴廣場很近,步行只需十分鐘,作為當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景點並沒有高聳的院牆,路邊小販在擺售著水果、蔬菜,眾多的信徒進行著日常的禱告。這種生活與景點的融合讓人挑不出任何的不協調,人傳承著文化,寺廟凝結著積累,互為補充。





同博大哈佛塔一樣,斯瓦揚布納特寺也是一座佛教寺廟,寺廟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坐落在城市郊外斯瓦揚布山頂,是俯瞰 加德滿都 城區全景的絕佳位置。可惜天公不作美,陰沉的雲始終沒有散去,給城市蒙上了一個灰色的嬌羞面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