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戰兢兢+大起大落 一號公路有些顛簸

美國自助遊攻略
↑洛杉磯國際機場
關於餐食,也就是僅此而已了——
娛樂系統挑不出能看的東西,和酋長的ICE完全不在同一個起跑線,相比之下南航在這種跨洋洲際航線下的服務——像是個廉價航空。全程日間飛行的回程時長16個小時,因為到達時間恰好為當地的晚上6點,也變相省了一餐至少是甜點的待遇。
回想8小時3餐的隨便一家都是 中東 佬的基本待遇,即便如此供應飲品的頻率也還是低了些,在前排的明珠艙也聽到了很多人
美國自助遊攻略
↑洛杉磯國際機場 廣州 27度,是落地之後第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消息,我們至少還是穿了禦寒的衣服出來的。
但16個小時的航程,以及僅有兩頓的餐食令人非常得不爽。
7點到 沒靠橋,頭一次在自己家的基地享受非基地的待遇(畢竟,春運還沒結束)。7點25開始拿行李 自助 通道 只開了6個,但人過去慢是怎麼回事……站在另一側的人員無動於衷。只不過這點時間還是經得起耽誤。7點35分拿到行李我們便兵分兩路回家,沒想到出海關的時候又被檢了一次。
8點16拿到車出發春節的路上還是充滿了胡亂踩剎車,變道切短線的車,全程循著限速9點半到家——竟然和坐地鐵的速度差不多,那說明拿車搬行李的一組人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行程總結總結這趟行程,有著每次都不會缺少的龐大信息量,經歷了大起大落與惡劣天氣,有著許多的不滿,但也有著切齒地喜悅。平衡一下,雖不能由衷微笑,但也不會多有怨言——戰戰兢兢,大起大落便是這次出門最好的性容易。……錯過了很多地方,但也見到了很多令人激動的風景,除了 洛杉磯 我應該不會再去, 一號公路 肯定會再見。

這篇游記因為龐大的信息量寫得斷斷續續,某些段落也少了些斟酌,尚且草草帶過,也請見諒。
一些事實去 美國 ,除了細緻入微的功課作為支撐,還需要一定的心理/物質承受能力和對規則的迅速轉變執行的能力——第一次到達 美國 的人都需要正視。在緊迫的時間內,我白了數根頭髮,也沒能抗下這次看似無需擔心的行程,我也感冒了,也失誤了多次。
融入和會的前期的入門成本非常的高;但當你定居下來——你會發現成本還是那麼高。
除了每個月高於3000美元的房租,你還有數不清的稅費要支付,錶面安逸的環境透露著的巨大生活壓力和尖銳社會矛盾,是遠超 中國 很多 大城 市的——這國外的月亮可別隨意說圓。

從下飛機開始,你的 美國 之旅就會充滿坎坷與問題,SFO僅僅只是小菜一碟。
在 美國 ,Drifter(漂移車手)=Tramp=流浪漢。
美國 是世界上浪費最嚴重的國家沒有之一;他們旗鼓聲張的環保主義,自己是根本不做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的.
美國 的信息閉塞程度,與對外宣傳的程度成反比;「對 美國 的嚮往」阻礙了太多人正確地認識 美國 。
有史以來出行被搭訕,打招呼最多的一次——但出於什麼目的都好,這件事並不會給你更多的安全感。
Yelp與Billboard一樣,都是已經被特定人群利用的東西,取信於平臺,不如取信於自己。
麥當勞沒有炸雞,肯德基的 漢堡 也不好; 美國 的可樂兌水稀釋比例導致其非常無聊的口感和味道。
在 美國 開 美國 車是一個明確地聲張自己是游客的辦法,因為 美國 人開 日本 車。
某些iPhone,在 美國 並不好用。
便利店很大,很威猛,但裡面的東西毫無創意;雜誌儘是花邊,淋漓盡致展現了這個國度的文化積澱,甚至一本像話的地圖都找不到。
安全是個無法有確切定義的東西,敵意、恐慌、不安充斥了我們經過的每一個城市,只有程度差別,並沒有存在與否的差別。
我們走過的地方,明確的來說只有 舊金山 配得上適合發現與探索這樣的贊譽。
美國 從旅游的意義上來講是必須去的,但從探索的角度來講,不去國家公園就會少了一半多的樂趣,和 中國 很像——你需要去體會這個國家的開闊與壯觀而不是人文。 ABout.計劃制定事實證明,初次自駕的30天準備時間是遠不夠的。入不敷出的投入與產出比令這次旅程並不那麼美麗。

美國 的信息並不如你所想那麼自由開放——和 日本 相比 美國 簡直像是個信息封閉的國家,對於旅游信息方面也存在單方面的「壟斷」,這個壟斷指的是當地的資源和公開的信息有著強烈的不對稱性(這一點和之前去過的 柬埔寨 極為相似)。
如果你有在 美國 的朋友,他們推薦的地方可能或許真的和標準線路別無二致,這也一點都不奇怪。

預定信息中最大的考驗莫過於各類稅費,保險以及各種凌亂的規則與條款,在預定多人行程時,最大的壓力來源於無底洞一般的信息轟炸,這也是目前以來,做多人行程中最累的一次。

由此——
最龐雜的信息轟炸導致的小錯誤最多的一次行程。
電話咨詢和詢問次數最多的一次行程。
對安全問題採取了最多措施的一次行程。
原本的嚮往在出行前就變成了質疑的行程。

歷經挑戰,終而完成。 ABout.預算與支付只要不是你自己做的,都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你若是沒有這樣的物質和心理準備,在這一步就可以放棄 美國 的行程了。
西岸整體的消費水平大概是東岸的80%水準,冬天去 紐約 華盛頓 波士頓 也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比如 今年的劇烈寒潮)。選擇及早定酒店,或許能夠拿到一些優惠,但跑不掉的是——加州的稅。

在薅羊毛這件事上,竭盡所能在各項條款上課扣,各項服務費、稅費、附加費克扣。讓你在審閱條款時感到非常困難,非常多的細則要一個一個去看——高昂的信息成本和實際支付成本是你需要靜下心來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僅酒店住宿,我們就花費30328.4元;而往返機票也花費了34239元。

我們大概每個人帶了600美元的現金,但實際上基本沒用多少。大多數地方支持刷卡,有些甚至支持銀聯。但是對國內銀行卡不支持的現象還是滿多的,所以全程我還是用單幣VISA信用卡。
6個人吃飯平均每次都在100刀以上,即便是麥當勞也是如此。

美元硬幣是一種非常麻煩的東西,一般結賬後若是能看到托盤當地人會把小數的硬幣放回托盤中。想要嘗試花掉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活兒。

除了硬幣,收據也一樣的麻煩——通常情況下是不提供收據的,這對於對賬來說很不方便。請一定要索取收據。酒店的快速Check Out也是不提供收據的(直接把房卡扔在桶里),這一點是真的很麻煩。

移動支付,非二維碼的支付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而不發達——甚至比 中國 先進得多。只要你有Apple Pay或是Google Pay,在有Pos機的地方都能完成支付。所以 美國 也不會很歡迎二維碼支付這種模式,但在能用支付寶的地方匯率結算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薅羊毛與還羊毛,都還是出在羊身上,強行為了省錢而窮游 美國 這個地方,真有些不值得(也做不到)。 Pay for your experience,是永遠在西方玩好的第一准則。此外,拋開一些既有的幻想。

ABout.簽證與出入境關於簽證,感覺不用贅述太多了,相關的手續和攻略指南已經不少。
但是關於EVUS登記,還有入境需不需要攜帶那張註冊了的確認函的問題,回答就比較片面了。結果偏向於需要帶紙質確認函,也有說不需要的(因為已經是電子儲存的資料)。

我們持有十年簽證,6個月以上有效期的護照,EVUS登記打印表,往返機票行程單、保險與酒店預訂單;以及按照「最壞打算」準備的接受審查的小朋友有關的親屬關係證明資料都帶齊了——實際上耽誤的兩個小時又有一個多小時是在審訊室排隊,問到的問題也是從哪來到哪去,家裡幾口人人均幾畝地也沒問到(這一經驗也僅供參考)。

我們家入境連EVUS登記表都沒有看,但旁邊的櫃臺被要求出示各種資料的情況也很多,所以準備證明資料這一點不可有任何僥幸心理。

填寫好海關申報卡後就可以出關了,在過關時是可以一家人一起提交,一起按指紋的。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國際機場 我們出關總共用了將近4個半小時,其中有4個小時都是在排隊的,僅有兩個窗口,且政府關門正在恢復,海關人員仍然處在志願服務的階段。即便如此,兩個小時的隊讓我們順利出關也是沒什麼怨言的,只可惜我們家沒啥問題,同行的小朋友就沒那麼好運了。

小黑屋是沒有信號的,知道被遣返落地回到國內都不會有任何的聯繫方式。
SFO入境的4小時幾乎是常態,即便是2小時出關也已經算快,可能在這之後便沒有什麼困難。 美國 的入境恐怕難點不在問話,而在於逐漸消逝的耐心與暴躁——嚴格審查的出入境櫃臺是真正對游客負責的第一道關卡。

出境則無需護照,直接過了安檢即可。
回來了之後,我們重新登記了EVUS,並沒有傳聞中收費,只需要幾分鐘填寫信息即可。但務必一定要記得及時更新,否則會有被撤簽的可能! ABout.機票與飛行付費選定了明珠艙之後,想要更改左邊的,還要使用APP取消後再選——就顯得有些傻,或者說,多此一舉。南航的系統爛也不是第一天了。
訂票則沒有特別需要註意的,北美跨洋航線南航儘管與 北京 出發的最好時間的國航飛 北京 無法媲美。但南航依然把北美航線作為與美航AA一同合作的重要航線打造——但南航始終不是能入大流的航空公司,所以南航最一流的航線,跟 中東 佬的日常支線比比就行了,或許還比不上。

飛往SFO不支持網上值機,而又沒有提示不能提前網值,費盡心思填好了資料之後——
只會無法辦理並告訴你問題出在護照上。宛若傻子一般被戲耍。
美國自助遊攻略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坐南航就意味著你需要承受無聊的數十個小時,選擇靠近過道的作為會對上廁所和活動身體大有裨益;一個靠譜的頸枕、眼罩和耳塞也能改善你的睡眠。加錢升級的明珠艙,實際上除了吃飯更快沒有絲毫的服務提升,感覺名不副實(原則上南航的超級經濟艙都值得去升)——升了不一定更好,不升可能也差得不會太多。

提前預定餐食你更早獲得食物的辦法,乘務組也會優先確保已預定的餐食。

如果沒有特別的意外,還是別坐南航飛這種長距離航線了,太糟心了;當然,新航也別坐,SQ22的評價口碑很差……而且差的並不止SQ22。
ABout.租車與我們的Tahoe在 美國 ,21世紀賣得最好的一豐兩田的 日本 車—— 底特律 已經不再以汽車驕傲,肌肉車也在數十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石油危機之後的 美國 ,本田的CVCC給 美國 人上了一課「汽車原來可以這麼省」,而後豐田一手促成了普銳斯誕生與歐美市場稱霸——一度成為 美國 中產階級的文化符號(縮影),之後又在 倫敦 成為了Uber的代名詞。但 美國 賣的最好的仍然是V8 皮卡 F150,很可惜——它們現在在 加拿大 生產?!
就連當年的 勒芒 賽場上為擊敗法拉利250GTO而孤註一擲的福特GT,如今也是披著來自大西洋的紳士外套;大洋彼岸的狂歡和嘲笑,也沒少2.3升瘦馬的影子。

租車公司當然希望你租 美國 車……更大型的 日本 車他們或許賺不到錢。多快好省的做法,從來不適合 美國 。

下飛機後豐田本田就給我們上了一課,除此之外就是引起國內一片嘩然的長續航後驅毛豆3(只裝18寸輪蓋的),是路上見到的最多的車。 美國 車的比例?除了 皮卡 就真的很少了……
美國自助遊攻略
↑17英里路 看了一大圈,最後也還是選擇各方面都比較完善的租租車,在信息檢索的難度上和內容上還是租租車看起來更加貼近OTA用戶的真實需要,只不過對於導航的選擇,還是以到達後當地為準比較好。

買了大全額保險,不給推銷任何機會——但因為一個問題讓我們止步Suburban,那就是需要主駕駛人名下兩張不同銀行的信用卡作為擔保,這就很無奈了。
如果參與出行的人都有駕照,那麼最好全部登記到額外駕駛人中, 一號公路 確實適合每個人都來體驗一下。

我們定的是Armada,但取車拿到的是 猶他州 車牌的Tahoe LT,研究這輛車也花費了我們不少的時間。最令人失望的是,這不是一輛能運貨的車;但比之同平臺的Subruban少了一些游客租車的氣息則又變成了另外一件好事。

Tahoe和Suburban都是基於同一個平臺GMTK2XX(同平臺的還有GMC Yukon/Sierra , Cadillac Escalade ESV 以及 Chevrolet Silverado)。2018年,Tahoe賣出10w輛,而Suburban也賣出了8w輛,同級的福特和Yukon就顯得慘兮兮了。
Tahoe與Silverado一樣的V8發動機,Suburban更是省事直接加個蓋,鈑金都省了! 美國 人的造車是可以說是已經非常無聊了,但無疑這輛車仍然是全尺寸 皮卡 的骨架,還有那麼一些值得你去興奮一下的。對了,拖掛車鉤在車上可是獨立的控制系統,若是跟房車一起走,Tahoe早有準備。

如果你的運氣夠好,遇到的車是黑色啞光輪圈或是亮光銀色輪圈,再有個全黑色車身,你的車輛被盜幾率會更小;但即便如此,車牌上也有「某些」信息會暴露租車者的身份。
美國自助遊攻略
↑洛杉磯 在爬坡的時候會自動降檔拉到3000轉以上,4000轉才以最大扭矩輸出,驅動偌大的3.2噸的體型,噸功率比其實低得很。5.3升給個350匹,最高520Nm的扭矩,加上近3.2噸的體型,自然身手不會矯健。

自動四驅+兩驅,以及鎖後橋等功能都符合這輛車來自 皮卡 的特質,但無論紙面還是實際,這些 皮卡 的特質只能停留在儀錶上,實用意義是比較低的。

——如果你塞點酒精汽油倒是還能榨出564Nm,但那不划算……噸功率有些捉襟見肘,甚至還比不上一個打了雞血的三蹦子。

儀錶上顯示的, 美國 車另外一個問題——燒機油。這個提示的意思是你大概機油還有不到5%的餘量,最多仍然可開1000km。

大輪子,大懸掛占據了太多空間,所以尾箱很小,最多只能算上中大型轎車的水平。
第二排座位不可移動,最後一排座位放倒後行李空間依然太小(不適合兩家人同時帶很多行李,一個24寸箱子都有些勉強)。

車門尤其是前兩門打開角度非常大,且沒有穩固的中間限位,很容易撞到旁邊。即使非常小心,這一路也沒少道歉。後排右邊的門則是壞了的兒童鎖,無法電控解鎖,也沒有手動機械解鎖開關,由此也導致後排下人需要鋪紅地毯。

由於中控台占據空間太大,導致副駕駛的視野很小(下雨天幾乎看不見路標),儲物空間也很不樂觀——所以這輛車真的是看起來大;不僅引擎外強中乾,連內裝也是沒有足夠的綜合效率——只有手套箱那麼大也不好用啊。
後視鏡小且沒有加熱除霧(或許可以自備一個駕校用的),可能後排需要帶個小窗帘來遮蔽猛烈的西曬。

蘋果、Gmap都可以連接車載屏幕顯示,可惜屏幕可視角度不佳,我們很快就棄用了CarPlay這個方案。
探途離線地圖沒有用過。Gmap相對好用,導航走小路容易走錯,轉向前提前提示很慢,延遲很長;沒有公制單位語音播報,小路口轉向時機不好判斷。Gmap新版的懸浮窗分屏可謂是大呼過癮,手持操作很省心。
美國自助遊攻略
↑洛杉磯 本身還配備了車道偏離檢測、定速巡航、碰撞預警、可視倒車雷達等來自70年代的高精尖設備。

車頭左右兩邊盲區大(A柱到車燈前的三角區),倒車雷達接近警告的範圍太大,基本倒車紅色區域才是需要停下的區域,掛倒檔困難,有些虛位。下雨天主駕駛和副駕駛視野不好,雨刮不好用。
下圖也可以看得出來車內的視野並不算好,後排已經很難看得到前方的真實狀況。
全程走下來, 美國 一個風景如此好的地方,為什麼造出來的車卻視野如此差。
美國自助遊攻略
↑大蘇爾 車內除了有充足的USB插口甚至還有110V的插座——只要膽子大,車上做飯都不怕!
這也體現了很多來自 美國 本土車輛的「大男子主義」,不得不說還是值得肯定的優點。
結合這一系列的體驗,放行李租一輛塞納是一個更划算的方案。

油箱其實很大,所以一路上都開得很從容——這5.3升的大頭,是有斷缸功能的,負載低的情況下大概就是V4(我們沒遇到過這樣的狀況,據說要開巡航才會斷缸)。油耗,沒有準確計算過,因為顧著開車也沒有設置里程錶,但基本接近百公里10-12L左右,沒有打表但大致算了里程和油量比,動力效率低、車身不輕的前提下這個表現還是令人非常滿意的。 ABout.自駕行車美國 的電動車普及率低(但這是相比較國內而言的),但充電樁普及率非常高,電車專用車位也很多。
買車太容易,養車也容易,純電車在這裡幾乎沒有市場,但特斯拉多還是事實。說了這麼多,都還是想強調想租 日本 車的偏好,好開還是很重要的。

在 美國 自駕,入門成本低,但適應成本高昂,總體而言還是一個適合自駕的國度。但有趣的是,小心謹慎並不能夠讓你使得萬年船,反而會更容易犯錯。

出門前熟讀並記住交通規則,並多次複習是非常有必要的理論知識準備。

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旅行方式,自駕都需要一個趁手的,好用的紙質地圖——這是基礎且可靠的保障。但是,如果你一點英語都不懂, 那就最好選擇在合適的時候去 紐約 吧。

車上自帶的音樂電臺是非常不錯的,但與之相反的——想找個唱片店買張老邦的碟血難。這個曾經是世界上版權費用最高的國家,如今卻不能見到什麼實體盤。真的是口嫌體正直……當年抵制流媒體的也是你們……如今真香的也是你們……

即便懂英語,也會被這裡的路牌所困——無論你是不是經驗豐富,也一樣會遇到因道路不熟的鋌而走險的問題;一點都不會,那就真的最好不要選擇 美國 為自駕目的地——自駕沒有你想得那麼美好,儘管很適合。

美國 各州有不同的規定, 菲律賓 簽發的國際駕照不能作為有效的國際駕照使用,一定要逐項檢查,逐一核對攜帶的證件。加州是唯一確定的,可以使用 中國 駕照+國際駕照翻譯件進行自駕旅游的州。

副駕/領航員這一角色非常重要,工作量其實也是非常大的,事先做好分工再啟程是不吃罰單的最好辦法。副駕需要做的事情不光有設置導航和調整車輛信息,還有提醒司機註意STOP、黃色標識;觀察停車標誌找停車場;提醒會車和轉彎;辨認景點入口處等工作。
預先使用地圖街景確認入口位置是一個相對可行的,少走彎路的方法。

轉彎嚴格讓直行,如果直行車輛主動讓,一般會舉手示意(但不像 日本 駕車那般頻繁)。
在讓行消防車、救護車時,必須「完全讓行」,將車減速停在路邊並打燈示意讓行(不記得需不需要雙閃).
行人有絕對的路權,無論是自己開車還是作為行人,讓行是唯一的、絕對地執行的東西。
美國自助遊攻略
↑大蘇爾 美國 車速極快,不讓速、不讓道是基本守則。
嚴懲超速(但限速65基本大家都能開到75-85mph左右,10%範圍內的超速是安全的,而重要的是低於限速的慢行也將會被嚴懲),'Stop Sign’和黃色慢行需要特別註意;中間車道使用非常講究,轉向路邊的方法也非常考驗對交通規則的熟悉程度(為此我們還觀察了很久);城市開得快,很容易闖紅燈,但黃燈都是呼嘯而過,與國內明顯不同。
對於壓實線、壓雙實線、待轉在實際操作中是有一定的餘量的,交規很嚴格,但這個「餘量」可並不是你隨意開車(踩剎車)的資本。

高速公路/城市空閑街道的實際行車效率遠遠高於國內數倍,沒有人胡亂且隨意踩剎車隨意變線,你會愛上這種高效 。
Carpools不能隨意進入,讓有需要的車輛駛入或駛出。如果沒有在租車的時候辦理相關業務就使用了這條車道,收到的罰單會相當的高昂。

關於紅色線的堵車其實大可放心,一般是很長的紅綠燈或是Stop的長隊 禮讓 ,大多數情況紅線或者紅線都能保持在20mph左右緩慢移動,沒有徹底堵死的狀況。

停車軟件幾乎沒有用上,無論是Best Parking 還是ParkMe。 停車存在非常多的規矩,街邊停車都是手動尋找,我們沒有用過打表,但唯一一次計時收費忘記放在玻璃前——就是在格裡菲斯天文臺。
停車票要放在前面!!!!!停車時/取車時記得拍攝和記錄車輛狀況,非常重要!!
在 美國 ,也有不好用的Meter表或繳費機,出了問題就換一臺吧。
室內的停車場交費規矩各有不同,面對可能存在的隔夜加收一定要盡可能問清楚。

還有,Head in only(只允許車頭朝內)的停車位也是很多的,車頭朝外的一般都是 亞洲 精英司機。
美國自助遊攻略
↑洛杉磯
小鎮的街邊限時停車時限寬容度很高,但是並不意味著你不會被拖車,仔細看路標和地麵線——除了綠色白色,其他最好都不要開進去,也別忘了註意看標識,白色線也有Permit專用車位。上坡下坡停車都要記得打輪,下右上左。

「90%以上都是自助加油」的描述與事實明顯相悖(自助入油但付款還是他助)。信用卡加油採取人工預付費的方式,需要自己親自去店內付款,仍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全自助」,返款速度有些令人無奈,為保證順暢,用現金還是最直接可靠的辦法。
大蘇爾 的油價平均在5刀左右,其他地方平均3刀。而油價的變化之大,從進入 一號公路 開始就變得非常明顯。
如果人少,你確實應該租一輛Challenger或是ZR1來享受 一號公路 ,Tahoe的推頭無法令你愉快地如刀鋒一般划過彎道,但Challenger和ZR1還是有機會讓你享受 美國 街車最後的正統。想要更美好的體驗,那還是最好再上一檔租一輛GT(Grand Tour)組別的車吧。因為對於後排的乘客來說,這樣走過的 一號公路 的體驗是不公平的——甚至還想吐。

自駕 一號公路 網傳最多的辦法是「設置經由點」進行離線導航,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逐個設置比較可行,事先下載好並設置圖釘再導航,效率更高。

洛杉磯 真的堵車,左轉很不容易。導航的指引非常不清楚,經常右轉出來進左轉車道會錯,也會因此而繞圈。

加油總共花費197.72美元,摺合約1338人民幣。
停車總共花費84美元,摺合約611人民幣。
兒童座椅租用總共花費123.95美元,摺合約841人民幣,自備兒童增高座椅的方案或許是個更加便宜的、可操作的方案,只是我們的行李已經太多。

如果不是輕車熟路特別熟悉,上文所述就是高昂的適應成本。

從車的角度來說,這車雖然叫Tahoe(太浩湖),但很可能根本去不了Tahoe,但是這輛警察專用皮實專車,恐怕某些妹子會很喜歡開;如同漢蘭達High Lander爬不上漢蘭達坡(這是個早期的梗)。車子本身的優劣大可做出判斷,Tahoe還是比較素比較「實用」的玩意兒,少些樂趣也多些麻煩,共同經歷了7天的時光,難得一回——

本段這個結尾也絕非有什麼黨性不滿,畢竟在澳洲漢蘭達叫Kluger,而能帶你走到西邊再走回東邊的車,只有巡洋艦(這個是個非常官方的笑話);Tahoe恐怕也並不適合在 美國 叫這個名字。 ABout.公共交通舊金山 有嚴格意義上的公共交通,而 洛杉磯 則可以視為沒有——幾乎所有人都會告訴你晚上不要乘坐 洛杉磯 的公交或者地鐵,而Clipper Card是我在街上撿的,根本不知道哪裡有的賣。
在 舊金山 ,流浪漢看起來比較有尊嚴,幾乎沒有主動騷擾你的欲望,換句話說可能你不必擔心他們,因為他們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

在 洛杉磯 ,流浪漢的潛在威脅巨大,而身著光鮮也會導致游客身份會被放大——因此你能夠深刻理解什麼是「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地鐵內的尿騷味、嘔吐物味令人喘不過氣;安保人員在驅趕抽煙的人的時候也並不強硬,這都說明瞭潛在的人情社會與暗示執法的存在。

不僅如此,LA的地鐵的班次很少,乘坐必須使用Tap卡,車內的廣播也非常難堪,沒事還是不要使用了。

Lyft、Uber為代表的出租網約車以及單車Jump/電動車Lime組成了「最後一公里」的選擇樣板,前文多有提及到,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簡單,就不再贅述。

但是,如果你肯多花一點錢在 舊金山 你能夠坐到Challeger Hellcat的Uber出租車,但是在 洛杉磯 卻沒見到這麼剛的出租車。 ABout.通訊如果多人出行,最好在下飛機前就確保所有人的通訊手段可用。被拉進小黑屋的人只有在走進去之前才有通訊機會,所以確保通訊本身也是很有必要的 。

我們都買了T-Mobile手機卡來進行通訊,其中也下載了G-map的離線地圖和探途離線地圖進行輔助。
T-Mobile的IP電話卡互相撥號或是撥打國內電話非常麻煩,直接撥打 美國 電話比較方便。有雙卡的話,最好還是保留國內手機卡作為註冊Lyft、Uber之類的接收號碼——不然你會為此來回換卡而非常痛苦。
IP電話卡總有奇怪信息和電話出現,也不能用這個手機卡註冊Uber或是其他東西,獲取自己的號碼也是個極其麻煩的事兒。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 自駕經由的地方總體來說信號都不好, 一號公路 的無信號區間大概在Bixby大橋到象豹海灘區間。
酒店和旅館的WIFI,基本上僅僅只是個勉強能用的狀況。基本不要企圖使用酒店WIFI進行任何辦公和分享操作。

信號收發,iPhone的狀況是最差的,都使用T-mobile而沒有任何多一個使用更貴的Verizon(會導致通訊花銷翻倍),也證明瞭「信號門」的問題在 美國 非常顯著。從iPhone 5到iPhone 8的早期使用英特爾基帶的iPhone,回到故鄉的iPhone並不能交出合格的答卷。

沒信號這點跟 英國 很像,但沒有 英國 那麼多的運營商,信號也沒 英國 那麼好(無論關鍵不關鍵時刻,該斷就給你斷)。這一點可謂是和 英國 一樣地完美,本是同根生啊,不同的爹,一樣的結果。

駕車的話,Andorid Car沒有CarPlay好用,但 大同 小異,只有這一點小機器人確實把事情搞麻煩了。

美國 人們對手機的依賴其實相對較低,由此也會凸顯出游客本身拿著手機長時間查看的行為。依賴電話的傳統通訊方式還是最為有效的溝通手段。 ABout.游覽與景點完全不懂英語,有可能無法順暢開啟你的游覽行程,也可能會為你帶來更多麻煩和反效果。但西岸一路走來,說普通話和粵語的並不在少數。

記住景點、路名全稱並不能夠幫助你在 美國 清楚地辨識所有景點。即便是在 一號公路 上,也有兩個完全相同名稱的Mill Creek。這是當地人告訴我的一件事——所以依靠導航也並不完全靠譜,依然需要手動判斷具體去的地方。

在 美國 ,恐怕除了 紐約 ,就沒有絕對適合步行游覽的地方了——但即便如此,老牌旅游指南LP還是指出來了 洛杉磯 、 舊金山 的步行游覽路線——老牌的歐美旅行品牌都在試圖讓游客不要註意到這件事,說明問題是很嚴重的。

大多數游客游覽的模式趨向「標準化」,很難避免不打卡的行程,一天走完 一號公路 這樣的行程也絕非稀奇,究其根本都是因為探索成本太高,而信息對稱性、開放性欠佳,成行成本高昂得令人顫抖是一個確定的事實。

美國 始終是一個適合去感受廣闊的美景的地方,不適合人文,即便是情懷說出來的底氣也沒有那麼硬。

舊金山 灣區最值得去的景點,要我說——是Blue Bottle,這是少有的當地人都不會遺忘告訴你必須要去的地方。灣區也有很多值得去探秘的東西,灣區肯定還是一個得到上帝寵愛的地方。

SF探索者3選通票Explorer Pass只要去兩個景點就值回票價,去滿任選景點能夠確實省下約40%的門票錢。但通票必須兌票,不能直接使用,這是很多指南中都沒有提到的。

九曲花街( 倫巴第 街),不推薦去,更不推薦專門去,沒有花的時候毫無亮點可言。

一號公路 未來的旅游開拓點應該是露營地、房車營地這些更加貼近戶外的旅行方式。什麼MC瀑布真的不要再去了,沒有什麼觀賞的價值。而審美疲勞,定然存在,但需要避免的是——不要以為每個地方的港口都是一樣的,事實上都不一樣。
聖莫妮卡我們沒去, 蒙特雷 灣也沒去,但回想起來確實都該去看看。

聖巴巴拉 ,應該是一個值得「執意」去的地方,去那真的不為看到什麼,感受就好。

洛杉磯 的網紅打卡地星光大道,不要再去了——乃是彙集了髒亂差的聖地。什麼杜比劇院之類的地方廁所奇差無比,我們走過的整條路線上也沒見到過幾個合格的能用的乾凈廁所。Reddit上的的建議還真是……很對。
美國自助遊攻略
↑洛杉磯 這樣的狀況也不難理解在美生活的華人、留學生為什麼會告訴你——這不是你想象的那個地方;也怪不得Reddit網友對此明確表示雷區太大。而細心觀察也能夠發現,這些場所的管理人員都是 南亞 人——廁所的髒亂差甚至比肩高A的景區。

比弗利山莊可去可不去,算不上景點更不覺得是景點,購物?估計也不會好太多。
留些時間去聖莫妮卡,以及蓋地中心吧,西岸的行程最不該錯過的就是多樣的港口與沙灘。

游玩的整個過程即便是拿著攻略,問過了工作人員你也會遇到千奇百怪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可能原因都不在自己身上。此外,找廁所可能會成為一個旅途中需要持續關註和註意的問題。

日本 的聖地巡禮宛若夢想照進現實;而 洛杉磯 的聖地巡禮,如同白日做夢。
它是電影之城,也號稱天使之城,但無論性格還是城市管理, 洛杉磯 都配不上這美好的頭銜——它或許也有那麼一些紙醉金迷但連Jus Just Justt都做不到……

——這是我的消費者建議,LA真的別抱有太多的幻想,也可少安排一些時間。 ABout.華人區與安全問題無論何時何地的唐人街,是我都不會建議你專門去一趟的地方——但很不幸的是,在 舊金山 想要吃得便宜,就只有唐人街/ 中國 城幾乎唯一的選項。如果在灣區,則還有一個 韓國 城可以選擇。

對於移民城市/國家而言,安全問題就像是薛定諤的貓一樣,無法回答,過分的擔心其實也給我們一路帶來了一些壓力並影響了我們的判斷,但這些擔心並非完全沒有必要。
我們的車沒被砸過玻璃,但車窗有被翹過的痕跡;因為大多是集體行動,我們也沒有人丟失財務或被搶劫;行程中的每個地方都有流浪漢,都有自己在街上大喊或呻吟的人; 洛杉磯 的流浪漢最令人發寒,他們是我們遇到的唯一會主動找上游客的流浪漢。
聽從勸告,不要一個人在夜間行動。

洛杉磯 非常破爛,不適合市區的CityWalk(也跟我晚上去的有關),潛在的危險因素令人難以放下警覺。

西岸任何店鋪的人員都會跟你主動打招呼,雖然服務本身不及 日本 ,但體驗尚可,人的友善程度超乎想象(但也意味著你走在路上被人盯著的機會也更多);說中文的人並不少,擔心語言問題似乎並不是在旅游中應該費心的。

游客與當地人行為隔閡比較大,社會融入成本從游客角度來看是較低的,但長期生活則成本很高。約定俗成的東西太多,依靠簡單的模仿不一定能夠掌握。處處受到隱藏信息和約定俗成的行為干擾,很大一部分時間用來和人咨詢溝通問題,對外公佈的信息非常有限,幾乎完全依靠人來解決問題有時候效率也不容樂觀。

自駕 一號公路 途中請一定對兒童安全負責。我們在Bixby大橋停留時,有一位家長任由孩子站在懸崖前的石頭上跳躍拍照,可謂是心大。我們見到心生驚悚之意,也務必敬請一定對兒童的安全負責。 ABout.飲食漁人碼頭、灣區有非常多的Brunch可以選擇,但是一定要趁早去排隊,但漁人碼頭與唐人街本身的質量據傳於近些年下滑,餐廳的更迭速度高於6個月——這和奧 巴馬 的到訪有關。Yelp推薦的所有的中餐館不要去吃,一家都不要去,又貴又難吃。

如果說加州人們的Pride是Blue Bottle,那麼In-N-out就是加州人民的Root——這一說法來自於長居在加州的人。這兩樣東西包含了加州的最重要的精華——Blue Bottle甚至比景點更加重要。

在西式餐廳吃,建議按人頭減少至少一份的分量來叫——我們在Boudin叫的東西最後直接變成了早餐。

會見朋友時,也瞭解到在當地生活的一個習慣,就是平時就給超過20%的小費,無論人數多少。
一般的消費大概是15%,除了主動索取的消費,也有直接包含在賬單中的小費。

麥當勞應該是不推薦不待見的,除了1刀的超大杯兌水可樂,味道並不好。哪怕是瓶裝的可樂,也很差。

Ssandwich和Burger的最本質區別是 漢堡 肉。沒有 漢堡 肉不能稱為burger,無論是冷還是熱,只要沒有碎牛肉餅都不是burger。

儘管下了Yelp,實際使用還是基本沒用上——因為人多加上變動大,也就選擇在酒店附近吃飯了,而且也如我所料的,日料吃得比較多。
無論在 洛杉磯 還是 舊金山 ,都存在心情不好就不開市的餐廳,一口閉門羹可別嗆著。

沿途一路在吃板藍根和藿香正氣,也難免消化不良與高熱量頂著胃,整體的飲食狀況並不算特別樂觀,尋找家鄉的味道熱水乃變成了第一需求(無奈)。腸胃藥和感冒藥得一起下肚,才能勉強壓得住。
商場有廁所和座位,直飲水除了水是涼的想要找到地方稍作休整並不難。

以菜市場和飲食為主要販售品的地方基本都以Market為結尾,SuperMarket在名字中一般都沒有Market一詞。Cosco和Walmart等大型百貨比較主流。 ABout.行李建議在保證冬季的日常需要時,盡可能的精簡與低調,不露財,易更換和丟棄。
帶好國際信用卡(單幣種芯片),很多地方都不支持雙幣的信用卡。
2月份氣溫和 廣州 非常相似,平均在10-20攝氏度左右,不需要厚羽絨服,防風的衣服非常有必要。
美標使用插頭為兩腳110V。
絕大多數車站、機場都不提供行李寄存服務,這一點非常非常非常令長途非自駕自由行游客擔憂。所以車子不一定是你的雙腿,也是你的小馬駒Pony。

除了必要的待查證件文件,行李中有幾樣非常有用的東西可以幫助你完成自駕+樂園行程——
手機夾(最好夾在空調上的那種)
小後視鏡(即便有倒車雷達你也需要一個)
點煙器用快充充電座(保持上車充電下車拍照)
摺疊旅行水壺(燒熱水的需求真實存在)
便攜式廁所與馬桶墊
使用18650電池的充電電池盒(方便過安檢)
小型登山扣若干+便攜晾衣繩
信號燈或反光條+強光手電(夜間出門還是需要的)
不帶主刀的工具鉗(真的很有用)
摺疊雨衣或一次性雨衣若干(雨季的雨總會來得猝不及防)
3D夾片眼鏡/夾片墨鏡 或帶變色功能的眼鏡(冬季自駕一樣需要)
足量的隔音耳塞,要隔音能力非常強的
足量的暈車藥 ABout.住店從朋友那瞭解到,酒店有些時候會「超售」,如果到達酒店的時間過晚你的方便可能會被取消並分配給先來的客人。為了預防這樣的現象,走之前我也額外確認了酒店預先扣款的情況與booking上截止取消的時間以確保酒店能夠在我們回來得晚的時候依然有房可住(但是我們全程入住來看,春節期間的房源並不那麼緊張)。

在 美國 的酒店,一般按照Queen Size和King Size這樣的方式來設置床。所以只存在標間單人大床,和雙人大床的配置,不存在三個單人床(某些套間除外),家庭出游擠一擠還是有充裕位置的。

舊金山 是 美國 房價最貴的地區似乎沒有之一,所以家庭或者小團隊出游不要抱有任何的可能能住得便宜的想法——即便是位置偏僻的民宿要你一晚1500+人民幣也是非常正常的。稅費無法省去,但還是能省下些度假村費的。

稍微好一點的酒店會收取50-100刀的押金,押金的退款希爾頓則是最快的。第二程的Zoe因為有些特殊,也為我後來的對賬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加州的酒店不僅包含稅款,某些還有度假村費。預扣的錢可能包含或不包含稅款/度假村費。
以至於回想起來以為是押金(辦入住的時候也確實有說押金這一項),但收費項目還有一個度假村費,就搞得很頭大——為此我還發了郵件給酒店、讓Agoda幫忙核查。

無論哪個酒店床都很軟,空調幾乎都很吵(不裝中央空調,全是獨立開關),這兩樣都不能有效地緩解疲勞,。睡眠質量就別提了,平均質量只能說是很一般。
即便是汽車旅館也會如數提供旅游的相關資料,也是比較周到的。
沒有拖鞋,也沒有燒水用的壺,所以網傳的要帶燒水壺確實靠譜。
開關熱水的方式都比較奇怪,目前所住的幾個酒店的熱水開關方式都完全不同。
保險箱放置的方向蠻奇怪的,有縱置的,還有窩在抽屜里的……就沒一個正經放在柜子上的。
酒店或是商場的Valet代客停車服務一般沒得講價。 ABout.旅拍我一直以來是一個對旅拍不強求,以物盡其用的根本原則配置裝備,X-T3作為唯一的主力機使用,搭配套頭XF18-55與定焦23/2。相機全程只換過一次電池,全部使用車充供電;沒有換過儲存卡——128G的在機子里,額外的儲存也有近256G。
90%以上相機拍攝的圖片均為直出。因工作流更新,微調過的圖片全部經由Capture One 12。
手機還是一加5,沒有任何附加的亂七八糟的東西,APP有NOMO、Lenka、Foodie和Snapseed,老幾樣就不多介紹了。

街頭攝影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尤其在LA),拿三腳架出來的人也並多。
只能說西岸的這幾個地方嚴格來說都不能說是一個攝影文化特別發達的地方。而值得註意的是,路上的Vlogger非常多,他們多數都是熟悉的 亞洲 面孔。

在游玩時,這些東西能夠很好的幫助你完成拍攝——
足量的儲存(在 美國 玩,碰上天氣好快門就真的收不住)
卡片相機//GoPro//Osmo Pocket(安檢會讓你的大件物品比較為難,也不適合在影城內使用)
ND減光鏡(在欣賞日落時、大光比場景時給你足夠多的從容)
支架式自拍桿(註意使用場合 對手機攝影而言很好用)
手機拓展鏡頭(需要大廣角的場合真的不少 準備一個掛在上面會比較安心) ABout.環球影城環球影城的門票價格不便宜——如果你是一個人去儘量的買VIP票吧,因為這是全球環球影城中唯一一個有攝影棚和道具倉庫的;而且,如果你住在環球的酒店,事實上房卡就等於VIP票。使用 美國 運通卡也似乎會有額外的優惠(可能有高達8%的返點!)。

我們是在飛豬上直接定好了門票,打印出來後掃碼直接入園,不需要再做兌換。入園後就會發給Express票卡,憑票卡走快速 通道 。

不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前來游玩,其中的原因一方面環球更加傾向於「粉絲向」的內容,一方面則因為大多數都為近似過山車的項目,太小的兒童體驗定然不佳。

幾乎沒有顯著的指引,找停車場很費勁,進入停車場後沒有工作人員。
最便宜的25刀,進入後統一收費過收費亭。收費亭之後會給一個顏色卡和收據(註意!不是General的停車場需要亮雙閃後右轉), Preferred Parking為35刀有RV、Frankistan等數個停車場;最貴的Front則要50刀。
美國自助遊攻略
↑好萊塢環球影城
停車攻略和回答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不對稱、過時的信息( 比如 已經不存在的15刀停車場),實際在操作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困難,我們找停車場也花費了數十分鐘。
直接開進了General的停車樓……
美國自助遊攻略
↑好萊塢環球影城 如果第一步做錯,你也就無法進入到後面更靠近的停車場,導航沒辦法告訴你操作上的細節。
當天的情況與我們的走路能力相比,其實停在最便宜的25刀General停車場也沒有任何不妥,這一點走路距離難不倒我們,也無法有多交10刀停車費的理由,所以春節期間停在General基本就好。環球影城不是一個會玩起來非常累的地方——只會暈。
進入影城先安檢不兌票,有無行李會分成兩個 通道 。

影城內的雨衣很貴,10刀一件,有必要最好自備。

使用環球的APP來確認排隊時間是個非常好的選擇,不必費心找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