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2017 我們的印度🇮🇳旅游筆記--德里、邁索爾、亨比、帕納吉、孟買、奧蘭加巴德16天自由行

2017 我們的印度🇮🇳旅游筆記--德里、邁索爾、亨比、帕納吉、孟買、奧蘭加巴德16天自由行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帕塔達卡爾 Pattadakal Tem遮婁其王朝的陪部,寺廟群中少數建於3世紀,大多建於7至8世紀。這裡是 印度南部 寺廟建築發展的重要試驗場。
印度自助遊攻略
巴達米Badami曾經是遮婁其帝國的首都,以壯麗的石窟寺廟聞名。沿著 河池 小路走上山可以看到4個窟,前三個是 印度 教的,最上面是耆那教的。

這裡有許多猴子,與人類互動得特好。我們新眼看到一隻猴子把一個游客的包搶到山上,最後可能因為沒找到吃的把包丟下來;另一隻猴子打開停車場上摩托車後面的包,把裡面的東西一一拿出來,最後終於找到香蕉。
印度自助遊攻略
D9 離開亨比去帕納吉D9 上午在 亨比 看日出,過河去後山,登上巨石山,走過綠綠的麥田,下午依依不捨地坐上去往 帕納吉 的出租車(7000盧比) 到 帕納吉 的直線距離並不長,但路況太差,晚上七點多才到達 帕納吉 。

帕納吉 位於 果阿 邦的 西北 面,系該邦首府。從十六世紀初起,Goa曾受 葡萄牙 統治四百五十年,深受葡國文化薰陶,因此這裡的街道,商店及酒吧均保留有濃厚的 葡萄牙 建築特色,游逛市區,穿梭於古樸街道間,會有置身於 歐洲 小鎮中的感覺。Anjuna Beach, 果阿 邦最出名的沙灘,以每周三的跳蚤市場,全球三大沙灘電音派對勝地之一的地位聞名於世。沙灘是看到了,後個卻沒趕上,有點小遺憾。

2016年金磚峰會就是在這裡舉行,也正是因此我們才有了來此小住一晚的計劃。
印度自助遊攻略
D10 果阿老城果阿 舊城建於15世紀,在毗奢耶那伽羅王朝和巴赫曼尼 蘇丹 國時代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在阿迪勒·沙阿王朝是 比賈布爾 蘇丹 國的陪都,有護城河圍繞,建有 蘇丹 的王宮、清真和廟宇。1510年開始, 葡萄牙 人統治了 果阿 舊城,這裡成為葡屬 印度 的行政中心。直到1759年,總督府遷往現在的邦首府 帕納吉 (當時稱Panjim)。1961年 果阿 併入 印度 共和 國。

1543年的老 果阿 人口近20萬,17世紀瘧疾和鼠疫肆虐了這個城市,到1775年人口一度降至1500人。正是那個時期,地區的行政中心轉移到 帕納吉 。1835年宗教壓迫使得城市幾乎荒廢。

作為葡屬 印度 的首府和基督教傳播中心,老 果阿 集中了很多教堂和修道院。從宗教和歷史角度看,這裡見證了基督教傳播到 亞洲 的歷史,有很重要的地位。從建築風格來說,則體現了16世紀早期 葡萄牙 努埃爾風格(Manueline)和 意大利 風格主義(Mannerist)、巴 洛克 藝術在 亞洲 的影響。

晚上我們坐火車🚄到 孟買 。火車上被褥很乾凈,比國內的卧鋪還要寬敞,下鋪的老先生也很好。
印度自助遊攻略
D11、12 孟買清晨我們到 孟買 火車站,打車到旅館。休整後出發去 印度 門。近 印度 門一側的市中心地帶只有出租車,沒有突突車,但也很便宜。 孟買 有很多殖民時期的建築,和 倫敦 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有點像。街心的小花園溫馨實用。我不想比較 中國 的 上海 和 孟買 哪個更先進,但我知道這裡的人很享受,我也還會再來。

記著,這裡的 孟買 大學不讓參觀,而高級法院可免費參觀。經過安檢就可進入,主樓有植民地風格,還可參觀審案現場,厚厚的法律文書和檔案材料、身穿法袍的法官都在這裡,只是他們的英語語速太快。法院門口的食堂可就餐。
印度自助遊攻略
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建於1904至1914年間,是 印度 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因當時的 威爾士 王子在1905年的時候來 印度 為其奠基而得名,1921年正式開館。威爾斯親王子博物館由設計了 印度 門的 英國 建築師設計,具有16世紀穆斯林建築風格,同樣融合了 印度 教、伊斯蘭教和歐式的風格。這個博物館主體結構為三層穹頂式建築,主體部分以玄武石為建材,宏偉壯觀。博物館坐落在花園之中,環境優美。博物館中,一層有一個宗教展,講述 印度 的三大主神,也就是梵天、濕婆神、毗濕奴神的由來。樓上是 印度 不同時期的歷史展覽,非常有趣!館內收藏著 印度 各個時期非常珍貴的藝術珍品和文物等,包括佛像和 印度 教展品,其中還有一些名貴的雕刻和大型的藏品。博物館內還有一個很棒的花園和一個專門展出 中國 、 日本 展品的展廳,據說在 印度 尚屬首例。

我們來的時候在博物館的花園有一個小學生的創意活動正在進行,小學生做的藝術品色彩鮮艷,很 印度 。此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很具特色,裡面精美的石刻美不勝收,當然這裡還展出一些織物、動物標本、細密畫以及油畫。這裡是我最喜歡的博物館之一。它不像國家博物館展品多得要溢出來,這裡的展品數量恰到好處,每件都是精挑細選,配合展館的燈光和裝飾高雅脫俗。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當然我會把帶回的關於此博物館的書讀了再去。
印度自助遊攻略
下圖中的小圖均為黑天。
印度自助遊攻略
畫中的美女
印度自助遊攻略
孟買機場下午我們去 孟買 機場,路過 孟買 有名的貧民窟,沒感覺到髒亂差,反倒由於晾曬著的五顏六色的紗麗也是 孟買 一景。 孟買 機場很現代,內部像一張張白色的大傘,有綠色線路板做的圖畫,也有古老雕花的 石柱 和大牛,不像機場倒像博物館。如果去機場的道路順暢,我們應該有時間在這裡欣賞,可是……。
印度自助遊攻略
D13、14 奧蘭加巴德從 孟買 到 奧蘭加巴德 已是晚上,稍做休整就聯繫接著一天半的石窟之旅。第一天去遠的阿旃陀,第二天去埃洛拉和道拉 塔巴 德。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旃陀 Ajanta古 印度 佛教藝術遺址。位於馬哈 拉斯特 拉邦境內,背負文底耶山,面臨果瓦拉河。始鑿於公元前2世紀,直延續到7世紀中。現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餘皆為僧房。

阿旃陀(ā zhān tuó)以其壁畫藝術著稱於世。由於洞窟開鑿年代分屬三個不同時期,所存16窟壁畫亦呈現出三種不同風格。

第9、10窟壁畫涉及佛教的小乘形式。繪製於公元前後,以本生故事為主。佛教認為,佛陀是已入涅槃、徹底擺脫業報輪迴的聖人,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多以象徵性手法來表現,如法輪、蓮花、小白象等。

第16、17窟為第二期壁畫,約繪製於6世紀左右。以人像和建築圖案的配合為特色,構圖富於變化,線條流暢,筆法洗煉,色彩絢麗,內容多為佛教宣傳。

第1、2窟為第三期壁畫,約繪製於7世紀左右。世俗性題材增多,與外來的 中國 、波斯風格融合混雜,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現,如帝王宮廷歡宴、狩獵、朝覲的場面,飛禽走獸、奇花異卉等等,構圖活潑,栩栩如生。《波斯使節來朝圖》記錄了波斯和 印度 的聘問通好。

中國 高僧玄奘曾在7世紀初朝聖阿旃陀(ā zhān tuó),《大唐西域記》捲十一記為摩訶剌他國東境的阿折羅伽藍及石窟。隨著佛教的衰落,這裡門庭冷落,逐漸被人忘卻,成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紀初才被重新發現,引起世人矚目。
印度自助遊攻略
手持蓮花的壁畫,聽說是蛋彩畫(西方的油畫就是從蛋彩畫發展而來,由於顏料易乾更難畫),畫於千餘年前,人物姿態柔美,色彩還那麼鮮艷。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窟內除了壁畫還有雕刻。這些雕刻較繁複形制上與 中國 洛陽 龍門石窟 的有點像。但窟里的小室里也是滿滿的的雕刻,所有牆壁全是壁畫和雕刻,這就是我認為的古 印度 裝飾特點。並且石窟內外的柱子和雕像與石山是一體的,不是後放進去的,也就是說鑿山開洞時需預留柱和石像的位置,然後再精雕細刻,有些還塗上灰泥上顏色。現在除了一些壁畫還依稀可見,洞內大多是灰色,但由於洞的內部空間巨大、雕刻精美、保存很好,還是吸引和震撼了像我們這樣的游人。

現在科技發達,估計很快會有這裡的複原圖。當年唐僧來到這裡時,是何樣盛景?單是僧人的黃色和紅色袈裟就可使這裡的畫面靈動,再加上詠經和信徒的祈福聲音,這裡一定會像今天的大學充滿生機。
印度自助遊攻略
下圖的窟內卧佛 與 中國 的卧佛相似。
印度自助遊攻略
下圖為有特點的門飾和外牆裝飾。由於這裡的石窟是佛教、 印度 教和㖈那教,都用人物做裝飾有單人的也有兩兩一對的還有少量的動物(大象),沒有像尹斯蘭教的植物和幾何圖案裝飾。
印度自助遊攻略
下圖這些門的裝飾都是一對對的人物,不知是代表多人還是特指兩個人。

印度 的神和現在 中國 佛教的神不同。他們都是有家庭,都是成對的,有孩子;都會跳舞;也有事業,多個化身能游刃有餘地完成不同的任務,都是全能選手。出於此原因人物裝飾的成對出現就不奇怪了。
印度自助遊攻略
支提窟

支提就是塔的意思。支提窟在洞窟的中央設有塔,所以又叫塔廟窟。支提窟的規模一般比較大,因為它是供信徒迴旋巡禮和觀像之用。為了使建築結構更牢固,通常塔頂上接窟頂,就可以像柱子一樣起到支撐的作用,因此被形象地稱為中心柱。

支提窟是佛教中用於供奉窣堵坡和佛像的佛殿,主要用於宗教儀式。平面為縱長方形,半圓為結束,半圓部分有一個窣堵坡,沿側牆有一列柱子,柱子也繞過窣堵坡。

印度 的塔仿照墳墓修建,底面是圓形的; 中國 的古塔則按照傳統的樓閣式樣建築,採取方形設計,所以兩國的支提窟也就很不一樣了。

中國 的石窟藝術源於 印度 , 印度 石窟的建築形制可分為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兩種。支提窟是藏舍利的塔,其特點是窟平面呈狹長的馬蹄形,窟內環繞四壁雕刻列柱,分前後兩個空間,前者是禮堂,後部為圓形天井,即穹窿井,也稱之為藻井。毗訶羅窟是僧徒居住、修道和講學、集會的地方。

石窟傳到 中國 後,它逐漸消失,其作為僧舍的作用已被宏偉的廟宇所代替。不過,支提窟在莫高窟得到傳承與發展,我國古代藝術匠師們把木構建築和石窟巧妙結合起來,著重發展了窟檐和甬廊。窟檐利於保護洞窟,甬廊便於窟與窟之間的溝通。

僧房窟和禪窟一般都很朴素,支提窟則宏大精緻得多,裝飾有雕塑和壁畫,有的在地面上都雕繪有很漂亮的圖案呢!其中,支提正對著入口的那一面所表現的佛像占據了最顯要的位置,必定是整個洞窟中最重要的形象,在這佛像前一般會陳設香爐、鮮花等供品。

這些都是仿木結構的佛教石窟,以前都有彩繪裝飾。在柱子的裡面牆上都雕有滿牆的佛像,巨大的卧佛也是在這裡面。巨大的佛殿,單是把裡面的石頭清出去都是巨大的工程。可想而知,當時的人們對宗教的熱衷和狂熱。
印度自助遊攻略
下圖為不同的柱子。
印度自助遊攻略
下圖為柱頂端的小飛天,有些還很笨拙,有些輕盈如西方小天使,可以分辨出都是男性。
印度自助遊攻略
埃洛拉石窟群(ElloraCaves),位於 印度 馬 拉哈斯 特拉 邦 奧蘭加巴德 市 西北 約30公里。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埃洛拉石窟群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境內有34座的石窟,佛教石窟共12座, 印度 教石窟有17座,耆那教石窟有5座,全長約2公里,是公元7世紀至11世紀時期,也就是早期遮婁其王朝、羅濕陀羅拘陀王朝時期的宗教建築,埃洛拉以雕刻著稱,形式上呈現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其中第16窟凱 拉薩 神廟,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緻,堪稱建築藝術史上的絕色,令人嘆為觀止。

三種宗教在這裡異彩同放,是香火不斷的聖地,儘管它的歷史沒有阿旃陀石窟那麼悠久,但其壁畫和雕刻同樣價值奇高,是 印度 古代藝術的又一寶庫。

佛教徒、 印度 教徒和耆那教徒都聚集到 印度 中部的埃洛拉。所有這些宗教信徒都是非常註重獨自安靜地祈禱。也許這就是他們在公元600年公元900年間來到埃洛拉的原因。佛教徒約在公元600年首先到達埃洛拉。他們不辭辛勞,循著陡峭的岩壁開鑿出供居住的洞穴,以及從祈禱的寺院和宏偉的廟宇。大約公元765年, 印度 教徒來到埃洛拉。他們在那裡開鑿了最這宏偉壯觀的凱 拉薩 納廟。實際上它是一組互相連接的廟宇,豎立在一個巨大的凹坑內。從峭壁的頂部挖走岩石,留下中央一大塊,這裡被精心地雕成廟宇,包括屋頂和裝飾物。

埃洛拉的石窟廟宇直到1794年才為 印度 之外的人們所知蟯,當時一位 英國 旅游者發現了它們。但是又過30年,人們才意識到這些石窟廟宇正在受到摧毀,於是便發起了一場保護運動。也正因為如此,如今人們還能參觀這些石窟廟宇。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16窟凱 拉薩 神廟

石窟高達33米,長50米,建於公元8世紀晚期,是埃洛拉石窟中最重要的一處,代表 印度 岩鑿神廟的顛峰之作,堪稱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的一處豐碑。凱 拉薩 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一座神山,傳說是濕婆隱居的地方。凱 拉薩 神廟相傳是古 印度 拉什特 拉庫塔國王克利希那一世(RashtrakutakingKrishnaI)為紀念戰爭勝利,命令 須彌山 敕建了這座祀奉濕婆的神廟,以七千多名勞力,前後共費時150年,整個工程以鏤空整塊山岩鑿成,修造過程中移走240萬噸岩石。神廟的裝飾雕刻鬼斧神工、壯麗豪華,代表作有《羅婆那搖撼凱 拉薩 山》、《闍陀優奮戰羅婆那》、《舞蹈的濕婆》等。

廟分為三部分,大門、難提殿和主殿,其間又有天橋連接。大門入口兩側有巨大石象雄視四方,入門之後,便是難提殿。難提殿並不大,有8平方米大小,共分兩層,殿前是雄健的神牛石雕難提,這是濕婆神的胯下坐騎,兩側有方形旗桿迎風而立。難提殿之後便是主殿,主殿長50米、寬33米、高30米,氣勢恢弘,壯麗不凡。蓋垃什廟不但以雄偉著稱,而且整體勻稱的恰到好處。特別是那些呼之欲出的浮雕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千多年以前的傑作。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10窟 支提窟 維什瓦 卡爾馬 窟(Visvakarma)

一般而言,佛教石窟較 印度 教石窟朴實,但由於當時佛教已漸式微,埃洛拉的不少佛教石窟已偏離了笈多時代的審美觀,逐漸走向巴 洛克 式複雜華麗的跡象。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12窟 象個當代學堂吧!學員可凈心休行,周圍佛像環繞。
印度自助遊攻略
耆那教石窟

開鑿於公元8世紀至10世紀。耆那教石窟內多為裸體立像,兩腿兩臂纏阿著擎藤植物,長髮披肩,象徵耆那教苦行不渝、返樸歸直之意。
印度自助遊攻略
道拉塔巴德(Daulatabad)曾是雅達瓦(Yadavas或蘇納Suena,850-1317)王朝和德里 蘇丹 的首都。

道拉 塔巴 德城堡由雅達瓦建於1187年,依一座大山用灰石建造,所以城堡隱於山中。城堡破損較大,山腳下的 印度 神廟和山上的房屋大多成了殘垣敗瓦。1311年德里 蘇丹 占領 德瓦 吉里,吞併了雅達瓦,於1327-1334年遷都於此,後來把 德瓦 吉里改名為道拉 塔巴 德。

城堡里保存較好的是Chand塔和瞭望臺上一尊刻著奧朗則布名字的羊首大炮。紅砂岩的Chand塔風格與顧特卜塔相同,高34米,有三層陽臺,既是瞭望塔也是宣禮塔;1435年,道拉 塔巴 德的統治者Bahmani 蘇丹 國(1347-1527)打了勝仗,建塔紀念,故Chand塔又稱勝利塔。

下午坐飛機到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