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寺 
 ↑吳哥寺 暹粒 鬧市之夜,酒吧一條街: 
 ↑Angkor What? Bar 一對 加拿大 夫婦,抽著我伙伴給的 中國 煙,頓時話匣子大開,我極端“佩服”他們聊了幾乎兩個小時  : 
 ↑紅鋼琴酒吧 人品那麼好,隨便就與落日偶遇 
 ↑X-Bar  吳哥外圈吳哥外圈:  
第三天去了女王宮Banteay Srey,崩密列Beng Mealea,羅洛寺群Roluos Group。晚上 洞里薩湖 看日落,參觀水上人家。 
 ↑女王宮 
 ↑崩密列 
 ↑洛雷寺 
 ↑神牛寺 
 ↑巴孔寺 女王宮特輯  
這幾天逛了太多的寺廟群,但大愛女王宮。該處應該和女王沒什麼聯繫,蔣勛將其音譯為斑蒂絲蕾,也有點女性的色彩,我想是源於整個宮殿群不大,但又特別精緻。寺廟同時供奉著婆羅門教的濕婆和 印度 教的毗濕奴,既有濕婆的化身圖騰,也有羅摩及哈魯曼(西游記的猴王)的圖案故事。其雕刻像細緻入微的拼圖一樣,精美絕倫,經過時間的洗禮外表呈現泛黃的硃砂色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個熱門的景點,要不是早上火辣的烈日加上一波又一波的旅行團所帶來的嘈雜,我們在這裡應該會待很長時間才夠。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崩密列Beng Mealea: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羅洛寺群Roluos Group由洛雷寺(Lolai)、神牛寺(普利科寺(Preah Ko))和巴孔寺(Bakong)組成。建於公元9世紀,被認為是吳哥建築藝術的開端。 
 ↑神牛寺 
 ↑神牛寺 
 ↑神牛寺 
 ↑巴孔寺 
 ↑巴孔寺 由於 柬埔寨 之前多年戰亂,來自 柬埔寨 和 越南 的難民無家可歸,政府安排他們住在 洞里薩湖 的沼澤地,雨季乘船才能出去,被稱為浮村人。他們過著艱辛的生活,去體驗很小的船5美元獻愛心是非常值得的。 
 ↑洞里薩湖水上人家 
 ↑洞里薩湖水上人家 
 ↑洞里薩湖水上人家 
 ↑洞里薩湖水上人家 
 ↑洞里薩湖水上人家 洞里薩湖 的日落也十分讓人激動,朋友被美景感動得準備跳進湖裡,被我義正詞嚴地喝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