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黛喀蒂 而門檻上的淺浮雕也刻畫的相當精美 
 ↑斑黛喀蒂 端劍的武士,千百年來一直盡忠職守 
 ↑斑黛喀蒂 石雕刻畫的好美,一定要配合合適的光線 
 ↑斑黛喀蒂 由於人少,我在這裡邊走變發現……感覺有探險的味道 
 ↑斑黛喀蒂 大家在這裡拍攝的時候可以多找一些角度,很多都能找到對稱呼應的 
 ↑斑黛喀蒂 
 ↑斑黛喀蒂 鬥轉星移,城牆在亘古的光影里衰落,幾千年的雪雨風霜留下一道道古老的印記。 
 ↑斑黛喀蒂 雖然只剩下一片斷壁殘垣,但是它始終存在著 
 ↑斑黛喀蒂 由於時代久遠,很多磚瓦開始有了縫隙,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修補 
 ↑斑黛喀蒂 
 ↑斑黛喀蒂  塔布隆寺塔布隆寺 Ta Prohm  
建造者:闍耶跋摩七世  
建造時間:1186年  
信奉宗教:佛教  
風格:巴戎風格    
1、有許多隱蔽的角落。  
2、絞殺榕和木棉樹在廢墟間糾結纏繞。    
走進寺廟,又是一條長長的林蔭道,塔布隆寺的游覽最好從東門進、西門出,看得全還不走重覆路,下車時就可以和司機約好等待地點,省時省力。    
進去的時候,地面上擺放著標記的石頭,用於修複 
 ↑塔布籠寺 塔布隆寺最出名的就是拍攝《古墓麗影》。實質上這也是一座很美的寺廟,很好地詮釋了樹木與古廟的共生關係,這裡主要有兩個樹種:較大棵的為木棉樹,粗大、淡褐色、多癤的樹根為主要特征;較小棵的則是絞殺榕,樹根呈灰色、較細、較光滑,四處糾結纏繞。 
 ↑塔布籠寺 由於一些地方被樹枝滲透,所以有的地方會有塌方的危險,所以禁止進入有的區域 
 ↑塔布籠寺 樹根穿過磚石,像煙霧般穿透每個縫隙,隨著時間慢慢膨脹,四處都是掉落的石塊,有些已經坍塌,有些已經歪斜,其實對於文物保護真是兩難,不管砍不砍樹,建築都會受到影響。    
 ↑塔布籠寺 塔布隆寺的規模較大,不過還是來這裡看的人比較多,很多都是旅行團 
 ↑塔布籠寺 
 ↑塔布籠寺 木棉樹和寺廟糾纏在一起,在塔布隆寺能夠讓你更加直觀的感受這百年的痴纏。 
 ↑塔布籠寺 在吳哥經常會看到長相奇特的樹木,有些展現著曼妙身姿,有些長長的樹枝編成一個圈好像鞦韆一般,也有空心的樹幹好似要將你包圍,和古樹合影,你不能錯過哦 
 ↑塔布籠寺 古廟中,隨處可見那厚厚的綠色青苔,都彰顯著這裡的年代 
 ↑塔布籠寺 這個大榕樹的樹根緊緊的纏繞著石頭,已經延伸到屋子裡了,大自然的力量實在是讓人驚嘆啊。 
 ↑塔布籠寺 親眼看見盤根錯節的巨樹纏繞著佛塔,占領長廊,掀起房頂,比想象中還要震撼。 
 ↑塔布籠寺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牆壁上雕刻的阿普 薩拉
 ↑塔布籠寺 在塔布隆寺,隨處可見這種被巨大榕樹擠壓,勉強可以看出古廟結構的地方,維修的專家們既不想讓古廟繼續的被擠壓下去,又不想破壞樹木和古廟相互依存的狀態,為此可是費了一番功夫 
 ↑塔布籠寺 這顆 大樹 在西南側的迴廊上,它擠壓覆蓋著迴廊,似乎要把古廟壓垮一般。巨大的樹根從樹上垂下,實在是灰常壯觀。  
在這裡合影的是11區的妹子,11區的人特別喜歡來這種有文化遺產的地方  
 ↑塔布籠寺 趕緊把貼有掛牌的包合影一下 
 ↑塔布籠寺 塔布隆寺隨便一棵大榕樹都有三四百歲了,這密密麻麻,彎彎曲曲的樹根,如果有密集恐懼症的人還真受不了 
 ↑塔布籠寺 經過一番尋找,我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劍龍 
 ↑塔布籠寺 很有意思吧, 吳哥窟 的雕塑中,竟然會有恐龍的存在 
 ↑塔布籠寺 門口買了手工雪糕消消暑。有椰子味和榴蓮味,1美元2根。兩種口味區別不大,熱急了還是更推薦冰鎮椰子水 
 ↑塔布籠寺  茶膠寺茶膠寺 ,目前還是由我們 中國 的團隊在複雜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