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大裂谷 -------生物進化的界碑

東非自助遊攻略
↑tanzania ngorongoro wildlife lodge 友情提醒:去 非洲 會上癮昂。
附:生物進化小知識宇宙、地球與生命的演化 宇宙的形成
宇宙起源於一個體積無窮小、質量、密度和能量均無窮大的奇點,起始於15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形成了原始星雲,於是有了空間、時間、宇宙。原始星雲由氣體和固體微粒組成。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原始星雲不斷收縮,產生旋渦,使星雲碎裂成大量碎片,每個碎片又不斷收縮和聚集,形成許多“星子”。星子又不斷吸積、吞併,中心部分形成原始太陽,在原始太陽周圍形成了“行星胎”,進一步演化而形成太陽和九大行星,進而形成整個太陽系。

地球的形成
地球在剛形成時,並無分層結構,後來由於隕石等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才使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最後成為粘稠的熔融狀態。在熾熱的火球旋轉和重力作用下,地球內部的物質開始分異。較重的物質漸漸地聚集到地球的中心部位,形成地核;較輕的物質則懸浮於地球的表層,形成地殼;介於兩者之間的物質則構成了地幔。這樣就具備了所謂的層圈結構。此後地球總體上經歷了一個由熱變冷的階段。45億年前賽亞撞地球,形成今天的地球。月亮也是賽亞的一部分。剛形成的地球到處都是噴發的火山,噴出大量的水蒸汽和其他氣體。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裡面也含有大量的水,使得地球上的水蒸汽變得越來越多,升到高空就變成了雲。當地面冷卻後,雲層里的小水滴變成雨落了下來。這場雨下得很大、很長,水聚集在低窪的地方,就形成了海洋。

地球大氣層的形成
45億年前,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氣都逃逸了。但隨著物質的重新組合和分化,火山活動頻繁,釋放出co2、甲烷、H2s,形成最早的大氣層並維持了20億年。
35億年前在各種能源作用下海水中無機化學成分相互作用合成出氨基酸、糖等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大氣層形成之前沒有臭氧層,只有海洋可遮擋紫外線。無細胞核的厭氧和異養類型單細胞原核生物首先出現在海洋,是為生命的開始
30億年前藍藻類(疊層石)形成,其產生氧氣,氧氣與海底鐵廣泛氧化形成鐵礦石飽合後開始升入空中形成今日之大氣層,於是生物具備進一步進化的條件。大氣層中的CO2具吸收太陽熱之功,否則地球可能在零下10度左右;臭氧層則可遮擋來自太陽的紫外線。[現今人類的活動使得CO2不斷增加,氣溫升高,南 北極 冰層融化,釋放更為可怕的甲烷(甲烷由以古老森林遺跡為食的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碳而產生),從而使地球溫度升高,對生物造成威脅。]

生命的演化
地球自45億年前生成以後,就開始了生命的演化過程,至38億年前原始生命形成。
在現今的大氣層形成之前,由於沒有臭氧層,只有海洋可遮擋紫外線,於是單細胞生物首先出現在海洋。原始生命在地球上出現時,由於大氣中仍然缺氧,因此,它們屬於厭氧和異養類型。為了保證有機體與外界正常的物質交換,原始生命在演化過程中,形成了細胞膜,出現了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異養型原核生物細菌,經過不斷地分化和發展,出現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從無機物合成有機養料的自養型原核生物藍藻。藍藻和細菌作為早期生物界的合成者和分解者,組成物質循環的兩個基本環節,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從異養到自養是早期生物演化的一次重大的飛躍。
藍藻是最早出現的釋放氧氣的生物,它們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製成有機物,同時放出氧氣,改變了大氣的成分,形成含氧大氣層,而大氣層外圍的臭氧層,也吸收了太陽的紫外輻射,為那些喜氧生物的出現創造條件和提供了可生存的環境。氧氣使原來的生物大量死亡,剩下的則利用氧氣進一步進化。為呼吸氧氣,魚有了鰓。人胚有尾,有鰓,羊水是鹹的,這都是當時的痕跡。約10億年前,真核生物出現,細胞分化為細胞核和細胞質兩部分。細胞核內染色體成為遺傳中心,細胞質內進行蛋白質合成成為代謝中心 。從原核到真核是生物演化從簡單到複雜的轉折點。生物從原核生物進化為真核單細胞生物,然後按照不同方向發展,出現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原核細胞沒有核膜,沒有細胞器,結構簡單。真核細胞具有核膜,整個細胞分化為細胞核和細胞質兩部分。細胞核內具有染色體,成為遺傳中心;細胞質內進行蛋白質合成,成為代謝中心。
原始的單細胞真核生物是動物還是植物的界限並不分明。約7.5億年前單細胞原生物從無性生殖進化為有性生殖,原始生物開始向兩種不同的攝食方式分化,一種是向加強光合作用的器官和機能的方向發展,即向自養的方向發展,運動機能逐漸衰退,特化成為植物;另一種是加強運動器官和機能的方向發展,使它們在爭奪食物的生存鬥爭中能處於有利地位,即向著異養的方向發展,體內的色素體消失,特化為動物。
動物的出現,形成了一個新的三極生態系統。由動物、植物和菌類所組成的三極生態系統代替了原來的兩極生態系統,發展成多姿多彩的植物界和動物界。綠色植物(真核植物和原核藍藻)通過葉綠素光合作用製造食物,是自然界的生產者;細菌和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動物是自然界的消費者。
經過細菌(原核生物、藍藻及藻類)繁盛期,到5.7億年前形成了生命大爆發。 之後歷經藻類和無脊椎動物時代(距今5.7-4.38億年)、裸蕨植物和魚類時代(距今4.38-3.65億年)、蕨類植物和兩棲動物(距今3.65-2.45億年)、裸子植物和爬行動物(距今2.45-0.65億年)、被子植物和哺乳動物(距今6500-260萬年)至人類時代(260萬年至今)。

陳世驤把生命史上的重大創 新和 突破,總結為“生物進化史上的十件大事”:
1、從無機到有機——生命的起源;
2、從非細胞到細胞——細胞的起源;
3、從異養到自養——藻菌生態系統的形成
自養生物:能夠自己製造有機養料的生物,如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異養生物:只能依靠現成的有機養料生活的生物,如,所有的動物、營腐和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從嫌氧到喜氧——能量代謝的提高;
5、從原核到真核——細胞機構的複雜化;
原核生物沒有核膜;沒有細胞器;原核細胞沒有染色體(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構成的,而原核生物細胞內的DNA不含蛋白質成分)
6、從無性到有性——變異機制的發展;
無性生殖: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通常包括:
分裂生殖:由一個生物體直接分裂成為兩個新個體。如細菌、藍藻、草履蟲和變形蟲等單細胞生物。
出芽生殖:酵母菌通過在母體上產生芽體,芽體長大後離開母體形成新個體的方式。
孢子生殖:孢子植物(藻類、苔蘚、蕨類)及放線菌、真菌等生物發育到一定程度後,可產生無性孢子, 散落的孢子在適宜條件下萌發併發育成新個體。
營養生殖:多數高等植物的莖或枝條在離開母體後,都可通過嫁接或扦插等方式進行生殖。
有性生殖:生物個體由受精卵或未經受精的有性生殖細胞發育成個體的方式。人、哺乳動物、昆蟲、魚類、兩棲動物、鳥類及其種子植物進行的種子繁殖等屬於這種方式。又包括:胎生、卵生和種子繁殖等方式。
胎生:人和哺乳動物多以這種方式進行生殖,卵細胞經過受精形成受精卵,在子宮內發育、經分娩產出。
卵生:昆蟲、兩棲動物、魚類和鳥類以這種方式進行生殖,一是昆蟲,由成蟲交配後產卵,成蟲。二是兩棲動物,發育成熟的雌雄動物(如青蛙)通過抱對後產卵,其受精卵會發育成蝌蚪,發育到一定程度經過變態發育形成青蛙。三是魚類,成熟的雌魚和雄魚分別將卵子和精子產於水中,經過受精形成受精卵,在適宜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形成小魚。四是鳥類,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經交配後產卵(受精卵)經過孵化形成雛鳥。
種子:種子植物(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發育成熟後,植株通過開花、受粉形成種子,在適宜條件下種子的胚萌發形成幼苗,最終發育為成熟植株。
7、從兩極到三極——植物、菌類(真菌和細菌)、動物生態系統的形成;
8、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生物機體的複雜化;
9、從水到陸——生物占領陸地;
10、從猿到人——勞動創造社會文化(勞動創造人類)
東非自助遊攻略
地質年代分為隱生廟與顯生宙。
隱生宙即前古生代,此時以低等植物、無脊椎動物為主
顯生宙:5.7億年前開始,生命大爆發。又分為:
古生代(5.7~2.3億年前)時期陸地上無生物。志留紀中期(約4億年前)開始,全世界許多被海水淹沒的地區都發生了地殼升高為陸地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造山運動。這促使原來在海裡生活的生物向陸地上轉移,而裸蕨則是首先登上陸地的植物。裸蕨進化成具有根,莖,葉和果實但不開花的裸子植物,植物有了根,從而可以破石成土(2cm/千年);為躲避其它生物的掠食併合成養分,樹冠不斷增高擴大。進入石炭紀以後,這些植物更為茂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這些樹木由於各種原因被埋藏到地下, 天長 日久就變成了煤層。地球上的煤在石炭紀時形成的最多。經過2億年的地殼變動,地球陸地演變成今天的大致樣子。
在三葉蟲之後,志留紀晚期,在地球上占統治地位的是屬於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的魚類。早期魚類為無頜類,之後分化出來的最早具頜的棘魚類和盾皮魚類。有了上下頜,就不僅是被動攝食微小有機物,而可主動追捕大的食物了。隨著總鰭魚到陸地活動,成為陸生脊椎動物的最早類型,兩棲類開始出現。動物登上陸地比植物要晚,到了石炭、二疊紀時,地球上變成了兩棲類的天下。脊椎動物在登上陸地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呼吸和行動問題。總鰭魚已具有原始肺的構造,肉質偶鰭可以在地上爬行。經過長期演化,兩棲動物產生了能夠適應乾旱陸地環境的羊膜卵,於是,爬行動物誕生了。
東非自助遊攻略
中生代(2.5億年~6500萬年前)時期,隨著溫度的升高,植物越發茂盛,侏羅紀(距今2.03億年到1.35) 鳥類出現,恐龍稱霸 ,爬行動物統治地球,是中生代一大特征。晚期強烈的地殼運動導致氣候變冷,星球大衝撞導致恐龍滅絕。此時期為裸子植物時代。
東非自助遊攻略
東非自助遊攻略
經過2億年的地殼變動,地球陸地演變成今天的大致樣子
東非自助遊攻略
2億年前
東非自助遊攻略
1億年前
東非自助遊攻略
東非自助遊攻略
未來2億5千萬年的地球

新生代(始於6500萬年前),新一輪造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興起,哺乳動物取代爬行動物, 被子植物形成茂盛,植物開花,花粉被風吹向遠方,植物佈滿地球,生命從此進入新時期。從兩棲類水中產卵、水中受精發展到爬行動物的體內受精和產生羊膜卵,脊椎動物演化出現重大飛躍。
最早的哺乳動物是從三疊紀的似哺乳爬行動物中分化出來的。進入新生代,脊椎動物的演化進入了一個更高級的哺乳動物時代:從爬行動物的變溫、卵生髮展為哺乳動物的恆溫、胎生和哺乳,以及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一些四足有蹄、以吃植物為生的獸類繁殖起來,食肉類動物因有了食料也隨之發展起來了。靈長類動物可能是由食蟲類動物中的一個分支演化而來的,時間大約在距今70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末期,或者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的初期。進入第四紀(260萬~300萬年前開始)後人類登上地球這個舞臺的條件成熟了。經過早期猿人階段、晚期猿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和晚期智人階段,地球上的生物漸漸演變成為今天的狀況。
東非自助遊攻略
東非自助遊攻略
東非自助遊攻略
東非自助遊攻略


1、袍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用孢子繁殖,是無性生殖。
藻類植物屬於植物界中最低等的,具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是從原始的光合細菌發展而來的。
苔蘚屬於高等植物中最低等的植物,是水生到陸生的過度性代表。一般具有莖和葉,但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沒有維管束構造,輸水能力不強,因而限制它們的體形及高度。苔蘚植物的主要部份是配子體,即能產生配子(性細胞),形成雌雄生殖器官。雄生殖器成熟後釋出精子,精子以水作為媒介游進雌生殖器內,使卵子受精。受精卵發育成孢子體。孢子成熟後隨風飄散。
蕨類植物有根,莖和葉的分化。
2、裸子植物有根,莖,葉和果實,可以生長的很高,但不開花。
3、被子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又叫綠色開花植物,花粉是植物向內陸擴散髮展的基礎。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是有性生殖。

廣義的草原包括兩大類型:熱帶草原(熱帶稀樹草原)和溫帶草原。
根據生物學和生態特點,可劃分為四個類型:
①草甸草原;
②平草原(典型草原);
③荒漠草原;
④高寒草原。
全球氣候可大致劃分為4類11型:
1,熱帶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2,溫帶氣候
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地中海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3,寒帶氣候
4,高原山地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