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車無伴周末游 | 一望無際的達拉斯隨你去流浪

第九城達拉斯 以130萬人口位列 美國 第九大, 德州 第三 大城 市。 (瞬間覺得我德好厲害)其實“大”在很多時候對沒有車的旅行者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意味著荒涼,交通不便,覓食艱難,但好在 達拉斯 的市中心是一個非常友善的地方。主要景點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公里,步行探索的途中還可以瞻仰炫目的摩天大樓感受 新興 都會的美好未來,還會遇到很多很有腔調的小店,就算只是賣再普通不過的 美國 食物都會用小創意或者生活情趣妝點一下門面。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但當我頻繁地在 達拉斯 的街角發現久違的7-11紅綠招牌時,才真正對這個 德州 城市另眼相看。念叨著有7-11的地方纔配叫做城市,還像鄉下人一樣特意進去感受了一下,雖然現煮的小食都洋溢著 德州 特色,但還是有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遇上各種紀念廣場瞭解城市的歷史, 比如 在Pioneer Plaza騎銅牛照相留念,在Dealey Plaza緬懷民權運動先驅,Founder Plaza則有小木屋紀念從田納西南下的早起殖民者。灰黑的小木屋背後就是放著冷冽寒光的 達拉斯 第一高樓——76層的 美國 銀行大廈,頗有一種“第一人”與“最後一人”在隔空對話的錯覺。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歷史街區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一片暖色的磚房子鐫著小小的銅牌等待人們閱讀瞭解,早年的市場、監獄、法庭,還有城堡一樣的紅房子博物館介紹 達拉斯 的歷史,可惜沒有時間拜訪。這片地方被叫做West End,連輕鐵車站都用紅磚砌成,親切如鄉間小火車站。四條線路貫通全城,班次頻繁,車廂嶄新還配有液晶顯示屏,不輸東亞各 大城 市。公交車則叫做D-Link,用的是歡快的明黃色塗裝,雖然相對冷清,但至少不會給人寥落之感。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便利的交通也讓我有辦法在旅行途中有計劃地覓食。早已放棄 德州 食物的我輕輕鬆松在 達拉斯 吃到了物美價廉的生牛肉 越南 粉、 臺灣 鹽酥雞和擔擔麵,甚至還打包了豬肉餃子回宿舍熱了做晚餐。犒賞自己的大餐則是在一家叫做Kenichi的日料店,點了二十一歲之後在 美國 的第一杯酒精飲料——梅子清酒,吃到了主廚推薦、菜單上沒有的豆腐天婦羅。我的舌頭我的胃,都在慶祝回歸城市。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Dallas Museum of Art (DMA)在 美國 三個月以來參觀過的美術館的數量毫無疑問已經超過之前的二十年。去美術館可以有一萬個, 比如 為了一個排名,為了一幅傑作,也可能因為博物館的縮寫讓我覺得氛圍親切 (正好是我的名字)。這就是我去Dallas Museum of Art(DMA)的原因。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DMA的入口處是一塊進深被拉長的方形空地,上面蓋著圓形屋頂,牆上開了一道窄窄的縫壓縮陽光,再讓他們在空間中炸開。這是非常明顯地借鑒了教堂的設計,在 美國 的各個博物館幾乎都可以找到這樣的元素。畢竟在宗教衰微的年代,藝術被賦予了作為精神力量來源的責任。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不像 休斯頓 的藝術館漫無目的地展示了一堆猙獰的古代遺跡, DMA的美洲藝術展做得非常用心。主題叫“American Visions”,展示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美洲人創造的最精緻的器物,希望參觀者感受到展品中的情感與美學元素。燈光,背景都在致力於烘托古文明的光芒,解說則耐心地引導完全沒有美洲歷史基礎的人瞭解先民的故事。 加拿大 西北 部的 育空 人有烏鴉與太陽的傳說,中美洲人認為造物主是雌雄同體,父代母孕,還提到人們因為貓科動物皆為夜行而產生崇拜,認為青蛙與地下世有某種聯繫。瓷碗、掛毯、垂飾物,全都是打開隱秘歷史大門的鑰匙。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走廊上的位置則屬於 墨西哥 超現實主義作品,不只是鮮艷的色彩,粗拙的線條,棕色皮膚的男女老少,還有一派藝術家烏托邦氣象的 墨西哥城 ,和,弗里達。讀過那麼多她的悲慘故事,這是我第一次遇到她的作品。一幅頭像壁畫,旁邊的解說不斷強調她第一次嘗試壁畫這種形式所遇到的困難。另一幅則是穿著深藍色長裙的全身像,有一隻小狗陪伴。一個推著嬰兒車的母親在這幅畫面前停了下來,抱起嬰兒,要我幫她和她的女兒同這幅畫照張相,還不斷地叮囑,“近一點,近一點。”我想她也知道,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是弗里達一個重要的痛苦來源。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博物館的另一項重要收藏是一座南法鄉間豪宅,它曾經一度屬於時尚教母可可·香奈兒。博物館複原了它的門廳、客廳、書房、餐廳、卧室,致力於全面展示 法國 的裝飾藝術,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繪畫藏品,還有主人廣為人知的對於東方的迷戀。為了力求逼真,博物館還在屋頂搭了一個有水池和紅色拱門的小花園,為博物館冷峻的外形增添了溫柔與浪漫。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如果藝術館只停留在室內,就真是浪費了 達拉斯 廣闊的土地和明媚的陽光。 DMA被雕塑包圍,標誌物是放在大草坪上的一個鮮紅色的“錨”,叫做Ave,是一個當代 意大利 裔抽象表現主義雕塑家的作品。還有一個專門的雕塑花園,陽光和煦,樹影婆娑,周圍高樓的玻璃幕牆互相照映,各種材質主題的作品藏在“迷宮”當中,等待著與參觀者照面,互動。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藝術館不僅把自己看做是殿堂,也很熱衷於做 達拉斯 市民的一個“樂園”。在櫃臺見到了美得驚人的博物館會員宣傳冊,銅版紙之外加了一層有紋路的水紅色,摸起來有皮革的觸感,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DMA Circle”。我雖然喜歡收集各種宣傳品,但一般不會拿與我根本無關的會籍宣傳冊,但是實在無法抵禦那張紅紙的誘惑,就像一個小孩為了好看的糖紙而偷吃。藝術館還專門開闢了一個“Creative Connection Center",嘗試各種感知、欣賞、創造藝術的方式, 比如 掛出18世紀的油畫請大家來命名,還有專門的空間讓人做手工、寫生、臨摹,或者更簡單——描紅。雖然有些看起來略幼稚,但也讓我恨自己為什麼不是在這樣一個有藝術氛圍與空間的城市長大。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達拉斯 的Art District從規划到發展至今已大約十年,除了令人嘆為觀止的DMA之外還有雕塑中心、歌劇院、交響音樂廳、表演藝術中心、黑人舞蹈學院等,種類豐富到眼花繚亂,建築精美到可以單獨出一本圖冊,就算不進去欣賞,只在街區中漫步就會把牛仔、石油、棉花、航空這些與 達拉斯 有關的stereotype統統拋到腦後,而沉醉在城市生活的文明與美好中。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Reunion Tower去一個城市的第十五高樓欣賞天際線聽起來好像有些滑稽,但是171米的Reunion Tower沒有讓人失望。這座頭頂圓球的塔樓作為當地凱悅酒店餐廳附帶的觀景平臺,自然不可能和 東京 晴空樹或者 芝加哥 的約翰漢考克中心媲美。沒有聳入雲霄的氣勢,驚心動魄的觀景平臺和眼花繚亂的高科技互動展示,Reunion Tower只有一圈開放式的觀景走廊,和補充說明的幾塊液晶屏,入口、電梯全部留白,沒有一點關於城市歷史和發展的敘述。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我選擇白天上塔的一個原因是擔心 達拉斯 的夜色太過荒涼( 比如 臺北 的疲軟就在101的高大之下暴露無遺。),但後來卻覺得來到一個城市先登高望遠,一個初步卻前面的印象,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對照著並不智能的液晶屏可以瞭解到市中心主要高樓的名字、用途、設計師和建造年代,還讓人瞭解到博物館呈帶狀分佈在市中心的 西北 部,正北部則被開發為藝術區,心裡對接下來的探索之旅有了個大概。把目光從高樓大廈奪目的玻璃幕牆和誇張的外形上移開,放眼本以為可以看見三十英里之外的 沃斯 堡,甚至一百多英里之外的臨州首府 俄克拉荷馬 城。但只見四下一片無垠的綠色,竟分辨不出一絲城市的蹤跡。 The Sixth Floor Museum1963年11月22日, 達拉斯 成為整個 美國 ,或者世界的焦點—— 美國 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在此遇刺身亡。四十多年後,2016年11月11日,唐納德·特朗普當選 美國 第46任總統後的第三天,我來到 達拉斯 。當年槍手藏身的Texas School Book Repository 的第六層已經是The Sixth Floor Museum,致力於重現歷史。不遠處還有肯尼迪紀念廣場,藝術家Philip Johnson用一座名叫Empty Tomb的白色紀念碑代表肯尼迪靈魂的自由與不朽。廣場前的草坪上議員選舉的宣傳板還沒有拔掉,歪歪扭扭的連成一片,比起紀念碑倒更像是一片亂墳崗。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博物館不許拍照,但實物除了凶手藏身的一堆紙箱還有凶器來複槍之外,歷史的重現依賴展板、視頻、複原模型還有娓娓道來、無所不知的導覽儀。故事要從60年代的 美國 社會開始講起。戰後繁榮,人們聽的是搖滾樂,讀的是《殺死一隻知更鳥》、《寂靜的春天》,大熒幕上的女主角是奧黛麗·赫本和瑪麗蓮·夢露。年僅43歲的肯尼迪帶著美麗的妻子,剛出世的孩子入主白宮,整個國家似乎進入了一個屬於年輕人的世代。他解決 古巴 導彈危機,推動阿波羅登月計劃,簽署平權法案,鼓勵年輕人到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志願服務。他不止是 美國 人的領袖,也是鐵幕下的自由、平等、民主之光。黑白視頻回顧著他的競選歷程,紙上見過無數次的“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從一個英姿勃發的領袖口中喊出。似乎 美國 人選擇了他,如同選擇了希望,奔向一個被許諾了未來。在川普當選後的第三天重溫這段激情澎湃的歷史,很容易忘記過去其實沒有那麼好,未來也沒有那麼糟,只感覺被歷史的浪潮拋棄,無助地滑向失落的深淵。偷瞟一眼身邊的 美國 男子,總覺得他的眼角有淚光泛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強烈的“今時不同往日”之感。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對於遇刺案本身的還原透出一種令人害怕的“冷靜”,肯尼迪到訪 德州 ,肯尼迪降落愛田機場,肯尼迪進入 達拉斯 市中心,肯尼迪來到事發現場,到最後,參觀者以0.01秒為單位,屏息凝神恭候著死神的到來。現場照片,當事人回憶,凶手被殺的案中案,不斷被推翻的調查委員會報告,夠寫十部偵探小說的素材最終卻得出了一個令人失望的結論——退伍士兵Lee Oswald殺了他,出於某種非政治原因。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其實我並不是第一次參觀單純為傷痛記憶設置的紀念館, 比如 臺北 的二二八紀念館,見證者顫顫巍巍用顫顫巍巍的語音重構1948年,用不堪迴首的痛楚把參觀者淹沒。但這是第一次這麼逼真全面地去瞭解死神如何毫無徵兆地降臨在一個人身上。為什麼需要“紀念”刺殺?博物館給出的答案大約有三,出於對肯尼迪本人的敬仰,對肯尼迪所代表的“ 美國 時代”的懷念,對撲朔迷離案情的探究熱情。豐富全面的資訊占據了人全部的感官和神思,似乎是在努力把參觀者從一個深淵的邊緣拉開——世事無常,天意弄人。第六層探討歷史、政治、科學,唯獨不探討命運。
Dallas Arboretum and Botanic Garden因為對 休斯頓 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印象不佳,所以我對Tripadvisor上的第一名的 達拉斯 植物園也不甚信任,自詡有“與 美國 大眾”所不同的品味。尋思過要不要坐TRE(運行在 達拉斯 和DFW機場之間的軌道交通)去 沃斯 堡游覽牛仔歷史小鎮Stock Yards,但又覺得鬥牛表演和牛仔博物館與我溫婉的氣質不相符,最終還是投入了南瓜和五彩斑斕花朵​​的懷抱。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Reunion Tower,第六層博物館和植物園,正好都是city pass上有包括的。 美國 的許多城市都有提供City Pass——城市旅游通票,把幾個主要景點的門票以六折的總價打包出售。若不是Dallas各個景點都忘記了設置學生優惠,還有我想去的三個景點票價加起來正好比總價貴一塊錢,我也不會嘗試這種捆綁銷售的優惠活動。買之前還非常仔細地閱讀了條款,確認不會因為買了通票而沒有辦法拿到各個景點的門票,才下手購買。但其實除了便宜這一塊錢之外並沒有其它的好處,46塊錢換來一個小本子,不記名,每到一處還是要和普通游客一樣買票,只不過他們給的是錢,而我則把小本子遞給售票員讓他們撕掉一頁。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達拉斯 植物園坐落在城市 東北 ,躺在園裡平緩的山坡上可以欣賞White Rock Lake的瀲灧水光,點點白帆。園子以 德州 的概念來說根本算不上大,主要的游客是當地有幼童的家庭。孩子們除了可以在這裡擁抱自然,認識植物之外,還可以認領花床自己種植,或者參與其它的講座和工作坊。植物園的雕塑也特別註重“教育意義”,一個整個系列叫做“The Great Contributor” ,可以找到在長椅 上思 考的愛因斯坦,作畫的莫奈,或者腰板筆挺的國父 華盛頓 。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之前很擔心十一月中旬去植物園會不會面對一片凋零,但卻發現這其實也算是最好的季節。為萬聖節準備的南瓜花園還保留著,和南瓜一樣多的小孩子在南瓜堆成的垛子和小房子間爬上爬下。平日翻看臉書的時候總會覺得如果沒有一張抱著南瓜的照片,簡直就像沒有在秋天來過美帝。見到有絕佳的機會彌補萬聖節的遺憾,我自然開心得不得了。萬聖節都過了,聖誕也不遠了。植物園的草坪上十二個亭子般巨大的水晶球表現了Twelve Days of Christmas”這個古老的民謠。一個梨子,三支 法國 母雞,七隻天鵝還有十二個鼓手都隨著聖誕頌歌緩慢轉動,雖然圍著拍照的人都還穿著T恤短褲,但也不能阻擋聖誕的溫馨喜悅瀰漫開來。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漫步花園可以讓人瞬間忘掉德克薩斯的荒原與油井。 日本 園林里有模仿自然的小橋流水,疊石堆山,暗紅的 日本 楓葉在漫山遍野的綠色中特別惹眼,陽光在細細嫩嫩的葉子上不停跳躍。法式園林則有迷你版的灌木迷宮和同樣纖巧的潘神像,坐在纏枝的鐵藝長椅上眯著眼睛曬太陽,心裡暗暗後悔沒有帶裙子來這個粗獷的北 方城 市。摩登一點的花園則把巧思都投入在“理水”上,有穿著白紗的女子在人工小瀑布前面拍照,遠遠望過去仿佛要融化在一片光輝中。
達拉斯自助遊攻略
↑達拉斯 坐擁這樣一個植物園是我羡慕 達拉斯 當地居民的一個緣由,可以在傍晚的白石湖邊慢跑,倚著唯一一棵變紅的 大樹 休息,等湖水吞下太陽再歸去;或者懶一點,抱膝在大草坪上看著紫色狗尾巴草捲起詭譎的波濤,回想愛麗絲仙境里的毛毛蟲。不敢說這是我到過的最好的植物園,但我一點都不會因為濱海花園裡絢爛奪目的Flower Dome羡慕 新加坡 人。 達拉斯以130萬人口位列美國第九大, 德州 第三 大城 市。(瞬間覺得我德好厲害)其實“大”在很多時候對沒有車的旅行者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意味著荒涼,交通不便,覓食艱難,但好在達拉斯的市中心是一個非常友善的地方。

主要景點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公里,步行探索的途中還可以瞻仰炫目的摩天大樓感受新興都會的美好未來,還會遇到很多很有腔調的小店,就算只是賣再普通不過的美國食物都會用小創意或者生活情趣妝點一下門面。

但當我頻繁地在達拉斯的街角發現久違的7-11紅綠招牌時,才真正對這個 德州 城市另眼相看。念叨著有7-11的地方纔配叫做城市,還像鄉下人一樣特意進去感受了一下,雖然現煮的小食都洋溢著 德州 特色,但還是有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

遇上各種紀念廣場瞭解城市的歷史, 比如 在Pioneer Plaza騎銅牛照相留念,在Dealey Plaza緬懷民權運動先驅,Founder Plaza則有小木屋紀念從田納西南下的早起殖民者。灰黑的小木屋背後就是放著冷冽寒光的達拉斯第一高樓——76層的美國銀行大廈,頗有一種“第一人”與“最後一人”在隔空對話的錯覺。

歷史街區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一片暖色的磚房子鐫著小小的銅牌等待人們閱讀瞭解,早年的市場、監獄、法庭,還有城堡一樣的紅房子博物館介紹達拉斯的歷史,可惜沒有時間拜訪。這片地方被叫做West End,連輕鐵車站都用紅磚砌成,親切如鄉間小火車站。四條線路貫通全城,班次頻繁,車廂嶄新還配有液晶顯示屏,不輸東亞各 大城 市。公交車則叫做D-Link,用的是歡快的明黃色塗裝,雖然相對冷清,但至少不會給人寥落之感。

便利的交通也讓我有辦法在旅行途中有計劃地覓食。早已放棄 德州 食物的我輕輕鬆鬆在達拉斯吃到了物美價廉的生牛肉 越南 粉、台灣鹽酥雞和擔擔麵,甚至還打包了豬肉餃子回宿舍熱了做晚餐。犒賞自己的大餐則是在一家叫做Kenichi的日料店,點了在美國的第一杯酒精飲料——梅子清酒,吃到了主廚推薦、菜單上沒有的豆腐天婦羅。我的舌頭我的胃,都在慶祝回歸城市。




Dallas Museum of Art (DMA)
在美國三個月以來參觀過的美術館的數量毫無疑問已經超過之前的二十年。去美術館可以有一萬個, 比如 為了一個排名,為了一幅傑作,也可能因為博物館的縮寫讓我覺得氛圍親切。這就是我去Dallas Art Museum (DMA)的原因。

DMA的入口處是一塊進深被拉長的方形空地,上面蓋著圓形屋頂,墻上開了一道窄窄的縫壓縮陽光,再讓他們在空間中炸開。這是非常明顯地借鑒了教堂的設計,在美國的各個博物館幾乎都可以找到這樣的元素。畢竟在宗教衰微的年代,藝術被賦予了作為精神力量來源的責任。


不像休斯頓的藝術館漫無目的地展示了一堆猙獰的古代遺跡, DMA的美洲藝術展做得非常用心。主題叫“American Visions”,展示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美洲人創造的最精緻的器物,希望參觀者感受到展品中的情感與美學元素。燈光,背景都在致力於烘托古文明的光芒,解說則耐心地引導完全沒有美洲歷史基礎的人瞭解先民的故事。 加拿大 西北 部的 育空 人有烏鴉與太陽的傳說,中美洲人認為造物主是雌雄同體,父代母孕,還提到人們因為貓科動物皆為夜行而產生崇拜,認為青蛙與地下世有某種聯繫。瓷碗、掛毯、垂飾物,全都是打開隱秘歷史大門的鑰匙。

走廊上的位置則屬於 墨西哥 超現實主義作品,不只是鮮艷的色彩,粗拙的線條,棕色皮膚的男女老少,還有一派藝術家烏托邦氣象的 墨西哥城 ,和,弗里達。讀過那麼多她的悲慘故事,這是我第一次遇到她的作品。一幅頭像壁畫,旁邊的解說不斷強調她第一次嘗試壁畫這種形式所遇到的困難。另一幅則是穿著深藍色長裙的全身像,有一隻小狗陪伴。一個推著嬰兒車的母親在這幅畫面前停了下來,抱起嬰兒,要我幫她和她的女兒同這幅畫照張相,還不斷地叮囑,“近一點,近一點。”我想她也知道,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是弗里達一個重要的痛苦來源。

博物館的另一項重要收藏是一座南法鄉間豪宅,它曾經一度屬於時尚教母可可·香奈兒。博物館復原了它的門廳、客廳、書房、餐廳、臥室,致力於全面展示法國的裝飾藝術,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繪畫藏品,還有主人廣為人知的對於東方的迷戀。為了力求逼真,博物館還在屋頂搭了一個有水池和紅色拱門的小花園,為博物館冷峻的外形增添了溫柔與浪漫。

如果藝術館只停留在室內,就真是浪費了達拉斯廣闊的土地和明媚的陽光。DMA被雕塑包圍,標誌物是放在大草坪上的一個鮮紅色的“錨”,叫做Ave,是一個當代 意大利 裔抽象表現主義雕塑家的作品。還有一個專門的雕塑花園,陽光和煦,樹影婆娑,周圍高樓的玻璃幕墻互相照映,各種材質主題的作品藏在“迷宮”當中,等待著與參觀者照面,互動。

藝術館不僅把自己看做是殿堂,也很熱衷於做達拉斯市民的一個“樂園”。在櫃檯見到了美得驚人的博物館會員宣傳冊,銅版紙之外加了一層有紋路的水紅色,摸起來有皮革的觸感,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DMA Circle”。我雖然喜歡收集各種宣傳品,但一般不會拿與我根本無關的會籍宣傳冊,但是實在無法抵禦那張紅紙的誘惑,就像一個小孩為了好看的糖紙而偷吃。藝術館還專門開闢了一個“Creative Connection Center",嘗試各種感知、欣賞、創造藝術的方式, 比如 掛出18世紀的油畫請大家來命名,還有專門的空間讓人做手工、寫生、臨摹,或者更簡單——描紅。雖然有些看起來略幼稚,但也讓我恨自己為什麼不是在這樣一個有藝術氛圍與空間的城市長大。

達拉斯的Art District從規劃到發展至今已大約十年,除了令人歎為觀止的DMA之外還有雕塑中心、歌劇院、交響音樂廳、表演藝術中心、黑人舞蹈學院等,種類豐富到眼花繚亂,建築精美到可以單獨出一本圖冊,就算不進去欣賞,只在街區中漫步就會把牛仔、石油、棉花、航空這些與達拉斯有關的stereotype統統拋到腦後,而沉醉在城市生活的文明與美好中。

美國的許多城市都有提供City Pass——城市旅遊通票,把幾個主要景點的門票以六折的總價打包出售。若不是Dallas各個景點都忘記了設置學生優惠,還有我想去的三個景點票價加起來正好比總價貴一塊錢,我也不會嘗試這種捆綁銷售的優惠活動。買之前還非常仔細地閱讀了條款,確認不會因為買了通票而沒有辦法拿到各個景點的門票,才下手購買。但其實除了便宜這一塊錢之外並沒有其它的好處,46塊錢換來一個小本子,不記名,每到一處還是要和普通遊客一樣買票,只不過他們給的是錢,而我則把小本子遞給售票員讓他們撕掉一頁。

Reunion Tower

去一個城市的第十五高樓欣賞天際線聽起來好像有些滑稽,但是171米的Reunion Tower沒有讓人失望。這座頭頂圓球的塔樓作為當地凱悅酒店餐廳附帶的觀景平臺,自然不可能和東京晴空樹或者 芝加哥 的約翰漢考克中心媲美。沒有聳入雲霄的氣勢,驚心動魄的觀景平臺和眼花繚亂的高科技互動展示,Reunion Tower只有一圈開放式的觀景走廊,和補充說明的幾塊液晶屏,入口、電梯全部留白,沒有一點關於城市歷史和發展的敘述。

我選擇白天上塔的一個原因是擔心達拉斯的夜色太過荒涼( 比如 臺北 的疲軟就在101的高大之下暴露無遺。),但後來卻覺得來到一個城市先登高望遠,一個初步卻前面的印象,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對照著並不智能的液晶屏可以瞭解到市中心主要高樓的名字、用途、設計師和建造年代,還讓人瞭解到博物館呈帶狀分佈在市中心的 西北 部,正北部則被開發為藝術區,心裡對接下來的探索之旅有了個大概。 把目光從高樓大廈奪目的玻璃幕墻和誇張的外形上移開,放眼本以為可以看見三十英里之外的 沃斯 堡,甚至一百多英里之外的臨州首府俄克拉荷馬城。但只見四下一片無垠的綠色,竟分辨不出一絲城市的蹤跡。

John F. Kennedy Memorial Plaza and The Sixth Floor Museum
1963年11月22日,達拉斯成為整個美國,或者世界的焦點——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在此遇刺身亡。四十多年後,2016年11月11日,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後的第三天,我來到達拉斯。當年槍手藏身的Texas School Book Repository 的第六層已經是The Sixth Floor Museum,致力於重現歷史。不遠處還有肯尼迪紀念廣場,藝術家Philip Johnson用一座名叫Empty Tomb的白色紀念碑代表肯尼迪靈魂的自由與不朽。廣場前的草坪上議員選舉的宣傳板還沒有拔掉,歪歪扭扭的連成一片,比起紀念碑倒更像是一片亂墳崗。

博物館不許拍照,但實物除了兇手藏身的一堆紙箱還有凶器來復槍之外,歷史的重現依賴展板、視頻、復原模型還有娓娓道來、無所不知的導覽儀。故事要從60年代的美國社會開始講起。戰後繁榮,人們聽的是搖滾樂,讀的是《殺死一隻知更鳥》、《寂靜的春天》,大熒幕上的女主角是奧黛麗·赫本和瑪麗蓮·夢露。年僅43歲的肯尼迪帶著美麗的妻子,剛出世的孩子入主白宮,整個國家似乎進入了一個屬於年輕人的世代。他解決 古巴 導彈危機,推動阿波羅登月計劃,簽署平權法案,鼓勵年輕人到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志願服務。他不止是美國人的領袖,也是鐵幕下的自由、平等、民主之光。黑白視頻回顧著他的競選歷程,紙上見過無數次的“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從一個英姿勃發的領袖口中喊出。似乎美國人選擇了他,如同選擇了希望,奔向一個被許諾了未來。在川普當選後的第三天重溫這段激情澎湃的歷史,很容易忘記過去其實沒有那麼好,未來也沒有那麼糟,只感覺被歷史的浪潮拋棄,無助地滑向失落的深淵。偷瞟一眼身邊的美國男子,總覺得他的眼角有淚光泛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強烈的“今時不同往日”之感。

對於遇刺案本身的還原透出一種令人害怕的“冷靜”,肯尼迪到訪 德州 ,肯尼迪降落愛田機場,肯尼迪進入達拉斯市中心,肯尼迪來到事發現場,到最後,參觀者以0.01秒為單位,屏息凝神恭候著死神的到來。現場照片,當事人回憶,兇手被殺的案中案,不斷被推翻的調查委員會報告,夠寫十部偵探小說的素材最終卻得出了一個令人失望的結論——退伍士兵Lee Oswald殺了他,出於某種非政治原因。

其實我並不是第一次參觀單純為傷痛記憶設置的紀念館, 比如 臺北 的二二八紀念館,見證者顫顫巍巍用顫顫巍巍的語音重構1948年,用不堪迴首的痛楚把參觀者淹沒。但這是第一次這麼逼真全面地去瞭解死神如何毫無徵兆地降臨在一個人身上。為什麼需要“紀念”刺殺?博物館給出的答案大約有三,出於對肯尼迪本人的敬仰,對肯尼迪所代表的“美國時代”的懷念,對撲朔迷離案情的探究熱情。豐富全面的資訊佔據了人全部的感官和神思,似乎是在努力把參觀者從一個深淵的邊緣拉開——世事無常,天意弄人。第六層探討歷史、政治、科學,唯獨不探討命運。

Dallas Arboretum and Botanic Garden

因為對休斯頓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印象不佳,所以我對Tripadvisor上的第一名的達拉斯植物園也不甚信任,自詡有“與美國大眾”所不同的品味。尋思過要不要坐TRE(運行在達拉斯和DFW機場之間的軌道交通)去 沃斯 堡遊覽牛仔歷史小鎮Stock Yards,但又覺得鬥牛表演和牛仔博物館與我溫婉的氣質不相符,最終還是投入了南瓜和五彩斑斕花朵的懷抱。

達拉斯植物園坐落在城市東北,躺在園裡平緩的山坡上可以欣賞White Rock Lake的瀲灧水光,點點白帆。園子以 德州 的概念來說根本算不上大,主要的遊客是當地有幼童的家庭。孩子們除了可以在這裡擁抱自然,認識植物之外,還可以認領花床自己種植,或者參與其它的講座和工作坊。植物園的雕塑也特別註重“教育意義”,一個整個系列叫做“The Great Contributor” ,可以找到在長椅 上思 考的愛因斯坦,作畫的莫奈,或者腰板筆挺的國父華盛頓。

之前很擔心十一月中旬去植物園會不會面對一片凋零,但卻發現這其實也算是最好的季節。為萬聖節準備的南瓜花園還保留著,和南瓜一樣多的小孩子在南瓜堆成的垛子和小房子間爬上爬下。平日翻看臉書的時候總會覺得如果沒有一張抱著南瓜的照片,簡直就像沒有在秋天來過美帝。見到有絕佳的機會彌補萬聖節的遺憾,我自然開心得不得了。萬聖節都過了,聖誕也不遠了。“,植物園的草坪上十二個亭子般巨大的水晶球表現了Twelve Days of Christmas”這個古老的民謠。一個梨子,三支法國母雞,七隻天鵝還有十二個鼓手都隨著聖誕頌歌緩慢轉動,雖然圍著拍照的人都還穿著T恤短褲,但也不能阻擋聖誕的溫馨喜悅瀰漫開來。

漫步花園可以讓人瞬間忘掉德克薩斯的荒原與油井。 日本 園林裡有模仿自然的小橋流水,疊石堆山,暗紅的 日本 楓葉在漫山遍野的綠色中特別惹眼,陽光在細細嫩嫩的葉子上不停跳躍。法式園林則有迷你版的灌木迷宮和同樣纖巧的潘神像,坐在纏枝的鐵藝長椅上瞇著眼睛曬太陽,心裡暗暗後悔沒有帶裙子來這個粗獷的北 方城 市。摩登一點的花園則把巧思都投入在“理水”上,有穿著白紗的女子在人工小瀑布前面拍照,遠遠望過去仿佛要融化在一片光輝中。

坐擁這樣一個植物園是我羨慕達拉斯當地居民的一個緣由,可以在傍晚的白石湖邊慢跑,倚著唯一一棵變紅的大樹休息,等湖水吞下太陽再歸去;或者懶一點,抱膝在大草坪上看著紫色狗尾巴草捲起詭譎的波濤,回想愛麗絲仙境裡的毛毛蟲。不敢說這是我到過的最好的植物園,但我一點都不會因為濱海花園的Flower Dome羨慕 新加坡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