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二島24日——倫敦篇

英國自助遊攻略
↑倫敦眼
英國自助遊攻略
↑倫敦眼
英國自助遊攻略
↑倫敦眼
英國自助遊攻略
↑倫敦眼
英國自助遊攻略
↑倫敦眼 美麗的 泰晤士 河。
英國自助遊攻略
↑倫敦眼 夕陽躲在厚厚的雲層後,有河的城市總是這麼美麗,讓我們忘記時光的流淌,恣意在輕風中徜徉。
英國自助遊攻略
↑倫敦眼 2018年8月8日:威斯特敏斯特宮從酒店步行,10分鐘到達威敏宮
英國自助遊攻略
今天游覽的第一個景點:國會大廈。不過時間還早,因為預約的參觀時間是9:20,現在還不到九點,正好可以先在附近轉轉。國會大廈南側有個狹長的大草坪,因為正對著國會大廈西南角的 維多利亞 塔而被稱為 維多利亞 塔花園。
英國自助遊攻略
靠近花園北頭有一組 法國 著名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製作的群像《加萊義民》。它反映的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個重要事件:1347年英軍進攻 法國 ,圍困 法國 的港口城市加萊。在堅持了數月之後,加萊被迫宣佈投降。當時的英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1312-1377)存心羞辱一下 法國 人,要求加萊選出六名最有聲望的市民頭套繩索帶著城門鑰匙前來乞降,由這六人代表全城市民受死。頓時,加萊陷入一片悲痛之中,這幾乎是一個無法完成的痛苦抉擇。聖皮埃爾(Eustache de Saint Pierre),當時加萊最富有的人之一,率先站了出來,接著又有五人陸續挺身而出。儘管英王身邊的許多朝臣被六位加萊代表的義舉所感動,紛紛向愛德華三世求情,但英王不為所動,堅持要處死這六個人。最後還是身懷六甲的王后菲利帕(Philippa of Hainault,1314-1369)提出處死六人恐對腹中胎兒帶來不祥,才說動英王放回了六位義民,菲利帕也因此善舉而為英法兩國人民愛戴。
這組雕像是羅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按照 法國 的法律最多只能複製12件,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繼1895年加萊鑄造的首件之後的第四件,其餘的散佈在 丹麥 、 比利時 、 美國 、 日本 等世界各地,最後一件於1995年安放在 韓國 。實際上還有很多個體雕像被覆制,我在 美國 的 斯坦福 大學就看到過彼此獨立散開成一圈的《加萊義民》。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羅丹採用了現實主義手法,將六位義民的悲痛、絕望卻充滿堅毅的神情刻畫得栩栩如生。關於這點最初還存在很大爭議,一些加萊市民看到羅丹塑造的他們城市的英雄時並不滿意,認為缺少古典英雄主義的那種偉大氣概,但羅丹卻說,我並不想塑造一群金字塔尖上的神話人物,我要表現的不是榮耀,而是疼痛、憤懣和宿命。
這六個人,他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抱頭絕望、有的指天責問、有的攤手無奈、有的矇住眼睛不願面對,有的攥著鑰匙卻心有不甘。他們雖然沒有昂首挺胸,但他們的確是這座城市的英雄,因為他們選擇自我犧牲,去救贖整座城市,讓人想起耶穌基督。
英國自助遊攻略
1834年10月,一場意外的大火燒毀了除威斯敏斯特大廳外的幾乎所有建築,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重建被迫啟動。1836年2月,在研究了97個競爭方案後,皇家委員會選擇了查爾斯· 巴裡 (Charles Barry,1795-1860)的哥特復興式方案。他在設計中融入了14-16世紀 英國 流行的垂直哥特式風格,這一點在建築外觀上尤為明顯。 威斯敏斯特宮的外立面遠看就是由許多垂直線組成的。整幢建築沿 泰晤士 河岸綿延三百米,將威斯敏斯特大廳等尚存的原建築包在其中。1840年奠基,歷經30年才全部竣工。
再借用一下 倫敦 眼上拍的照片介紹威敏宮:
這個龐大的建築群包括三座高塔,其中最高的一座是我們在花園裡已經看到的 維多利亞 塔(左一)。塔高98.5米,1858年建成時為當時世界最高的建築。現在作為國會檔案館,保存著1497年以來國會通過的全部法案原本。 維多利亞 塔還作為 英國 君主的專用入口,每年國會開幕大典時國王或女王從 白金漢 宮乘車至此,步入 塔下 方的王室 通道 。
比它稍矮一點兒的是建築群北端的伊麗莎白塔(右一),塔高96.3米,由 巴裡 的合作伙伴普金(Augustus Pugin,1812-1852)設計,它和上面的大本鐘已成為 倫敦 乃至整個 英國 的象徵性地標。
最矮的一座是中塔,其實也有91.4米高,它位於建築群的正中,相當於國會大廈的分界點,南邊屬於上議院,北邊屬於下議院。
英國自助遊攻略
穿過花園繼續向北就是國會大廈了,它的正式名稱叫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最早曾是王宮所在地,後來被國會占用,才又被人叫成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
英國自助遊攻略
↑威斯敏斯特教堂
英國自助遊攻略
走進去是一座空曠的大廳,理查二世請皇家木匠Hugh Herland(1330-1411)創造性地建造了懸臂托梁式的木質屋頂,使整個大廳憑藉20.7米的橫跨距離成為中世紀 英格蘭 屋頂跨度最大的建築,而1547平米的面積也使之成為當時 英格蘭 最大的房間。 大廳也是宮中現存最古老的部分,建於威廉二世(William II,1056-1100)統治時期, 英國 議會的前身皇家樞密院就曾在該廳中召開會議。1295年起, 英國 的議會開始在這裡舉行,但直到亨利八世(Henry VIII ,1491-1547)統治期間,王室才從這徹底搬走。
從門廊向東將進入 聖斯蒂芬 大廳,並一直通向作為上下兩院分界點的中央廳。
英國自助遊攻略
彩色花窗則繪製著在二戰中犧牲的兩院議員和議會工作人員所代表地區的紋章。
英國自助遊攻略
廳南頭的大臺階是查爾斯· 巴裡 在重建工程中增加的。他將南牆拆除後向南推進了一些,新的牆上保留了原有的壁龕設計,其中安放著理查二世時期塑造的13尊國王雕像(從懺悔者愛德華到理查二世)中的6尊。理查二世當年煞費苦心地改建這座大廳,就是想在先輩們的見證下舉行重大活動。不過沒想到建成後的首次重大活動竟是對他的廢黜儀式。1399年9月30日,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兄亨利廢黜,並於次年被害獄中。從12世紀到19世紀,這裡一直是國王加冕後慶祝宴會的舉辦地。不過國葬前的追悼會也都在此舉行,最近的一次便是現任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后的葬禮。上世紀以來僅有兩位非王室成員的葬禮在此舉行,其中一位便是赫赫有名的溫斯頓· 丘吉爾 (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近年來,這裡也成為外國領袖向 英國 議會兩院發表演講的地方, 法國 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1890-1970)、 南非 總統 納爾遜 ·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2013)以及 美國 總統奧 巴馬 (Barack Obama,1961-)等都曾在此發表演說,他們演講時就是以這個大臺階作為講壇的。
英國自助遊攻略
英國自助遊攻略
兩側牆柱前矗立的是一些著名的議員雕像。
英國自助遊攻略
英國自助遊攻略
英國自助遊攻略
英國自助遊攻略
大廳兩邊的牆上繪製的是 英國 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比如 這幅描繪的是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威塞克斯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849-899)駕駛著新造的大船於877年 成功 擊潰入侵的 丹麥 人。
英國自助遊攻略
穿過這個門後面就不能拍照了
英國自助遊攻略
英國自助遊攻略
英國自助遊攻略
下圖為網絡圖片,綠色為下議廳,紅色為上議廳。
輝煌的紅色上議院廳可能是整個國會大廈裝修最奢華的一間,座椅全為紅色,四壁由彩色玻璃和六幅體現宗教寓意、騎士風格和法律意義的壁畫裝飾。各個花窗和壁畫之間是16位男爵和2位主教的雕像,他們均為1215年與約翰國王簽署《大憲章》的成員,也就是 英國 憲政的締造者。
上議院廳南端矗立著金燦燦的國王御座,理論上國王可以列席所有會議,但通常只出席議會每年的開幕式。御座前方為上院議長席,是個中心帶小靠背的紅色軟席。軟席內填滿了羊毛,用來表示 英國 歷史上羊毛貿易的重要性,但有意思的是,1938年人們修理它的時候發現裡面居然都是馬毛,於是重新製作了今天的這個軟席,並收集全國各地以及各英聯邦國家的羊毛來填充以示聯合王國所有成員的團結統一。議長席前方一個稍大的紅色軟席是高級司法人員的專用座位,通常司法大臣、首席法官、最高法院大法官等在議會開幕典禮時在此就座。大廳中央的方桌是文員做會議記錄的地方。神職人員和執政黨方面的議員通常坐在議長席右側,其他人員多在左側就座,中間則為混合區。
英國自助遊攻略
這張下議院是實景偷拍,相對於華麗的上議院廳,這個廳可以說簡樸了許多。廳內的座椅全部採用綠色,最北頭是議長席。通常執政黨坐在議長右側,反對黨的席位在左側,中間沒有混合區。大廳中央也有一個書記員的桌子。下議院共有650位議員,但因為廳小隻能容納427人就座,因此逢重要會議時,座椅後方總是站滿了無法就座的議員。地板中央有兩排相距2.5米的紅線,按照 英國 傳統,這是兩劍的距離,兩方議員在辯論發言時均不得超越該線,以免發生肢体衝突。
英國自助遊攻略
2018年8月8日:威斯特敏斯特教堂從國會大廈出來,一街之隔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已經排得人山人海了,這長龍我花了快兩小時才進得去 大家以後來記得先來教堂再去國會大廈,因為國會大廈是預約制進入的,預計好按票上的時間段進去不需要排隊。
英國自助遊攻略
↑威斯敏斯特教堂
英國自助遊攻略
↑威斯敏斯特教堂
英國自助遊攻略
↑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由“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年在位,因病未能參加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封聖典禮。王后之兄哈羅德二世,成為末代撒克遜族英王。)擴建,並於1065年被封聖。亨利三世為了紀念愛德華,發誓建立一座哥特式更加威嚴的教堂,致使原來的結構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