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於古樸與繁華之間——來新加坡,順道去馬六甲吧
                                     說說這次旅行我們不是小清新,不是文藝青年,不是旅行家,不是美食家,也不是攝影愛好者。我們只是奔波在 大城 市裡的普通人,生活的重心是為了柴米油鹽的奔波,有著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感,有著少的可憐的假期,每次請假都要看老闆的臉色,沒有寫出“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的勇氣和資本。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體驗不同生活的嚮往,對現實生活的熱愛,以及攜手面對一切未來的勇敢。  
在此之前已經去過一次 馬六甲 。但是當時是跟著小旅行團去的,是旅行的附屬目的地,所以僅僅在那裡走馬觀花地獃了幾個小時。可是僅僅這幾個小時,讓我和我家先生都愛上了這個兼具歷史與現代,古樸與繁華的小城。雖不算驚鴻一瞥,但絕對鐫刻於心。於是我們約定,如果有機會,一定再來一次,而且一定要自由行。 行前準備因為之前到過 馬六甲 ,假期又很短, 新加坡 出發並且返回 新加坡 ,連去帶回只有三天,並且我們是帶著只要能休假逃離,做什麼都好的心態出發,所以除了提前訂下往返汽車票以及酒店住宿以外,幾乎並沒有做攻略。甚至在出發前一天, 馬來西亞 同事問我你去 馬六甲 準備去哪裡玩呀?我說就那幾個地方咯。她又問,哪幾個地方呀?我居然一時語塞回答不出來。跟旅行團去玩的好處是省心,見到的景點也多,但是缺點太多了,我對於 馬六甲 的地形甚至景點名稱完全沒概念。於是,惡補了幾篇游記,記下了 馬來西亞 華人朋友推薦的幾處好吃的餐廳,踏上了去 馬六甲 的路。
提到 馬來西亞 同事,先講一點題外話吧,就是有關馬來人和馬來華人的區別。和 中國 不一樣,不是所有有 馬來西亞 國籍的居民都叫做馬來人,馬來人僅僅指的是 馬來西亞 的穆斯林,他們在政治上是占絕對的主導權。馬來人其實很好辨認,女孩子一律 包頭 巾,男孩子會比華人偏黑一點。 馬來西亞 華人基本是早年 海南 , 福建 , 廣東 過去的,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在馬來人利益優先的 馬來西亞 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因為周圍 馬來西亞 華人同事的原因,我個人對 馬來西亞 華人是有極大的好感的。他們雖然早就離開了 中國 ,但是他們的歸屬感很強,將中華民族的各種傳統美德及風俗傳承的非常好。 馬來西亞 的國語是馬來語,他們就自費創建華文小學和中學,全中文教學。所以如果你在 馬來西亞 遇到了 馬來西亞 華人,基本他們的中文都非常棒,不用擔心交流問題。
還有就是 東南亞 的蟑螂和螞蟻。我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又怕極了小蟲子。從未親眼見過蟑螂,對螞蟻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小時候在路上看螞蟻搬家,完全沒有想過來 東南亞 會遇到如此多的蟑螂和螞蟻。所以來 東南亞 旅游,特別是北方的朋友們,如果不是住比較高檔比較新的酒店的話,最好不要把吃的東西敞開口放在外面或者丟在垃圾箱,能放冰箱儘量放冰箱,不能放的儘量封好口。
東南亞 還盛產蚊子,登革熱的發病率還是蠻高的,所以容易被咬體質和帶孩子的朋友們,最好還是準備驅蚊水。推薦一個止癢神器——無比膏(MOPIKO),對蚊蟲叮咬迅速止癢有奇效。 新加坡 Fairprice超市,屈臣氏,裕華國貨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得到。
對了, 馬來西亞 治安還是沒有很好,所以女孩子出門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包,儘量不要走夜路和人少的地方,把包放在遠離馬路的一側。 行程花費因為是 新加坡 公共假期,所以交通費和住宿費會相對比較高。
交通費: 新加坡 至 馬六甲 的汽車票是從redbus.sg買的,買的當天所有巴士半價,一個人 新加坡 馬六甲 往返160人民幣左右。 路程是180公里左右。
住宿:Ramada Plaza,agoda訂的,兩晚大概750人民幣左右。當時訂這個酒店的一個考慮是離我們下車的汽車站比較近,剛到 馬六甲 人生地不熟,選擇一個步行就能到的賓館會比較安心;另外一個原因是覺得這次去 馬六甲 屬於休閑游,沒有打算在太陽底下暴走(但事實還是暴走了),在酒店里休息的時間會比較多,所以選擇了一個比較老但是性價比蠻高的酒店。個人覺得這個酒店相比其他幾個同類酒店唯一的小缺點是離 馬六甲 商場和海邊遠了一點點。這次酒店預訂是好幾個月前的事情了,當時花了這麼多錢訂酒店並沒有覺得心疼。可是春節回家領證之後,兩個人瞬間變得很有經濟壓力,極為扣門,預訂去 普吉島 的酒店水平一下子降了好多個檔次,三晚才不到500塊錢......500塊錢三晚的 普吉島 住宿怎麼樣,等我五月去了才能知道吧.....
馬六甲 其他消費:除了購物三天花了400馬幣,基本都在吃飯上,平均一頓50左右,吃的很好。 第一天3月25日是Good Friday, 新加坡 的公共假日。國內的朋友如果有從 新加坡 去 馬來西亞 玩的計劃,並且是駕車或者坐汽車通過 馬來西亞 關口的話,一定要錯開 新加坡 和 馬來西亞 公共假期,一定要錯開 新加坡 和 馬來西亞 公共假期,一定要錯開 新加坡 和 馬來西亞 公共假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早晨八點半從 新加坡 出發,九點半左右出 新加坡 海關,進 馬來西亞 海關在堵車,過海關安檢要排隊,連上廁所都要長龍,出發時已經十二點半了,到 馬六甲 已經是下午三點半。幸好汽車的座位是商務座椅超舒服,路上帶了一些小點心,早晨吃的又飽,要不真的要堵死餓死在 馬來西亞 關口了。
汽車停在the shore @Malacca river,看起來還不錯的商場。兩個飢腸轆轆的人一下車顧不上去賓館放行李先飛奔進商場覓食。我們在一個叫做十號衚衕的食閣點了一份肉骨茶一份牛雜湯。 馬來西亞 同事一直講說 新加坡 肉骨茶沒有 馬來西亞 肉骨茶好吃,讓我非常好奇 馬來西亞 肉骨茶是什麼味道,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吃到。 新加坡 肉骨茶白胡椒味很濃,而 馬來西亞 肉骨茶中藥味比較濃,我先生說他更喜歡 馬來西亞 的肉骨茶。可是這份肉骨茶吃掉了25馬幣,我們感覺偏貴了一些,在 新加坡 吃換算下來反而更便宜一些呢。 吃飽喝足了開始找Ramada Plaza酒店。谷歌地圖顯示要走八分鐘才可以到,但是我們一齣商場門,發現酒店赫然就在眼前,僅僅隔著一條馬路,三分鐘就走到了。酒店房間很贊,很寬敞很乾凈,從窗戶向外望去風景也好。大廳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很好,有問必答,還給了我們一張 馬六甲 地圖,我們這幾天都是靠著這張地圖逛 馬六甲 的。
吃飽喝足了開始找Ramada Plaza酒店。谷歌地圖顯示要走八分鐘才可以到,但是我們一齣商場門,發現酒店赫然就在眼前,僅僅隔著一條馬路,三分鐘就走到了。酒店房間很贊,很寬敞很乾凈,從窗戶向外望去風景也好。大廳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很好,有問必答,還給了我們一張 馬六甲 地圖,我們這幾天都是靠著這張地圖逛 馬六甲 的。  ↑馬六甲溫德姆華美達廣場酒店 休息了一下便出門溜達到雞場街(Jonker Street)。 馬六甲 主要的景點之間真的好近,在地圖上看那麼遠的距離,十分鐘不到就走到了,我看到紅屋的時候都驚獃了。一直在擔心 馬六甲 交通的問題,覺得自己不懂馬來語不認路很容易被出 租車 宰,坐公交車也不認路,沒想到發現自己想多了,只要不去海上清真寺附近,根本不需要任何代步工具啊。 雞場街沒有想象中的好,感覺就是一個夜市而已,帶著濃濃的商業氣息。因為下午吃太飽,朋友推薦的幾家都沒有試。一個是jonker 88的Laksa(酸的和椰奶的)和Cendol,另外一個是satay celup,就是沙爹火鍋,還有黃梨酥等等。只是買了榴蓮泡芙來吃,好像是10.8馬幣六個,感覺還不錯啦,但是沒有很驚艷,覺得稀釋過並且加了糖。個人認為吃到過最好吃的榴蓮甜點是在 馬來西亞 芙蓉燒包家吃到的榴蓮蛋撻,真的是榴蓮與蛋撻的完美結合啊。
 ↑馬六甲溫德姆華美達廣場酒店 休息了一下便出門溜達到雞場街(Jonker Street)。 馬六甲 主要的景點之間真的好近,在地圖上看那麼遠的距離,十分鐘不到就走到了,我看到紅屋的時候都驚獃了。一直在擔心 馬六甲 交通的問題,覺得自己不懂馬來語不認路很容易被出 租車 宰,坐公交車也不認路,沒想到發現自己想多了,只要不去海上清真寺附近,根本不需要任何代步工具啊。 雞場街沒有想象中的好,感覺就是一個夜市而已,帶著濃濃的商業氣息。因為下午吃太飽,朋友推薦的幾家都沒有試。一個是jonker 88的Laksa(酸的和椰奶的)和Cendol,另外一個是satay celup,就是沙爹火鍋,還有黃梨酥等等。只是買了榴蓮泡芙來吃,好像是10.8馬幣六個,感覺還不錯啦,但是沒有很驚艷,覺得稀釋過並且加了糖。個人認為吃到過最好吃的榴蓮甜點是在 馬來西亞 芙蓉燒包家吃到的榴蓮蛋撻,真的是榴蓮與蛋撻的完美結合啊。  ↑雞場街
 ↑雞場街  ↑雞場街
 ↑雞場街  ↑雞場街  第二天酒店的床超舒服,賴床到十點才晃晃悠悠洗漱出了門。酒店樓下就有一家古城雞飯粒,想到昨天晚上雞場街上古城雞飯粒店排長龍的場景,估計中華茶室人會更多,果斷放棄去雞場街吃雞飯的想法,就在樓下解決了。分量蠻大的,四分之一份白雞,四分之一份燒雞,十個雞飯粒,一份青菜,兩個人就吃得很飽了。味道嘛,雞飯粒比較一般,沒有 新加坡 的雞飯好吃。白雞和燒雞還是不錯的,個人還是喜歡吃燒雞。 新加坡 也是以雞飯出名的,例如很有名的 海南 天天雞飯,但是我覺得 新加坡 的美食都藏在各個食閣中,很多攻略中推薦的美食都是針對外國人的,如果想嘗到正宗的 新加坡 風味不如就去各個組屋樓下的食閣好了,一定會有意外驚喜。 比如 我吃過超好吃的Laksa,就是在 East coast road 那邊的一間小店叫做328 Katong Laksa,我個人其實沒有很喜歡吃這種怪怪味道的東西,但是那家的Laksa是真的好吃,而且小小破破的店里有很多明星照片,應該是當地明星,但當然我是不認識的了。很多游記里推薦的無招牌海鮮,真的是貴的要死啊,其實很多食閣里的煮炒家的螃蟹和麥片蝦就很好吃了,而且便宜很多。當然如果覺得檔次不夠的話,可以去 龍海 鮮螃蟹王或者長堤(long beach),尤其是洪茂橋的 龍海 鮮螃蟹王,在 新加坡 當地是很有名的,每天五點就得去排隊,否則需要等很久。有一整面牆都是明星來這裡吃過飯留下的螃蟹殼和簽名,有很多港台明星如小s等都來過這裡。肉骨茶的話當然是松發,黃亞細和發起人最有名,但是我個人最愛吃的一家肉骨茶藏在lakeside的食閣里叫做大坡肉骨茶,我先生說他七八年前就在那裡吃了,這麼多年基本沒有漲價,沒有開分店,老闆堅持每天親自做。釀豆腐的話,也是在 East coast road那邊有一個叫做安邦釀豆腐 (Ampang Niang Tou Fu),是當地的朋友強烈推薦的。
 ↑雞場街  第二天酒店的床超舒服,賴床到十點才晃晃悠悠洗漱出了門。酒店樓下就有一家古城雞飯粒,想到昨天晚上雞場街上古城雞飯粒店排長龍的場景,估計中華茶室人會更多,果斷放棄去雞場街吃雞飯的想法,就在樓下解決了。分量蠻大的,四分之一份白雞,四分之一份燒雞,十個雞飯粒,一份青菜,兩個人就吃得很飽了。味道嘛,雞飯粒比較一般,沒有 新加坡 的雞飯好吃。白雞和燒雞還是不錯的,個人還是喜歡吃燒雞。 新加坡 也是以雞飯出名的,例如很有名的 海南 天天雞飯,但是我覺得 新加坡 的美食都藏在各個食閣中,很多攻略中推薦的美食都是針對外國人的,如果想嘗到正宗的 新加坡 風味不如就去各個組屋樓下的食閣好了,一定會有意外驚喜。 比如 我吃過超好吃的Laksa,就是在 East coast road 那邊的一間小店叫做328 Katong Laksa,我個人其實沒有很喜歡吃這種怪怪味道的東西,但是那家的Laksa是真的好吃,而且小小破破的店里有很多明星照片,應該是當地明星,但當然我是不認識的了。很多游記里推薦的無招牌海鮮,真的是貴的要死啊,其實很多食閣里的煮炒家的螃蟹和麥片蝦就很好吃了,而且便宜很多。當然如果覺得檔次不夠的話,可以去 龍海 鮮螃蟹王或者長堤(long beach),尤其是洪茂橋的 龍海 鮮螃蟹王,在 新加坡 當地是很有名的,每天五點就得去排隊,否則需要等很久。有一整面牆都是明星來這裡吃過飯留下的螃蟹殼和簽名,有很多港台明星如小s等都來過這裡。肉骨茶的話當然是松發,黃亞細和發起人最有名,但是我個人最愛吃的一家肉骨茶藏在lakeside的食閣里叫做大坡肉骨茶,我先生說他七八年前就在那裡吃了,這麼多年基本沒有漲價,沒有開分店,老闆堅持每天親自做。釀豆腐的話,也是在 East coast road那邊有一個叫做安邦釀豆腐 (Ampang Niang Tou Fu),是當地的朋友強烈推薦的。  
呃呃,怎麼覺得跑題了?
 ↑古城雞飯粒 吃飽喝足,暴走的一天開始了。 馬六甲 是歷史很悠久的古城,不僅具有當地的 蘇丹 王朝文化,還曾被 葡萄牙 、 荷蘭 和 英國 占領,小城裡有著多國的文化遺產。盜圖一張,這是從網上截下來的某個游記上 馬六甲 主要景點地圖。從地圖上看蠻遠的,但是其實真的非!常!近!從C點的炮台走到F點的聖地亞哥城門大概只需要五分鐘的樣子。如果懶得走的話,到處都有花車可以送你去任何地方。
 ↑古城雞飯粒 吃飽喝足,暴走的一天開始了。 馬六甲 是歷史很悠久的古城,不僅具有當地的 蘇丹 王朝文化,還曾被 葡萄牙 、 荷蘭 和 英國 占領,小城裡有著多國的文化遺產。盜圖一張,這是從網上截下來的某個游記上 馬六甲 主要景點地圖。從地圖上看蠻遠的,但是其實真的非!常!近!從C點的炮台走到F點的聖地亞哥城門大概只需要五分鐘的樣子。如果懶得走的話,到處都有花車可以送你去任何地方。  馬六甲 真的太熱了。我們吃飽喝足出門時間大概是十一點,正午紅日當頭,倆人到了紅屋先鑽進了 馬六甲 博物館吹空調。外國人的話是十馬幣一個人。個人比較喜歡逛博物館,所以覺得還是不錯的,基本展示了 馬六甲 的歷史及風土人情。中途遇到了一個當地導游帶著幾個 歐洲 人來參觀,一個勁的說這個屋頂是 荷蘭 當時建的,是原貌,那個房子是 荷蘭 人的麵包房,完全沒有再建,全部都是原貌,帶著很強的自豪感。娘惹傢具,帶著濃濃的 中國 元素,還是蠻喜歡的呢。
馬六甲 真的太熱了。我們吃飽喝足出門時間大概是十一點,正午紅日當頭,倆人到了紅屋先鑽進了 馬六甲 博物館吹空調。外國人的話是十馬幣一個人。個人比較喜歡逛博物館,所以覺得還是不錯的,基本展示了 馬六甲 的歷史及風土人情。中途遇到了一個當地導游帶著幾個 歐洲 人來參觀,一個勁的說這個屋頂是 荷蘭 當時建的,是原貌,那個房子是 荷蘭 人的麵包房,完全沒有再建,全部都是原貌,帶著很強的自豪感。娘惹傢具,帶著濃濃的 中國 元素,還是蠻喜歡的呢。 
 皇室用的船,很有特色哦
皇室用的船,很有特色哦  紅磚尖尖屋頂,好喜歡這裡的建築與寧靜
紅磚尖尖屋頂,好喜歡這裡的建築與寧靜  馬六甲 以前的錢幣是在是萌翻了
馬六甲 以前的錢幣是在是萌翻了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從博物館出來,周圍的教堂炮台轉了轉,還是覺得很熱,便一頭扎進了海事博物館,就是那個很有特色的大船。還是十馬幣一人。這個大船是一比一比例仿造的,船型外面看起來很氣派,但是裡面就比較一般了,講述了 馬六甲 航海的演化過程,但和剛纔的博物館相比,沒有什麼特色的東西,我家先生本來對於這個博物館抱著很大的期待的,直呼上當。但是可以免於暴曬之苦,又體驗了不一樣的博物館,何樂而不為呢?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從博物館出來,周圍的教堂炮台轉了轉,還是覺得很熱,便一頭扎進了海事博物館,就是那個很有特色的大船。還是十馬幣一人。這個大船是一比一比例仿造的,船型外面看起來很氣派,但是裡面就比較一般了,講述了 馬六甲 航海的演化過程,但和剛纔的博物館相比,沒有什麼特色的東西,我家先生本來對於這個博物館抱著很大的期待的,直呼上當。但是可以免於暴曬之苦,又體驗了不一樣的博物館,何樂而不為呢?  ↑馬六甲海事博物館 出了海事博物館,沿著小路很快便走到了聖地亞哥城門。 荷蘭 紅屋,博物館等都是 荷蘭 式建築,聖地亞哥城門和 聖保羅 教堂是 葡萄牙 式建築。斑駁的殘垣斷壁,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個城市曾經的輝煌和無奈的變遷。
 ↑馬六甲海事博物館 出了海事博物館,沿著小路很快便走到了聖地亞哥城門。 荷蘭 紅屋,博物館等都是 荷蘭 式建築,聖地亞哥城門和 聖保羅 教堂是 葡萄牙 式建築。斑駁的殘垣斷壁,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個城市曾經的輝煌和無奈的變遷。 

 原來塗鴉並不是Made in China,而是全世界的狂歡呀。
原來塗鴉並不是Made in China,而是全世界的狂歡呀。 
 旁邊就是 蘇丹 王宮,被烤化的兩人當然馬不停蹄地奔向王宮吹空調。五馬幣一人,覺得很值!依然是博物館,講述了當年 蘇丹 的日常生活。建築很有風格,對稱,全木質結構,底部墊起一人多高以防大雨,小而精緻,內部雕刻十分精美,還自帶一個不錯的小花園。
旁邊就是 蘇丹 王宮,被烤化的兩人當然馬不停蹄地奔向王宮吹空調。五馬幣一人,覺得很值!依然是博物館,講述了當年 蘇丹 的日常生活。建築很有風格,對稱,全木質結構,底部墊起一人多高以防大雨,小而精緻,內部雕刻十分精美,還自帶一個不錯的小花園。  ↑馬六甲蘇丹皇宮
 ↑馬六甲蘇丹皇宮  ↑馬六甲蘇丹皇宮
 ↑馬六甲蘇丹皇宮  ↑馬六甲蘇丹皇宮
 ↑馬六甲蘇丹皇宮  ↑馬六甲蘇丹皇宮
 ↑馬六甲蘇丹皇宮  ↑馬六甲蘇丹皇宮 從 蘇丹 王宮出來已經下午四點多,飢腸轆轆的兩人去覓食。我們慕名而去的就是赫赫有名的Nadeje千層蛋糕店。據說這是一個 日本 女生喜歡 馬六甲 所以開的店,千層蛋糕做的超棒,作為一個甜品控,我來之前就已經覬覦很久了。地圖上指的位置是不對的,應該偏右一些,就在英雄廣場的對面百盛那個商場里,商場的名字叫做Mahkota Parade並不是Plaza Mahkota,而且店鋪門面在外面,大概在麥當勞KFC和星巴克中間,從商場裡面是找不到的。我由於提前沒有做好攻略,倆人找了好久走了好多冤枉路,最後還是問了商場里的工作人員才找到的。可是一看排隊的長龍倆人就嚇傻了,餓的已經沒有力氣排隊了,果斷放棄先去二樓吃了正餐。我們選擇了Sushi King的 日本 餐,但是並沒有吃壽司。黑胡椒烏冬面,牛肉飯,乳酪蛋糕,抹茶冰激凌,蜂蜜檸檬茶都很贊,總共不到五十馬幣。
 ↑馬六甲蘇丹皇宮 從 蘇丹 王宮出來已經下午四點多,飢腸轆轆的兩人去覓食。我們慕名而去的就是赫赫有名的Nadeje千層蛋糕店。據說這是一個 日本 女生喜歡 馬六甲 所以開的店,千層蛋糕做的超棒,作為一個甜品控,我來之前就已經覬覦很久了。地圖上指的位置是不對的,應該偏右一些,就在英雄廣場的對面百盛那個商場里,商場的名字叫做Mahkota Parade並不是Plaza Mahkota,而且店鋪門面在外面,大概在麥當勞KFC和星巴克中間,從商場裡面是找不到的。我由於提前沒有做好攻略,倆人找了好久走了好多冤枉路,最後還是問了商場里的工作人員才找到的。可是一看排隊的長龍倆人就嚇傻了,餓的已經沒有力氣排隊了,果斷放棄先去二樓吃了正餐。我們選擇了Sushi King的 日本 餐,但是並沒有吃壽司。黑胡椒烏冬面,牛肉飯,乳酪蛋糕,抹茶冰激凌,蜂蜜檸檬茶都很贊,總共不到五十馬幣。  吃飽喝足休息夠,將近六點夕陽無限好,臨時萌生了去 馬六甲 海峽清真寺的計劃。我們上次來 馬六甲 時隨車去過那裡,驚嘆於在海邊居然矗立著這樣一座氣勢磅礴卻又寧靜悠遠的建築。女生進去參觀是需要穿馬來人的頭巾和長袍的,但是每個人都很熱情,我不知道怎麼套頭巾,一個馬來姑娘親自幫我穿好的。海水雖然不乾凈,但是勝在人少安靜,平靜而靜謐。站在清真寺的圍欄眺望大海,身後是大廳里穆斯林虔誠的禱告,心裡特別平靜,時間仿佛都靜止了。可能有些人會 對馬 來穆斯林有誤解,其實馬來人是屬於溫和穆斯林派的。
吃飽喝足休息夠,將近六點夕陽無限好,臨時萌生了去 馬六甲 海峽清真寺的計劃。我們上次來 馬六甲 時隨車去過那裡,驚嘆於在海邊居然矗立著這樣一座氣勢磅礴卻又寧靜悠遠的建築。女生進去參觀是需要穿馬來人的頭巾和長袍的,但是每個人都很熱情,我不知道怎麼套頭巾,一個馬來姑娘親自幫我穿好的。海水雖然不乾凈,但是勝在人少安靜,平靜而靜謐。站在清真寺的圍欄眺望大海,身後是大廳里穆斯林虔誠的禱告,心裡特別平靜,時間仿佛都靜止了。可能有些人會 對馬 來穆斯林有誤解,其實馬來人是屬於溫和穆斯林派的。  
這次我們最大的困難是沒有車,打車過去是很方便的,可是回來時找不到車的話就是很麻煩的事情了。我們看到有游覽車從我們身邊路過,可以去到那裡,但是由於提前沒做好準備,我們並不知道游覽車該去哪裡坐。想臨時租自行車,又找不到 租車 的地方。嘗試著步行去,可是夕 陽西 下,越走越荒涼,想到 馬來西亞 治安問題,最終思考再三兩個人還是放棄了。以後有機會的話再去拜訪你吧。放圖幾張,是上次去 馬六甲 拍的,留作紀念吧。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在此之前已經去過一次 馬六甲 。但是當時是跟著小旅行團去的,是旅行的附屬目的地,所以僅僅在那裡走馬觀花地獃了幾個小時。可是僅僅這幾個小時,讓我和我家先生都愛上了這個兼具歷史與現代,古樸與繁華的小城。雖不算驚鴻一瞥,但絕對鐫刻於心。於是我們約定,如果有機會,一定再來一次,而且一定要自由行。 行前準備因為之前到過 馬六甲 ,假期又很短, 新加坡 出發並且返回 新加坡 ,連去帶回只有三天,並且我們是帶著只要能休假逃離,做什麼都好的心態出發,所以除了提前訂下往返汽車票以及酒店住宿以外,幾乎並沒有做攻略。甚至在出發前一天, 馬來西亞 同事問我你去 馬六甲 準備去哪裡玩呀?我說就那幾個地方咯。她又問,哪幾個地方呀?我居然一時語塞回答不出來。跟旅行團去玩的好處是省心,見到的景點也多,但是缺點太多了,我對於 馬六甲 的地形甚至景點名稱完全沒概念。於是,惡補了幾篇游記,記下了 馬來西亞 華人朋友推薦的幾處好吃的餐廳,踏上了去 馬六甲 的路。
提到 馬來西亞 同事,先講一點題外話吧,就是有關馬來人和馬來華人的區別。和 中國 不一樣,不是所有有 馬來西亞 國籍的居民都叫做馬來人,馬來人僅僅指的是 馬來西亞 的穆斯林,他們在政治上是占絕對的主導權。馬來人其實很好辨認,女孩子一律 包頭 巾,男孩子會比華人偏黑一點。 馬來西亞 華人基本是早年 海南 , 福建 , 廣東 過去的,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在馬來人利益優先的 馬來西亞 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因為周圍 馬來西亞 華人同事的原因,我個人對 馬來西亞 華人是有極大的好感的。他們雖然早就離開了 中國 ,但是他們的歸屬感很強,將中華民族的各種傳統美德及風俗傳承的非常好。 馬來西亞 的國語是馬來語,他們就自費創建華文小學和中學,全中文教學。所以如果你在 馬來西亞 遇到了 馬來西亞 華人,基本他們的中文都非常棒,不用擔心交流問題。
還有就是 東南亞 的蟑螂和螞蟻。我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又怕極了小蟲子。從未親眼見過蟑螂,對螞蟻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小時候在路上看螞蟻搬家,完全沒有想過來 東南亞 會遇到如此多的蟑螂和螞蟻。所以來 東南亞 旅游,特別是北方的朋友們,如果不是住比較高檔比較新的酒店的話,最好不要把吃的東西敞開口放在外面或者丟在垃圾箱,能放冰箱儘量放冰箱,不能放的儘量封好口。
東南亞 還盛產蚊子,登革熱的發病率還是蠻高的,所以容易被咬體質和帶孩子的朋友們,最好還是準備驅蚊水。推薦一個止癢神器——無比膏(MOPIKO),對蚊蟲叮咬迅速止癢有奇效。 新加坡 Fairprice超市,屈臣氏,裕華國貨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得到。
對了, 馬來西亞 治安還是沒有很好,所以女孩子出門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包,儘量不要走夜路和人少的地方,把包放在遠離馬路的一側。 行程花費因為是 新加坡 公共假期,所以交通費和住宿費會相對比較高。
交通費: 新加坡 至 馬六甲 的汽車票是從redbus.sg買的,買的當天所有巴士半價,一個人 新加坡 馬六甲 往返160人民幣左右。 路程是180公里左右。
住宿:Ramada Plaza,agoda訂的,兩晚大概750人民幣左右。當時訂這個酒店的一個考慮是離我們下車的汽車站比較近,剛到 馬六甲 人生地不熟,選擇一個步行就能到的賓館會比較安心;另外一個原因是覺得這次去 馬六甲 屬於休閑游,沒有打算在太陽底下暴走(但事實還是暴走了),在酒店里休息的時間會比較多,所以選擇了一個比較老但是性價比蠻高的酒店。個人覺得這個酒店相比其他幾個同類酒店唯一的小缺點是離 馬六甲 商場和海邊遠了一點點。這次酒店預訂是好幾個月前的事情了,當時花了這麼多錢訂酒店並沒有覺得心疼。可是春節回家領證之後,兩個人瞬間變得很有經濟壓力,極為扣門,預訂去 普吉島 的酒店水平一下子降了好多個檔次,三晚才不到500塊錢......500塊錢三晚的 普吉島 住宿怎麼樣,等我五月去了才能知道吧.....
馬六甲 其他消費:除了購物三天花了400馬幣,基本都在吃飯上,平均一頓50左右,吃的很好。 第一天3月25日是Good Friday, 新加坡 的公共假日。國內的朋友如果有從 新加坡 去 馬來西亞 玩的計劃,並且是駕車或者坐汽車通過 馬來西亞 關口的話,一定要錯開 新加坡 和 馬來西亞 公共假期,一定要錯開 新加坡 和 馬來西亞 公共假期,一定要錯開 新加坡 和 馬來西亞 公共假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早晨八點半從 新加坡 出發,九點半左右出 新加坡 海關,進 馬來西亞 海關在堵車,過海關安檢要排隊,連上廁所都要長龍,出發時已經十二點半了,到 馬六甲 已經是下午三點半。幸好汽車的座位是商務座椅超舒服,路上帶了一些小點心,早晨吃的又飽,要不真的要堵死餓死在 馬來西亞 關口了。
汽車停在the shore @Malacca river,看起來還不錯的商場。兩個飢腸轆轆的人一下車顧不上去賓館放行李先飛奔進商場覓食。我們在一個叫做十號衚衕的食閣點了一份肉骨茶一份牛雜湯。 馬來西亞 同事一直講說 新加坡 肉骨茶沒有 馬來西亞 肉骨茶好吃,讓我非常好奇 馬來西亞 肉骨茶是什麼味道,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吃到。 新加坡 肉骨茶白胡椒味很濃,而 馬來西亞 肉骨茶中藥味比較濃,我先生說他更喜歡 馬來西亞 的肉骨茶。可是這份肉骨茶吃掉了25馬幣,我們感覺偏貴了一些,在 新加坡 吃換算下來反而更便宜一些呢。





呃呃,怎麼覺得跑題了?





















這次我們最大的困難是沒有車,打車過去是很方便的,可是回來時找不到車的話就是很麻煩的事情了。我們看到有游覽車從我們身邊路過,可以去到那裡,但是由於提前沒做好準備,我們並不知道游覽車該去哪裡坐。想臨時租自行車,又找不到 租車 的地方。嘗試著步行去,可是夕 陽西 下,越走越荒涼,想到 馬來西亞 治安問題,最終思考再三兩個人還是放棄了。以後有機會的話再去拜訪你吧。放圖幾張,是上次去 馬六甲 拍的,留作紀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