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波蘭/波羅的海三國游-2017. 06
                                    對面是Vilnius Tech Park。裡面有飯店,咖啡館什麼的。裡面幾個巨幅雕像還是蠻有意思。  穿過公園去對面的車站坐2路去火車站。看到有輛警車停車站,以為是抓違規車輛。這時來了輛車,還沒反應過來,車上衝下3個人飛奔下臺階。小胖警察和另個人上車,這時反應過來他們是查票的。等年長警察過來,他們還笑著剛纔告訴發生的事。小胖們比 科隆 警察查 土耳其 社區逃地鐵票真是差遠了
穿過公園去對面的車站坐2路去火車站。看到有輛警車停車站,以為是抓違規車輛。這時來了輛車,還沒反應過來,車上衝下3個人飛奔下臺階。小胖警察和另個人上車,這時反應過來他們是查票的。等年長警察過來,他們還笑著剛纔告訴發生的事。小胖們比 科隆 警察查 土耳其 社區逃地鐵票真是差遠了  2路來了,很擠從中門上車,結果那裡只有刷卡的,沒有買票的。有人提示在前面,大家還稍微擠下讓我過去,過去也只看到刷卡機器。旁邊乘客告訴我買票在這個地方,司機兼任售票員。乘客還告訴我不久前取消幾毛歐元的票價,現在1歐元整數了。買好票在旁邊打卡。
2路來了,很擠從中門上車,結果那裡只有刷卡的,沒有買票的。有人提示在前面,大家還稍微擠下讓我過去,過去也只看到刷卡機器。旁邊乘客告訴我買票在這個地方,司機兼任售票員。乘客還告訴我不久前取消幾毛歐元的票價,現在1歐元整數了。買好票在旁邊打卡。  到了火車站,先去info確認了車次,網上查的是 Vilnuis-Klaipeda (9:35-13:53) €15.2. 可是info的阿姨把紙上的9:35劃掉,寫了9:50。買票在往前走的大廳。這時只有兩個窗口開著,在一位老太太那裡買,她口中出來的單詞都是“沒有”。想想不太可能不能提早兩天買票。就等到隔壁窗口,這位阿姨拿出紙再確認了出發日期,時間,16歐。這樣票就買好了。國營單位態度還真是問題。
到了火車站,先去info確認了車次,網上查的是 Vilnuis-Klaipeda (9:35-13:53) €15.2. 可是info的阿姨把紙上的9:35劃掉,寫了9:50。買票在往前走的大廳。這時只有兩個窗口開著,在一位老太太那裡買,她口中出來的單詞都是“沒有”。想想不太可能不能提早兩天買票。就等到隔壁窗口,這位阿姨拿出紙再確認了出發日期,時間,16歐。這樣票就買好了。國營單位態度還真是問題。  
  
不同於 波蘭 火車站一定有wifi,這裡沒有,沒了導航就亂走了。路過這幅世界有名的塗鴉。 破舊的 維爾紐斯 不缺靈光一現的藝術氣質
破舊的 維爾紐斯 不缺靈光一現的藝術氣質  聖 凱瑟琳 教堂(Church of St. Catherine)
聖 凱瑟琳 教堂(Church of St. Catherine)  
Add:Vilniaus g.30 Vilnius 01119 Lithuania
  
建於1625年和1743年之間,聖 凱瑟琳 教堂被認為是 維爾紐斯 巴 洛克 風格最典型的例子,設有兩個纖細和優雅的塔樓。有15幅Simonas Cechavicius的畫在聖 凱瑟琳 教堂展出,祭壇上裝飾著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畫,它描繪了聖 凱瑟琳 和小耶穌的訂婚。其餘的畫保存在 立陶宛 藝術博物館。
  
教會的建築是由屬於切爾姆諾會眾的本篤會修女發起的,他們在1620年左右在 維爾紐斯 定居,起初教會是一個小磚結構的建築,在戰爭期間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後來重建教堂和修道院花費了很長時間。
  
建築師Jonas Kristupas Glaubica在1741 - 1773年設計重建聖 凱瑟琳 教堂,教堂被擴建並獲得了當前的外觀。教堂的外立面有垂直線條,山牆和塔樓裝飾有蝸殼(建築螺旋裝飾),花瓶和鏤空十字架。教堂的內部裝飾在18世紀中期完成,在19世紀只做了微小的修改。教堂和修道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之後嚴重受損,許多有價值的藝術作品被盜走或損壞。在蘇聯時期,教堂成為藝術博物館並被用作倉庫。1994年再次維修,兩座塔的頂部都給與修繕。
  
由於教堂良好的聲學效果,使 維爾紐斯 市政府建立的樂隊的表演景上添花,因此眾多的文化活動和現場音樂表演都在此舉辦如:聖克裡斯托弗室內樂團,合唱團“Jauna Muzika“,男孩和青年合唱團”Azuoliukas“,以及其他藝術樂隊和表演者。
聖 凱瑟琳 教堂位於 維爾紐斯 的猶太區, 維爾紐斯 曾經擁有 歐洲 最重要的猶太人社區,素有“北方的 耶路撒冷 ”之稱。二戰期間,納粹這裡進行了徹底的種族清洗。
  
那天確實有音樂會而不能參觀。只能在門口按一下快門。按好之後就關門了
 非常疲憊地走回去,路上的木偶蠻可愛
非常疲憊地走回去,路上的木偶蠻可愛  11:維爾紐斯- 特拉凱城堡一早起來選了條沒走過的路線去汽車站。昨天買火車票時在火車站兩側沒找到汽車站。問了前臺就在火車站旁邊。早上酒店出來的小巷非 常寧 靜。小巷口的店面裝飾也很有特色
 11:維爾紐斯- 特拉凱城堡一早起來選了條沒走過的路線去汽車站。昨天買火車票時在火車站兩側沒找到汽車站。問了前臺就在火車站旁邊。早上酒店出來的小巷非 常寧 靜。小巷口的店面裝飾也很有特色 
 大教堂的側面
大教堂的側面  坐了9點的車去 特拉凱 城堡。大概45分鐘到了。然後一對 意大利 母子帶著書但沒導航,就跟著一起走了。先經過一個東正教堂,這個似乎可以拍照。對於東正教堂,我總覺得氣氛過於肅穆。
坐了9點的車去 特拉凱 城堡。大概45分鐘到了。然後一對 意大利 母子帶著書但沒導航,就跟著一起走了。先經過一個東正教堂,這個似乎可以拍照。對於東正教堂,我總覺得氣氛過於肅穆。 
 然後是一個天主教堂, 意大利 小朋友買了有聖徒的卡片
然後是一個天主教堂, 意大利 小朋友買了有聖徒的卡片 
 路邊的Karaites Ethnographical Exhibition, 可以瞭解Karaites傳統和民俗文化
路邊的Karaites Ethnographical Exhibition, 可以瞭解Karaites傳統和民俗文化  
Karaites, 一個14世紀在 特拉凱 定居的民族,說 土耳其 語。官方文件記載的Karaites移居 特拉凱 是1397-1398。這個民族的名字來自於他們的Karaites信仰。這種信仰是舊約和伊斯蘭教元素結合。Kenessa(Karaites語言里指寺院)Karaites禮拜的建築至今在 特拉凱 仍有存在。1894年一座新的木製Kenessa建成。1903-1904的Kenessa基本成形,自那以後外形沒有改變。Kenessa不僅從外面觀察,也可以走進去聽這個民族的歷史和故事。很長一段時間城鎮這部分Karaites居住的地方叫Little Town。自從1441年,Karaites社區基本自治。Karaites人居住的房子很容易辨認:臨街的那邊有三扇窗。在飯店大家可以分享的Karaies菜餚,首先是Kibinai,傳統烈酒“Krupnikas”是按照特殊配方製成。在 特拉凱 城堡的展覽,有部分服飾也是濃濃的 土耳其 元素
 一路和 意大利 母子交流不多,小男孩雖然很想交流鑒於英文詞彙,只能艱難說出一些單詞。特別對於宗教的詞彙更是難以溝通。他跟我說這裡還有一 個舊 城堡,我說不知道。大家說可以去旅游中心問問, 特拉凱 城堡的旅游中心差不多要走到臨湖。到了那裡 意大利 小男孩也沒去問。我拿了份地圖。他們母子要去喝咖啡,我一早已經喝了兩杯就此告別。這時城堡已經展現在眼前。
一路和 意大利 母子交流不多,小男孩雖然很想交流鑒於英文詞彙,只能艱難說出一些單詞。特別對於宗教的詞彙更是難以溝通。他跟我說這裡還有一 個舊 城堡,我說不知道。大家說可以去旅游中心問問, 特拉凱 城堡的旅游中心差不多要走到臨湖。到了那裡 意大利 小男孩也沒去問。我拿了份地圖。他們母子要去喝咖啡,我一早已經喝了兩杯就此告別。這時城堡已經展現在眼前。  在湖邊已經聽到 上海 阿姨爺叔的談話,還有一個講中西部方言的旅游團。還是快點先進城堡再說。從外面可以看出 特拉凱 城堡比 馬爾堡 小很多。
在湖邊已經聽到 上海 阿姨爺叔的談話,還有一個講中西部方言的旅游團。還是快點先進城堡再說。從外面可以看出 特拉凱 城堡比 馬爾堡 小很多。  特拉凱 城堡 (Trakai Castle)
特拉凱 城堡 (Trakai Castle)  
Address: Vytauto g. 33, Trakai LT-21106
開放時間:5-9月 周1-4 9:00-18:00/周5-7 10:00-18:00
門票:€7(2017/5/1)+€1.5 攝影票
http://www.trakai-visit.lt/
  
特拉凱 城堡(Trakai Castle)位於 加爾 瓦湖心島上,原建於十四世紀末,是古代眾多城堡中僅存的一個,也是立最著名的風景點。城堡由粉紅色的磚石砌成,遠觀非常美麗,城堡面積不大,但城牆十分堅厚,城堡四周有瞭望望台,牆內有護城河,由小橋通往內城。14-16世紀, 立陶宛 大公國大公曾在此居住 城門是狹小的。進門的庭院還是蠻大。騎士們已經在表演了。可是前面的人買團隊票,搞了很久
城門是狹小的。進門的庭院還是蠻大。騎士們已經在表演了。可是前面的人買團隊票,搞了很久  這裡的騎士表演非常不錯,用詼諧的表演講解了中世紀兵器知識,三位演員穿著沉重的盔甲,表演十分賣力。
這裡的騎士表演非常不錯,用詼諧的表演講解了中世紀兵器知識,三位演員穿著沉重的盔甲,表演十分賣力。  當然少不了吃瓜群眾熱情參與 城堡由於規模不大,所以參觀內容比之 馬爾堡 感覺更詳細。旅游團隊也沒有那麼多,基本都是 德國 老年團
當然少不了吃瓜群眾熱情參與 城堡由於規模不大,所以參觀內容比之 馬爾堡 感覺更詳細。旅游團隊也沒有那麼多,基本都是 德國 老年團  以前城堡的繪畫
以前城堡的繪畫  牆上色彩濃郁的油畫“Painting Vytautas the Great awaiting for the Crown"
牆上色彩濃郁的油畫“Painting Vytautas the Great awaiting for the Crown"  The Great Hall:整個城堡最大最漂亮的大廳。占據整個城堡的右翼,面積有200m2。地板到尖頂最高處有5.5m高。瓷磚地板和哥德式拱頂是後建的,但是牆是原裝的。
The Great Hall:整個城堡最大最漂亮的大廳。占據整個城堡的右翼,面積有200m2。地板到尖頂最高處有5.5m高。瓷磚地板和哥德式拱頂是後建的,但是牆是原裝的。  
  
至今這個大廳仍被各種活動和慶典使用,音樂家也喜歡這裡的音響效果,經常在這裡開重要的音樂會 在看完一個陳列室後,被兩位穿著有鮮艷繡花服裝頭戴花環老太太吸引。她們是一個團隊,都穿著同樣服裝,在城堡里到處被要求合影。她們和城堡的工作人員語言也不通,但是她們似乎可以講幾個第三國語言溝通。但是她們都不講英文,從她們簡單交談推測她們來自 白俄羅斯 。
在看完一個陳列室後,被兩位穿著有鮮艷繡花服裝頭戴花環老太太吸引。她們是一個團隊,都穿著同樣服裝,在城堡里到處被要求合影。她們和城堡的工作人員語言也不通,但是她們似乎可以講幾個第三國語言溝通。但是她們都不講英文,從她們簡單交談推測她們來自 白俄羅斯 。  後院還有弓箭射擊
後院還有弓箭射擊  沿著城堡走了一圈,湖水清澈到底。湖面群眾體育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
沿著城堡走了一圈,湖水清澈到底。湖面群眾體育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 
 立陶宛 曾經和 波蘭 通過聯姻,成立 波蘭 - 立陶宛 大公國。除了這段時間稱霸 歐洲 之外,其他都是被列強欺負,特別是蘇聯。所以擺脫蘇聯後,迫不及待要加入北約。一片祥和的景色希望能夠一直保留
立陶宛 曾經和 波蘭 通過聯姻,成立 波蘭 - 立陶宛 大公國。除了這段時間稱霸 歐洲 之外,其他都是被列強欺負,特別是蘇聯。所以擺脫蘇聯後,迫不及待要加入北約。一片祥和的景色希望能夠一直保留 
                                
							
						
						
                        
						
						
					
					
					
					
					


不同於 波蘭 火車站一定有wifi,這裡沒有,沒了導航就亂走了。路過這幅世界有名的塗鴉。


Add:Vilniaus g.30 Vilnius 01119 Lithuania
建於1625年和1743年之間,聖 凱瑟琳 教堂被認為是 維爾紐斯 巴 洛克 風格最典型的例子,設有兩個纖細和優雅的塔樓。有15幅Simonas Cechavicius的畫在聖 凱瑟琳 教堂展出,祭壇上裝飾著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畫,它描繪了聖 凱瑟琳 和小耶穌的訂婚。其餘的畫保存在 立陶宛 藝術博物館。
教會的建築是由屬於切爾姆諾會眾的本篤會修女發起的,他們在1620年左右在 維爾紐斯 定居,起初教會是一個小磚結構的建築,在戰爭期間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後來重建教堂和修道院花費了很長時間。
建築師Jonas Kristupas Glaubica在1741 - 1773年設計重建聖 凱瑟琳 教堂,教堂被擴建並獲得了當前的外觀。教堂的外立面有垂直線條,山牆和塔樓裝飾有蝸殼(建築螺旋裝飾),花瓶和鏤空十字架。教堂的內部裝飾在18世紀中期完成,在19世紀只做了微小的修改。教堂和修道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之後嚴重受損,許多有價值的藝術作品被盜走或損壞。在蘇聯時期,教堂成為藝術博物館並被用作倉庫。1994年再次維修,兩座塔的頂部都給與修繕。
由於教堂良好的聲學效果,使 維爾紐斯 市政府建立的樂隊的表演景上添花,因此眾多的文化活動和現場音樂表演都在此舉辦如:聖克裡斯托弗室內樂團,合唱團“Jauna Muzika“,男孩和青年合唱團”Azuoliukas“,以及其他藝術樂隊和表演者。
聖 凱瑟琳 教堂位於 維爾紐斯 的猶太區, 維爾紐斯 曾經擁有 歐洲 最重要的猶太人社區,素有“北方的 耶路撒冷 ”之稱。二戰期間,納粹這裡進行了徹底的種族清洗。
那天確實有音樂會而不能參觀。只能在門口按一下快門。按好之後就關門了










Karaites, 一個14世紀在 特拉凱 定居的民族,說 土耳其 語。官方文件記載的Karaites移居 特拉凱 是1397-1398。這個民族的名字來自於他們的Karaites信仰。這種信仰是舊約和伊斯蘭教元素結合。Kenessa(Karaites語言里指寺院)Karaites禮拜的建築至今在 特拉凱 仍有存在。1894年一座新的木製Kenessa建成。1903-1904的Kenessa基本成形,自那以後外形沒有改變。Kenessa不僅從外面觀察,也可以走進去聽這個民族的歷史和故事。很長一段時間城鎮這部分Karaites居住的地方叫Little Town。自從1441年,Karaites社區基本自治。Karaites人居住的房子很容易辨認:臨街的那邊有三扇窗。在飯店大家可以分享的Karaies菜餚,首先是Kibinai,傳統烈酒“Krupnikas”是按照特殊配方製成。在 特拉凱 城堡的展覽,有部分服飾也是濃濃的 土耳其 元素



Address: Vytauto g. 33, Trakai LT-21106
開放時間:5-9月 周1-4 9:00-18:00/周5-7 10:00-18:00
門票:€7(2017/5/1)+€1.5 攝影票
http://www.trakai-visit.lt/
特拉凱 城堡(Trakai Castle)位於 加爾 瓦湖心島上,原建於十四世紀末,是古代眾多城堡中僅存的一個,也是立最著名的風景點。城堡由粉紅色的磚石砌成,遠觀非常美麗,城堡面積不大,但城牆十分堅厚,城堡四周有瞭望望台,牆內有護城河,由小橋通往內城。14-16世紀, 立陶宛 大公國大公曾在此居住






至今這個大廳仍被各種活動和慶典使用,音樂家也喜歡這裡的音響效果,經常在這裡開重要的音樂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