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軼事

大約六萬年前,智人的祖先再一次吹響了走出 非洲 的號角。雖然之前的嘗試不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杯具了,就是被更原始的古人當獵物消化了,但這一次,他們所向披靡,一直到數千年前愛斯基摩人扎根 北極 圈才告一段落。

數百年前,這一早已寫入人類基因的遷徙和征服的遺傳密碼被重新喚醒,來自 歐洲 大陸和不列顛群島的拓荒者們漂洋過海,殖民北美,但結局之詭異,反差之強烈,至今無解,因為一撥人創建了替天行道的 燈塔 國,踏遍全球,而另一撥則成立了無害國家 加拿大 ,負責美麗。

下圖是借同學照片展示一下離開後的溫村秋景,位於康橋街(Cambridge St)和 彭蒂克頓 北路(N. Penticton St), 溫哥華 ( Vancouver​)的名片之一。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遠離楓葉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的喧囂, 溫哥華 經常同 墨爾本 一起並肩站在全球最適宜居住地的領獎臺上。當然,在 倫敦 的《經濟學人》評選總部,光榮孤立的繼承者們還是習慣性地喜歡將充滿愛意的目光投向 大英 帝國的故土。

美洲是人類抵達的最後一片大陸,這要歸功於數萬年前的威斯康星冰期(Wisconsin glaciation)時代,白令海峽變身成為一座陸橋,西伯利亞的獵戶們趁機跟隨著動物們的足跡,踏上了北美的土地。

下圖是 溫哥華 國際機場( YVR​)里的一件巨型雕塑,名叫“玉舟”(Jade Canoe),作者是 比爾 ·李德(Bill Reid)。這是他的“海達瓜依之魂”(The Spirit of Haida Gwaii)系列中的最後一件,1994年完成,先在 魁北克 的 加拿大 歷史博物館里亮相,1996年被移至這裡的國際航站樓做永久陳列。

海達瓜依是居住在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 British Columbia​)沿岸的土著,主要分佈在格萊姆(Graham)島和莫斯比(Moresby)島上,他們是 加拿大 境內另一支尋求獨立的力量,自然之子是不想被髮現的。

雕塑家將海達人傳說中的各種生靈形象置於一條獨木舟之中,神鳥烏鴉掌舵,它羽翼下坐著鼠女,船頭的灰熊虎視眈眈,它的人妻媽媽熊坐鎮中央,它們的孩子好熊和壞熊在兩旁使勁地划著,還有水獺、鷹、狼、蛙、鯊魚、鯨等,擠作一團,畫面雖不和諧。但這些差別並未使小舟迷失方向,它們互相依存,同舟共濟,將 加拿大 的國家認同和民族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又政治正確。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國際機場 這裡要補充一下,獵戶們踏上的土地其實是勞倫冰蓋(Laurentide Ice Sheet),其面積要比現在的南極還要多二百多萬平方公里,覆蓋了整個 加拿大 和 美國 北方的大部,直到六千年前才消失得無影無蹤。

茹毛飲血的維京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就曾在紐 芬蘭 登陸,權游講的就是那段失傳的故事,只是因為有了小龍女而更加精彩而已。之後的數百年間, 歐洲 人開啟了在這塊新大陸上邊經營邊互掐的歷史,但僅局限在 東海 岸,直到1774年, 西班牙 航海家胡安·佩雷斯(Juan José Pérez Hernández)抵達 北美洲 的西岸宣示主權,試圖阻止俄國人和 英國 人的滲透。

但是,隨著 西班牙 帝國日漸衰落,它已無心力獨占北方了,只得默默地退守 南美洲 氣候宜人的沃土。這時輪到家喻戶曉的 英國 探險家詹姆斯·庫克( James Cook​)發朋友圈了,他開著一葉由運煤船改裝的三桅帆船,先在太平洋上繞了一個大圈,於1778年抵達 溫哥華島 。論排場,這艘30米都不到的小船根本無法同三四百年前三保太監鄭和的長148米寬60米的寶船相提並論,更何況鄭和的特混艦隊有數百艘之多。但這位熱衷於打卡,不在乎插旗的網紅船長只航海,不吹牛,漂泊一生,被譽為永遠的水手。

1792年, 英國 皇家海軍的遠征船隊再次來到這裡宣示主權,艦長 喬治 · 溫哥華 (George Vancouver)將他自己的名字留在了這個扼守著布拉德灣(Burrard Inlet)入口的半島上, 大英 帝國也取代了 西班牙 ,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溫哥華 夜景。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老牌帝國主義入駐後,本來以萬年為單位的北美紀年史進入了快進模式。1849年, 溫哥華島 領地建立,首府為 維多利亞 ( Victoria​)。1858年,不列顛 哥倫比亞 領地建立。1866年, 溫哥華島 併入不列顛 哥倫比亞 。1867年7月1日, 加拿大 聯邦成立,這一天被定為國慶日。1871年,不列顛 哥倫比亞 加入聯邦。

要敲黑板劃重點的事件發生在1931年的12月, 英國 議會通過了西敏寺法案(Statute of Westminster),只保留修憲權,放棄其它的一切權力, 加拿大 終於成為一個可以自由立法的國家。1982年, 英國 通過了 加拿大 法案,正式放棄修憲權,至此, 加拿大 完成了從殖民地到獨立自治轉型的最後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說, 加拿大 是西方國家中最年輕的一員。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1886年,當時還被稱為格蘭村(Granville)和煤氣鎮( Gastown​)的地段一起跪舔 加拿大 太平洋鐵路公司( CPR​),答應了資本家的無理要求,同意改名為 溫哥華 ,終於將橫貫大陸的鐵軌請進了村頭。耐人尋味的是,時任公司老大恰好也姓溫,是一位生於 伊利 諾州的 美國 人,叫威廉·溫豪恩(Sir William Cornelius Van Horne),同為 荷蘭 種,哥華和豪恩兩個小鎮均位於尼德蘭和德意志的邊境線上,那一帶姓溫姓馮的都是可以用地名冠名的大戶人家。網傳劉志軍享有 中國 高鐵之父的美譽,而溫總瘋狂建設北美鐵路的勁頭絕不亞於一百多年後的 中國 同行,而且既不貪又不腐,得以善終。

伊麗莎白王后公園( Queen Elizabeth Park​),其實是一個小型的開放植物園。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溫哥華 市區人口雖然只有六十幾萬,但密度卻是 加拿大 城市中最高的。目前,華人占到30%,直接後果就是擁有地道的中餐。 溫哥華 的中文名其實可以叫 溫州 ,但她的 中國 姐妹是 廣州 。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園區原來是一片原始森林,19世紀70年代,移民們將 大樹 砍伐殆盡,灰狼、馴鹿、黑熊也被殺得精光,三文魚洄游的溪流遭到填塞,這裡成為一個採石的礦場。上個世紀30年代,廢棄的礦坑被改造成一個植物園,恰逢 喬治 四世國王和伊麗莎白王后到 溫哥華 訪問,園林管理局趁機將這個花園定名為伊麗莎白王后公園。

公園中央有一座叫布魯代爾的溫室花房( Bloedel Conservatory​),裡面除了栽種了500多種花草外,還養了120多只鳥類,它們可以在玻璃房裡自由地飛翔,《楚門的世界》那種。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深坑變身為植物園屬於一種退耕還林,回歸自然之舉。 上海 最近將郊區的天 馬山 深坑改造成了一座五星級酒店。那裡在抗戰時是 日本 人的採石場,現在可以拿來生財,也是一種思路。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史書記載,第一批華工約120人於1788年抵達 溫哥華 ,主要從事建造船塢、城堡、和帆船的工作。一位叫約翰·米亞雷斯(John Meares)的雇主是這樣描述他們的:這次招募的華工是一次嘗試。他們能吃苦,很勤奮,又聰明,以魚和米飯為主食,工資要求低,相當合算。在整個航程中,他們的表現令人滿意。如果之後我們要在這裡定居,他們會是一批非常有價值的雇工。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嘗到高性價比的甜頭後,他第二年又從 廣東 招募了70人來到島上務工,但聞風而來的 西班牙 軍隊不久就將華工們都送往了 墨西哥 。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1858年,來自 舊金山 的數萬淘金大軍抵達 溫哥華 ,其中華人比例達到1/3。他們在 維多利亞 建起了 中國 城,開始沿著溪流挖礦,一度在當地十大首富榜單上占據了八個。 溫哥華 的華人數量在 加拿大 居首,這個記錄一直保持到1980年才被 多倫多 反超。

公園裡的 印度 婚禮,連鞋都是復古的。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華人的生存之道也帶來了族群的衝突。白人認為自己體格強健,道德高尚,而華工不介意低工資破壞了就業市場,將收入匯回 中國 而不是投資當地也引起社區的反感,再加上白人至上的氣氛,大多數華人在十年的淘金熱結束後返回了 美國 。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從1878年開始,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議會仿照 澳大利亞 的做法,試圖通過各種限制華人的法案,但後來大都被聯邦議會和 英國 議會以違憲的理由做掉了。 比如 禁止華人競聘省府的公務員職位和向華人征收人頭稅。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 溫哥華 市區的格蘭維爾島( Granville Island​)原來是一片碼頭和車間,現在變成了一處購物和休閑的小區,不時還能感受到一縷文藝的氣息。地名來自於 英國 自由派政治家 厄爾 ·格蘭維爾(Earl Granville),他的最大貢獻是修複了 美國 獨立戰爭以來陷入低谷的英美關係。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格蘭佛島 這家大型農貿市場建於1979年,裡面擺滿了新鮮好吃的。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格蘭佛島 不列顛 哥倫比亞 答應加入聯邦的一個先決條件是, 渥太華 在十年內要出資將鐵路鋪到太平洋海岸。但實際操作時,勞工問題引起了爭執。地方的政治家計劃是從英倫引進工人,但開國總理約翰·麥克唐納(John A. MacDonald)堅持要用華工,一個字——便宜。他毫不客氣地告誡 溫哥華 ,鐵路和勞工,選一樣。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格蘭佛島 錢能解決的事就不是事,問題是缺錢。妥協的結果是從 中國 招了5000多人,從加州又招了7000多,但這支龐大的華人施工隊伍一年內就跑掉了一大半,因為淘金熱還在向內陸延伸。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又新增了17000多名華工。據保守的估計,約有600名華工死於惡劣的工作條件,而他們的工資只有其它種族工人的三分之一。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格蘭佛島 1923年, 加拿大 出台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除了在 加拿大 出生的、外交官、商人、和學生,禁止華人移民。1947年,該法案被廢除,華人同時獲得了選舉權,這段令加國不堪迴首,同時也讓少數族裔蒙受屈辱的歷史,就此翻過去了。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格蘭佛島 華工固然吃苦耐勞,生存有道,但也並非逆來順受,嶺南人向來有死磕的傳統,到了北美更是天高皇帝遠,很快就跟 歐洲 民工學會了罷工的手段,要求同工同酬,寧可犧牲性價比。這也是如此心靈手巧的華工群體在過去沒有淪為奴隸被到處販賣的原因之一。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格蘭佛島 二戰爆發後,愛憎分明的 加拿大 人下手比 美國 狠,將 日本 僑民盡數驅逐,直到戰爭結束也不予準入,以至於原本頗具規模的 日本 街被蠶食得支離破碎。

會展中心一帶被稱為煤炭碼頭( Coal Harbour​),起因是 喬治 · 溫哥華 當年登陸時在這裡發現了一處露天煤場。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煤炭碼頭是一個鬧中取靜的 臨海 地段,高層公寓和酒店將它與游人熙攘的街區隔離,水邊的步道一直延伸到 斯坦利 公園。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40年代初,皇家空軍(RCAF)在這裡修了一個水上飛機場和一個監聽站,後來移交給了皇家海軍(RCN)。這個飛機場一直沿用至今,是連接 溫哥華 和各個外島的最快捷的交通方式,還兼帶空中觀光。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會展中心一側是 溫哥華 奧林匹克聖火廣場,中央是篝火結構的主火炬,2010年的 溫哥華 冬奧會的標誌,像是冰與火的交融。

國際奧委會規定,主火炬不但要讓開幕式的觀眾們看見,場外的居民也必須能看見,於是各國通常將它建在一個高塔上,以至於散會後就再也沒理由打開了。 加拿大 人於是發揚破局思維,建了兩個,一個臨時的架在會場中央的草坪上,一個永久的,搭在會展中心的廣場上,當開幕式進行到點火環節時,會展中心的火炬也被秘密地點燃了,羅格主席被楓葉國的智慧深深地折服了,雖然那架臨時的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來了一個三缺一,成為當晚最大的花絮。

開幕式的主唱本來是由賽琳·迪翁( Celine Dion​)擔綱的,但因故改為時年16歲的90後爵士流行樂歌手妮基·亞諾夫斯基( Nikki Yanofsky​)獻唱,她們同為 蒙特利爾 人,都壓得住萬人的場子。賽琳之所以放奧運會的鴿子,是因為她在 美國 做的第二次體外人工授精獲得 成功 ,同年十月在 佛羅里達 的 西棕櫚灘 誕下一對雙胞胎,仍然未能收穫女兒。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看灰機是 溫哥華 海邊的一項老少咸宜的活動,起飛降落都百看不厭。小型水上飛機的底部裝的不是輪子,而是兩個浮筒,有時浮筒下再安裝輪子,做成兩棲的。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讀過《三體》的猛然撞見這尊雕塑不禁會千頭萬緒涌上心頭,它的名字正是叫“水滴”(The Drop)。2009年,幾位來自 德國 的雕塑家在岸邊豎起了這粒砸向地面的雨滴,來向自然的力量致敬。遺憾的是,這根藍柱是固定的,如果能像不倒翁似的供游人搖擺,會立即成為世界奇觀。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有趣的是,在2010年冬奧會期間,水滴被放倒,因為遮擋了攝影機,要是改成能搖擺的,這就不是問題了。更好玩的是, 溫哥華 的居民們將這座雕塑的立意視為笑談,畢竟這裡的天氣常常是陰雨綿綿,雕塑家們這分明是故意在將患有深度厭雨症的村民們按在地上摩擦。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會展中心的另一處網紅留影雕塑是“數字虎鯨”(Digital Orca),2009年的作品,感覺像素大了點,最佳觀賞效果需要保持距離。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會展中心的玻璃牆,高樓們在藍天下自拍。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靜止的像素,讓人產生一種想要旋轉魔方的衝動。
加拿大自助遊攻略
↑溫哥華 海堤水邊步道( Seawall Water Walk​)是 溫哥華 的首善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