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自由行|吹過南半球的風,去感受澳大利亞的秋(上)
                                    澳大利亞 旅行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我慢慢整理著照片,便再一次地回憶起這次旅行的種種細節。  
  
每年的六月,我都會給自己放次假,既是給自己辛苦了一年的一次獎勵,亦是把身體與精神都放在“路上”,去改變自己的視野和心態。(當然了,這個季節也是淡季,人少、價格也便宜)去看看瑣碎日子里不曾見到的奇妙世界,追尋一下只在電視看里看到的美景,嘗試沒嘗試過極限運動…在陌生的世界獲得安慰與力量,在旅行中重新認識自己,變得淡然與豁達,才是真正的治愈。
  
第一次出國旅行,按說 亞洲 周邊的國家應該是最好的“試水”選擇,距離近而且文化飲食方面的重合度高。但也正是因為這份相似,讓出國旅行這件事少了點刺激,雖然也好玩,但總感覺像出了個“假國”。所以這一次,我選擇了遠在南半球,氣候與我們截然相反的 澳大利亞 。 世界那麼大,先去澳大利亞(簽證)因為是第一次辦澳洲的簽證,加上自己是白本護照,當時特別擔心有什麼細節沒處理好而被拒簽,所以找了旅行社代辦,費用也就是市場價880¥,主要是圖個安心吧,畢竟旅行社輕車熟路,你只需要提供好相應的材料即可。
  
材料:
 
  
Ps:依附人\個人財產存款證明最好50k起,銀行卡流動資產餘額最好30k起。
  
澳洲實行電子簽證,申辦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幾率會被電話調查,我當時是提交了材料之後7個工作日就下簽了,也沒有電話調查。(5月9號上午提交申請,5月17號下午就下簽了) 去澳大利亞的秋天,怎能不帶好畫筆與相機?雖然這次去了13天,但實際上只去了兩個地方—— 墨爾本 、和 悉尼 ,一是因為澳洲實在是太大了;二是想玩得比較深度一點輕鬆一點,所以沒有設計一個特別緊湊的行程,除去往返的時間,這次行程還是很輕鬆的,當然也玩出了一定的深度。 澳大利亞 就像是一個被父母保護的很好、沒受過什麼創傷的孩子,活力、閑適。在地廣人稀的澳洲會暫時擺脫喧囂的塵世生活,重拾清新自然的生活真諦,可以毫無顧慮的擁抱大自然。
澳大利亞 就像是一個被父母保護的很好、沒受過什麼創傷的孩子,活力、閑適。在地廣人稀的澳洲會暫時擺脫喧囂的塵世生活,重拾清新自然的生活真諦,可以毫無顧慮的擁抱大自然。  
  
機票是提前一個半月買的,買完了機票辦的簽證,因為把機票行程訂單打印出來,這樣下簽會更保險一些。(當然了,買的機票是可以全額退款的)淡季的機票很划算, 廈門 航空“ 大連 🔜 墨爾本 ”,“ 悉尼 🔙 大連 ”往返多程含稅➕保險一共2507¥。(其實早在三月份我就經常刷飛豬App查詢打折機票) 
  
住宿是提前了半個多月在“ airbnb ”App,上訂的,基本上 墨爾本 是人民幣500+一宿, 悉尼 是600+一宿(都是含稅及清潔費之後的價錢)。
  
小物件:轉換器、電話卡在某寶上買就可以了。帶好防曬霜、墨鏡、帽子,因為澳洲的太陽真的很充足。 在最美的路途中,暢享碧海藍天(交通)澳洲國內最發達的公共交通當屬
航空了,一般在國內不同城市之間轉場都建議飛機,因為火車真的比飛機貴好多。澳洲國內最常見的是捷星航空和老虎航空,兩家都是廉價航空,機票是不包含托運行李額的,所以買機票的時候一定要買好托運行李額,而且要打好提前量(越臨近登機日子,行李額會越貴)。打印登機牌和托運行李基本上都是自助的,如果不會的話可以請教工作人員,當然熱心的澳洲土著看到你不會也會耐心指導你,這個不需要太擔心。
  
另外,一個人最多只能帶7KG的行李上飛機,而且登機前真的會有人拿你的行李去稱,查的非常嚴,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我和伙伴兩個人從 墨爾本 飛到 悉尼 ,拎了一個20寸登機箱和一個24寸托運箱,提前一周買的15KG的行李額,大概是200¥左右。 時尚都市與鄉間野趣的“混搭”之旅(行程) June 3th, 2019(墨爾本)當地時間9:15到達 墨爾本 機場。 墨爾本 ,一個安逸、慢節奏城市,但時間久了也會羡慕其他國家的熱鬧與繁華。至2018年為止,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 墨爾本 已經七年蟬聯了冠軍。 六月初的 墨爾本 ,陰晴不定,冷的時候,也就幾度。當我出了機場,哈著白氣,迎面拂來的是南太平洋的海風以及小雨。我是怕冷之人, 高領 衫、薄棉褲、緊身衣、羽絨服…都用上了。
六月初的 墨爾本 ,陰晴不定,冷的時候,也就幾度。當我出了機場,哈著白氣,迎面拂來的是南太平洋的海風以及小雨。我是怕冷之人, 高領 衫、薄棉褲、緊身衣、羽絨服…都用上了。  到了賓館已經是中午了,放下行李,簡單收拾一下,就出門了(住的是皇后大街的“城市節奏公寓酒店”)因為就住在市中心,今天幾乎都是用走的,谷歌地圖導航。下午去了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
到了賓館已經是中午了,放下行李,簡單收拾一下,就出門了(住的是皇后大街的“城市節奏公寓酒店”)因為就住在市中心,今天幾乎都是用走的,谷歌地圖導航。下午去了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  它坐落在 墨爾本 市中心商業區的SwanStone大街上,是 澳大利亞 最古老最具悠久歷史的圖書館。
它坐落在 墨爾本 市中心商業區的SwanStone大街上,是 澳大利亞 最古老最具悠久歷史的圖書館。  這裡每天都彙集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無論車身佈滿時尚廣告的有軌電車、響鈴悠揚穿行在人行街道古老的馬車,還是沿街充滿誘惑的世界各地美食,都不能詮釋這座城市的時尚與文化。唯有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更能代表 墨爾本 深厚的文化底蘊,它 已成為 墨爾本 最具特色的地標。
這裡每天都彙集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無論車身佈滿時尚廣告的有軌電車、響鈴悠揚穿行在人行街道古老的馬車,還是沿街充滿誘惑的世界各地美食,都不能詮釋這座城市的時尚與文化。唯有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更能代表 墨爾本 深厚的文化底蘊,它 已成為 墨爾本 最具特色的地標。  June 4th, 2019(墨爾本)澳洲人的生活特別隨意,商場會在10點左右開門,晚上5:30閉店。所以起來早了也沒地兒去,晚上還沒有夜生活。
 June 4th, 2019(墨爾本)澳洲人的生活特別隨意,商場會在10點左右開門,晚上5:30閉店。所以起來早了也沒地兒去,晚上還沒有夜生活。  
  
我跟小伙伴10點多起來,收拾好11點左右出門。晃晃悠悠去吃個brunch,然後再拿出手機去搜尋一下去往目的地的路線。
 弗林德斯火車站(Flinders St火車站):我總感覺旅行和車站在文藝作品中都是極隱喻的詞,因為這裡上演著無數的相遇與離別,追尋和回歸。即使在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墨爾本 ,車站也帶著哀愁的詩意。
弗林德斯火車站(Flinders St火車站):我總感覺旅行和車站在文藝作品中都是極隱喻的詞,因為這裡上演著無數的相遇與離別,追尋和回歸。即使在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墨爾本 ,車站也帶著哀愁的詩意。  如年輕的波德萊爾因為羡慕旅途的終點和起點,而常去碼頭看船隻停靠起航那樣,在 墨爾本 去弗林德斯火車站看散去又聚攏的人,並嘗試用手裡的相機凝固遇見的各種瞬間,這些故事看似是一個個碎片,卻都和車站有著奇妙的聯繫。
如年輕的波德萊爾因為羡慕旅途的終點和起點,而常去碼頭看船隻停靠起航那樣,在 墨爾本 去弗林德斯火車站看散去又聚攏的人,並嘗試用手裡的相機凝固遇見的各種瞬間,這些故事看似是一個個碎片,卻都和車站有著奇妙的聯繫。  聖保羅 座堂(St Paul's Cathedral):走出弗林德斯火車站,在大街斜對面,有一棟哥特式建築。進入到這座新哥特式建築內,可以欣賞這裡的每一面彩畫玻璃,細細看去,每一面玻璃窗上的畫面其實都反映著一個宗教故事。不太懂這畫的是什麼,但是專門架起來擺放在這裡的,感到好像有些什麼意義在裡面。
聖保羅 座堂(St Paul's Cathedral):走出弗林德斯火車站,在大街斜對面,有一棟哥特式建築。進入到這座新哥特式建築內,可以欣賞這裡的每一面彩畫玻璃,細細看去,每一面玻璃窗上的畫面其實都反映著一個宗教故事。不太懂這畫的是什麼,但是專門架起來擺放在這裡的,感到好像有些什麼意義在裡面。  墨爾本 大學:深秋的 墨爾本 ,陰雨綿綿是家常便飯,而昨天天空居然意料之外的放晴,中午時分,陽光一點也不吝嗇的灑滿成立的大街小巷,直到下午,天空依舊晴朗,才決定去墨大走一走。
墨爾本 大學:深秋的 墨爾本 ,陰雨綿綿是家常便飯,而昨天天空居然意料之外的放晴,中午時分,陽光一點也不吝嗇的灑滿成立的大街小巷,直到下午,天空依舊晴朗,才決定去墨大走一走。  墨爾本 大學是開放式的,沒有圍牆,有多個出口,任由人們隨意進出。雖是深秋,但梧桐樹依舊繁盛,看著無數金髮碧眼、黃皮膚黑頭髮、裹著頭巾的穆斯林…匆匆走過,奔向下一個目的地。墨大有20%是國際學生,正如 墨爾本 這個城市, 維多利亞 時代的建築與現代化高樓並肩而立,古典而又現代。
墨爾本 大學是開放式的,沒有圍牆,有多個出口,任由人們隨意進出。雖是深秋,但梧桐樹依舊繁盛,看著無數金髮碧眼、黃皮膚黑頭髮、裹著頭巾的穆斯林…匆匆走過,奔向下一個目的地。墨大有20%是國際學生,正如 墨爾本 這個城市, 維多利亞 時代的建築與現代化高樓並肩而立,古典而又現代。 
 June 5th, 2019(墨爾本)普芬比利蒸汽火車:來到 墨爾本 游玩,普芬比利小火車是絕不能錯過的一站!從市內出發基本要花費兩個小時的車程,但絕對物有所值。看簡介說它擁有百年曆史,雖然歷經滄桑,卻依舊在原始山區鐵道上,穿梭於植被茂密的丹頓農山脈之中。
 June 5th, 2019(墨爾本)普芬比利蒸汽火車:來到 墨爾本 游玩,普芬比利小火車是絕不能錯過的一站!從市內出發基本要花費兩個小時的車程,但絕對物有所值。看簡介說它擁有百年曆史,雖然歷經滄桑,卻依舊在原始山區鐵道上,穿梭於植被茂密的丹頓農山脈之中。  作為上午的第一站,下過雨之後的山林,溫潤的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青草香,雖然當天的氣溫有些低,但火車穿過淡淡薄霧,猶如穿越回了19世紀,頗有那麼一點前往魔法世界的感覺。
作為上午的第一站,下過雨之後的山林,溫潤的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青草香,雖然當天的氣溫有些低,但火車穿過淡淡薄霧,猶如穿越回了19世紀,頗有那麼一點前往魔法世界的感覺。  之後我們驅車前往菲利普島,沿途經過“月光野生動物保育園”,這是個私人經營的保育園,據說經費多數來自捐款。園內很小,照工作人員的話:你不會迷路的。園內環境非常自然,很少人工的痕跡。 游客服務處有售賣袋鼠的零食,手裡拿著一包的話,不愁小袋鼠們不前來。
之後我們驅車前往菲利普島,沿途經過“月光野生動物保育園”,這是個私人經營的保育園,據說經費多數來自捐款。園內很小,照工作人員的話:你不會迷路的。園內環境非常自然,很少人工的痕跡。 游客服務處有售賣袋鼠的零食,手裡拿著一包的話,不愁小袋鼠們不前來。  墨爾本 有很多巧克力品牌:KoKo Black、 Lindt、 Heigh’s,都是其中比較知名的,而巧克力工廠也有很多,而本人對於巧克力是最沒有免疫力的。
墨爾本 有很多巧克力品牌:KoKo Black、 Lindt、 Heigh’s,都是其中比較知名的,而巧克力工廠也有很多,而本人對於巧克力是最沒有免疫力的。  
  
剛好去往菲利普島的途中途經了世界第三的巧克力工廠,便進去參觀了一下。猶如置身在《查理的巧克力工廠》電影中,觀摩整個巧克力製作過程,知道了在經過了清洗、烘烤、發酵和研磨等多道工序後,巧克力才會誕生。之後又參觀了各種巧克力雕塑,最後還可以自己親手製作巧克力。在這樣的童話世界里,哪個小孩不想要一個巧克力工廠?又有哪個大人不會在巧克力工廠前變成了一個小小孩呢? 我喜歡巧克力。在《阿甘正傳》里有這樣一句經典語錄:“人生像一盒巧克力,你無法預知會吃到什麼口味。”確實,人生像巧克力,它本身雖是很苦澀的,但從苦澀到甜蜜,甜中有苦,苦後變甜或許才是人生的滋味吧。
我喜歡巧克力。在《阿甘正傳》里有這樣一句經典語錄:“人生像一盒巧克力,你無法預知會吃到什麼口味。”確實,人生像巧克力,它本身雖是很苦澀的,但從苦澀到甜蜜,甜中有苦,苦後變甜或許才是人生的滋味吧。  最後一站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了—菲利普企鵝島。小企鵝的習性是白天去大海捕食,日落時分回巢,當地就利用這一特性,在企鵝棲息地的海灘開闢了觀光階梯看臺,在日落時分開放給公眾觀看小企鵝洄游歸巢。
最後一站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了—菲利普企鵝島。小企鵝的習性是白天去大海捕食,日落時分回巢,當地就利用這一特性,在企鵝棲息地的海灘開闢了觀光階梯看臺,在日落時分開放給公眾觀看小企鵝洄游歸巢。  
  
我們到達已是下午五點鐘了,木棧道沿著海邊岩石綿延2-3公里,中間分岔朝向不同的看臺。整個觀看過程中,工作人員是反覆強調不許拍照,說閃光燈會傷害小企鵝的眼睛,造成它們無法捕食。 耐心地等到7點半過後,天完全黑了下來,坐在水泥看臺上的我凍的瑟瑟發抖。一個大浪之後,海岸上冒出了白白的一片,定睛一看,原來是小企鵝的白肚子!往回走的時候發現,棧道兩邊好多小企鵝,它們走走停停,東看看西聞聞。我在棧道上蹲下身來,小企鵝就在面前走過。周圍的人沒有一個拍照,就連小孩子也是不出聲的默默觀看,生怕打擾到它們。感慨澳洲對野生動物的尊重,這一幕,到現在回想起依舊眼眶濕潤。  June 6th, 2019(墨爾本)這一天沒給自己安排行程,依舊睡到太 陽高 照才起床。
耐心地等到7點半過後,天完全黑了下來,坐在水泥看臺上的我凍的瑟瑟發抖。一個大浪之後,海岸上冒出了白白的一片,定睛一看,原來是小企鵝的白肚子!往回走的時候發現,棧道兩邊好多小企鵝,它們走走停停,東看看西聞聞。我在棧道上蹲下身來,小企鵝就在面前走過。周圍的人沒有一個拍照,就連小孩子也是不出聲的默默觀看,生怕打擾到它們。感慨澳洲對野生動物的尊重,這一幕,到現在回想起依舊眼眶濕潤。  June 6th, 2019(墨爾本)這一天沒給自己安排行程,依舊睡到太 陽高 照才起床。  
去Lune吃了全世界最好吃的可頌。 逛了逛 墨爾本 的商場,下午又去打卡了Brunetti—一家百年甜品店。
逛了逛 墨爾本 的商場,下午又去打卡了Brunetti—一家百年甜品店。 
 然後晚上掃蕩了pandora,對! 澳大利亞 的pandora就是白菜價。
然後晚上掃蕩了pandora,對! 澳大利亞 的pandora就是白菜價。  June 7th, 2019(墨爾本)大洋路 ,一直是我本次澳洲行的心向所往,我獨自一人報了個 大洋路 的一日團。
 June 7th, 2019(墨爾本)大洋路 ,一直是我本次澳洲行的心向所往,我獨自一人報了個 大洋路 的一日團。  近三小時的車程,驅車直抵艾瑞斯河口,去看一眼被俗稱“小紅帽”的 斯普利特 角 燈塔 。沿著 燈塔 旁的步道繼續走,無垠的大洋就在眼帘下。
近三小時的車程,驅車直抵艾瑞斯河口,去看一眼被俗稱“小紅帽”的 斯普利特 角 燈塔 。沿著 燈塔 旁的步道繼續走,無垠的大洋就在眼帘下。  風勢很大,駐足遠眺,可以看到一塊巨石,據說是個被石灰岩覆蓋著的火山岩堆,因狀如鷹爪而被稱為‘鷹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能在我們還未抵十二門徒以前,已早早留下鋪設。
風勢很大,駐足遠眺,可以看到一塊巨石,據說是個被石灰岩覆蓋著的火山岩堆,因狀如鷹爪而被稱為‘鷹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能在我們還未抵十二門徒以前,已早早留下鋪設。 
 當日天氣陰晴未定,站在 燈塔 旁,看著連片烏雲壓境,但意料之外,並未下雨。沿著276公里的 大洋路 一路前行,看著窗外,那時在想,世上萬千美景,一生真的無法看盡,但無論是獨身或攜友見其間萬分之一,已是萬分僥幸。
當日天氣陰晴未定,站在 燈塔 旁,看著連片烏雲壓境,但意料之外,並未下雨。沿著276公里的 大洋路 一路前行,看著窗外,那時在想,世上萬千美景,一生真的無法看盡,但無論是獨身或攜友見其間萬分之一,已是萬分僥幸。  
  
                                
							
						
						
                        
						
						
					
					
					
					
					每年的六月,我都會給自己放次假,既是給自己辛苦了一年的一次獎勵,亦是把身體與精神都放在“路上”,去改變自己的視野和心態。(當然了,這個季節也是淡季,人少、價格也便宜)去看看瑣碎日子里不曾見到的奇妙世界,追尋一下只在電視看里看到的美景,嘗試沒嘗試過極限運動…在陌生的世界獲得安慰與力量,在旅行中重新認識自己,變得淡然與豁達,才是真正的治愈。
第一次出國旅行,按說 亞洲 周邊的國家應該是最好的“試水”選擇,距離近而且文化飲食方面的重合度高。但也正是因為這份相似,讓出國旅行這件事少了點刺激,雖然也好玩,但總感覺像出了個“假國”。所以這一次,我選擇了遠在南半球,氣候與我們截然相反的 澳大利亞 。 世界那麼大,先去澳大利亞(簽證)因為是第一次辦澳洲的簽證,加上自己是白本護照,當時特別擔心有什麼細節沒處理好而被拒簽,所以找了旅行社代辦,費用也就是市場價880¥,主要是圖個安心吧,畢竟旅行社輕車熟路,你只需要提供好相應的材料即可。
材料:

Ps:依附人\個人財產存款證明最好50k起,銀行卡流動資產餘額最好30k起。
澳洲實行電子簽證,申辦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幾率會被電話調查,我當時是提交了材料之後7個工作日就下簽了,也沒有電話調查。(5月9號上午提交申請,5月17號下午就下簽了) 去澳大利亞的秋天,怎能不帶好畫筆與相機?雖然這次去了13天,但實際上只去了兩個地方—— 墨爾本 、和 悉尼 ,一是因為澳洲實在是太大了;二是想玩得比較深度一點輕鬆一點,所以沒有設計一個特別緊湊的行程,除去往返的時間,這次行程還是很輕鬆的,當然也玩出了一定的深度。

機票是提前一個半月買的,買完了機票辦的簽證,因為把機票行程訂單打印出來,這樣下簽會更保險一些。(當然了,買的機票是可以全額退款的)淡季的機票很划算, 廈門 航空“ 大連 🔜 墨爾本 ”,“ 悉尼 🔙 大連 ”往返多程含稅➕保險一共2507¥。(其實早在三月份我就經常刷飛豬App查詢打折機票)

住宿是提前了半個多月在“ airbnb ”App,上訂的,基本上 墨爾本 是人民幣500+一宿, 悉尼 是600+一宿(都是含稅及清潔費之後的價錢)。
小物件:轉換器、電話卡在某寶上買就可以了。帶好防曬霜、墨鏡、帽子,因為澳洲的太陽真的很充足。 在最美的路途中,暢享碧海藍天(交通)澳洲國內最發達的公共交通當屬
航空了,一般在國內不同城市之間轉場都建議飛機,因為火車真的比飛機貴好多。澳洲國內最常見的是捷星航空和老虎航空,兩家都是廉價航空,機票是不包含托運行李額的,所以買機票的時候一定要買好托運行李額,而且要打好提前量(越臨近登機日子,行李額會越貴)。打印登機牌和托運行李基本上都是自助的,如果不會的話可以請教工作人員,當然熱心的澳洲土著看到你不會也會耐心指導你,這個不需要太擔心。
另外,一個人最多只能帶7KG的行李上飛機,而且登機前真的會有人拿你的行李去稱,查的非常嚴,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我和伙伴兩個人從 墨爾本 飛到 悉尼 ,拎了一個20寸登機箱和一個24寸托運箱,提前一周買的15KG的行李額,大概是200¥左右。 時尚都市與鄉間野趣的“混搭”之旅(行程) June 3th, 2019(墨爾本)當地時間9:15到達 墨爾本 機場。 墨爾本 ,一個安逸、慢節奏城市,但時間久了也會羡慕其他國家的熱鬧與繁華。至2018年為止,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 墨爾本 已經七年蟬聯了冠軍。





我跟小伙伴10點多起來,收拾好11點左右出門。晃晃悠悠去吃個brunch,然後再拿出手機去搜尋一下去往目的地的路線。










剛好去往菲利普島的途中途經了世界第三的巧克力工廠,便進去參觀了一下。猶如置身在《查理的巧克力工廠》電影中,觀摩整個巧克力製作過程,知道了在經過了清洗、烘烤、發酵和研磨等多道工序後,巧克力才會誕生。之後又參觀了各種巧克力雕塑,最後還可以自己親手製作巧克力。在這樣的童話世界里,哪個小孩不想要一個巧克力工廠?又有哪個大人不會在巧克力工廠前變成了一個小小孩呢?


我們到達已是下午五點鐘了,木棧道沿著海邊岩石綿延2-3公里,中間分岔朝向不同的看臺。整個觀看過程中,工作人員是反覆強調不許拍照,說閃光燈會傷害小企鵝的眼睛,造成它們無法捕食。

去Lune吃了全世界最好吃的可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