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度的正確打開方式
                                    印度 是悠久的、神秘的、多彩的,是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立即點燃自己豐富想象力的國度。  
  
而在我的眼裡,如果褪去 印度 的色彩,古老的建築和熙攘的人群融為一體,則更是激動不已的奇妙體驗。 ↑水之宮殿
 ↑水之宮殿  ↑齋普爾
 ↑齋普爾  ↑泰姬陵
 ↑泰姬陵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浦爾城市皇宮
 ↑齋浦爾城市皇宮  ↑齋普爾
 ↑齋普爾  ↑新德里
 ↑新德里  ↑德里印度門
 ↑德里印度門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新德里賈瑪清真寺
 ↑新德里賈瑪清真寺  ↑新德里
 ↑新德里  ↑新德里賈瑪清真寺  德里
 ↑新德里賈瑪清真寺  德里  
2018年8月17日清晨我們抵達了 新德里 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乘坐大巴前往酒店的路上,晨曦灑向德里的千家萬戶,雲霞很低,化為鱷魚的形狀。
 ↑新德里 德里給人的直觀感受是非常的親近自然,上空有好多盤旋的飛鳥。德里的市區規劃設計是不允許高層建築的,出了市中心,周邊輻射的城市才開始出現一些高層住宅,這裡的房屋有一些半開放式,我們在車上路過能很清楚的看到兩邊晨起洗漱燒飯的 印度 百姓,很難想象這樣一座城市的人口數量超過 澳大利亞 。
 ↑新德里 德里給人的直觀感受是非常的親近自然,上空有好多盤旋的飛鳥。德里的市區規劃設計是不允許高層建築的,出了市中心,周邊輻射的城市才開始出現一些高層住宅,這裡的房屋有一些半開放式,我們在車上路過能很清楚的看到兩邊晨起洗漱燒飯的 印度 百姓,很難想象這樣一座城市的人口數量超過 澳大利亞 。  
  
對 印度 的食物期待已久,德里的第一頓自助早餐就想好好各種嘗試一下,結果大都不好吃,而且很辣。早飯後不久,我們出發前往 印度 最大的清真寺——賈瑪清真寺。實際上 印度 各地很多清真寺都叫這個名字,賈瑪是“星期五”的意思。
  
在路上我們看到,德里的車牌有各種樣式,五顏六色,很有意思。我們想拉起窗帘遮一下越發刺眼的光線,卻被司機立刻制止,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在德里,大巴車是不能拉上窗帘的,因為之前發生過公交車強姦事件,當局對此非常敏感。看得出 印度 也很想改變人們對這個國度某些方面的刻板印象。
  
去過 印度 的朋友都知道, 印度 人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no problem!我想,事實可能還要更誇張, 印度 人的隨性和無所謂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似乎對一切都那麼不在意。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印度 對任何民族、宗教、生活方式都體現出極強的包容性,他們對自己的國家甚至對自己也是如此。我們的大巴車穿行在德里的寬窄馬路上,我發覺有很多人真的住在馬路邊上,這裡是他們的家,他們的生活與城市融為一體。 ↑新德里 而在德里紅堡(那是昔日莫卧兒王朝的皇宮,如同 中國 的紫禁城)的旁邊,竟然有一個巨大的牲畜及農貿交易市場,你能想象嗎? 新德里
 ↑新德里 而在德里紅堡(那是昔日莫卧兒王朝的皇宮,如同 中國 的紫禁城)的旁邊,竟然有一個巨大的牲畜及農貿交易市場,你能想象嗎? 新德里  
所以到了 印度 ,城市和農村有時候確實分不清楚,這位大概是國會議員候選人的海報仿佛也在彰顯這一切的不可思議。 ↑新德里
 ↑新德里   
也許極度的喧囂和極度的髒亂是北 印度 的常態,但至少在賈瑪清真寺,留給你一片優美祥和的凈土。
 ↑新德里賈瑪清真寺
 ↑新德里賈瑪清真寺  ↑新德里賈瑪清真寺  阿格拉
 ↑新德里賈瑪清真寺  阿格拉  
阿格拉 距離德里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並不算遠,但這裡已經是 北方邦 的地盤了。現在的 阿格拉 已經完全是一座旅游城市,每年來到泰姬陵的300多萬游客甚至比這裡的人口還要多,但在500年前,這裡是 南亞 次大陸的統治中心。
  
印度 的高速略有點顛簸,還是蠻不錯的,比想象中的好。我們在路上討論錫克教的問題,我們瞭解到教徒們不可以吸煙,不能剪頭髮,而且必須 包頭 ,得知原因的時候我震驚了,原來錫克教認為這樣的頭巾可以起到頭盔的作用,漲芝士了!
  
除卻泰姬陵, 阿格拉 城市也還是非常有魅力的。 ↑阿格拉
 ↑阿格拉  ↑阿格拉
 ↑阿格拉   
印度 牛背上都有一大塊凸起,它們在城市的路上閑逛,十分悠哉,而車輛見之都能 禮讓 有序,配合默契。 印度 晚餐時間是七點半開始,怪不得他們那麼胖,我們已經餓的不行了,卻突然發現這裡的食物居然有牛肉,原來 印度 國家規定不能吃黃牛肉,但水牛是可以的,這些肉都是水牛肉。
  
  
對泰姬陵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各種幾大奇跡里必然有的建築,世界上最白最好的 大理 石都用在這裡了吧。即便這樣,在一片綠蔭地的遠處,泰姬陵的剪影突然出現在視線里的時候,我還是禁不住“哇”!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無論是哪個角度看上去,都是沒有瑕疵的美。
 ↑泰姬陵 泰姬陵無論是哪個角度看上去,都是沒有瑕疵的美。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 傳說中泰姬陵裡面很臭,因為大家都光腳進去參觀。但實際上還好,只是有一些悶。
 ↑泰姬陵 傳說中泰姬陵裡面很臭,因為大家都光腳進去參觀。但實際上還好,只是有一些悶。 
                                
							
						
						
                        
						
						
					
					
					
					
					而在我的眼裡,如果褪去 印度 的色彩,古老的建築和熙攘的人群融為一體,則更是激動不已的奇妙體驗。














2018年8月17日清晨我們抵達了 新德里 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乘坐大巴前往酒店的路上,晨曦灑向德里的千家萬戶,雲霞很低,化為鱷魚的形狀。

對 印度 的食物期待已久,德里的第一頓自助早餐就想好好各種嘗試一下,結果大都不好吃,而且很辣。早飯後不久,我們出發前往 印度 最大的清真寺——賈瑪清真寺。實際上 印度 各地很多清真寺都叫這個名字,賈瑪是“星期五”的意思。
在路上我們看到,德里的車牌有各種樣式,五顏六色,很有意思。我們想拉起窗帘遮一下越發刺眼的光線,卻被司機立刻制止,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在德里,大巴車是不能拉上窗帘的,因為之前發生過公交車強姦事件,當局對此非常敏感。看得出 印度 也很想改變人們對這個國度某些方面的刻板印象。
去過 印度 的朋友都知道, 印度 人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no problem!我想,事實可能還要更誇張, 印度 人的隨性和無所謂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似乎對一切都那麼不在意。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印度 對任何民族、宗教、生活方式都體現出極強的包容性,他們對自己的國家甚至對自己也是如此。我們的大巴車穿行在德里的寬窄馬路上,我發覺有很多人真的住在馬路邊上,這裡是他們的家,他們的生活與城市融為一體。

所以到了 印度 ,城市和農村有時候確實分不清楚,這位大概是國會議員候選人的海報仿佛也在彰顯這一切的不可思議。

也許極度的喧囂和極度的髒亂是北 印度 的常態,但至少在賈瑪清真寺,留給你一片優美祥和的凈土。


阿格拉 距離德里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並不算遠,但這裡已經是 北方邦 的地盤了。現在的 阿格拉 已經完全是一座旅游城市,每年來到泰姬陵的300多萬游客甚至比這裡的人口還要多,但在500年前,這裡是 南亞 次大陸的統治中心。
印度 的高速略有點顛簸,還是蠻不錯的,比想象中的好。我們在路上討論錫克教的問題,我們瞭解到教徒們不可以吸煙,不能剪頭髮,而且必須 包頭 ,得知原因的時候我震驚了,原來錫克教認為這樣的頭巾可以起到頭盔的作用,漲芝士了!
除卻泰姬陵, 阿格拉 城市也還是非常有魅力的。


印度 牛背上都有一大塊凸起,它們在城市的路上閑逛,十分悠哉,而車輛見之都能 禮讓 有序,配合默契。 印度 晚餐時間是七點半開始,怪不得他們那麼胖,我們已經餓的不行了,卻突然發現這裡的食物居然有牛肉,原來 印度 國家規定不能吃黃牛肉,但水牛是可以的,這些肉都是水牛肉。
對泰姬陵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各種幾大奇跡里必然有的建築,世界上最白最好的 大理 石都用在這裡了吧。即便這樣,在一片綠蔭地的遠處,泰姬陵的剪影突然出現在視線里的時候,我還是禁不住“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