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游記】兩個吃貨的環球試吃報告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德林港 這些年陸陸續續去過一些國家,欣賞了一些風景,雖然學問不曾見長,倒是變成了一枚貨真價實的吃貨。吃來吃去,其實我最愛的還是中華料理。時不時地,人在異國他鄉,眼睛上天堂,胃口鬧思鄉,非得費盡周折地採買材料,親身洗手作羹湯,才能撫慰它的壞情緒。

當然,好吃的人往往懶做。至少我是這樣。在外面,儘管沒少自己做飯,但更多的當然是嘗試本地特色。吃似乎是直抵貪圖安樂的捷徑,走上這條道路,不但有限的旅費如涓涓細流一樣四散而去,人生也成了一筆小零錢,被我零敲碎打地拋擲出去。一晃眼,就從意氣風發的青蔥少年,變成貪戀些微愉悅的懶散中年。

當然,樂觀一點兒說,意氣風發固然可嘉,安於找樂卻也未必可恥。回顧過往,我至少還能滿足地感嘆一句:嗯,一路走來一路吃,居然吃了這麼多地方,倒也不枉此生了。
泰國:流動的地攤盛宴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曼谷興來飯莊 撇開食品安全不談, 中國 菜最大的亮點在於菜系繁多,口味豐富,而且不論價格高低,都能吃到驚喜。就這一點, 泰國 菜最有我朝之風,雖然總體口味趨向酸辣,在變化上稍遜風騷,但奈何此間食材齊備,品目眾多,上至鮑翅燕參,下至粥粉麵線,都能教饕餮客們吃到高潮。

一度,我愚蠢地以為 泰國 菜就是冬陰功湯為代表、程度不同、冷熱有異的各種酸酸辣辣。玩兒了幾趟才漸漸瞭解, 泰國 也是有菜系的。中部菜式柔和 中國 、 印度 與 日本 特色,喜食生鮮,口味酸辣中帶一絲甜;北部菜式受 緬甸 影響,常以羅望子和黃薑入饌; 東北 部菜式偏近 老撾 山民,口味略重,常以糯米飯糯蘸菜而食;南部菜式則因近海而以海鮮為主,偏好以椰汁椰奶調味。

初去 泰國 還是剛開始背包自助,自然成了攻略黨,從建興酒樓的咖喱皇炒蟹,到 清邁 的千人火鍋,再到 普吉島 的patong海鮮區,一家家按圖索驥,循著別人的意見,測試自己的口味。後來,一則是漸漸有經驗壯膽,會根據土著的密集程度選本地餐館,二則到底有了自己的吃飯喜好,就開始自作主張地胡亂吃喝了。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皮皮島的海鮮餐館 毫不誇張地說,旅人在 泰國 大可以甩開攻略書,放心地到處覓食。雖然不能說絕對,至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看中的美味一定製作精良,價格也童叟無欺。

泰國 留下了太多的美食記憶。我們曾經在 曼谷 唐人街逡巡,尋找古早的 潮汕 口味,撞進隱蔽在不起眼角落的小館子,為蝦棗、豬肚粥、蟹粉魚鰾湯的精彩贊嘆不已;曾經迷上新鮮美味的三文魚飯,在小小的日式居酒屋流連忘返;曾經在 清邁 的尼曼海明街一家家地嘗試咖啡,確認自己最愛哪一間美妙的小店;也曾經被本地人帶著,深入 清邁 老城外迷宮般的細巷子,尋找傳說中最正的泰北咖喱面,為7塊一碗的面里還埋了根 豐潤 的雞腿而莫名興奮;更曾經在 皮皮島 嘗試中泰結合口味的海鮮套餐,一不小心兩個人點了四人份,吃到只能扶牆而出,瘋狂地繞著沙灘暴走消食。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曼谷中國城夜市 不過,最難忘當然是 泰國 幾乎遍及每個城市的夜市。對於吃貨來說,黃昏儼然是 泰國 一天中最美妙的時刻,因為流動的盛宴即將開場。是的,海明威用《流動的盛宴》來比喻 巴黎 文學家藝術家們的黃金時代,而用它來形容 泰國 的夜市,同樣貼切。

東南亞 特有的濕熱夜風裡包裹著熟芒果細膩的香甜味,碳烤肉串的焦香味,辣椒、香茅、羅望子在熱油里爆炒的濃郁氣味,以及蒜蓉辣椒蒸煮扇貝、大蝦、螃蟹的鮮香味,這儼然是最佳開胃序曲。

街燈亮起來的時候,手推車、三輪車、碳烤架、煤氣爐、簡易攤棚也已經一字排開了,它們可能出現在尋常巷陌,也可能就擺在最豪華的商圈傍邊。跟著,五顏六色的食物陸續擺出來:青木瓜 沙拉 、當日壽司、豬雜湯粉、魚丸湯粉、蜜汁豬頸肉、咖哩魚餅、油炸昆蟲、菠蘿炒飯、蝦醬炒飯、芒果糯米飯、燕窩白果糖水……幾乎每個攤子都有自己的特色與招牌。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建興酒家 大多時候,攤主們並不起勁地吆喝叫賣,只是靜靜地微笑,或者默默地忙碌,反正食客早就足夠川流不息了。這個時間,在這裡逛盪的,都是找樂子的人,不為應酬,不趕時間,帶著閑閑的心,像君王選擇后妃一樣,細細挑揀合心合意的那味菜。

我一直疑心, 泰國 上班族是不是壓根不下廚燒飯啊。他們或者一身職業裝,或者T恤牛仔短褲,拎著公文包,而女性往往妝容還一絲不苟。他們從容地選中幾樣吃食打包,再從容地步向地鐵或公交站。

泰國 人對細節的追求也體現在夜市之中。簡單的奶黃包會做出不同的花樣,有的是粉紅小豬,有的是棕色小熊,有個是明黃小鴨子,蠢萌的造型就足夠叫人駐足難去。打包一份豬雜粉,米粉包一袋,豬雜包一袋,湯再包一袋,蘸料則單獨有一個更小的袋子裝,最後彙總到一個大袋子里,讓顧客方便隨手拎,而拎到旅館,這一堆湯湯水水基本絲毫不會撒漏出來。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泰北名吃咖喱面 說實話,夜市所在的街巷在“盛宴時段”雖然不算髒得一塌糊塗,但烤肉簽、塑料吸管和擦過手的衛生紙遍地丟還是有的,攤子周邊也難免湯汁淋漓、油漬斑斑。然而神奇的是,轉過天來一大早,那段街道一准被打掃得乾乾凈凈,全無盛宴散場後的狼藉。在 夜豐頌 ,我們從一家酒吧溜達出來,正好趕上了夜市收攤之後,幾乎每個攤檔都有那麼一個人,蹲在地上,努力地用刷子清潔地面。

作為一個故鄉與定居地都沒有夜市的夜市愛好者,我只能說,真心羡慕 泰國 人民。不,真心羡慕一切有夜市城市的居民哇!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咖啡時光 老撾:想說愛你不容易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香通面館 說完 泰國 ,正好說說與它一衣帶水的 老撾 。從 巴色 過了沖梅關口,細窄殘舊的公路變成六車道高速,我們的心情也同車速一樣,迅速飆到high。在 烏汶 等去 曼谷 的火車,我們跑去火車站對面的簡易小店各叫了一份大約8塊人民幣的蝦仁炒飯。熱騰騰的兩隻大盤子端上來,只見潔白米飯里藏著一顆又一顆粉紅的蝦,附帶若干魷魚、玉米筍、萵筍和胡蘿蔔片,我們異口同聲地感嘆:啊,這才叫食物嘛!

終於離開 老撾 了!終於結束了不知道該吃什麼的日子!說起來,倒不是 老撾 的食物難以下咽,這裡的主打食物是米粉,當然不可能難吃到哪兒去--好歹是熟悉的味道嘛,主要是大多數情況下,在 老撾 吃飯的性價比委實不高。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老撾最佳早餐 很多時候,國家窮苦並不代表物價低廉。去過 阿富汗 的朋友一再吐槽彼地花銷不菲;派駐 西非 的同學感嘆, 乍得 的物價完全堪比 瑞士 ;我們在 贊比亞 也曾驚悚地發現,一瓶500毫升的海飛絲洗發水作價超過80塊人民幣。比起這些地方, 老撾 雖然便宜太多了,但對照 泰國 越南 這對左鄰右里,我常常是拿起 老撾 餐館的菜單,默默瀏覽一會兒,又默默掉頭離開。

在 琅勃拉邦 ,一碗頂著一小撮肉絲的米粉在游客集中區要賣到12塊人民幣以上,而8、9塊一碗的土著區地攤米粉,又是按照 老撾 人含蓄的胃容量設計的,根本不能滿足我這樣的 中國 吃貨。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菜市場里的自助餐 還好,我們像發現救星一樣,發現了菜市場。不論是 琅勃拉邦 ,還是 萬象 ,菜市場里都有大約20塊一斤的烤豬排,皮酥肉嫩,蘸料酸甜,買少許青菜蘑菇自己動手炒炒,再煲一碗白粥,配上著名的LAOS啤酒,就是一個完美的晚上。再懶一點,菜市場里還有大約10塊出頭可以隨便吃到撐的素食自助餐,雖然口味談不上出挑,但至少可以滿滿地補一次維生素。

不過,更多的菜市場並不叫人愉悅, 比如 豐沙灣 。雖然坐擁石缸平原這個觀光景點,但當地的窮困似乎並未因此而被拯救。去看本地作坊釀酒,掌柜的老婆婆佝僂著枯瘦矮小的身子,一頭白髮,牙齒也殘缺到不剩幾顆,一問年紀,誰知她竟然60歲都不到,儼然是嚴重缺乏蛋白質所致。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賣發酵燕子的菜市場 說回 豐沙灣 的菜市場。對我來說,這裡最惹眼的要數發酵燕子,大概十數個攤子都在賣,黑褐色的鳥狀物浸泡在黑褐色的汁液里,遠遠就有一股怪異又刺鼻的味道。“這個,是,吃的?”我比划著跟攤主交談。攤主用力點頭,表示這是此地特色,可以燉湯,也可以加入蔬菜來炒米粉。這裡也有野味出售, 比如 山鼠,又 比如 豪豬。倒是在米粉攤子兜了一圈,發現一律是來自 中國 的三無產品,或者包裝簡陋的 越南 貨,全無本地製造的蹤跡。

在這個菜市場上,肉攤只有兩個,價格雖然可以接受,但看起來肉質顏色暗沉,加上蒼蠅環繞,實在叫人接受無能。魚倒是便宜,我們買了兩條類似鯰魚的河魚,一共9塊錢。不過,魚肉攤子看起來遠不如蔬菜攤子熱鬧。大概,這裡的底層是生活真的是很艱辛吧。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最愛的烤小豬 四千美島 因為深受各國鬼佬的喜愛,食物顯得豐富些,披薩、意粉、 三明 治之類的西式簡餐俯仰可見。不過,很多餐館的餐牌上,這些食物前面往往有個前綴“happy”。追問為什麼叫happy披薩,服務生臉上就浮現出一個曖昧的笑容,答曰:“裡面有讓你happy的調料啊。”再追問,他們才公佈答案:大麻。

在好奇心和做遵紀守法好公民里糾結了一下,我們最終沒有體驗這種“調料”是否會帶來happy。倒是我們一對情侶朋友後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這邊喝了一杯happy酸奶。結果,幸虧男的一位身強力壯,且沒喝多少,把快睡著的女友扛回旅館了。

吐了半天槽, 老撾 其實還是有兩樣相對物美價廉的好東西的。一是法式牛排,一是法棍加肉和蔬菜。畢竟是 法國 殖民地嘛。雖然前者拼價格比品質,跟 阿根廷 牛排隔著一個太平洋距離,雖然後者常常不像 越南 同款那樣總是新鮮出爐,但找到它們,大概是可以相對愉快地喂飽自己。

當然, 老撾 還有著名的小粒咖啡。不過,攤子上5塊一杯的貨色往往叫人提不起興緻來,咖啡館里自然有更好的選擇,不過小小一杯現磨咖啡,一般要在15塊以上,大杯或者花式咖啡20塊、30塊也不稀奇。講真,這已經是帝都物價了吧。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滿月咖啡館 斯裡蘭卡:吃貨的地獄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永遠的斯裡蘭卡咖喱反 要說對哪裡的食物最接受無力,我絕對會選 斯裡蘭卡 。固然因為彼地食物實在乏善可陳,也不乏我在 斯裡蘭卡 遭遇了第一次旅行失落期的緣故。據說,旅行到3個月左右,最容易出現失落期,絢麗的風物人情往往難以再叫自己提起興緻,水土不服的麻煩也會不請自來,而旅人不免反覆捫心自問:到底我們為什麼要奔向遠方?

幸運的是,在旅行進行到第三個月,我們進入了 印度 。嗯, 印度 ,你懂的。在愛它的人眼裡,它具有不可思議的豐富文化 和美 妙人情;在恨它的人看來,它就是不可思議的集髒亂差於一色,共騙子、小偷與色情狂齊飛。我們屬於前者,於是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國度又晃蕩了將近三個月,把低落期延後了。

進入 斯裡蘭卡 恰逢春節假期,先是在 康提 差點淪落到露宿街頭,接著遭遇了疑似精神病人的騷擾,而覓不到美食這個悲劇又接踵而來。足有十天的時間,我們帶著一臉“老子很不爽”地表情,走過這個號稱“微笑之國”、“ 印度 洋上最美的一滴眼淚”的半幅國土。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最悲慘的年夜飯 心情低落到谷地的一天,正是2013年的大年三十,我們從 獅子 崖搭一輛巴士來到俗稱東古城的波隆納魯瓦。預訂的旅館環境優雅--在一片稻田環繞之中,但在夜色里一路摸過去,就需要很費一番折騰,除了各種找路,還得躲避看門狗這種可怕生物。總之抵達那裡,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老闆誤以為我們不來(雖然訂房時寫了可能會晚到,具體抵達時間我不確定),把最後一間客房賣給了一個 德國 四人組。

還好,老闆總算騰出了一件工人房,雖然有窗而無玻璃,各種蚊蟲亂飛,但好歹能安頓下來,而且當晚房費任給,次日房費打折。收拾心情去吃飯,餐廳的餐牌上照例只有 斯裡蘭卡 老三樣:咖喱白飯、咖喱炒飯和咖喱炒餅。

問“有沒有魚”,被告知“沒有”。
“好吧,那麼肉有什麼?”
“還有雞。”
“那麼咖喱雞配米飯吧。”
“對不起,沒有米飯。”
“好吧,那隻有炒餅咯。”
“對不起,沒有餅。”
“好吧,那就做一盤咖喱雞好了。”
“對不起,不能做咖喱雞。”
“啊,你們到底搞什麼?”
“只有咖喱炒飯,還有炸雞。”

就這樣,我們過了史上最悲慘的一次春節,吃了史上最凄涼的一頓年夜飯。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有紅茶的早餐 說起來,都是主打咖喱的國度, 印度 的咖喱就明顯變化多端,辣味的、椰香味的、薑香味的,輪番搭配牛羊肉、魚蝦、菠菜奶酪、土豆茄子。對我來說,儘管歷久,到底彌新。 斯裡蘭卡 咖喱相形之下就單調多了,就我吃過的十來家館子,味道猶如麥噹噹的炸雞翅--在哪裡都一模一樣。

一路上不斷把萍水相逢的其他旅人當負能量垃圾桶,各種吐槽 斯裡蘭卡 沒得吃。 法國 和 意大利 旅人聽了,都會笑得合不攏嘴“這兒可是 英國 殖民地,自然跟 英國 人一樣咯, 英國 人的飯吶,嘖嘖嘖”; 中國 旅人則善良地告訴我們“再忍一忍,快到海邊啦,那兒能找到華人館子,還有烹蝦吃”。

紅茶小鎮努瓦納 伊利亞 成了那個神奇的轉折點。可能是涼爽的氣候叫人精神一振,可能雲霧繚繞的山林茶園撫慰了心靈,但更直接的,這裡旅館提供的早餐很棒,豐富的水果搭配烤得酥脆的麵包,最重要還有那壺甘醇香濃的紅茶。

說起來也蠻奇怪的,明明是高品質紅茶產地,明明本地紅茶的價格並不昂貴, 斯裡蘭卡 人顯然更鐘意甜味碳酸飲料,對奶茶的熱情也沒有 印度 人那麼高漲。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斯裡蘭卡的菜市場 總之,我們終於來到了海邊,開始瘋狂地尋找傳說中的華人餐館,從馬 塔勒 到美蕊沙,再到安博蘭托特。每一次都是興衝衝地出門去,一路抱怨著“守著這麼長的海岸線,為什麼沒有海鮮吃?為什麼只有死魚賣?”回家來。

後來才知道,那家有烹蝦吃的館子在高爾,老闆是印尼華人,因為當年著名的排華事件,漂泊到高爾古城落地生根。“其實味道也沒有很出眾啦,”朋友這麼告訴我,“但是好歹是鮮蝦,好歹沒有咖喱,當然叫人一吃鐘情咯。”

最終,我們也沒能吃上這道一吃鐘情的蝦。因為被“好好大吃一頓”這念頭驅使著,我們訂了一張飛往 泰國 機票,在高爾的時間被壓縮得只剩一天。那麼,這一天還是留給一壺好茶吧。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任何時間都是飲茶時間 埃塞俄比亞:神奇的“小抹布”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一盤英吉拉 連著說了幾個 亞洲 國家,換個大洲,說說 非洲 的吃食吧。就我走的 非洲 東部和南部幾個國家,總體上,黑人兄弟的伙食居然並不差。牛羊肉和雞肉供應豐富,水產物美而價廉,水果蔬菜雖然品種不多,品相往往也不怎麼好看,但畢竟是綠色食品。只是,主食偶爾叫人不太適應。

說到主食,就不能不說到 埃塞俄比亞 的英吉拉。看過《萬水 千山 走遍》的吃貨,大概會記得三毛描寫 墨西哥 名吃塔可,說它是“可愛的小抹布”。可是,英吉拉的“抹布”即視感可比塔可高上幾個次元。

從外觀上看,英吉拉總是灰撲撲的,帶類似蜂窩狀的孔洞。通常,英吉拉烙熟時是圓圓大大的一張,埃塞人習慣將它捲起來,再切成段,碼成一盤或一小籃子端上桌。至於味道,它聞起來有點酸酸的,又有點麵食餿掉之後的感覺。吃的時候,它須得蘸肉湯或菜汁,簡直全方位地像一塊兒身經百戰的臟抹布。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準備烙餅的埃塞女人 英吉拉並不好吃,一定要比較的話,味道有點類似老 北京 推崇的豆汁,口感則軟塌塌的,不似麵粉那麼筋道。埃塞的許多餐館大概早發現了外國游客對它很難有愛,所以在我們點菜時,服務生總會體貼地問一句:要麵包還是英吉拉?若答案是英吉拉,他們臉上往往會綻放出一個欣慰的笑容,似是驕傲,又有點兒“你小子果然識貨”的意思。

在埃塞,我一路都是吃英吉拉的,倒不是口味特異,也並非討好埃塞人民,主要像這樣前所未聞的土特產,不管好吃不好吃,總要努力體驗,不然回了國也就再吃不到了。何況,麵包並非新鮮烘烤,而是尋常超市可見的貨色,經常還是偏甜味道的,跟燉肉燴菜不搭。

去奧姆河谷看土著部落時,我們曾經找了位嚮導。某一日,他突然指著一片貌似雜草的植物說:“看,這就是英吉拉。”在我的臆想里,英吉拉大概是類似蕎麥的樣子,誰知全非如此,它有點兒像麥子,一穗穗的,但每一穗都很細小,捻開來,裡面的顆粒更細如芥子。據導游說,這作物有個好聽的名字,叫“ 埃塞俄比亞 畫眉草”,但產量很低,製作工序也有點小複雜,需要磨成粉,調成漿,經過幾日發酵,再像攤煎餅一樣攤出來,只不過由於它粘稠軟榻,無法翻面,只能等錶面不斷發泡時,撤火晾涼,最後捲成一大卷,切開食用。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奧姆河谷里的部落集市 因為埃塞多火山岩土,水源受土壤影響,礦物含量高,長期飲用容易患上腎結石。然而,上天造物誠不我欺,往往有相生必有相剋。英吉拉恰好就是這病的剋星。這知識是書本里得來的,但英吉拉的另外一個奇效我倒是親身體驗了。

一起走埃塞的還有幾個同伴,大約玩了5、6天的樣子,開始有人皮膚上起紅包,像是被蚊子叮過那樣,很快就連綿成片,而且不時作癢,相當痛苦。我們以為是遭遇跳蚤了,於是集體塗驅蚊水,瘋狂洗衣服,甚至搬去貴價旅館住,但毫不見效,而且中招者越來越多。後來發現,僅有兩個沒中招的人都是堅持“服食”英吉拉,拒絕與麵包為伍的。

容我猜測一下哈,埃塞氣候乾燥,飲食多牛羊肉,水果則主要是芒果,加上我們每天都少不了來上幾杯咖啡,難免因上火導致抵抗力下降,細菌入侵皮膚造成感染的可能性極大。英吉拉大概是寒性的,正好可以消火去內熱。嗯,以上內容純屬假設,並無科學根據。反正,離開埃塞之後不到一周,中招的人也都恢復正常了。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四姐妹餐館的女主人們 以文明程度論,我在埃塞最喜歡的城市是古城 貢德爾 。街道較之其他地方,明顯要清潔一些,商鋪飯館也多少有點文藝氣息,特別是那家四姐妹餐館。餐館主人正是一家四姐妹,除了三姐專職打理生意,其他三人各有職業, 比如 警察局女官,又 比如 進出口商人,儼然是當地的白富美。她們都講得一口流利英文,看似見多識廣的樣子,其中一個還來過 中國 。餐館則佈置得既有 非洲 民族風,又有英式整齊精緻的格調,食物精緻可口,關鍵是價格還不貴,至少對游客而言。

不論餐廳美麗與否,菜餚合意與否,埃塞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輕輕易易地就能喝到一杯好咖啡,不論是連鎖咖啡館(嗯,八一卦,是埃塞第一富商給自己情婦的買賣,而且就用情婦的名字命名),還是滿街可見、1塊多人民幣一杯的地攤貨,基本無一例外地顯現高品質咖啡產地的風範。

由此可見,埃塞人民是熱愛咖啡的。那些褐色的小顆粒在他們眼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出口創匯的工具。在 肯尼亞 、 坦桑尼亞 屢屢喝到類似刷鍋水一般的咖啡後,我不得不感嘆,埃塞人民還是很可貴的。

熱愛咖啡也算是熱愛生活的一個體現吧。熱愛生活的人總是有希望的。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草棚里的美味咖啡 贊比亞:火車零食和美食超市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贊鐵路上的移動補給站 美國 旅行作家保羅.索魯說的沒錯,在旅行之中,“前往的過程與抵達之後一樣繽紛多彩”。私以為,某些時候,這種多彩甚至是加倍的。

造訪有口皆贊的美景,有時像翻拍電視劇,起承轉合的精妙之處仿佛無不在驗證前人的經驗,因為遇見而獲得的喜悅往往遵循著名人的背書, 比如 游覽西湖吧,我們很可能忍不住感嘆:蘇東坡他老人家果然說的沒錯,淡漠濃妝總相宜啊。然而,單純在路上移動這個過程是沒有預設的,不帶目的地揮霍時光,偶爾有所發現,不論是驚喜還是驚嘆,似乎都比觀光名勝更為生動深入一些。

好吧,其實我想說的是在 贊比亞 的那些事。去 贊比亞 ,一是為看著名的 維多利亞 的跨國瀑布,二是為了申請 納米比亞 簽證。其實,完成這兩樁事總共只花了一天半時間,而我們總共在 贊比亞 獃了7天。現在想想,“垃圾時段”里遇到人,嘗到的味道,在我的記憶里比瀑布黃昏更歷歷在目。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來圍觀火車的贊比亞孩子 我們搭乘火車從 坦桑尼亞 首都 達累斯薩拉姆 ,前往 贊比亞 中部城市的卡皮里波希。這段路全長1860.5公里,似乎並不是很驚人地跨度,但搭火車走完全程,官方的說法是48小時,實際上我們花費了62小時,但這絕非嚴重晚點,據我所知,有人曾經悲慘地活活坐了120小時。

說實話,這趟鐵路的火車餐水準並不低,價格尚可接受,一份牛肉配白飯帶少許蔬菜 沙拉 ,外加一瓶可樂,不到30誇查( 贊比亞 貨幣,1誇查在2013年8月約等於人民幣1塊2),味道也比 中國 絕大多數火車盒飯高明得多。

缺點一是不提供早餐;二是選擇很少,主菜只有牛肉或雞肉,主食也僅能選擇白飯或通心粉;三是對某些大胃口的旅人,它也稱不上分量足, 比如 在火車上偶遇的朋友、在 巴黎 攻讀科學博士的劉先森,他每頓飯就能輕鬆幹掉兩份火車餐。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贊鐵路上的沿途風光 好在還有火車零食。在這趟漫長的旅途中,我經常會有種錯覺,火車是這片粗糲大地上的唯一“生物”。遍佈黃草與荊棘的大地無限鋪展,偶爾有一小片枝幹虯結的樹林掠過,仿佛時間凝固在某一秒種,天地萬物就此定格。唯獨在停車的時候,不論是城市還小鎮,都會有一大群人“憑空”冒出來。他們打著赤腳,或是頭頂一個 大竹 籃,或是手捧巨大塑料袋,以最快的速度圍攏到窗口,迫不及待把竹籃里、袋子里的食物高舉起來,甚至直接推進車窗,大聲吆喝著“便宜哇,快買啊”。

孩子們特別青睞我們這樣的外國人,一邊努力踮起腳尖,用小手啪啪拍著車窗,一邊快樂地尖叫著“巧克力,糖果”。不,他們可不是來推銷這個的,顯然是曾經從外國人那裡嘗到過甜頭,並且牢牢記住了這甜頭的英文名字。赤裸裸的貧困會給人難以描述的不安感,當然有愧疚,有同情,甚至有些許的厭惡,但更多的是無能為力。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盧薩卡街邊小飯館里的烤魚套餐 說到貧窮, 贊比亞 的狀況顯然比 坦桑尼亞 更慘烈。這一點從火車零食上就清晰可見。在 坦桑尼亞 ,我們能見到不少賣烤肉串、肉燴蔬菜配Ugali( 東非 流行的主食玉米麵團)、碳酸飲料、橙子與甘蔗、煮花生與炸豆子,甚至冰淇淋和油炸甜甜圈的小販,但進入 贊比亞 以後,火車零食就只剩下油炸木薯餅、油炸小魚乾和香蕉這幾樣了。

油顯然是反覆使用的,炸木薯餅有一股所謂的“哈喇味”,小魚的內臟清理得也並不乾凈,雖然肉質確實蠻新鮮的,但腥味同樣重得很。在車廂連接處抽煙時,同車的坦桑商人都頗為嫌棄地表示:“坦桑有活力, 贊比亞 又臟又窮又貴,要不是為了生意,我可不願意來這鬼地方。”

然而, 盧薩卡 ( 贊比亞 首都)又打敗了我貧乏的想象力。城中心和使館區堪稱寧靜美麗,夾道的藍楹花樹如同一柄又一柄撐開的淺紫藍大傘,微風拂過,簌簌花落。在使館區散步尤其愜意,竹林和紫荊花樹交相掩映,牽牛花和金鶯蔦蘿爬滿院牆,夾竹桃、九重葛、雞蛋花、聖誕紅的花枝越牆盛放,門口則栽滿了紫羅蘭與繡球花。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盧薩卡的街頭水果攤 更狠的是,這裡還有超級現代的Shopping Mall,白色 大理 石地板乾凈得可以清晰倒映人影,3D影院正與世界同步播放著 美國 商業大片(值得一提的是,還有 印度 大片看吶),牛排館格調優雅,衣著筆挺的使者正用標準的英文給一對鬼佬夫妻推薦餐酒。

底層的FOOD LOVER超市更讓我們渾然忘記了身在黑 非洲 。從大孔奶酪到三文魚壽司,從 法國 紅酒到 荷蘭 啤梨,咖啡專售區則彙集了全球優質產區的貨色:爪哇、 危地馬拉 、 巴西 、 越南 、 肯尼亞 、 馬拉維 ……倒是 贊比亞 本地咖啡不在其中。

我們終究是可悲的都市動物哇。在 盧薩卡 那幾天,幾乎每天都有幾個鐘頭花耗在這裡,選擇我們熟悉的零食,以及不怎麼熟悉的咖啡豆、 南非 紅酒。

直到那一天,因為突然生病,我沒有跟其他人去博物館溜達,因為想吃水果上了趟街,看到一群學生模樣的小孩子圍著一個小攤,正說說笑笑的吃東西。湊近了看一眼,當場風中凌亂,他們在津津有味品嘗的居然是涼-拌-大-青-蟲。

好吧,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總比我們想象的更廣博,更幽深,更龐雜,更出乎預料,不論是好的那一面,還是壞的那一面。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重口味的涼拌菜 坦桑尼亞:5美金的生日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