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愛的浪漫曲 巴黎羅馬冷翡翠…… 法瑞德意四國十三日之旅

愛的浪漫曲 巴黎羅馬冷翡翠…… 法瑞德意四國十三日之旅

法國自助遊攻略
↑巴黎聖母院 玫瑰花窗。
維克 多·雨果曾經說過,“藝術有兩種原則:一種是構思,它產生了 歐洲 藝術,另一種是想象,它產生了東方藝術。”
法國自助遊攻略
↑巴黎聖母院
法國自助遊攻略
↑巴黎聖母院
法國自助遊攻略
↑巴黎聖母院 巴黎 聖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風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 巴黎 的象徵。它矗立在塞納河畔,位於整個 巴黎 城的中心。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該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築風格,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 法國 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巴黎 聖母院建造全部採用石材,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築莊嚴和諧。雨果在《 巴黎 聖母院》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站在塞納河畔,遠眺高高矗立的聖母院,巨大的門四周佈滿了雕像,一層接著一層,石像越往裡層越小。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長,與上部尖尖的拱券連成一氣。
  中庭又窄又高又長。從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體加上頂部聳立的鐘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種向藍天升騰的雄姿。 巴黎 聖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築中最美妙、最和諧的,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把立面分為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後世的許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樣子。
   巴黎 聖母院為 歐洲 早期哥特式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代表,它是 巴黎 第一座哥特式建築。集宗教、文化、建築藝術於一身的,原為紀念 羅馬 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為 巴黎 聖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哥特式,原是從哥特民族中演化過來的,指的是北方野蠻民族,含有貶義。但後來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貶性,變成了當時一種文化的名稱了。
  哥特式建築特征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稱這種建築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狀好像一個拉丁十字。十字的頂部是祭壇,前面的十字長翼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廳,供眾多的信徒做禮拜用。教堂的頂部採用一排連續的尖拱,顯得細瘦而空透。教堂的正面往往放一對鐘塔。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靈輕巧,又符合變化與統一、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等建築美法則,具有很強的美感。
   巴黎 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是因為它是 歐洲 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在它之前,教堂建築大多數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頂、粗矮的柱子、厚實的牆壁、陰暗的空間,使人感到壓抑。 巴黎 聖母院衝破了舊的束縛,創造一種全新的輕巧的骨架券,這種結構使拱頂變輕了,空間升高了,光線充足了。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很快在 歐洲 傳播開來。
   巴黎 聖母院更是作為許多情侶想要結婚的地方,這裡見證了更多的人不少的愛,漂亮的外表以及優雅的環境給它招攬了不少的粉絲。 協和廣場
法國自助遊攻略
巴黎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à Paris)是位於 法國 巴黎 市中心、塞納 河北 岸的一個大廣場,面積約8.4萬平方米,是 法國 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 布里埃 爾的設計而建造的,是一個由護城河環繞的八角形廣場,介於西面的香榭麗舍大街和東面的杜伊勒里宮之間。廣場上充滿了雕塑和噴泉,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法國自助遊攻略
在廣場的四面八方分別矗立著八個代表19世紀 法國 最大的八個城市的雕像, 西北 是 魯昂 、 佈雷斯特 , 東北 是 里爾 、 斯特拉斯堡 ,西南是 波爾多 、 南特 ,東南是 馬賽 、 里昂 。
法國自助遊攻略
在1835至1840年之間,協和廣場上又增設了兩個場景宏大的噴泉,和一些裝飾華麗的紀念碑。紀念碑以船首圖案裝飾,是 巴黎 城的象徵。兩個噴泉則是著意體現當時 法國 高超的航海及江河航運技術。實際上這兩個噴泉只是 羅馬 的 聖彼得 廣場噴泉的仿製品,廣場的北邊是河神噴泉(LaFontainedesfleuves),廣場的南邊是海神噴泉(lafontainedesmers)。兩側各有一個三層噴水池,噴水 池上 有6個精美的青銅雕美人魚,手中各抱一條魚,從魚嘴中噴出幾米高的水柱,水花飛濺,宛若飄紗。
噴泉遠看像一反一正的兩隻巨蝶,實際上這兩座噴泉就是兩組滿佈噴口並日夜長噴的大型組雕。每座噴泉的噴口都多得無法記數,在圓形的水池中,一群大於真人的祼體女神各抱金色的鯉魚、海豚等沿池一圈,魚、豚的大嘴都有一股揚高數米的噴泉向中心的細雕斜噴,中心組雕上的噴口更多,或向上噴射、或向下噴涌,一派萬泉齊噴的景觀。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協和廣場一直像個上演真實歷史劇目的大舞臺。過去,人們曾來這裡觀看大革命的恐怖屠殺,人們來這裡則是為了感受歷史發展,體味都市變遷。站在廣場的中心放眼寬廣的香榭麗舍田園大道,可以一眼望到路盡頭的凱旋門,還可看到左右兩邊著名的國民議會大廈波旁宮(lePalaisBourbon)和瑪德蘭大教堂(laMadeleine)。
法國自助遊攻略
埃及 方尖碑,廣場正中心矗立著一座高23米,有3400多年曆史的 埃及 方尖碑,這是1831年由 埃及 總督穆罕默德· 阿裡 (MuhammadAli)贈送給 法國 的,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古 埃及 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跡。當初運輸這塊23米高,230噸重,由一塊完整的巨形玫瑰色花崗岩雕琢而成的方尖碑,可謂是大費周折。從 埃及 盧克索 到 法國 巴黎 一路的千難萬險千波萬折可以成就一篇空前絕後的英雄史詩。最終,這座方尖碑在經歷了兩年半的海上航行之後於1836年十月運抵 法國 。路易-菲利普把這座方尖碑當作他在保皇派和 共和 黨之間政治中立的象徵標誌立在了協和廣場上。這座方尖碑在三千多年前被雕成後一直與它的孿生兄弟——另一塊一模一樣的尖碑一起一左一右的守護在 埃及 盧克索 的底比斯神廟的大門兩側。碑身縱向刻有三行古 埃及 象形文字,記述了拉美西斯二世及拉美西斯三世法老的故事。人們在安置方尖碑時還開發出了它的另一個功用:它成為了一個巨形日晷的晷針,而協和廣場則成了“晷面”。每天隨著日移地轉,方尖碑在協和廣場上一分一秒默默地投下時間,時間又一點一滴靜靜地凝集成歷史。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凱旋門
法國自助遊攻略
凱旋門。
如果說埃菲爾鐵塔是 巴黎 浪漫之都的代表,那麼凱旋門就是見證法 蘭西 榮光與夢想的政治地標。至今,這裡仍是 法國 國慶、閱兵以及迎接尊貴客人等重要慶典或政治活動的舉辦地。以凱旋門為圓心,12條大道向 巴黎 各方輻射開去,以八方游客的“打卡勝地”香榭麗舍大街最為寬闊。

在它面向香榭麗舍田園大道(Champs Elysées)的門楣上有兩個著名的花飾浮雕:右側門柱上的那個展翅的自由女神後跟隨著朝氣蓬勃前去出戰的戰士的雕塑是“志願軍出發遠征(le Départ des Volontaires)”即著名的“ 馬賽 曲(La Marseillaise)”;另一個“拿破侖凱旋歸來(Le Triomphe de Napoléon)” (1810年由 讓-皮埃爾 科特(Jean-Pierre Cortot)雕造),表現了拿破侖大捷歸來後舉行慶祝勝利儀式的歡騰場面。這兩個不朽藝術傑作在世界美術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面向萬軍林蔭大道(Avenue de la Grande Armée )的門楣上是由昂圖瓦納 艾戴克斯(Antoine Etex)雕塑的“ 共和 國(La République)”(又稱“抵抗運動(La résistance)”)和“ 和平 之歌(La Paix)”大型浮雕。在這些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個平面浮雕,分別講述了拿破侖時期 法國 的重要歷史事件: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戰役,馬赫索(Marceau)將軍的葬禮,攻占阿萊克桑德里(Alexandrie),熱瑪卑斯(Jemmapes)戰役,強渡阿赫高樂(Arcole)大橋及阿布奇(Aboukir)戰役。門楣上還刻有由拿破侖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指揮的所有大型戰役的名字及 法國 革命戰爭的名字。
法國自助遊攻略
凱旋門,位於 巴黎 市西夏爾·戴高樂廣場(原名星形廣場,1970年改今名)。為紀念拿破侖在奧斯特裡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於1806年始建,1836年落成。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外牆上有巨型雕像,以刻在右側 石柱 上的《出征》浮雕最著名,是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門內側刻有曾跟隨拿破侖出征的3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下有無名戰士墓,並設有“長明火炬”,以資紀念。12條林蔭大道從廣場輻射延伸,使凱旋門更形雄偉壯觀。
巴黎 的凱旋門並非僅只一座,但最為壯觀、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夏爾·戴高樂廣場”中央的那座凱旋門。1805年12月2日,拿破侖·波拿巴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翌年2月12日拿破侖·波拿巴下令建此凱旋門以炫耀自己的軍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中間時停時建,斷斷續續經過了整整30年,才於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這座凱旋門高48.8米,寬44.5米,厚22米,中心拱門寬14.6米。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侖·波拿巴·波拿巴遠征的2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 法國 戰事史。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面向香舍麗榭田園大街、由著名雕刻家呂德設計雕塑的《馬塞曲》 。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級,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介紹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另外,還有兩間配有英法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 巴黎 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臺,從這裡可以鳥瞰 巴黎 名勝。
在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戰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 法國 軍人。”據說,墓中睡著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 法國 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都準時舉行一項撥旺火焰的儀式。
每年的7月14日, 法國 舉國歡慶國慶節時, 法國 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當 法國 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據說這座凱旋門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就是每當拿破侖?波拿巴?波拿巴周忌日的黃昏,從香舍麗榭田園大街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門圈裡。 法國甜品Ladurée
法國自助遊攻略
在凱旋門下車抓緊時間拍了兩張照片,立即一路小跑來到位於香榭里大道的人氣老店 法國 甜品店Ladurée,淡墨綠加上金色的門面,立刻就聯想到Ladurée的商標也是用淡粉綠底色襯上燙金字體,整個瀰漫著氣派典雅的氛圍,分店鋪分為兩個範圍,一邊是外賣部,長長的人龍證明瞭這家餐廳有多受歡迎,一整排的甜點及蛋糕整齊的排列著,色彩繽紛讓人眼花撩亂,另一邊就是堂食的範圍,裝潢富有獨特歐陸風格,Ladurée豪華古典的室內陳設及令人垂涎三尺的j8各式各樣法式雙層杏仁小圓餅(macaroon)、甜點蛋糕都是這家甜品店人氣旺盛的原因! 雖然macaroon在世界已開始普遍起來,但來到 巴黎 當然要到macaroon的始創店Ladurée試一試有何與眾不同!Ladurée的法式鬆餅Macaroon,不僅有漂亮的外表,內里的味道也很不錯,外脆內酥口感香醇濕潤甜而不膩,瑪卡龍源於 法國 盛行於 日本 的一種杏仁小圓餅,代表著優雅奢華時尚美味,也一直是 巴黎 上流人士下午茶的唯一選擇,充分體現道地 法國 風情,優雅精緻的不凡生活品位。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甜品店不光 中國 游客喜愛,看老外也是粉絲啊!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凡爾賽宮馳名世界的 凡爾賽 宮坐落在 巴黎 西南18千米的 凡爾賽 鎮,它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凡爾賽 宮建於路易十四(1643—1715)時代。在位期間加強專制統治,強化中央集權。兩次進行戰爭,晚年國庫空虛,農民起義此伏彼起, 法國 封建專制制度開始走向沒落。1661年動土,1689年竣工,至今約有330多年的歷史。全宮占地111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1萬平方米,園林面積100萬平方米。宮殿建築氣勢磅礴,佈局嚴密、協調。正宮東西走向,兩端與 南宮 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築摒棄了巴 洛克 〔巴 洛克 是17~18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效果,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以及強烈的色彩,常用曲線穿插和橢圓形空間〕的圓頂和 法國 傳統的尖頂建築風格,採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宮殿外壁上端,林立著 大理 石人物雕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
凡爾賽 宮宏偉、壯觀,它的內部陳設和裝潢富於藝術魅力。五百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部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傢具。宮內還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遠涉重洋的 中國 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畫家、裝潢家勒勃蘭和大建築師孟沙爾合作建造的鏡廊是 凡爾賽 宮內的一 大名 勝。它全長72米,寬10米,高13米,連結兩個大廳。長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園開的巨大的拱形窗門,另一面鑲嵌著與拱形窗對稱的17面鏡子,這些鏡子由400多塊鏡片組成。鏡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揮灑淋漓,氣勢橫溢,展現出一幅幅風起雲涌的歷史畫面。漫步在鏡廊內,碧澄的天空、靜謐的園景映照在鏡牆上,滿目蒼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蔥蘢的園林中。
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 蘭西 式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的栽植別具匠心,景色優美恬靜,令人心曠神怡。站在正宮前極目遠眺,玉帶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點點,兩側 大樹 參天,鬱郁蔥蔥,綠陰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處是兩池碧波,沿池的銅雕塑丰姿多態,美不勝收。
凡爾賽 宮的修建,有一段歷史軼事1661年,居住在陳舊的凡賽納宮和 楓丹白露 宮的路易十四,應財政總監大臣富蓋邀請,去他 新建 的府第赴宴。富蓋府第的富麗堂皇觸怒了路易十四。三周之後,路易十四以貪污營私之罪將富蓋投入監獄,並判處無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興建一座豪華皇宮的計劃。 凡爾賽 宮的建造者,幾乎全部是給富蓋修建府第的人馬,因此無論構造還是風格,兩座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
歷史上一度曾是 法國 政治、文化中心的 凡爾賽 在大革命後變得默默無聞了,到了19世紀下半葉,它又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魯士軍隊占領 凡爾賽 ,第二年德皇在此舉行加冕(miǎn)典禮(某些國家的君主即位時所舉行的儀式,把皇冠戴在君主頭上。);同年,梯也爾政府盤踞在 凡爾賽 宮,策划了鎮壓 巴黎 公社的血腥計劃。此外,1783年, 美國 獨立戰爭後,英美在此簽訂了《 巴黎 和約》。1919年6月28日,在鏡廊里 法國 及英美等國同 德國 簽訂了《 凡爾賽 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今日的 凡爾賽 宮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游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每年達二百多萬,僅次於 巴黎 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南北宮和正宮底層自路易·菲利浦(1773—1850)起改為博物館,收藏著大量珍貴的肖像畫、雕塑、巨幅歷史畫以及其他藝術珍品。 凡爾賽 宮除供參觀游覽之外, 法國 總統和其他領導人常在此會見或宴請各國國家元首和外交使節。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
法國自助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