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北京行記,步履不停|188位CEO+ 80位高級公務員的聚會

北京行記,步履不停|188位CEO+ 80位高級公務員的聚會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我們走出大殿,又回到月臺了。 【碑亭】獨龍碑首揚子鱷,單龍出水龜蚨碑4座御制碑亭最早的一座是雍正同志立的,其他的3座是乾隆同志立的。皇家建築有中軸線,東邊兒有什麼,西邊也一定有什麼,4座碑亭也是對稱的。

西南碑亭是無字碑,同款有名氣的要數武則天女士的那塊了,那意思有啥事情讓後人來評說,可這塊是乾隆同志立的,這哥們性格比較高調,他不像武女士那麼謙虛,他是啥意思呢?—— 我是大清公司的現任CEO,非常重視祭祀的事情,而且把入祀的人數增加了,為啥這麼做,大家有目共睹;我把祭祀的事情做得非常非常細緻了,以至於我要立的碑的長寬高甚至是重量都限制出來了,可想而知對我的意義有多重大了。為啥不寫字,是因為我把好話都說盡了,你們後人,除非你做得比我還牛,你可以張嘴說話,要是你沒做到我這個樣子的,Shut Up。

正東的和東南的碑亭更有代表性,正東這塊碑是詩文一體碑,乾隆同志寫了一首詩,下屬們表示沒太看懂,又讓他寫了一篇解釋的文字,然後刻在了碑上。我們離近了看,真的很大,其實還不算是最大的,最大的要數十三陵御道上的那塊巨型石碑了,木有碑亭,可沒啥特點,我們再看這塊碑,不光大,還有幾個罕見的點。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碑首,一條透雕的獨龍,在碑裡邊兒,一般碑首都是二、四、六、八條龍,都是偶數的,單數的非常少,像這樣的就更少了。對比東南這塊雍正同志立的,碑首是兩條龍,浮雕的,比較中規中矩的,擱乾隆同志這種張揚的個性,那意思,我是天之驕子,就要與眾不同(再一回高唱“我們不一樣~”),他把碑立得這麼大,還細緻到尺寸,尤其是重量,我們都知道,重量和密度有關係,那會兒誰知道密度多高啊,這活兒不好乾啊不好乾。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再看碑四周的紋飾,規制里一般都是橫二豎四,兩個橫是二龍戲珠,周圍是四龍逐日的,但這塊碑是橫三豎五,而且東南的那塊碑也是一樣,更彰顯了皇權的不可侵犯,和別的地兒是不一樣的。再有一個,一說到碑,就得看看是啥來馱的,分馱碑的瑞獸有龜殼的叫“龜蚨碑”,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王八馱石碑,和沒龜殼、有鱗片的叫 和龍 蚨碑,二者的級別一樣,具體用哪個看立碑人的個人意願。具體到這兩塊里,乾隆同志高調張揚,用的就是龍蚨碑;他爹雍正同志低調內斂,用的就是龜蚨碑。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這個呢是咱們後人畫蛇添足加的粘合物,本身是木有的,完全靠實物本身的重量直接坐在碑座上邊兒,400年+ 並沒有任何的倒塌,大家都知道平面對平面不是穩的,稍微有個地殼變動,人沒有感受,但這些重物會有反應,實際上我們能看見這是有弧度的,不是平的,而且碑座是有凹槽的,是入扣坐上去的。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還有個實際的問題,在那個沒有起重設備的年代,這麼沉的大石頭是咋運來的。修碑要有專用的碑道,運石料用的,還要用土一層一層地找平,要是趕上冬天,就得一層土一層水,循環往複,要夯實,然後用直徑相等的圓木一軲轆倒一軲轆倒,這麼著過來,真不容易啊。

還有一個,既然這麼沉,那是怎麼坐上去的呢。打算做成碑座的這塊石料直接運到準備建碑的地方,就地開鑿,也就是開始雕刻了,碑身呢,就在碑座不遠的地方開工,而且碑身一定要晚於碑座完工,它上邊兒要刻字啊,尤其是碑文字數多的就更晚了,最後用土堆成一個慢坡兒,夯實,同樣用滾木法用人力滾到碑座上去,入扣,立到這兒。

再看細節的地方,我們看祥雲的雙鉤、髮絲、騰海江崖的水盤,APEC領導人會議服飾的下擺,原型就是 北京 歷代帝王廟正東碑亭里龍蚨碑的這個紋飾。再低頭看,激起的小個兒的浪珠,全做得非常逼真。再瞅瑞獸,五爪緊抓山崖,表示要鞏固大清 江山 的狀態。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其實這隻瑞獸在咱們的現實生活里是存在的,不是咱們想象的龍啊什麼的,大家可以無獎競猜一下是什麼。


























我當時猜是穿山甲,好尷尬,可它必須是水生的呀,穿山甲並不是,答案是揚子鱷。當然會有一些裝飾, 比如 說實物有角,而原型,這種現在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沒有角,等等。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在這兒還是女三中、一五九中的時候,這四座御制碑亭是老師們的辦公室,當時的門沒現在碑亭這麼大,就是留了個小門兒,四面山牆直接是磚砌齊的,桌子對著牆放,老師挨著牆放椅子坐。為啥文革那會兒沒被破壞呢,是因為老師為了方便辦公,拿泥土把碑身糊住了,然後找了個平臺兒,把飯盒兒、暖壺、水杯子、卷子都堆上邊兒。山牆往上都是弔頂兒,就等於這塊碑的上三分之一是在天花板裡邊的,這種無意識的保護造成文革期間它逃過一劫。

當時的西城區副區長,也是 吉林 大學考古系的教授,許偉同志支持這裡的修複工作,他當時來的時候發現這麼大的碑亭很少見,裡邊兒肯定有碑,可那會兒是被糊住的,他沒有想過有這麼大。他登著梯子把天花板捅開,周圍的都是封著的,就那一塊板是活動的,上去一照,那條獨龍的眼睛自然是泛亮的,所以趕腳眼睛是睜著的。現在東邊掖門外有一塊漢 白玉 的碑,當時想仿造著也雕一條這樣的龍,當時的故宮博物院的院長單霽翔同志就說,機器能雕刻出這龍,可這眼神雕不出來,後來果然是這樣。 東南這塊啊,咱們一般看碑,都是正面有字兒的,背面肯定沒字兒,但這塊呢是前後都有字,叫“父子碑”—— 雍正同志是當爹的,他的字刻在正面兒了,乾隆同志的刻在了背面兒,為啥這倆人的字寫在一塊碑上了,是因為他們敘述的是同一件事兒—— 雍正同志為啥從16位增加到了164位,乾隆同志為啥從164個增加到了188個,講的就是增祀這件事兒,而且這對後人非常重要。按畢飛宇在《小說課》里評海明威的《殺手》說的,重覆,要麼是啰嗦,要麼是強調。很明顯這裡的,是後者。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我們看碑首的浮雕,兩條龍的,這很普通,中規中矩的,紋飾剛纔說了,是橫三豎五,但這個瑞獸就是龜蚨碑了,四座御制碑亭的面積是一樣的,我進到這座的時候腳著寬敞多了,就是因為石碑整個兒變小了。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看側臉,居然還挺萌的: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再看騰海江崖的水盤和利爪,就和緩很多了,和乾隆同志那個高調的性格完全不一樣了。這塊碑有個和別的碑不一樣的了,在一般的碑里,碑身的兩側是不允許有雕飾的,但是這塊的有單龍出水的,世界罕見,龍尾巴這兒是旋渦。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我們抬頭再看天花,有好幾塊特別新的,修複文物是這樣:能不修,就不修,實在不行了,才修呢。這些是做過修複的,剩下的還是保持原樣。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這個瑞獸的脖子長,過來過去的礙事兒,原先也是泥土糊上的,一鬆動就漏出來了,所以牙齒是在文革那會兒被敲掉了。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東西配殿】79位公務員的聚會建築啊,是立體的,古建呢,上下左右包括縱深都有亮點,那東西配殿是啥樣的咧?
屋頂,單檐,歇山頂,黑琉璃瓦綠剪邊;
殿里的平身科,單昂三踩鬥拱;
旋子彩畫;
裡邊兒的弔頂,井口天花;
面寬七間,也就是沙盤上的奇數“7”;
除了面向院里的一面是木製的連續併列的格扇外,其他三面都是磚砌厚牆;
一齣陛,8級臺階;
磚鋪地。

雍正同志傳世的字很少,但在這兒有兩個地方能見,一個是父子碑的碑文,上邊還有印,還一個就是東西兩側配殿,他題了8個字:功在社稷 德協股肱,其中有一個字在書法界只允許在 北京 歷代帝王廟出現,在別的地兒肯定是找不到的,我們來看是哪個字不一樣: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是“功”字,我有註意到,這個字右半邊兒的“力”是個“刀”,雍正同志是這麼批示的:

陪祀的這79位同志包括關帝廟裡的二爺,這80位呢,雖然我們後人給你們重祀,但你們的功績並沒有達到相應的高度,所以你們的頭一定要低下去,我畫一條標準,誰也不能逾越過這條線。

遺憾的是,沒有圖片記載原先的配殿陳列是個啥樣,可有一點是能確定的,裡面的牌位都是雍正同志的御筆,區別於大殿的牌位,這裡的牌位是用墨寫上去的,不是金的。東配殿主要是文臣,40位;西配殿主要是武將,39位。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在這79個人裡邊兒,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東配殿的兩位,巧了,他倆的介紹牌在斜對著的位置,一個講道義,死也不投降,另一個力輓狂瀾,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前者還是後者的偶像,他倆生命里待過的最後一座城市都是 北京 。說得再詳細些個,這樣,我把他倆名作里的一句當成線索讓你來猜吧。

聽好了,第一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句: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好了,你猜出來了吧,現在——

文天祥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時刻起兵的,組織義兵抗元,戰敗後被俘。這樣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正是元朝統治者們理想的研究對象。是什麼支持著他去做這樣一件根本沒有可能達成的事呢?於是,從投降的宋朝丞相到皇帝,再到元朝的丞相、皇帝,個個都來勸降,但他們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絕不投降!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 蒙古 貴族們認識到,這個人心中有一樣東西在支持著他。這樣東西叫做道義!他在 北京 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了自己的信念,寫下了千古名篇——《正氣歌》。其中有兩句話,是他內心的寫照:“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一個人的氣節和尊嚴,正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體現出來的。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於謙由於家庭環境不錯,有著自己的書齋,他就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與當時的所有讀書人一樣,於謙也是從四書五經開始自己的求學生涯的。就如同現在的追星族一樣,於謙也有著自己的偶像,他把這位偶像的畫像掛在自己的書齋里(此舉比較眼熟),日夜膜拜。有一次,教他讀書的先生髮現他經常看那幅畫像,便好奇地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於謙聞言,立刻正色回答:“將來我要做像他那樣的人!”畫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除此之外,於謙還在書齋中寫下了兩句話作為對文天祥的贊詞:“殉國忘身,捨生取義。寧正而斃,不苟而全。”在我看來,這正是少年於謙對自己未來一生的行為舉止的承諾。三十餘年後,他用生命實現了自己的承諾。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現在我們已經認可了一個概念:皇家廟宇,一個是看顏色,還有就是看對稱佈局,就算再小的建築元素,就像我們面前綠色的燎爐,它是幹嘛用的?家裡有人故去了,咱們要燒紙,對吧,這個是同樣的,受封建的那套理念影響,皇帝同志在祭祀後有篇悼文,年月日、我是誰誰誰,我來這兒幹嘛了,用來發表他自己的一個態度,要讓先人們知道他的尊敬,有這樣的行為,皇帝同志就要把寫的這篇文字在燎爐里燒掉。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要是老闆工作忙來不了,就會指派下屬,也就是國家的高級公務員來替他工作,那麼這些人要做同樣的事,只不過要有個分別,畢竟不是Boss本人嘛,所以就要在對面的灰色燎爐里燒掉。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我們穿過東側的掖門,一轉角瞅見的這塊漢 白玉 石碑(特級),是2004年8月份立的,當時想仿造龍蚨碑雕一個獨龍在上面的,可雕不出那樣的神韻,它的石料和玉石欄板的比還高級呢,非常細膩,密度也高,說白了,上面的字不值錢,可這塊石頭本身價值不菲啊,這塊呢,質地軟,好往上刻字,既然刻上去容易,那塗掉也就相對容易,像剛纔碑亭里的石碑是青岩石的,質地硬,不好刻,同樣地,碑文也就能保存更長的時間。

再往前走,我們看見的重檐的建築就是鐘樓了,前面拆解順口溜的時候有提到過,不贅述。它還有一作用就是傳遞信號。原先那會兒木有手機,沒法信號對接,咋辦,故宮傳出一聲鐘聲,帝王廟收到,這會兒的鐘樓就好比是一聽筒,然後回一個鐘聲,對接了,這會兒的鐘樓就好比是一麥克風,說明它收到了皇帝同志的儀仗隊要出紫禁城的消息,估算大概的時間,然後準備迎駕和開始正式的祭祀活動。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東跨院】井亭旁邊兒百家姓接下來我們進了東跨院,這是一組為祭祀服務的功能型建築:井亭、宰牲亭、神廚和神庫,前邊兒有提過,不贅述了哈。

井亭是很少見的,臺階最多3級,踏上去比較容易,跺上去也比較容易,而且兩邊也有兩條踏跺,所以叫“垂帶如意踏跺”。像這樣的井亭,故宮有兩個,這兒有一個,周圍不讓休息,你會發現附近空間比較大可沒有座椅什麼供游人歇會兒的設施,這是因為正殿祭祀的是我們的先祖,我們不能坐著,只能站著,藉此來表達對先人的尊敬。

這個井亭是個特例,一個是面積大,還有就是不讓坐,還有,這口井有七、八米深,現在看井底是似乾非乾的,為啥呢,因為它是地下暗河井,和故宮的護城河、玉淵潭、紫竹院,包括頤和園、玉泉山的水系是通著的,所以是今天的狀態。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有個很特別的點,我們抬頭,是開口的,一般的井亭防止垃圾、雜物落到井里,亭子一定是封口的,但是咱們這個為啥是這樣的呢?皇帝同志腳著,下的雨、下的雪直接落在井里,水讓人喝掉可以延年益壽而且可以物福 民豐 ,取這麼個吉祥的意思;紫外線殺菌,陽光對井底的水照射過,就當是消毒了,是安全的,能保證水質;老一輩兒的,村兒里有井的都知道,是要定期洗井的,井越深,桿子就越長,要是不挑開頂兒,斜著不好操作,這樣更方便桿子上下動;要是有人活著東西掉進去了,通過採光,能照著亮兒,要是封著頂兒,這一看,黑乎乎的,不得瞅。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 現在神廚的位置是常設展·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展,我們的姓,有幸在裡邊兒能查到,查到你的祖籍在哪兒,三皇五帝哪個支脈下來的,剛開始姓什麼,慢慢兒地怎麼演變到現在這個姓氏的,有個歷史過程,實際的姓有500、600+,這裡邊只收錄了百家姓的100+,大姓能找到,但是一些小姓可能就找不到了。
北京自助遊攻略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