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安慶譙樓(省保,白日青天樓).倒扒獅街(市保).探花第(省保)南關清真寺(國保)

安慶譙樓(省保,白日青天樓).倒扒獅街(市保).探花第(省保)南關清真寺(國保)

2015.07.22(第870篇) === 古塔巡禮系列鏈接 http://www.mafengwo.cn/i/8427474.html ===
安慶 市景點鏈接
安慶 迎江寺 振風塔(國保)(古塔巡禮系列之155) http://www.mafengwo.cn/i/10853998.html
安慶 譙樓(省保,白日青天樓).倒扒獅街(市保).探花第(省保)南關清真寺(國保) http://www.mafengwo.cn/i/10854746.html
安慶 世太史第(國保) 趙樸初故居 古柱史牌坊(市保) http://www.mafengwo.cn/i/10861942.html
=========================================================================
這幾個都是小景點, 安慶 譙樓門沒開就沒進去,只是在對面小館子吃了中飯,倒扒獅步行街主要就是看看那個明代牌坊,街上沒走,探花第沒開進不去,另一面的清真寺不知道能不能走到探花第就不知道,因為清真寺的格局很奇怪,必須穿過禮拜大堂,裡面有人在禮拜為了不打擾人就沒穿過去查探,所以這一篇等於是到此一游~下一張就是 安慶 市區(迎江區)可以去的一些景點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又名白日青天樓 省級保護文物安慶 譙樓有600多年的歷史,歷經4次修葺。是 安徽 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料記載,早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 安慶 就建有譙樓,後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兩軍交戰時被毀;明朝洪武元年重建,並將其作為知府衙署的望樓;乾隆年間, 安徽 布政使司由 江寧 移至 安慶 ,譙樓又進行大規模修葺擴建,此後一直作為司署之所。目前保存的雙檐樓閣譙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由 安徽 布政使吳坤修牽頭修建的。到今年已經歷139年的風雨。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譙樓 倒扒獅牌坊 市級保護文物倒扒獅牌坊,坐落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安慶 市,建於明萬曆(1573—1619)年間。倒扒獅步行街61—63號,東西面向,當街而立。原為四柱 三門 牌樓式漢 白玉 石建築,坊額正面鐫刻“黃門司諫”,背面鐫刻“青鎖納言”。牌坊上有歷史人物故事浮雕圖案,周圍飾以 雲龍 紋。中柱上部鏤雕有窗欞紋;基座上雕有4只倒扒 石獅 ,卷髮圓眼,張吻施爪,形象生動。清 咸豐 三年(1853)石雕人物頭像被毀。“文化大革命”中,石雕倒扒獅被砸,牌坊大部分被拆除。今僅殘存南端部分坊柱,高5.4米,寬2.35米,額枋上有鏤雕的窗欞紋、 雲龍 及人物等。1986年,在倒扒獅西段街口仿建1座水泥牌坊。
倒扒獅步行街是 安慶 保存至今的一條古老的商業街。這是立於街西口的倒扒獅牌坊,倒扒獅古街位於 安慶 市老城區內。 與錢牌樓一樣,都經過了現代人的修補,不完全是原物了。
其後的步行街,店鋪林立,白天走在這裡,顯得頗為雜亂。我在其中一家時裝店門前牆壁上,又看到了一座倒扒獅牌坊,是 安慶 市重點文保單位,牌坊上的石雕已經嚴重磨損,模糊不清了。
安慶自助遊攻略
↑倒扒獅步行街
安慶自助遊攻略
↑倒扒獅步行街
安慶自助遊攻略
↑倒扒獅步行街
安慶自助遊攻略
↑倒扒獅步行街
安慶自助遊攻略
↑倒扒獅步行街
安慶自助遊攻略
↑倒扒獅步行街 探花第 省級保護文物探花第,坐落在 安慶 市區南關清真寺街,西是清真寺,東是 安慶 活塞環廠以及街市民居,北依登雲坡,南對大江。故居因清雍正五年(1727年) 安慶 馬氏八代子孫馬大用高中武探花,雍正御賜“探花及第”金匾而高懸府中,故名。是 安慶 市回民中官宦望族的故居之一。
探花第,始建於明朝初年。 安慶 馬氏始祖調任當時 安慶 衛左所正千戶之職時而建,初為馬氏家宅,馬哈直子孫馬義弱冠後,襲父馬麟 安慶 衛左指揮之職。後,馬義又以軍功而累遷 廣西 總兵,世襲驃騎將軍。到明成化二年(1466),戎馬一生的馬義請旨榮歸 安慶 。時馬氏宗族繁衍散佈各處,獨 安慶 城南水關最盛。為使宗族有個公眾會商、處理是非曲直之所,他在主持修建清真堂之際,遂將馬氏家宅改建為公用清真敦悅堂,一為族人禮拜祈禱之殿,一為族人會處糾紛之所。到馬氏八代孫馬大用高中武探花之後,始把雍正皇帝所賜的“探花及第”匾額送到 安慶 ,懸掛在清真敦悅堂大門上,從此,清真敦悅堂遂俗稱為探花第,由此而成為名聞遐邇的名居大宅,成為 安慶 城南馬氏宗族的榮耀象徵。
探花第歷經劫難,今存兩進,仍不失古風舊韻。整座建築坐北朝南,占地利之便,結構純為明代磚木
抬梁式。所存的兩進是原二進和三進。其中二進高為6米,通進深有8米;三進是兩層樓閣式建築,上下通高是6.6米,通進深也是8米。兩進剖面都是九檁前後廊結構,具有古樸典雅之流韻。
大門兩側的旗鼓石狀宛響鼓,鼓石上下麵均素地,無飾紋。通面有浮雕,主體紋飾是一行龍戲珠,餘皆為浮雕祥雲,雲騰雲飛如仙山洞府,而造型奇巧,構圖別緻,虛實相襯,更顯石雕工藝之精湛。故居咫尺之遙處還有“海疆柱石”石碑坊1座,是為彪炳馬大用戎馬一生,保衛海疆功勛而建的,與故居輝映。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探花第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探花第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探花第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探花第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探花第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探花第
安慶自助遊攻略
↑安慶探花第 南關清真寺 國家級文物保護南關清真寺是 安慶 的清真古寺之一,地處 安慶 市回民傳統聚居區大南門,建於明成化五年(1469),原名清真堂,後改名寺。清 咸豐 三年(1853)毀於兵燹。同治九年(1870)重建,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竣工。南關清真寺占地面積1829平方米。全寺規模宏大,結構精巧,佈局嚴謹,是 安慶 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殿堂、回族群眾聚會的中心、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的基地,也是 安慶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一個重要窗口,在 安慶 回族和伊斯蘭文化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文物價值。
安慶自助遊攻略
↑南關清真寺 初建
明代愛國將領馬義出生 安慶 回民武將世家,保衛祖國 南疆 四十年 ,因軍功授世襲驃騎將軍。四十年中,馬義一直駐守邊疆,從未回家探親,因此,朝廷還為他在中越邊界立鐵柱表彰。至明成化五年,五十多歲的馬義始得遵旨回 安慶 探親一次,皇帝賜旨為他建府第、修宗譜,為其母造墳瑩。馬義較為簡陋地建築了自己的府第“清真敦悅堂”(今天的“探花第”),又在府第之旁建造了 安慶 南關清真寺,寺的規模遠大於府,馬義還在寺內設立了義學校,供回族子弟讀書,開創了南關清真寺500年免費義務教育的先河。
修繕重建
清 咸豐 三年(1853)南關清真寺被太平戰火所毀。光緒元年(1824), 安慶 回民在“寺坊(社區)執事會”的“十五執事”主持下重建該寺,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工程告竣,總計耗銀萬兩,歷時27年。計建有無像寶殿、南北廂房、勸學堂、洗心所、明德堂、三重門樓等建築。全寺規模宏大,結構精巧,金碧輝煌。其設計者為端木東山, 安慶 回民,人稱“木二老爹”。建寺時,本坊及周邊穆斯林傾囊捐獻,而以抱恩堂錢氏自 江西 捐木尤多。掌事諸人更是“經營締造,備極艱難”。
安慶自助遊攻略
↑南關清真寺
安慶自助遊攻略
↑南關清真寺
安慶自助遊攻略
↑南關清真寺
安慶自助遊攻略
↑南關清真寺
安慶自助遊攻略
↑南關清真寺
安慶自助遊攻略
↑南關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