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國日記(2):威尼斯——在水城住“農家樂”·看海上日落
                                     第三天 9月26日 米蘭-威尼斯 晴 負有盛名的景點有一條檢驗標準。之前已遍覽圖像,但親見時,仍能超出你的預期,讓你不忍離去。這才稱得上奇觀。
負有盛名的景點有一條檢驗標準。之前已遍覽圖像,但親見時,仍能超出你的預期,讓你不忍離去。這才稱得上奇觀。  
  
威尼斯 就是這樣的地方。 出火車站右轉,上憲法橋,橋是現代材質,但並不突兀。下橋去 水上 巴士碼頭,買船票,兩天通票30歐,乍一看很貴,但兩天后你會發現這個價格超級划算。
出火車站右轉,上憲法橋,橋是現代材質,但並不突兀。下橋去 水上 巴士碼頭,買船票,兩天通票30歐,乍一看很貴,但兩天后你會發現這個價格超級划算。  
  
沒有 水上 巴士, 威尼斯 大半美景都沒法看到。 多個島組成了 威尼斯 。通常講的“ 水城 ”可能指的是 威尼斯 的主島。主島有聖馬可和多爾索杜羅兩個區,兩區圍出一條蜿蜒的水道,就是“大運河”。
多個島組成了 威尼斯 。通常講的“ 水城 ”可能指的是 威尼斯 的主島。主島有聖馬可和多爾索杜羅兩個區,兩區圍出一條蜿蜒的水道,就是“大運河”。  
  
主島南側,東西走勢的是朱代卡島,朱代卡島東南,有一座島嶼南北走向,極狹長,是麗都島,那裡有最著名的海灘,還有電影節。
  
麗 都東 北方向,有一座半島,通常不被 威尼斯 旅游地圖收錄,名叫Punta Sabbioni。
  
我們的住處,就在這個Punta Sabbioni。 水上 巴士線路差不多二十條,讓 水城 通達如陸地,也很恰當地連接著主島和外島。它像陸上巴士一樣,接入了谷歌地圖, 水上 不會“堵船”,進出港時間基本能精確到分。
水上 巴士線路差不多二十條,讓 水城 通達如陸地,也很恰當地連接著主島和外島。它像陸上巴士一樣,接入了谷歌地圖, 水上 不會“堵船”,進出港時間基本能精確到分。  一艘小船上下忽悠著帶我們到了麗都,在麗都換大船,直奔目的地。站在船舷看景,海風拂面。大船就像軌道,“鏡頭”前,海岸線的風光平穩划過,看得人出神。
一艘小船上下忽悠著帶我們到了麗都,在麗都換大船,直奔目的地。站在船舷看景,海風拂面。大船就像軌道,“鏡頭”前,海岸線的風光平穩划過,看得人出神。  
  
“小電影”還沒欣賞夠,Punta Sabbioni 就到了。走到民宿大概十分鐘,沿路過來,左手農田右手海,與主島天差地別。
  
後來我說,咱們這是住了個 威尼斯 農家樂,我媳婦點點頭。
  
一開始沒找到,房東就出來接我們。Marisa五十歲左右,後面緊跟一條小狗,怯怯的,很慫,叫Luna。 房子是個二層小樓,我們當然不是住整棟,小樓分成三戶獨立的公寓,我們住一層正面這一間。
房子是個二層小樓,我們當然不是住整棟,小樓分成三戶獨立的公寓,我們住一層正面這一間。  Marisa是專業的,這棟房子單獨闢作“農家樂”,她自己住後面那棟更大的。房間沒有 米蘭 那麼多配備,但也算一應俱全。
Marisa是專業的,這棟房子單獨闢作“農家樂”,她自己住後面那棟更大的。房間沒有 米蘭 那麼多配備,但也算一應俱全。  
  
快黃昏了,我們不准備再去主島,Punta Sabbioni 的海灘和堤壩都很近,騎上房東的自行車,5分鐘就到。
  
這個島其實是露營和房車旅游聖地。島上划出大片區域專供露營。我們在堤壩上看日落,背後停的都是各類房車。
 防波堤上人很少,三三兩兩的,現場很寧靜,只有海浪入耳,偶有釣者甩魚線,“嗖”,清脆的一聲。
防波堤上人很少,三三兩兩的,現場很寧靜,只有海浪入耳,偶有釣者甩魚線,“嗖”,清脆的一聲。  
  
沒想到,來 威尼斯 先體驗了一個閑靜的地方。 一對中年夫婦帶一條純黑拉布拉多,也在堤壩這裡消磨時間。我家許老師想跟小狗玩,就和他們聊了起來。
一對中年夫婦帶一條純黑拉布拉多,也在堤壩這裡消磨時間。我家許老師想跟小狗玩,就和他們聊了起來。  
  
他們是 德國 人,住 慕尼黑 ,開車來到這兒。一年要來兩次,因為這裡溫暖、有海灘、能露營、游客不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帶小狗。為了能“一家三口”出行,還給小狗辦了護照。
  
那個小狗爽得呀,給尾巴裝個槳就能上天。這狗也叫Luna,他們 歐洲 人起狗名也一樣貧乏。兩條Luna,一條慫得不行,另一條黑得跟鬼似的,這跟月亮到底能有啥關係?
  
“一家三口”這次假期半個月,別處不去,只在這一個地方,游泳看海遛狗發獃。
後來我們一起吐槽了 意大利 人——早飯跟沒有一樣,開車胡來,馬路亂過,說話嗷嗷喊。
  
講完別人的不好,大家都滿意地笑了。
 太 陽西 斜,揮手告別。出去玩,能看到日落,總讓人心生愉悅。
太 陽西 斜,揮手告別。出去玩,能看到日落,總讓人心生愉悅。  我們去旁邊海灘看了一眼,佈滿 白沙 ,遠處還有小燈塔,估計白天來會很驚艷。
我們去旁邊海灘看了一眼,佈滿 白沙 ,遠處還有小燈塔,估計白天來會很驚艷。  
  
  
天快黑了,騎車返回。左邊飄來海腥,右邊青草香,一路只有我們倆,只聽見踏板和鏈條的摩擦聲,均勻如一,像催眠。
  
海天相接處伸手可及,晚霞如裂縫,一撕就掀開。我們倆猛踩兩步,想鑽進去算了。 第四天 9月27日 威尼斯 晴這是躊躇滿志的一天。
  
早上起來梳洗籌備,吃飽喝足,滿心想著 威尼斯 主島完美一游。
  
結果離最近一班船出發只差五分鐘了,我們還在屋裡晃悠。
  
騎上車玩命蹬啊,風挺大的,我家許老師一手捂草帽,一手扶把,直道超越了我。
  
2分鐘到碼頭,1分鐘鎖車,1分鐘跑上船。坐下以後哈哧哈哧狗一樣喘。 大船基本坐滿了,看來還真有不少人住在這個島上。海裡有大水母,想找個網子,撈起來煮一煮。
大船基本坐滿了,看來還真有不少人住在這個島上。海裡有大水母,想找個網子,撈起來煮一煮。  一對母子坐我們對面,母親至少八十五歲了,兒子年過六旬。老太太紅頭髮綠衣服綠眼影,塗唇描眉,寶石戒指,寶石耳環,寶石項鏈,襯得兒子跟老管家似的。
一對母子坐我們對面,母親至少八十五歲了,兒子年過六旬。老太太紅頭髮綠衣服綠眼影,塗唇描眉,寶石戒指,寶石耳環,寶石項鏈,襯得兒子跟老管家似的。  
  
看見沿岸美景,老人家也興奮,拿一個很舊的數碼相機拍照。眼瞄取景器,姿勢標準,拍了兩張不滿意,站起來繼續拍。
  
我正看熱鬧看得來勁,船就要靠岸了。從我們住的島到聖馬可廣場,不到四十分鐘。 下來以後慢慢逛,人潮洶涌,很快經過嘆息橋,橋上留影的人太多,想拍一張不容易。
下來以後慢慢逛,人潮洶涌,很快經過嘆息橋,橋上留影的人太多,想拍一張不容易。 
 到聖馬可廣場時,人流反而分散了,我們一直仰著頭,鐘樓太高,想借個景拍照要費好大力氣。
到聖馬可廣場時,人流反而分散了,我們一直仰著頭,鐘樓太高,想借個景拍照要費好大力氣。  回頭看,有 大理 石圓柱,“金獅”踩在柱頭上。
回頭看,有 大理 石圓柱,“金獅”踩在柱頭上。  
  
旁邊聖馬可教堂不收費,參觀隊伍排了小半個廣場。我們果斷放棄了,我們也放棄了 威尼斯 所有的室內景點。穿小巷、游船河,精華都在室外,時間不能都用在屋裡。 在主島閑逛,三五步就是一座橋,每座橋上都有不同的風景。
在主島閑逛,三五步就是一座橋,每座橋上都有不同的風景。  隨意走了一陣,見到一座大橋,木結構,是著名的學院橋。它的拱頂,可能有 威尼斯 最美的橋上視角。
隨意走了一陣,見到一座大橋,木結構,是著名的學院橋。它的拱頂,可能有 威尼斯 最美的橋上視角。  
  
下來後,找了一艘沿大運河運行的 水上 巴士。如果說之前坐船賞景,鏡頭內容是平面划過的話,那麼大運河游船就是縱深運動。

 找一個靠前的位置坐好,大運河美景開始緩緩向你移動。古城與碧波,艷陽照耀,到處都一片燦爛,讓人不知道看哪裡才對。
找一個靠前的位置坐好,大運河美景開始緩緩向你移動。古城與碧波,艷陽照耀,到處都一片燦爛,讓人不知道看哪裡才對。  所以,我家許老師就沒怎麼看,果決地睡了。
所以,我家許老師就沒怎麼看,果決地睡了。  
  
  
兜了一大圈,在主島最南岸下船。找了一家視野超棒的餐館吃飯。海邊陽傘下,遙望朱代卡島一線風光。 兩份海鮮意麵,一份 沙拉 ,這次終於記得跟服務生說,面煮熟一點,別太咸,這才嘗到所謂正常的味道。因為 意大利 人平時吃的意麵或燴飯,都是夾生的,聽說是喜歡那樣有嚼勁。
兩份海鮮意麵,一份 沙拉 ,這次終於記得跟服務生說,面煮熟一點,別太咸,這才嘗到所謂正常的味道。因為 意大利 人平時吃的意麵或燴飯,都是夾生的,聽說是喜歡那樣有嚼勁。  飯後我媳婦拿了些麵包,在海邊喂鴿子。招來的不僅有鴿子,還有海鷗。
飯後我媳婦拿了些麵包,在海邊喂鴿子。招來的不僅有鴿子,還有海鷗。  鳥這種東西,飛起來和落在地上完全不同,根本就是兩種生物。別管空中姿態多優美,只要腳一沾地,瞬間一副獃相。
鳥這種東西,飛起來和落在地上完全不同,根本就是兩種生物。別管空中姿態多優美,只要腳一沾地,瞬間一副獃相。  看海鷗看了好久,然後慢騰騰地往 安康 聖母教堂走。 安康 聖母教堂,就是從學院橋望出去,青綠色穹頂那裡。
看海鷗看了好久,然後慢騰騰地往 安康 聖母教堂走。 安康 聖母教堂,就是從學院橋望出去,青綠色穹頂那裡。  
  
路上經過一片方形區域,類似小花園,四面被房子圍攏。幽幽地傳來琴聲,音色像豎琴,但又比豎琴的聲音薄一些。
							
						
						
                        
						
						
					
					
					
					
					
威尼斯 就是這樣的地方。

沒有 水上 巴士, 威尼斯 大半美景都沒法看到。

主島南側,東西走勢的是朱代卡島,朱代卡島東南,有一座島嶼南北走向,極狹長,是麗都島,那裡有最著名的海灘,還有電影節。
麗 都東 北方向,有一座半島,通常不被 威尼斯 旅游地圖收錄,名叫Punta Sabbioni。
我們的住處,就在這個Punta Sabbioni。


“小電影”還沒欣賞夠,Punta Sabbioni 就到了。走到民宿大概十分鐘,沿路過來,左手農田右手海,與主島天差地別。
後來我說,咱們這是住了個 威尼斯 農家樂,我媳婦點點頭。
一開始沒找到,房東就出來接我們。Marisa五十歲左右,後面緊跟一條小狗,怯怯的,很慫,叫Luna。


快黃昏了,我們不准備再去主島,Punta Sabbioni 的海灘和堤壩都很近,騎上房東的自行車,5分鐘就到。
這個島其實是露營和房車旅游聖地。島上划出大片區域專供露營。我們在堤壩上看日落,背後停的都是各類房車。


沒想到,來 威尼斯 先體驗了一個閑靜的地方。

他們是 德國 人,住 慕尼黑 ,開車來到這兒。一年要來兩次,因為這裡溫暖、有海灘、能露營、游客不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帶小狗。為了能“一家三口”出行,還給小狗辦了護照。
那個小狗爽得呀,給尾巴裝個槳就能上天。這狗也叫Luna,他們 歐洲 人起狗名也一樣貧乏。兩條Luna,一條慫得不行,另一條黑得跟鬼似的,這跟月亮到底能有啥關係?
“一家三口”這次假期半個月,別處不去,只在這一個地方,游泳看海遛狗發獃。
後來我們一起吐槽了 意大利 人——早飯跟沒有一樣,開車胡來,馬路亂過,說話嗷嗷喊。
講完別人的不好,大家都滿意地笑了。



天快黑了,騎車返回。左邊飄來海腥,右邊青草香,一路只有我們倆,只聽見踏板和鏈條的摩擦聲,均勻如一,像催眠。
海天相接處伸手可及,晚霞如裂縫,一撕就掀開。我們倆猛踩兩步,想鑽進去算了。 第四天 9月27日 威尼斯 晴這是躊躇滿志的一天。
早上起來梳洗籌備,吃飽喝足,滿心想著 威尼斯 主島完美一游。
結果離最近一班船出發只差五分鐘了,我們還在屋裡晃悠。
騎上車玩命蹬啊,風挺大的,我家許老師一手捂草帽,一手扶把,直道超越了我。
2分鐘到碼頭,1分鐘鎖車,1分鐘跑上船。坐下以後哈哧哈哧狗一樣喘。


看見沿岸美景,老人家也興奮,拿一個很舊的數碼相機拍照。眼瞄取景器,姿勢標準,拍了兩張不滿意,站起來繼續拍。
我正看熱鬧看得來勁,船就要靠岸了。從我們住的島到聖馬可廣場,不到四十分鐘。




旁邊聖馬可教堂不收費,參觀隊伍排了小半個廣場。我們果斷放棄了,我們也放棄了 威尼斯 所有的室內景點。穿小巷、游船河,精華都在室外,時間不能都用在屋裡。


下來後,找了一艘沿大運河運行的 水上 巴士。如果說之前坐船賞景,鏡頭內容是平面划過的話,那麼大運河游船就是縱深運動。




兜了一大圈,在主島最南岸下船。找了一家視野超棒的餐館吃飯。海邊陽傘下,遙望朱代卡島一線風光。




路上經過一片方形區域,類似小花園,四面被房子圍攏。幽幽地傳來琴聲,音色像豎琴,但又比豎琴的聲音薄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