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上滑粉雪,巴黎自然村水裡玩白浪,1W塊搞定法國白色假期
                                    這是一篇很長、很酷、很省錢 的游記。長不是因為無聊的堆砌,這可能是最最完整的 阿爾卑斯山 滑雪+ 巴黎 玩水(冬天的溫泉水上樂園)攻略。  
這篇游記分為上下兩篇。 上篇在山上滑雪
上篇在山上滑雪  
下篇在 水裡 玩浪 滑雪一共是7天6夜的行程,地點在 法國 阿爾卑斯山 區La Flaine雪場。La Flaine雪場就在 霞慕尼 的旁邊,由於前年我們已經去過一次 霞慕尼 滑雪,所以這一次選擇這座旁邊的山谷。La Flaine擁有240km的雪道,海拔1600-2500m,能看到高山雪景,也能滑行在針葉林,更能穿越小村莊。
滑雪一共是7天6夜的行程,地點在 法國 阿爾卑斯山 區La Flaine雪場。La Flaine雪場就在 霞慕尼 的旁邊,由於前年我們已經去過一次 霞慕尼 滑雪,所以這一次選擇這座旁邊的山谷。La Flaine擁有240km的雪道,海拔1600-2500m,能看到高山雪景,也能滑行在針葉林,更能穿越小村莊。  
玩水在 巴黎 自然村,3天的度假模式。 巴黎 自然村(Village Nature)是 法國 新的網紅打卡景點,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森林樂園。坐落在 巴黎 迪士尼旁的森林保護區,因為發現了天然地熱資源,所以政府與 歐洲 頂級度假地產開發商璞蔚集團斥資7億歐元打造了擁有一座占地5個足球場大的水上樂園,而且所有的水資源都是溫泉!意味著冬天也能在室外玩水!
這次14天的行程,人均包括機票也就12000元左右吧。朋友們都問為什麼這麼便宜,因為我們薅資本主義羊毛~有不少省錢的方式和技巧。可能是之前在 歐洲 窮游慣了的原因吧。
好,讓我們就從滑雪開始。 上篇滑雪是被沈老闆帶入坑的。自從3年前自己去了一趟 霞慕尼 初嘗白色鴉片後,就連著3年冬天都回 法國 。去年我們一起去了著名的 三峽谷 Les Trois Vallees。今年則是來到了 霞慕尼 旁邊的La Flaine雪場。準備痛痛快快地滑一個星期。
 上篇滑雪是被沈老闆帶入坑的。自從3年前自己去了一趟 霞慕尼 初嘗白色鴉片後,就連著3年冬天都回 法國 。去年我們一起去了著名的 三峽谷 Les Trois Vallees。今年則是來到了 霞慕尼 旁邊的La Flaine雪場。準備痛痛快快地滑一個星期。  
法國 滑雪不像大家想的那麼奢華,性價比很高,因為產業足夠成熟,自然條件足夠一流。
春節滑雪小分隊成員: 我,老智,以前總愛稱自己是小智,快奔四了,叫我老智聽上去不那麼裝嫩。
我,老智,以前總愛稱自己是小智,快奔四了,叫我老智聽上去不那麼裝嫩。  
若皙,我老婆,因為滑得比較慢,以各種摔倒方式承包笑點,我們團隊里的吉祥物。
沈老闆,多年老友,少年時是交大野協大牛,在沒拿證的教練里算教得最好的。
馬姐,和沈老闆是CP,能做10個標準引體向上的姐。
餅干,因為這次滑雪認識的馬蜂窩雪友,在 德國 念偏微分方程方向的數學博士。
去程還是原版陣容,這趟滑雪從3個月前就開始規劃。其實規劃的方式也很簡單,因為主題是訂好的,只是做填空題就好:去哪個UCPA。打開電腦,我們在UCPA上搜各個放出來的雪場的位子,原本想去拉 普拉 涅雪場(La Plagne),想嘗試一下600km雪道總長雪場的滋味。但是可惜這個雪場太過火爆,位置全都被預定完了。權衡之下我們選擇了與 霞慕尼 一山之隔的La Flaine雪場。按照音譯應該就是“拉弗 雷恩 ”雪場吧。這個雪場沈老闆和Emma曾經滑過,難度不小。另行前就聽他們介紹了很有特色的山脊雪道,修在山脊背上的雪道聽著就讓人嚮往,如果天氣好的話,兩旁的風景凈收眼底。由於之前的經驗,雪場地圖還是需要在行前好好研究,不然在雪道多的雪場容易找不著北,於是上午下載了La Flaine的地圖。發現難度不小,紅道數目感覺比藍道還多一點。 去年的旅行固然精彩,但是留下的影像資料不多,今年我們備足了長槍短炮,希望好好把快樂時光與一點一滴的進步記錄下來。我準備了Gopro 5,Emma準備了大疆雲台。果然效果非同凡響,Gopro架在頭盔上作為第一人稱視野,雲台則是第三人稱。
去年的旅行固然精彩,但是留下的影像資料不多,今年我們備足了長槍短炮,希望好好把快樂時光與一點一滴的進步記錄下來。我準備了Gopro 5,Emma準備了大疆雲台。果然效果非同凡響,Gopro架在頭盔上作為第一人稱視野,雲台則是第三人稱。  
  
讓我們的旅程從去 里昂 火車站的路上開始吧!我們開著丹姐的小大眾,大包小包地來到RER A站。準備坐RER A線到 里昂 火車站。火車是3點開,現在1點,過去還是趕。A線上的我們4個團坐在一起,被行李們簇擁著,啃著早上做好的 三明 治。一路上還在聊說為啥旅行要這麼累,感覺這一天沒有一天是輕輕鬆松度假的,折騰來折騰去,還沒開始滑雪就一身疲憊。但是說這話時嘴角還是飄著笑的,畢竟要南下 里昂 了,接下來租車、上山都充滿著冒險般的未知,還是蠻期待的。
里昂 火車站其實是 巴黎 的一座車站,並不在 里昂 。因為這座車站的列車都發往 法國 南部, 里昂 方向,所以叫做 里昂 車站。這就跟 巴黎 13區的 意大利 廣場一樣,19世紀在 意大利 廣場上有發往 意大利 的馬車。TGV上車檢票的流程讓我驚訝,驚訝於 法國 人盡然也開始掃碼檢票了。17年來的時候,還是人工檢票~ 里昂 火車站有很多南下滑雪的人背包客,有的甚至帶上了自己的雪板和雪鞋。
里昂 火車站有很多南下滑雪的人背包客,有的甚至帶上了自己的雪板和雪鞋。  
車上有點悶,可能是暖氣太足的原因,列車一路南下,不到2個小時就到了 里昂 Part-Dieu車站。 里昂 ,雨。 里昂一下火車,還是那熟悉的德帕迪約車站的燈光、人流、感覺。13年曾經在 里昂 旁邊的小鎮Vichy度過過一個愉快的暑假。幾次到過 里昂 。對於這座充滿愛的美麗城市,總是帶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老婆大人曾經說 里昂 對於她來說就是路兩旁高大的梧桐樹,對於我來說是羅納河與索恩河河畔的小酒館,再加上小王子的加持, 里昂 總是給我一份 巴黎 無法得到的安靜、精緻與柔情。而這一次, 里昂 可不是那麼歡迎我們,雨,還下得不小。我們預定了火車站正對面的Companile塔樓酒店,以方便次日啟程。我們先沒急著去check-in,而是先來到車站旁的Avis租車行來取車。車是沈老闆一個月前訂的,取車流程不算太麻煩,簽了幾個字、交了錢後工作人員就給了我們鑰匙,並囑咐了註意事項,簡單說是滿油出、滿油回,註意車輛衛生,行車註意交通法規。 拿包走人,取車,剛準備出門,小哥弱問了一句:“你們是進山嗎?” 我們說是。他皺了皺眉頭說“建議你們換一輛有雪胎的車~明天天氣不太好。費用的話稍微高一點。” 我們權衡了一下,覺得有點貴,還是算了~ 這好像給第二天的行程埋下了伏筆。
拿包走人,取車,剛準備出門,小哥弱問了一句:“你們是進山嗎?” 我們說是。他皺了皺眉頭說“建議你們換一輛有雪胎的車~明天天氣不太好。費用的話稍微高一點。” 我們權衡了一下,覺得有點貴,還是算了~ 這好像給第二天的行程埋下了伏筆。  
  
取車的地方在不遠處的一個停車樓,跟著小哥給我們的地圖走,很容易就找到了。我們訂的車是一輛Fiat 500XL,空間還可以,車況不錯。我們大概把玩了一下後就開出去找酒店了,酒店抹過兩個彎就到。 酒店房間不大,或者說很小,也就20個平米出頭吧。乾凈程度還行,但是就是床太軟,躺著感覺陷入了棉花里。一天的奔波讓我們困意襲來,一看表才6點,還沒吃飯呢。心心念念想著大牛排,我們沒休息半小時就又出發覓食了。 法國 朋友Margot是土生土長的 里昂 人,微信問了她一些比較有名的飯店,她列出了一個單子,讓我們開車一家一家去找。但是可惜當天是個周六,如果沒有提前預約,幾乎不可能在這些餐廳吃上飯。不管怎樣還是試一試吧。
酒店房間不大,或者說很小,也就20個平米出頭吧。乾凈程度還行,但是就是床太軟,躺著感覺陷入了棉花里。一天的奔波讓我們困意襲來,一看表才6點,還沒吃飯呢。心心念念想著大牛排,我們沒休息半小時就又出發覓食了。 法國 朋友Margot是土生土長的 里昂 人,微信問了她一些比較有名的飯店,她列出了一個單子,讓我們開車一家一家去找。但是可惜當天是個周六,如果沒有提前預約,幾乎不可能在這些餐廳吃上飯。不管怎樣還是試一試吧。  
  
我們把車停在紅土廣場附近,找了幾家,打了幾家的電話,紛紛吃了閉門羹。無奈只能看緣分找館子了。廣場附近有條美食街,每一家看上去都不錯,海鮮、山珍、土菜都有。 里昂 是一個出名廚的地方,這得益於羅納-阿爾卑斯大區的天然地理優勢,它擁有 法國 最廣闊的山地與草場,一直都是 法國 的農業和工業大省。作為 歐洲 紡織中心的 里昂 ,自古以來就是連接阡陌的重鎮,商業發達,餐飲業自然領先。我們找了一家看上去很有年代感的館子,一進門,就如時光穿梭機般地回到了19世紀末的 里昂 。柔和明亮的燈光恰如其分地調高了光線的對比度,古老的傢具與牆紙以及店小二的一招一式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人聲鼎沸的美好年代。飯店里坐滿了人,我們只能恰恰好在正對門口的4人座前坐下。
  
菜嘛,眼花繚亂,要來就來最地道的。我們點了 塔塔 牛肉(生的),雖然是 巴黎 特產,但是 里昂 也有。還有牛頭肉和牛肝牛肺。味道確實是不錯啊。除了肥了點之外。但是肥不正是冬天保暖的藉口嗎~我們大快朵頤,伴著惺忪的睡意,當然可能還有酒的原因,我們點了3杯酒,一杯Morgan。2杯cote du Rhone,都是這兒的特產,正好一杯果香清新,一杯醇厚濃郁。這一晚過得,本來是想好好調整,不小心又放縱了~哈哈哈哈
 這是魚丸、牛肺、牛肝的組合。口味很重,但是外酥里嫩,口感彈口。
這是魚丸、牛肺、牛肝的組合。口味很重,但是外酥里嫩,口感彈口。  牛頭肉,很肥啊,配上酸醬可以解膩。
牛頭肉,很肥啊,配上酸醬可以解膩。  當然,還有我們每餐必點的Tartare 塔塔 生牛肉,別名叫做生牛肉餃子餡。  風雪兼程,去La Flaine雪場的路早7點,準時出發,天還沒亮,雨還在下。
當然,還有我們每餐必點的Tartare 塔塔 生牛肉,別名叫做生牛肉餃子餡。  風雪兼程,去La Flaine雪場的路早7點,準時出發,天還沒亮,雨還在下。  體感有點冷,但是心是熱的。 里昂 離La Flaine雪場不到200km路,如果順利的話大概3小時能到。酒店的早餐要16歐一位,不划算,我們計劃開一段路到高速服務站吃。慢慢地,雨變成了雪,根據窗外景色的變化也可以判斷出海拔的升高。雪很大,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童話世界,當然這個世界對車來說很不友好。可能是因為雪大,也可能因為餓,我們先找了山口的一個休息站停下來。
體感有點冷,但是心是熱的。 里昂 離La Flaine雪場不到200km路,如果順利的話大概3小時能到。酒店的早餐要16歐一位,不划算,我們計劃開一段路到高速服務站吃。慢慢地,雨變成了雪,根據窗外景色的變化也可以判斷出海拔的升高。雪很大,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童話世界,當然這個世界對車來說很不友好。可能是因為雪大,也可能因為餓,我們先找了山口的一個休息站停下來。  
  
早飯老樣子,Croissant可頌,Pain au Chocolat巧克力麵包和Cookie,再來一杯Cafe au lait奧雷,搞定。來兩包Saucisson肉腸路上充饑搞定。商店里有防滑鏈可以買,70元一對,我們看了看覺得沒必要。 全 法國 的物價基本上都是一個水平,羊角麵包1.7歐,不管是 巴黎 還是鄉下都一樣
全 法國 的物價基本上都是一個水平,羊角麵包1.7歐,不管是 巴黎 還是鄉下都一樣  老3樣,可頌、巧克力麵包和葡萄捲,再配上一個Cookie。3個人分熱量足夠了。
老3樣,可頌、巧克力麵包和葡萄捲,再配上一個Cookie。3個人分熱量足夠了。  法國 的新零售不行,但是咖啡自助機確實哪哪都有。而且很方便很傻瓜。
法國 的新零售不行,但是咖啡自助機確實哪哪都有。而且很方便很傻瓜。  繼續出發,雪是越來越大,感覺離目的地越來越近。穿過一個長長的隧道和一座長長的高架橋,我們已經來到了大山面前。一座巍峨的雪山佇立在路的盡頭,下一個路口下高速,我們就到達了入山口。接下來就是30km的 盤山 公路了。雪沒有停,路上的積雪讓同行的汽車速度慢下來。有雪胎的車後輪濺起的雪渣不少,我們其實還是蠻為自己捏把汗。我們關閉了音樂,專心聽著發動機的聲音,生怕出點什麼事。在一個發卡彎,果然,車打滑裝上了路邊的雪堆。我們下車推車,前方一輛標緻405停下來,一個 法國 小哥下車幫我們看看情況。
繼續出發,雪是越來越大,感覺離目的地越來越近。穿過一個長長的隧道和一座長長的高架橋,我們已經來到了大山面前。一座巍峨的雪山佇立在路的盡頭,下一個路口下高速,我們就到達了入山口。接下來就是30km的 盤山 公路了。雪沒有停,路上的積雪讓同行的汽車速度慢下來。有雪胎的車後輪濺起的雪渣不少,我們其實還是蠻為自己捏把汗。我們關閉了音樂,專心聽著發動機的聲音,生怕出點什麼事。在一個發卡彎,果然,車打滑裝上了路邊的雪堆。我們下車推車,前方一輛標緻405停下來,一個 法國 小哥下車幫我們看看情況。  “你們要去哪?”他問。
“你們要去哪?”他問。  
“La Flaine.”我麽說。
“這個天氣基本上到Le Carroz警察呢就不會讓你們上去了。話說你們在這待一個星期嗎?”他問,我們點頭。
“我建議你們買對防滑鏈,因為上山還好,怕就怕下山,控制不住掉下去那就完了。”他皺了皺眉。
  
提供完建議之後,我們道別,還是買對雪胎比較保險,不然真不知道能不能開進山。我們以20碼的速度慢慢花了半個小時磨蹭到了Le Carroz,在一個雪具店買到了防滑鏈,一對一共70歐,有點貴,但是命要緊。裝鏈子也是個技術活啊,對於我們這幾個從來沒玩過的人,只能對著說明書慢慢摸索,再加上下雪天冷,手一會兒就凍麻了。憑藉著沈老闆交大工科大神的經驗,我們最終還是拼好了雪鏈,折騰了1個小時,重新上路。漫天的大雪,窗外白茫茫一片,我們感覺離UCPA越來越近,心情莫名地澎湃起來!感覺受到的大山的召喚,穿過小橋,隧道,我們看到了滑雪纜車和雪道上的小伙伴。除了開心還是開心。下午就能開滑了!
我們在半山腰停下車,去買防滑鏈。
由於不會裝防滑鏈,真好一對 法國 CP把車停下來裝,看了半天,大致把方法摸明白了。
 沈老闆不愧為 上海 西南某高校工科男,裝起鏈子來確實給力。大概10分鐘,鏈子就裝好了。車子以30邁的速度往前爬坡,但是心裡踏實多了。
沈老闆不愧為 上海 西南某高校工科男,裝起鏈子來確實給力。大概10分鐘,鏈子就裝好了。車子以30邁的速度往前爬坡,但是心裡踏實多了。  牌子上寫的是“歡迎來到Flaine,再開300m就是Vernant停車場”
牌子上寫的是“歡迎來到Flaine,再開300m就是Vernant停車場”  
  
車又開了1個小時,La Flaine山谷就在眼前,遠遠地我們看到了山谷底部那幾棟極具70年代後現代主義風格的房子,以及它標誌性的國旗樹。已經是12點了,磨蹭了5個小時,我們終於到了。車停在了不遠處的停車場,6歐一天的價格還算是公道。有趣的是我們拎著大包小包,需要乘坐一個公共電梯才能下到UCPA的那棟樓,流浪地球的既視感有木有。與其說是電梯,不如說是過山車~ La Flaine的公共交通,過山車~。箱體設計得很別緻,遠看就像一個橘色的Box。速度也不快,但是初次體驗還是有點膽戰心驚。
La Flaine的公共交通,過山車~。箱體設計得很別緻,遠看就像一個橘色的Box。速度也不快,但是初次體驗還是有點膽戰心驚。 

 拖著箱子在雪地上走的感覺可不好受,但是不管怎樣,Finalement,我們終於到了UCPA。
拖著箱子在雪地上走的感覺可不好受,但是不管怎樣,Finalement,我們終於到了UCPA。  正式開始UCPA的一周一周的滑雪項目一價全包才738歐,這就是UCPA的魅力:滑最好的雪,體驗最高效最年輕的度假。
 正式開始UCPA的一周一周的滑雪項目一價全包才738歐,這就是UCPA的魅力:滑最好的雪,體驗最高效最年輕的度假。  這是我和Cici兩人的訂單,在google上搜了一個9折券後,人均價格738歐。
這是我和Cici兩人的訂單,在google上搜了一個9折券後,人均價格738歐。  
  
價格包括:
住宿+餐飲+UCPA組織的娛樂活動+教練費+雪具租賃+雪票 1、Check-in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流程。第4次來的我們已經輕車熟路了。前臺小姑娘操著一口濃重的俄國口音法語,聽上去小有點吃力。她要了我們的護照,分別對了一下名字。在原有的list上把我們的名字標黃進行簽到。隨即給到我們兩張小紙片。一張用來上課,一張用來換雪具。同時通過Visa卡凍結了每人100歐的保證金,萬一房門鑰匙丟了,或是雪具弄壞了,直接從保證金中扣除。
 她遞給我們2把鑰匙,我們的房間是挨著的,212和213。這個Center的房間比較好,幾乎都是2人間,有些UCPA的房間是4人間或8人間,晚上睡覺比較蛋疼。
她遞給我們2把鑰匙,我們的房間是挨著的,212和213。這個Center的房間比較好,幾乎都是2人間,有些UCPA的房間是4人間或8人間,晚上睡覺比較蛋疼。  這是個人信息單,需要填好之後交給前臺保管。
這是個人信息單,需要填好之後交給前臺保管。  這兩聯單一聯用於分班,一聯用於拿雪具。
這兩聯單一聯用於分班,一聯用於拿雪具。  
  
沿電梯上樓,打開房間的那一刻還是被驚喜到了,陽光灑進房間的感覺非常棒,乾凈,整潔。房間里的枕巾、被單、床單都是需要自助套上的。為了降低成本,UCPA要求房間的前房客離開時把舊床上用品放到指定回收處,然後擺上新四件套。同時把房間打掃乾凈,包括用84消毒液擦洗衛生間的設施,用吸塵器洗地板等等。這樣UCPA就不用顧太多清潔人員,體現在我們滑雪價格上就會便宜很多。
							
						
						
                        
						
						
					
					
					
					
					這篇游記分為上下兩篇。

下篇在 水裡 玩浪

玩水在 巴黎 自然村,3天的度假模式。 巴黎 自然村(Village Nature)是 法國 新的網紅打卡景點,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森林樂園。坐落在 巴黎 迪士尼旁的森林保護區,因為發現了天然地熱資源,所以政府與 歐洲 頂級度假地產開發商璞蔚集團斥資7億歐元打造了擁有一座占地5個足球場大的水上樂園,而且所有的水資源都是溫泉!意味著冬天也能在室外玩水!
這次14天的行程,人均包括機票也就12000元左右吧。朋友們都問為什麼這麼便宜,因為我們薅資本主義羊毛~有不少省錢的方式和技巧。可能是之前在 歐洲 窮游慣了的原因吧。
好,讓我們就從滑雪開始。

法國 滑雪不像大家想的那麼奢華,性價比很高,因為產業足夠成熟,自然條件足夠一流。
春節滑雪小分隊成員:

若皙,我老婆,因為滑得比較慢,以各種摔倒方式承包笑點,我們團隊里的吉祥物。
沈老闆,多年老友,少年時是交大野協大牛,在沒拿證的教練里算教得最好的。
馬姐,和沈老闆是CP,能做10個標準引體向上的姐。
餅干,因為這次滑雪認識的馬蜂窩雪友,在 德國 念偏微分方程方向的數學博士。
去程還是原版陣容,這趟滑雪從3個月前就開始規劃。其實規劃的方式也很簡單,因為主題是訂好的,只是做填空題就好:去哪個UCPA。打開電腦,我們在UCPA上搜各個放出來的雪場的位子,原本想去拉 普拉 涅雪場(La Plagne),想嘗試一下600km雪道總長雪場的滋味。但是可惜這個雪場太過火爆,位置全都被預定完了。權衡之下我們選擇了與 霞慕尼 一山之隔的La Flaine雪場。按照音譯應該就是“拉弗 雷恩 ”雪場吧。這個雪場沈老闆和Emma曾經滑過,難度不小。另行前就聽他們介紹了很有特色的山脊雪道,修在山脊背上的雪道聽著就讓人嚮往,如果天氣好的話,兩旁的風景凈收眼底。由於之前的經驗,雪場地圖還是需要在行前好好研究,不然在雪道多的雪場容易找不著北,於是上午下載了La Flaine的地圖。發現難度不小,紅道數目感覺比藍道還多一點。

讓我們的旅程從去 里昂 火車站的路上開始吧!我們開著丹姐的小大眾,大包小包地來到RER A站。準備坐RER A線到 里昂 火車站。火車是3點開,現在1點,過去還是趕。A線上的我們4個團坐在一起,被行李們簇擁著,啃著早上做好的 三明 治。一路上還在聊說為啥旅行要這麼累,感覺這一天沒有一天是輕輕鬆松度假的,折騰來折騰去,還沒開始滑雪就一身疲憊。但是說這話時嘴角還是飄著笑的,畢竟要南下 里昂 了,接下來租車、上山都充滿著冒險般的未知,還是蠻期待的。
里昂 火車站其實是 巴黎 的一座車站,並不在 里昂 。因為這座車站的列車都發往 法國 南部, 里昂 方向,所以叫做 里昂 車站。這就跟 巴黎 13區的 意大利 廣場一樣,19世紀在 意大利 廣場上有發往 意大利 的馬車。TGV上車檢票的流程讓我驚訝,驚訝於 法國 人盡然也開始掃碼檢票了。17年來的時候,還是人工檢票~

車上有點悶,可能是暖氣太足的原因,列車一路南下,不到2個小時就到了 里昂 Part-Dieu車站。 里昂 ,雨。 里昂一下火車,還是那熟悉的德帕迪約車站的燈光、人流、感覺。13年曾經在 里昂 旁邊的小鎮Vichy度過過一個愉快的暑假。幾次到過 里昂 。對於這座充滿愛的美麗城市,總是帶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老婆大人曾經說 里昂 對於她來說就是路兩旁高大的梧桐樹,對於我來說是羅納河與索恩河河畔的小酒館,再加上小王子的加持, 里昂 總是給我一份 巴黎 無法得到的安靜、精緻與柔情。而這一次, 里昂 可不是那麼歡迎我們,雨,還下得不小。我們預定了火車站正對面的Companile塔樓酒店,以方便次日啟程。我們先沒急著去check-in,而是先來到車站旁的Avis租車行來取車。車是沈老闆一個月前訂的,取車流程不算太麻煩,簽了幾個字、交了錢後工作人員就給了我們鑰匙,並囑咐了註意事項,簡單說是滿油出、滿油回,註意車輛衛生,行車註意交通法規。

取車的地方在不遠處的一個停車樓,跟著小哥給我們的地圖走,很容易就找到了。我們訂的車是一輛Fiat 500XL,空間還可以,車況不錯。我們大概把玩了一下後就開出去找酒店了,酒店抹過兩個彎就到。

我們把車停在紅土廣場附近,找了幾家,打了幾家的電話,紛紛吃了閉門羹。無奈只能看緣分找館子了。廣場附近有條美食街,每一家看上去都不錯,海鮮、山珍、土菜都有。 里昂 是一個出名廚的地方,這得益於羅納-阿爾卑斯大區的天然地理優勢,它擁有 法國 最廣闊的山地與草場,一直都是 法國 的農業和工業大省。作為 歐洲 紡織中心的 里昂 ,自古以來就是連接阡陌的重鎮,商業發達,餐飲業自然領先。我們找了一家看上去很有年代感的館子,一進門,就如時光穿梭機般地回到了19世紀末的 里昂 。柔和明亮的燈光恰如其分地調高了光線的對比度,古老的傢具與牆紙以及店小二的一招一式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人聲鼎沸的美好年代。飯店里坐滿了人,我們只能恰恰好在正對門口的4人座前坐下。
菜嘛,眼花繚亂,要來就來最地道的。我們點了 塔塔 牛肉(生的),雖然是 巴黎 特產,但是 里昂 也有。還有牛頭肉和牛肝牛肺。味道確實是不錯啊。除了肥了點之外。但是肥不正是冬天保暖的藉口嗎~我們大快朵頤,伴著惺忪的睡意,當然可能還有酒的原因,我們點了3杯酒,一杯Morgan。2杯cote du Rhone,都是這兒的特產,正好一杯果香清新,一杯醇厚濃郁。這一晚過得,本來是想好好調整,不小心又放縱了~哈哈哈哈




早飯老樣子,Croissant可頌,Pain au Chocolat巧克力麵包和Cookie,再來一杯Cafe au lait奧雷,搞定。來兩包Saucisson肉腸路上充饑搞定。商店里有防滑鏈可以買,70元一對,我們看了看覺得沒必要。





“La Flaine.”我麽說。
“這個天氣基本上到Le Carroz警察呢就不會讓你們上去了。話說你們在這待一個星期嗎?”他問,我們點頭。
“我建議你們買對防滑鏈,因為上山還好,怕就怕下山,控制不住掉下去那就完了。”他皺了皺眉。
提供完建議之後,我們道別,還是買對雪胎比較保險,不然真不知道能不能開進山。我們以20碼的速度慢慢花了半個小時磨蹭到了Le Carroz,在一個雪具店買到了防滑鏈,一對一共70歐,有點貴,但是命要緊。裝鏈子也是個技術活啊,對於我們這幾個從來沒玩過的人,只能對著說明書慢慢摸索,再加上下雪天冷,手一會兒就凍麻了。憑藉著沈老闆交大工科大神的經驗,我們最終還是拼好了雪鏈,折騰了1個小時,重新上路。漫天的大雪,窗外白茫茫一片,我們感覺離UCPA越來越近,心情莫名地澎湃起來!感覺受到的大山的召喚,穿過小橋,隧道,我們看到了滑雪纜車和雪道上的小伙伴。除了開心還是開心。下午就能開滑了!
我們在半山腰停下車,去買防滑鏈。
由於不會裝防滑鏈,真好一對 法國 CP把車停下來裝,看了半天,大致把方法摸明白了。



車又開了1個小時,La Flaine山谷就在眼前,遠遠地我們看到了山谷底部那幾棟極具70年代後現代主義風格的房子,以及它標誌性的國旗樹。已經是12點了,磨蹭了5個小時,我們終於到了。車停在了不遠處的停車場,6歐一天的價格還算是公道。有趣的是我們拎著大包小包,需要乘坐一個公共電梯才能下到UCPA的那棟樓,流浪地球的既視感有木有。與其說是電梯,不如說是過山車~






價格包括:
住宿+餐飲+UCPA組織的娛樂活動+教練費+雪具租賃+雪票 1、Check-in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流程。第4次來的我們已經輕車熟路了。前臺小姑娘操著一口濃重的俄國口音法語,聽上去小有點吃力。她要了我們的護照,分別對了一下名字。在原有的list上把我們的名字標黃進行簽到。隨即給到我們兩張小紙片。一張用來上課,一張用來換雪具。同時通過Visa卡凍結了每人100歐的保證金,萬一房門鑰匙丟了,或是雪具弄壞了,直接從保證金中扣除。



沿電梯上樓,打開房間的那一刻還是被驚喜到了,陽光灑進房間的感覺非常棒,乾凈,整潔。房間里的枕巾、被單、床單都是需要自助套上的。為了降低成本,UCPA要求房間的前房客離開時把舊床上用品放到指定回收處,然後擺上新四件套。同時把房間打掃乾凈,包括用84消毒液擦洗衛生間的設施,用吸塵器洗地板等等。這樣UCPA就不用顧太多清潔人員,體現在我們滑雪價格上就會便宜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