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能想到的童話世界,就是這個小鎮的模樣
                                     視頻 正文“如果你去 東歐 ,一定要去CK小鎮。一定要去。”這是朋友得知我要在國慶去 捷克 之前,再三叮囑我的話語。  所謂的CK小鎮,是背包客對 克魯姆洛夫 (Český Krumlov)的簡稱。這個小鎮,位於 捷克 的南波西米亞地區,在 捷克 與 奧地利 的邊境處,距離 捷克 首都 布拉格 160公里。
所謂的CK小鎮,是背包客對 克魯姆洛夫 (Český Krumlov)的簡稱。這個小鎮,位於 捷克 的南波西米亞地區,在 捷克 與 奧地利 的邊境處,距離 捷克 首都 布拉格 160公里。  
從 布拉格 自駕前往 克魯姆洛夫 的路上,我看著窗外的景緻整整2小時,捨不得合眼。秋天的 捷克 ,色彩濃烈的田園風光,每一秒都是一幅油畫。 田園如詩,但美不過童話。當我開始拜訪CK小鎮後,終於理解朋友的力薦,也終於明白為什麼CK小鎮會無數次上榜“人生必去”的榜單,“ 歐洲 最美童話小鎮”的地位也始終無法被超越。
田園如詩,但美不過童話。當我開始拜訪CK小鎮後,終於理解朋友的力薦,也終於明白為什麼CK小鎮會無數次上榜“人生必去”的榜單,“ 歐洲 最美童話小鎮”的地位也始終無法被超越。  我們住宿的地方不在鎮中心裡,而是選擇了離小鎮5分鐘路程的民宿。這是因為CK小鎮如所有 歐洲 的所有中世紀的古城一樣,城裡的路是石板路,斜坡上上下下而且窄。
我們住宿的地方不在鎮中心裡,而是選擇了離小鎮5分鐘路程的民宿。這是因為CK小鎮如所有 歐洲 的所有中世紀的古城一樣,城裡的路是石板路,斜坡上上下下而且窄。  
開車或者拖著行李步行,都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案。所以,我們就住在方便停車、距離鎮中心不遠的地方。
民宿在一個小山坡上,房間的窗臺放著一盆不知名的紅花。推開木製的窗柩,不遠處就是 克魯姆洛夫 的地標之一,彩繪塔。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塔尖顏色如彩繪一樣。彩繪塔底下,是高高低低的橙紅屋頂。背後的青山,雲霧繚繞。
 這就是一幅標準的 歐洲 油畫,只不過從相框變成了現實。
這就是一幅標準的 歐洲 油畫,只不過從相框變成了現實。  
CK小鎮最核心的建築群,是城堡。 克魯姆洛夫 城堡是 捷克 第二 大城 堡,僅次於 布拉格 城堡,包括40幢建築5個庭院和7公頃花園,彩繪塔就位於古城堡內。 城堡中大部分的建築都修建於13世紀,由南波西米亞豪族維特克家族在此建造城堡。公元14世紀時,維特克家族消亡,而羅施姆別克家族成為新的統治者。文藝復興時期, 克魯姆洛夫 進入繁盛。
城堡中大部分的建築都修建於13世紀,由南波西米亞豪族維特克家族在此建造城堡。公元14世紀時,維特克家族消亡,而羅施姆別克家族成為新的統治者。文藝復興時期, 克魯姆洛夫 進入繁盛。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 克魯姆洛夫 的評價:小鎮在5個多世紀平安發展,它的建築被原封不動保留下來,是 歐洲 中部中世紀古城的傑出典範。也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雙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 克魯姆洛夫 還是一座藝術之城,充滿了音樂和彩繪。大概沒有誰能抵抗得住這座古堡的浪漫。
克魯姆洛夫 還是一座藝術之城,充滿了音樂和彩繪。大概沒有誰能抵抗得住這座古堡的浪漫。  
  
我們在石路上走,在河邊遇見一個彈著吉他的歌者。他帶著褐色的眼鏡,頭髮微捲,在陽光下是慄色的。他說自己來自 塞爾維亞 ,一路旅行表演,大地就是他的琴譜。我們給他一歐元,也不知道點什麼歌,就讓他演奏一曲 塞爾維亞 的民謠好了。他認真地彈奏,一邊朝我們燦爛地笑,隔著眼鏡都能看到他眼裡的真誠。 往前走,又見一位身穿波西米亞服飾的人,在庭院樹下吹奏長笛。他的身旁停著一輛自行車,我不知道他從哪兒來,但一定行走潤心。
往前走,又見一位身穿波西米亞服飾的人,在庭院樹下吹奏長笛。他的身旁停著一輛自行車,我不知道他從哪兒來,但一定行走潤心。  克魯姆洛夫 的另一個藝術因子,是彩繪。
克魯姆洛夫 的另一個藝術因子,是彩繪。  
牆體斑駁但顏色依舊艷麗的彩繪塔告訴我們,立體彩繪牆壁是這個小鎮的標誌。
圓柱形的彩繪塔在城堡內,是這個小鎮,乃至 捷克 的標誌性建築。在小鎮里,幾乎無論走到哪個方向,都會輕易地看到矗立在懸崖高處的彩繪塔。
不止彩繪塔,城堡內部牆壁都是彩繪的。彩繪牆中有一個元素是頻繁出現的——五瓣玫瑰,這是CK小鎮一個古老貴族維特克家族的族徽,也是小鎮的長期標誌。 在12世紀末,當時統治克魯姆羅夫的“玫瑰家族之父” 維特克一世對家族分割。他臨死前將自己的財產分給了五個兒子,分別以不同顏色的五瓣玫瑰作為不同支系的紋章。
在12世紀末,當時統治克魯姆羅夫的“玫瑰家族之父” 維特克一世對家族分割。他臨死前將自己的財產分給了五個兒子,分別以不同顏色的五瓣玫瑰作為不同支系的紋章。  
每年六月,鎮上會舉辦五瓣玫瑰節。此時,小鎮居民會穿上傳統波西米亞服飾狂歡。 克魯姆洛夫 在這三天里穿越回700多年前的玫瑰時代,現代與傳統,通過節日狂歡來傳承。
維特科夫家族衰亡後, 克魯姆洛夫 先後羅施姆別克家族、哈伯斯堡家族、愛根堡家族和史瓦森伯格家族所有。老城區絕大部分建築及教堂都建於14世紀到17世紀,以哥德式、文藝復 興和 巴 洛克 風格為主。
1938-1945年,這裡一度被納粹 德國 併入蘇台德地區。二戰結束後, 克魯姆洛夫 由美軍解放。 捷克 共和 國成立後這裡所有說德語的人統統被驅逐,重新回歸 捷克 斯洛伐克 。
五大家族經過幾百年的苦心經營,以及處於 捷克 波西米亞內地與 奧地利 、 巴伐利亞 多瑙河平原及 意大利 北部相互交往的地理位置,使得 克魯姆洛夫 的建築糅合了多種風格。 鎮上外型如鉛筆狀的聖維特教堂,就是哥特式融合巴 洛克 式風格的建築。這座教堂與 布拉格 城堡的聖維特教堂同名,卻遠沒有 布拉格 的大氣磅礴,反而是秀氣淡雅。教堂於1400年興建,歷經39年,從一開始的哥特式,到建成後融合了巴 洛克 風格,這裡始終是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和這個城市的發展源頭。
鎮上外型如鉛筆狀的聖維特教堂,就是哥特式融合巴 洛克 式風格的建築。這座教堂與 布拉格 城堡的聖維特教堂同名,卻遠沒有 布拉格 的大氣磅礴,反而是秀氣淡雅。教堂於1400年興建,歷經39年,從一開始的哥特式,到建成後融合了巴 洛克 風格,這裡始終是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和這個城市的發展源頭。  即便到了今日,教堂仍被使用。教堂清脆的鐘聲響起,響徹整個小鎮。寧靜的小鎮上,午後 日光 微暖,恣意在波西米亞的中世紀古巷裡遊蕩,迷失在 克魯姆洛夫 就在一瞬間。
即便到了今日,教堂仍被使用。教堂清脆的鐘聲響起,響徹整個小鎮。寧靜的小鎮上,午後 日光 微暖,恣意在波西米亞的中世紀古巷裡遊蕩,迷失在 克魯姆洛夫 就在一瞬間。  
我們朝著彩繪塔的方向走,從紅色的城門進入城堡的庭院。古樸的噴水池,滿地的黃葉,中世紀的城牆,高挑的彩繪穹頂,這就是兒童繪本里城堡該有的樣子,是我所生活的川流不息的 大城 市裡沒有的景象。
 歐洲 的城堡中,主建築之間以庭院相連。穿過庭院後,就到達了彩繪塔。
歐洲 的城堡中,主建築之間以庭院相連。穿過庭院後,就到達了彩繪塔。  
從地面到彩繪塔的觀景台,一共四層。樓梯非常陡峭,人也很多,還好國外的游客多數秩序良好。互相遷就 禮讓 ,也就上去了。 當我站在觀景臺上,仿佛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這是一個跟我的生活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它來自中世紀,像梵高,畢加索筆下的抽象而艷麗的作品。
當我站在觀景臺上,仿佛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這是一個跟我的生活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它來自中世紀,像梵高,畢加索筆下的抽象而艷麗的作品。  整個小鎮並不大,以鎮上的 共和 廣場為中心向外散射。 捷克 的母親河、CK護城河伏爾 塔瓦 河把小鎮一分為二,一邊是矗立在山坡上的城堡,一邊是U形馬蹄彎環抱的玩具積木般的紅房老城。
整個小鎮並不大,以鎮上的 共和 廣場為中心向外散射。 捷克 的母親河、CK護城河伏爾 塔瓦 河把小鎮一分為二,一邊是矗立在山坡上的城堡,一邊是U形馬蹄彎環抱的玩具積木般的紅房老城。  
屋瓦的曲線柔柔地舒展,高低錯落中挺起一所高聳的聖維特教堂,農舍點綴著微隆又青綠的山丘。這個景象,是 克魯姆洛夫 標準的明信片角度,也是我對CK小鎮的第一次驚艷。
CK的驚喜,遠不止彩繪塔上的驚鴻一瞥。
我們從彩繪 塔下 來,穿過一個個的庭院,沿著城牆走,山林盡染秋色,古城牆歷史宛然。這樣的時刻,彷如時光就此凝固。
 這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不經意的小角落裡,都有季節流轉的痕跡。
這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不經意的小角落裡,都有季節流轉的痕跡。  
慢慢地,我們到了城堡花園,這是CK小鎮給我的第二次驚艷。

 這裡是典型的 歐洲 花園風格,兩邊的長方形草坪沿中軸線對稱,盡頭的噴泉是巴 洛克 風格的。花園裡最好看的,是迷宮一樣的綠徑。花園並不很大,游人也比主道上要少得多,是個適合安靜發獃、拍照、觀景的好地方。綠植顯然被精心修剪過,像是一面面高直的綠牆。人走在綠牆中間,顯得很渺小。
這裡是典型的 歐洲 花園風格,兩邊的長方形草坪沿中軸線對稱,盡頭的噴泉是巴 洛克 風格的。花園裡最好看的,是迷宮一樣的綠徑。花園並不很大,游人也比主道上要少得多,是個適合安靜發獃、拍照、觀景的好地方。綠植顯然被精心修剪過,像是一面面高直的綠牆。人走在綠牆中間,顯得很渺小。 
 在花園的一個角落裡,可以回看城堡,彩繪塔,以及遠處綠頂的聖約施塔教堂。
在花園的一個角落裡,可以回看城堡,彩繪塔,以及遠處綠頂的聖約施塔教堂。  我們在這個角落裡等待落日。天色的變化,像一條標準的色溫帶,從藍到黃漸變。無論看多少次,那片淺淺柔柔的光總會觸動你的心。
我們在這個角落裡等待落日。天色的變化,像一條標準的色溫帶,從藍到黃漸變。無論看多少次,那片淺淺柔柔的光總會觸動你的心。  
波西米亞的神秘與浪漫,在黃昏中流轉。直到 日光 盡散,我們從城堡離開,回到鎮上。
鎮上街道小巷,兜轉蜿蜒,但是你一定不會錯過拉格朗特街。這是鎮上的主街道,路邊的個性小店總能留住你的腳步。店鋪出售各種手工藝製品和當地小吃,價格比在 布拉格 便宜得多。拉格朗特街上有一家古玩店,著各種古舊的青銅塑像和銀燭臺,用心淘的話,還能找出中世紀的古董呢。
說起當地小吃,那一定不會錯過的就是卷筒狀的烤麵包圈了。這是 捷克 的國寶級點心,Trdlo。翻譯中文就是 捷克 式肉桂捲。店里的小哥哥把發酵後的麵團被搓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纏在金屬滾軸上成筒形,撒上黃糖和肉桂粉,在烤爐上滾動烘烤。
肉桂捲是空心的,你可以依照個人的口味往裡面加各種cream。我們要了一份加香草冰淇淋的,外皮烤得焦脆,冰淇淋冰涼甜軟,口感很是奇特。
 吃這肉桂捲回旅舍的路上,剛好看到旅舍旁邊那戶人家正在刷牆壁。對於住在鎮上的原住民來說,這裡不是一個世俗童話,是他們看不膩的家園。所以他們更願意用辛勤勞作,來保存那份動人的小心思。
吃這肉桂捲回旅舍的路上,剛好看到旅舍旁邊那戶人家正在刷牆壁。對於住在鎮上的原住民來說,這裡不是一個世俗童話,是他們看不膩的家園。所以他們更願意用辛勤勞作,來保存那份動人的小心思。  路上的景是景,路上的人也是景。 比如 在噴泉旁吹奏著長笛的波西米亞男人,在理髮橋旁彈奏吉他的街頭藝人,在橘紅色的屋瓦前定情的愛侶,在修繕家園的老人,都好美。
路上的景是景,路上的人也是景。 比如 在噴泉旁吹奏著長笛的波西米亞男人,在理髮橋旁彈奏吉他的街頭藝人,在橘紅色的屋瓦前定情的愛侶,在修繕家園的老人,都好美。  克魯姆洛夫 讓人驚艷的地方,不在於那些打卡必到的景點,而是整個小鎮,都還是文藝復興時代的模樣。沒有被現代文明過分的開采,現代人通過建築和土壤,與中世紀對話。
克魯姆洛夫 讓人驚艷的地方,不在於那些打卡必到的景點,而是整個小鎮,都還是文藝復興時代的模樣。沒有被現代文明過分的開采,現代人通過建築和土壤,與中世紀對話。  雖然說房頂是均一的橘紅,但是每一座屋子的牆體顯然都是獨一無二。 比如 門前的彩繪,柵欄上的盆栽,流光的玻璃窗戶,都值得你慢慢細看品味。
雖然說房頂是均一的橘紅,但是每一座屋子的牆體顯然都是獨一無二。 比如 門前的彩繪,柵欄上的盆栽,流光的玻璃窗戶,都值得你慢慢細看品味。 
                                
							
						
						
                        
						
						
					
					
					
					
					
從 布拉格 自駕前往 克魯姆洛夫 的路上,我看著窗外的景緻整整2小時,捨不得合眼。秋天的 捷克 ,色彩濃烈的田園風光,每一秒都是一幅油畫。


開車或者拖著行李步行,都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案。所以,我們就住在方便停車、距離鎮中心不遠的地方。
民宿在一個小山坡上,房間的窗臺放著一盆不知名的紅花。推開木製的窗柩,不遠處就是 克魯姆洛夫 的地標之一,彩繪塔。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塔尖顏色如彩繪一樣。彩繪塔底下,是高高低低的橙紅屋頂。背後的青山,雲霧繚繞。


CK小鎮最核心的建築群,是城堡。 克魯姆洛夫 城堡是 捷克 第二 大城 堡,僅次於 布拉格 城堡,包括40幢建築5個庭院和7公頃花園,彩繪塔就位於古城堡內。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 克魯姆洛夫 的評價:小鎮在5個多世紀平安發展,它的建築被原封不動保留下來,是 歐洲 中部中世紀古城的傑出典範。也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雙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

我們在石路上走,在河邊遇見一個彈著吉他的歌者。他帶著褐色的眼鏡,頭髮微捲,在陽光下是慄色的。他說自己來自 塞爾維亞 ,一路旅行表演,大地就是他的琴譜。我們給他一歐元,也不知道點什麼歌,就讓他演奏一曲 塞爾維亞 的民謠好了。他認真地彈奏,一邊朝我們燦爛地笑,隔著眼鏡都能看到他眼裡的真誠。


牆體斑駁但顏色依舊艷麗的彩繪塔告訴我們,立體彩繪牆壁是這個小鎮的標誌。
圓柱形的彩繪塔在城堡內,是這個小鎮,乃至 捷克 的標誌性建築。在小鎮里,幾乎無論走到哪個方向,都會輕易地看到矗立在懸崖高處的彩繪塔。
不止彩繪塔,城堡內部牆壁都是彩繪的。彩繪牆中有一個元素是頻繁出現的——五瓣玫瑰,這是CK小鎮一個古老貴族維特克家族的族徽,也是小鎮的長期標誌。

每年六月,鎮上會舉辦五瓣玫瑰節。此時,小鎮居民會穿上傳統波西米亞服飾狂歡。 克魯姆洛夫 在這三天里穿越回700多年前的玫瑰時代,現代與傳統,通過節日狂歡來傳承。
維特科夫家族衰亡後, 克魯姆洛夫 先後羅施姆別克家族、哈伯斯堡家族、愛根堡家族和史瓦森伯格家族所有。老城區絕大部分建築及教堂都建於14世紀到17世紀,以哥德式、文藝復 興和 巴 洛克 風格為主。
1938-1945年,這裡一度被納粹 德國 併入蘇台德地區。二戰結束後, 克魯姆洛夫 由美軍解放。 捷克 共和 國成立後這裡所有說德語的人統統被驅逐,重新回歸 捷克 斯洛伐克 。
五大家族經過幾百年的苦心經營,以及處於 捷克 波西米亞內地與 奧地利 、 巴伐利亞 多瑙河平原及 意大利 北部相互交往的地理位置,使得 克魯姆洛夫 的建築糅合了多種風格。


我們朝著彩繪塔的方向走,從紅色的城門進入城堡的庭院。古樸的噴水池,滿地的黃葉,中世紀的城牆,高挑的彩繪穹頂,這就是兒童繪本里城堡該有的樣子,是我所生活的川流不息的 大城 市裡沒有的景象。


從地面到彩繪塔的觀景台,一共四層。樓梯非常陡峭,人也很多,還好國外的游客多數秩序良好。互相遷就 禮讓 ,也就上去了。


屋瓦的曲線柔柔地舒展,高低錯落中挺起一所高聳的聖維特教堂,農舍點綴著微隆又青綠的山丘。這個景象,是 克魯姆洛夫 標準的明信片角度,也是我對CK小鎮的第一次驚艷。
CK的驚喜,遠不止彩繪塔上的驚鴻一瞥。
我們從彩繪 塔下 來,穿過一個個的庭院,沿著城牆走,山林盡染秋色,古城牆歷史宛然。這樣的時刻,彷如時光就此凝固。


慢慢地,我們到了城堡花園,這是CK小鎮給我的第二次驚艷。






波西米亞的神秘與浪漫,在黃昏中流轉。直到 日光 盡散,我們從城堡離開,回到鎮上。
鎮上街道小巷,兜轉蜿蜒,但是你一定不會錯過拉格朗特街。這是鎮上的主街道,路邊的個性小店總能留住你的腳步。店鋪出售各種手工藝製品和當地小吃,價格比在 布拉格 便宜得多。拉格朗特街上有一家古玩店,著各種古舊的青銅塑像和銀燭臺,用心淘的話,還能找出中世紀的古董呢。
說起當地小吃,那一定不會錯過的就是卷筒狀的烤麵包圈了。這是 捷克 的國寶級點心,Trdlo。翻譯中文就是 捷克 式肉桂捲。店里的小哥哥把發酵後的麵團被搓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纏在金屬滾軸上成筒形,撒上黃糖和肉桂粉,在烤爐上滾動烘烤。
肉桂捲是空心的,你可以依照個人的口味往裡面加各種cream。我們要了一份加香草冰淇淋的,外皮烤得焦脆,冰淇淋冰涼甜軟,口感很是奇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