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芳香之旅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十字架上的耶穌》
巴黎自助遊攻略
《薩爾丹那帕勒斯之死》(Death of Sardanapalus),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
以凶殘暴虐著稱的亞述帝國(Assyria)位於兩河流域,薩爾丹那帕勒斯是亞述帝國的末代君主,當他聽說自己的軍隊戰敗的消息後,下令禁衛軍就在他的面前殺死他的所有性奴隸和馬匹等動物。面對血腥的屠殺,冷漠的君主面無表情,與慘烈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幅繪畫是參考拜倫(Lord Byron)的戲劇《薩爾丹那帕勒斯》(Sardanapalus)創作的,而這幅繪畫又激發了柏遼茲(Hector Berlioz)的聲樂套曲《薩爾丹那帕勒斯之死》(La mort de Sardanpale)等若干音樂作品的誕生。
巴黎自助遊攻略
《薩摩屈拉克勝利女神》自由引領人民"---歐仁·德拉克洛瓦 1830年
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裡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征。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朴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巴黎自助遊攻略
《希阿島的屠殺》(The Massacre at Chios),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
1822年, 希腊 爆發獨立運動後,1822年4月11日,奧特曼帝國(Ottoman)的軍隊登陸 希腊 的希阿島(Chios),對島上平民展開軍事攻擊,這些 土耳其 軍隊在隨後的幾個月里大肆屠殺搶掠,造成2 萬多平民死亡,並把“所有活著的剩餘的7 萬多居民全部驅逐出島”,成為奴隸。
德拉克羅瓦的這幅作品展出後,震動了藝術界,這幅作品也被稱為“對藝術的屠殺”。
巴黎自助遊攻略
泰奧多爾·籍里柯--梅杜薩之筏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發現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人物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
背景介紹:1816年7月, 法國 政府派遣巡洋艦“梅杜薩號”,載著400多名官兵及少數貴族前往聖·路易斯港。率領艦隊的是一名缺乏實際能力的艦長,由於他指揮錯誤,在途經 西非 海岸的 布朗 海岬南面時不慎擱淺,造成了慘重的災禍。
巴黎自助遊攻略
安格爾--大宮女
這幅畫在 巴黎 展出時,曾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和抨擊。評論家德·凱 拉特 里說得較為尖銳,他曾對安格爾的學生說:“他的這位宮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節脊椎骨。”然而安格爾的學生阿莫里·杜瓦爾則辯解說:“凱 拉特 里可能是對的,可是這又怎麼樣呢?也許正因為這段秀長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懾服住觀眾。假如她的身體比例絕對地準確,那就很可能不這樣誘人了!”
巴黎自助遊攻略
“阿塔拉入葬”---安內.路易. 吉隆 德
巴黎自助遊攻略
雅克·路易·大衛自畫像(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
雅克·路易·大衛是 法國 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畫風嚴謹,技法精工。
在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雅各賓專政時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員會 和美 術委員會的委員。早期作品以歷史英雄人物為題材,如《荷拉斯兄弟之誓》、《處決自己的兒子布魯特斯》等。
1793年完成名作《馬拉之死》。
1794年雅各賓政權被反革命顛覆,經過五年的混亂,拿破侖掌握政權後,大衛做了拿破侖一世的宮廷畫家。這時期創作了歌頌拿破侖的《加冕式》、《授旗式》、《拿破侖越過聖貝爾納山》、《拿破侖在辦公室中的像》等作品。
巴黎自助遊攻略
雅克·路易·大衛1793年完成名作《馬拉之死》
在大革命中,大衛根據國民議會的建議創作了一些具有鮮明革命時代特征的肖像畫,其中最傑出的是《馬拉之死》。畫家用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當時的情形:馬拉倒在浴缸里,鮮血正在從傷口中流出;帶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凶手已經逃離現場。畫家將畫中的主角設計在一個情節和場景之中,豐富了肖像畫的表現內容,增強了它的感染力。據說大衛在馬拉被刺死的兩個小時後就趕到了現場,並被眼前的慘狀所震驚,於是他決定用畫筆來記錄這悲壯的歷史場面。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作品細節
巴黎自助遊攻略
《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是雅克·路易·大衛於1805~1807年期間創作的一幅油畫,690*931。
它是畫家真實記錄1804年12月2日在 巴黎 聖母院隆重舉行的國王加冕儀式的一幅油畫傑作。為了鞏固帝位,這位皇帝極其傲慢地讓 羅馬 教皇庇護七世親自來 巴黎 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號召力,讓 法國 人民以至 歐洲 人民承認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時,拿破侖拒絕跪在教皇前讓庇護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奪過來自己戴上。達維特為避免這一事實,煞費苦心地選用皇帝給皇后加冕的後半截場面。畫面中心形象是拿破侖從教皇手中接過的王冠,賜給皇后約瑟芬。 羅馬 教皇被請來參加儀式,只讓他坐在祭壇前作為後盾而已。受加冕的皇后長長的皇袍由宮女羅席福柯拉夫人和瓦勒特夫人牽著,中間平臺上坐著皇后的母親,圍繞中心周圍站立著主教、王公貴族、將軍、各國大使以及前來祝賀的外國國王、王后等,畫中有近百人的肖像,據說很多是請真人來到畫室畫的。
巴黎自助遊攻略
在書上看過無數次的《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站在這幅畫面前,才知道這畫有多大!這幅畫有一百多個人物,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服飾,姿態和表情,複雜的環境和眾多人物所應該有的光影效果和複雜色彩層次的把握,是一幅世界著名的高難度巨幅人物組油畫。
巴黎自助遊攻略
《列奧尼達在溫泉關》(Leonidas at Thermopylae)。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波斯帝國的皇帝薛西斯帶領40多萬軍隊攻打 希腊 , 希腊 各個城邦聯合出兵抵抗,其中溫泉關由 斯巴達 負責防守。 斯巴達 國王列奧尼達率領300人,堅守三天,公元前480年8月,列奧尼達和300戰士全部戰死。
美國 電影《300勇士》講述的就是這個故事。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雷卡米埃夫人像》雅克·路易·大衛 1800年作品 174x244cm 收藏: 巴黎 盧浮宮
朱利埃特·雷卡米埃夫人(1777-1849年)15歲時嫁給銀行家雷卡米埃,以貌美和善於交際聞名 巴黎 ,她組織的沙龍是 法國 文化界的中心,作家大仲馬常出入其間,她與浪漫派作家夏多布 里昂 相好多年,也是達維德的好友。時年23歲的雷卡米埃夫人請達維德為她畫肖像,畫家深為少婦的優雅魅力所吸引,運用古典和寫實手法相結合塑造形象,以古典的道具相配,企圖創造古典美人意境。作畫過程中夫人覺得畫家忠於寫實而沒有美化她而不滿,尤其對赤腳的描繪甚不樂意,私下裡夫人又請達維德的學生、善趕時髦的畫家熱拉德為她另外畫一幅,達維德得知後即中止畫下去,這是一幅沒有完成的肖像畫。正由於沒有畫完才避免了古典畫法的那種過於細膩工整、沒有生氣的毛病,反而更真實、更有生氣盎然之感。
畫中夫人神情儀態端莊 大方 ,給人一種莊重寧靜、古典的美感。她那善良的性格配合著隨意的連衣長裙,半躺轉首的姿式,沙發和燈架的造型配置與人物之間的關係都符合古典美學原則,加上柔和的色調,空蕩抽象的背景,使得整個畫面簡練和典雅,古典與寫實相結合,天衣無縫。
巴黎自助遊攻略
穹頂上的油畫,突出了立體效果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 卡斯 蒂繆尼. 巴爾達 薩雷伯爵肖像》拉斐爾·桑西 1504—1505 寬67*高82
拉斐爾·桑西(1483 —1520)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常稱為拉斐爾(Raphael), 意大利 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
他的性情 平和 、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Virgin of the Rocks 岩間聖母》
作者:列奧納多·達· 芬奇
同樣的名字共有兩幅,盧浮收藏的是第一幅,繪於1483–1490年間,高198×寬123釐米
此畫是列奧納多·達· 芬奇 應一宗教團體之請而為 米蘭 的聖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間禮拜堂作的祭壇畫。此畫以聖母居圖中央,她右手扶嬰孩 聖約翰 ,左手下坐嬰孩耶穌,一天使在耶穌身後,構成三角形構圖,並以手勢彼此響應,背景則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點綴其間,洞窟通透露光。此畫雖屬傳統題材,然表達手法和構圖佈局皆表明達 芬奇 的藝術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畫煙霧狀筆法的運用,科學地寫實以及透視,縮形等技術法的採用,表明瞭他在處理逼真寫實和藝術加工的辯證關係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
畫上的情節取自聖經《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三章《耶穌受洗》故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 約旦 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約翰想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麽?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許了他。耶穌受了洗,隨即從 水裡 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看見神靈,仿佛是鴿子在下降,落在他身上。天上這時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按照聖經所述,施洗的約翰不是孩子,已是個成人了。而聖母攜子逃亡 埃及 和 以色列 的時候,耶穌也僅是剛生下的嬰兒,他不可能象畫上所表現的那樣指手畫腳與約翰對話。此外,耶穌受洗的地點是在 約旦 河邊,受洗時也沒有 瑪利亞 在場。那麼達 芬奇 為何作如此大膽改動呢?
聖經上說,希律王為了剪除耶穌的後患,正派人在他誕生的地區大規模屠殺兩歲以下的嬰兒。天使啟示約瑟,讓他帶著 瑪利亞 與耶穌逃出 伯利恆 ,聖母子一家剛剛來到 約旦 河邊,得知約翰在這一帶傳教,於是相約與約翰在附近一個岩洞內會面。畫家把畫面人物展現在一個古老的岩洞內,也是合乎生活情理的。耶穌受洗,在聖經上始終沒有講清年齡關係,此類題材往往隨畫家構思,各有不同表現。達 芬奇 在學徒時期與老師合作的那一幅《基督受洗》,耶穌和約翰的形象顯然已是成人了。畫家在這一幅畫上沒有受宗教題材的局限,而以一種世俗的生活感情去表現這一主題。 為了使人物充滿一種天倫之愛,他把這種耶穌與約翰的所謂神聖會見,改變成兩個天真的孩子有水邊戲耍。但為了點明宗教題意,又不得不從動作上作些註解,如小耶穌用右手指著約翰,似乎在說:你暫且許我……。約翰也做出拱手向耶穌請安的樣子。右側坐在地上的天使,作為自天而降來到人間的美麗使者,她的形象被刻畫得最美,臉上展現著達 芬奇 的微笑公式,右手指著這幕受洗的趣劇,也象親人一般似乎在庇護他們。顯而易見,畫家在這裡決心以聖母為中心,賦予畫面以莊重、溫存和受天庇佑的母愛的感召力,而不是表現某種苦難、艱辛與恐懼的生活坎坷。中間的聖母一手扶著約翰,另一手去撫慰耶穌,體現了人間偉大的母性的力量。這和他早年那幅《基督受洗》是截然不同的。它表現了一種倫理感情,一種富有人性的美,而這也正是當時人文主義思想的內容。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巴黎自助遊攻略

相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