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我記住了兩種味道——勇不婷兮去旅行之九
                                     關於華沙,我有些話華沙 ,在我眼裡它是一個很悲傷的名字。位於兩大列強 俄羅斯 和 德國 之間,想要華麗逆襲卻總受夾板氣,只得在夾縫中求生。二戰時,希特勒閃電戰突襲 華沙 ,一座歷史名城在炮火面前不堪一擊,頃刻間蕩然無存。所以現在的 華沙 ,是二戰後在廢墟上重建的,如鳳凰涅槃,在欲火中得到重生。 對 華沙 ,我確實一度是抗拒的。旅行是個很奇特的事物,對它的追捧不同於其它,絕大多數人會自然地遵從喜舊厭新的原則。每到一處,仿佛手中握有標尺,丈量的標準就是新舊之分,越舊的就是越好的。 然而,世界遺產委員會依然向這樣一個剛修複沒多久的 新城 拋出了橄欖枝,在1980年, 華沙 老城正式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能得到世遺的首肯,可見 華沙 城的重建並不是簡單的複原堆砌,更多是出於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建,和精神文化的集體認同。 華沙 ,從消亡到重建,背負著歷史的沉重和屈辱,卻能在被置之死地後倚靠頑強拼搏的意志,百折不回的精神,眾志成城的決心而重新屹立在世界,且成了世界文化傳承和保護的範本,不得不讓人狠狠的佩服。 如果說 華沙 所遭遇的不幸是不可抗力,是歷史的百般無奈,是想醒來卻依舊在做的噩夢。那麼在 和平 時代,我們的國家卻出現了一些人為破壞掉我們祖輩留下的成百上千年的遺產,究竟是為了哪般?!拆掉舊的建新的,沒有發展傳承,沒有民族認同,究竟是為了哪般?!  一些散片清晨的飛機在 華沙 降落。一入 華沙 就有種很肅穆的感覺。列車廣播是粗壯有力的男低音,反覆播報著站牌。相形之下, 日本 列車上的廣播,都是又萌又蘇的軟妹子的聲音。
 一些散片清晨的飛機在 華沙 降落。一入 華沙 就有種很肅穆的感覺。列車廣播是粗壯有力的男低音,反覆播報著站牌。相形之下, 日本 列車上的廣播,都是又萌又蘇的軟妹子的聲音。  
華沙 是我們這次帶娃 歐洲 行的最後一站。第一站是 希腊 ,我和寶寶自拍了三天的婚紗禮服照,最美落日伊亞果然名不宣傳,這是個用生命詮釋浪漫的地方。來自 愛琴海 的熱情,在旅途之初就渲染了一股濃濃的度假風。第二站是 奧地利 , 希腊 的熱度還未褪去, 奧地利 則像一小煮鍋,卻也小火慢燉著。研讀了 哈爾施塔特 來自天堂的明信片,坐上了音樂之聲中登頂夏夫山的小火車,品嘗了茜茜公主和弗蘭茨王子最愛的甜點……一切都歡快而美好。第三站是 捷克 ,相對於前兩站, 捷克 要內斂很多,凡事不慍不火的 捷克 人,卻滿是一副匆匆忙忙樣。就算如此又能則樣,我就是喜歡 捷克 。 布拉格 ,單是名字,就足以讓我心潮澎湃。
華沙 是第四站,也是最後一站。一入 華沙 ,性冷淡風就撲面而來,到處都是冷冷的,冷冷的。
 歐洲 越往東走,妹子顏值越高,走了下去,我真是信了。
歐洲 越往東走,妹子顏值越高,走了下去,我真是信了。  
雖然 波蘭 人待人沒有熱情度可言,但面對你的鏡頭,不閃躲,不迴避,不拒絕,很迎合,這點是我喜歡的。一個微笑能融化世界。一聲快門為什麼不可以呢。
 華沙 第一站是城堡廣場。臨時起意而被迫走 波蘭 ,因時間緊迫難免腳步很難從容。出發前我發現了一個旅行必備神器:美景聽聽,到了景點插上耳機,就可以聽到相關景點講解,像私人導游一樣,非常方便。
華沙 第一站是城堡廣場。臨時起意而被迫走 波蘭 ,因時間緊迫難免腳步很難從容。出發前我發現了一個旅行必備神器:美景聽聽,到了景點插上耳機,就可以聽到相關景點講解,像私人導游一樣,非常方便。  
 聽聽走走,這樣的方式真的不錯。
聽聽走走,這樣的方式真的不錯。  夏夏對鴿子的熱衷,我是攔不住的。從 雅典 的憲法廣場,到 維也納 的大街,到 布拉格 的天文鐘下,夏夏真是喂了一路追了一路。唯獨到了 華沙 ,卻被這位奶奶制止了。
夏夏對鴿子的熱衷,我是攔不住的。從 雅典 的憲法廣場,到 維也納 的大街,到 布拉格 的天文鐘下,夏夏真是喂了一路追了一路。唯獨到了 華沙 ,卻被這位奶奶制止了。  看著這些可愛的鴿子,被訓了的夏夏不敢湊近。心疼寶寶啊。
看著這些可愛的鴿子,被訓了的夏夏不敢湊近。心疼寶寶啊。 


 感覺沒走幾步路,我們就餓的前心貼後背了,其實時間尚早。
感覺沒走幾步路,我們就餓的前心貼後背了,其實時間尚早。  
這家店是我特別力捧的,是我在 歐洲 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餐。 這家老店,在 波蘭 開了好幾家,這家是位於老城的一家。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好吃!!!!!!!!
這家老店,在 波蘭 開了好幾家,這家是位於老城的一家。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好吃!!!!!!!! 
 還有個特別好看的妹子,她可以讓我在點餐時不看菜單光看她。她怎麼那麼好看啊。上傳了她的照片,男士們各種想要電話號碼,加微信的。
還有個特別好看的妹子,她可以讓我在點餐時不看菜單光看她。她怎麼那麼好看啊。上傳了她的照片,男士們各種想要電話號碼,加微信的。  穿著 波蘭 傳統服飾的她,真是明艷不可方物。
穿著 波蘭 傳統服飾的她,真是明艷不可方物。  波蘭 藍莓餡兒的餃子,後面小火燉的是 波蘭 牛肉湯。我真無法措詞告訴你這兩樣有多好吃。
波蘭 藍莓餡兒的餃子,後面小火燉的是 波蘭 牛肉湯。我真無法措詞告訴你這兩樣有多好吃。  波蘭 餃子,英文名是Pierogi, 波蘭 人對餃子對追捧不亞於我們國人。
波蘭 餃子,英文名是Pierogi, 波蘭 人對餃子對追捧不亞於我們國人。  
習慣了 中國 做法的我,覺得 波蘭 搭配的餡料真是毀三觀,奶酪土豆餡兒,雞肉芝士餡兒…… 波蘭 人也是好甜口兒,竟然愛吃甜味的餃子,最出名的就是藍莓餡兒。
地域差異導致人們口味差別甚遠,光是我們國人一南一北對粽子該是甜的還是鹹的,豆花該是甜的還是鹹的就爭論不休。
另外, 波蘭 人對餃子還有個奇特的吃法,就是蘸料不同。他們要麼蘸用洋蔥煎過的黃油,要麼蘸酸奶油。 比如 我這道藍莓餃子,就是蘸的酸奶油。可是,它別提多好吃了。 我的價值觀里是接受不了甜味的餃子,當然也接受不了 波蘭 傳統的怪味餃子。恰巧坐我們鄰桌有兩個 中國 人,在 波蘭 出差有段時日,他們告訴我,一定要試試藍莓餃子,是這家店的特色。我其實滿是狐疑,擔心他們是愛吃甜豆花和愛吃鹹味粽子的人。他們再三堅定,一再表示藍莓餃子特別好吃,千萬別錯過。鹹味餃子要深重,一般人接受不了。
有時候,聽人勸確實能吃飽飯。我點了藍莓餃子,果然太好吃了,我和夏夏愛甜,全部吃光光。 再說這道牛肉湯,我們為它而來。果然太好喝了。濃郁可口的牛肉,味道複雜但是層層疊疊依次出現,那種疊加的多重味道不是香精過多的厚重感,而是食材本身的奇妙搭配,總之很滿意。如果非要扣掉點分數,就是為毛這樣好喝的湯不用來搭配米飯,餅,麵條也行啊,偏要配個烤麵包和蒸土豆,我真心看到這兩樣就心累。還能不能好好的喝湯了。
再說這道牛肉湯,我們為它而來。果然太好喝了。濃郁可口的牛肉,味道複雜但是層層疊疊依次出現,那種疊加的多重味道不是香精過多的厚重感,而是食材本身的奇妙搭配,總之很滿意。如果非要扣掉點分數,就是為毛這樣好喝的湯不用來搭配米飯,餅,麵條也行啊,偏要配個烤麵包和蒸土豆,我真心看到這兩樣就心累。還能不能好好的喝湯了。  
題外話,我是個對牛肉基本無感,但是愛喝牛奶的人。然而,迄今我遇到了牛肉的兩種做法,徹底打開了我的味蕾,令我終身難忘。一是這鍋 波蘭 牛肉湯。二是在 日本 城崎吃的但馬牛肉。原來你對一樣東西不愛,並非因你天生與它絕緣,只是因為你沒有遇到好吃的,僅此而已。 這已經不記得點的什麼了,中規中矩。
這已經不記得點的什麼了,中規中矩。  可愛的藍莓餡餃子,我回國一直心心念念。甚至覺得為了它和牛肉湯有機會順道在去趟 波蘭 也是值得的。
可愛的藍莓餡餃子,我回國一直心心念念。甚至覺得為了它和牛肉湯有機會順道在去趟 波蘭 也是值得的。  
用料太足了,那麼好吃的藍莓,那麼好吃的餡料,怎麼想到的用酸奶油當蘸料啊,好聰明哦! 波蘭 貨幣1茲羅提對2元人民幣。這樣一頓飯下來不倒200元,性價比很高啊。
波蘭 貨幣1茲羅提對2元人民幣。這樣一頓飯下來不倒200元,性價比很高啊。  這家店對自己出品的餃子也是引以為傲的。
這家店對自己出品的餃子也是引以為傲的。 
 飯飽繼續逛起來。
飯飽繼續逛起來。  一家教堂模樣的建築,門把手很特別有沒有
一家教堂模樣的建築,門把手很特別有沒有 

 
                                
							
						
						
                        
						
						
					
					
					
					
					
華沙 是我們這次帶娃 歐洲 行的最後一站。第一站是 希腊 ,我和寶寶自拍了三天的婚紗禮服照,最美落日伊亞果然名不宣傳,這是個用生命詮釋浪漫的地方。來自 愛琴海 的熱情,在旅途之初就渲染了一股濃濃的度假風。第二站是 奧地利 , 希腊 的熱度還未褪去, 奧地利 則像一小煮鍋,卻也小火慢燉著。研讀了 哈爾施塔特 來自天堂的明信片,坐上了音樂之聲中登頂夏夫山的小火車,品嘗了茜茜公主和弗蘭茨王子最愛的甜點……一切都歡快而美好。第三站是 捷克 ,相對於前兩站, 捷克 要內斂很多,凡事不慍不火的 捷克 人,卻滿是一副匆匆忙忙樣。就算如此又能則樣,我就是喜歡 捷克 。 布拉格 ,單是名字,就足以讓我心潮澎湃。
華沙 是第四站,也是最後一站。一入 華沙 ,性冷淡風就撲面而來,到處都是冷冷的,冷冷的。


雖然 波蘭 人待人沒有熱情度可言,但面對你的鏡頭,不閃躲,不迴避,不拒絕,很迎合,這點是我喜歡的。一個微笑能融化世界。一聲快門為什麼不可以呢。









這家店是我特別力捧的,是我在 歐洲 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餐。






習慣了 中國 做法的我,覺得 波蘭 搭配的餡料真是毀三觀,奶酪土豆餡兒,雞肉芝士餡兒…… 波蘭 人也是好甜口兒,竟然愛吃甜味的餃子,最出名的就是藍莓餡兒。
地域差異導致人們口味差別甚遠,光是我們國人一南一北對粽子該是甜的還是鹹的,豆花該是甜的還是鹹的就爭論不休。
另外, 波蘭 人對餃子還有個奇特的吃法,就是蘸料不同。他們要麼蘸用洋蔥煎過的黃油,要麼蘸酸奶油。 比如 我這道藍莓餃子,就是蘸的酸奶油。可是,它別提多好吃了。 我的價值觀里是接受不了甜味的餃子,當然也接受不了 波蘭 傳統的怪味餃子。恰巧坐我們鄰桌有兩個 中國 人,在 波蘭 出差有段時日,他們告訴我,一定要試試藍莓餃子,是這家店的特色。我其實滿是狐疑,擔心他們是愛吃甜豆花和愛吃鹹味粽子的人。他們再三堅定,一再表示藍莓餃子特別好吃,千萬別錯過。鹹味餃子要深重,一般人接受不了。
有時候,聽人勸確實能吃飽飯。我點了藍莓餃子,果然太好吃了,我和夏夏愛甜,全部吃光光。

題外話,我是個對牛肉基本無感,但是愛喝牛奶的人。然而,迄今我遇到了牛肉的兩種做法,徹底打開了我的味蕾,令我終身難忘。一是這鍋 波蘭 牛肉湯。二是在 日本 城崎吃的但馬牛肉。原來你對一樣東西不愛,並非因你天生與它絕緣,只是因為你沒有遇到好吃的,僅此而已。


用料太足了,那麼好吃的藍莓,那麼好吃的餡料,怎麼想到的用酸奶油當蘸料啊,好聰明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