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埃塞俄比亞之旅(五):暴亂的痕跡——阿爾巴曼奇

埃塞俄比亞之旅(五):暴亂的痕跡——阿爾巴曼奇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案上打排球的青年們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一鍋鮮美的魚湯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魚市交易所

離開魚市繼續趕路,現在是埃塞的旱季,雖然南部湖泊很多,但是因為埃塞沒有什麼像樣的水利工程,水都被白白的蒸發掉了,守著這麼多湖泊卻無法利用,不論是種莊稼還是正常生活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一路上看到最多久是當地人趕著驢車拉著黃色的水桶去取水,這場面頗為壯觀。路上的行人幾乎人手一個黃色的塑料桶,也不知道這塑料桶是哪裡產的,如此暢銷,大人拿大桶,小孩拿小桶,三四歲的孩子都有屬於自己型號的黃色塑料桶,也算是奇跡了。經過各個村莊,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永遠都是取水口,我糾結了好久要不要去取水口拍照,在錯過了幾個大規模的取水口後我終於下定決心向司機提要求,司機很快在下一個村莊外的取水口停了車,一大群人無序的排著隊,每家都準備了大量的水桶,簡直就是一道黃色的長城,車停下後我迅速下車提著相機來到取水口附近,在我下車的同時,一群孩子也迅速向車靠近,我們擦身而過,看來車比外國人更吸引孩子們。取水口被籬笆圍著,外面都是牛車、毛驢車,每輛車上捆著十幾個黃色塑料桶,家裡沒有車的就只好由婦女提著桶來取水,為了動員家裡的所有勞動力,大人孩子齊上陣,婦女孩子多,成年男人少,估計應該都在家裡幹活。我試探了一下當地人的態度,他們沒有抵觸情緒,我這才敢繼續往裡走,取水井旁應該是一家人,還有管理人員,旁邊放著四五十個水桶,按照這種管徑,要灌滿這麼多桶水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時間, 非洲 人民浪費了大量時間在取水上,勞動生產率根本無法提高,慶幸的是這眼深井取出來的水還算是純凈,喝了不會生病。 非洲 很多地區人壽命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喝不到乾凈的飲用水,肚子里有寄生蟲所以人才活不長。我拍了幾張照,當地人動都不敢動,原地獃獃的望著我,他們也不知道我是乾什麼的,只是好奇的看著我,個別幾個孩子膽子大一些,知道伸手要東西,可是我不敢給,怕一旦給了就很難走出這片區域了。瞭解了當地區民取水後往回走,此時車附近已經被十幾個孩子包圍了,不過還好,有當地成人維持秩序,我們的司機也站在車外看著,沒出什麼亂子,我費了好多力氣才鑽過人群上了車,司機大聲喊了幾聲讓孩子們躲遠點,然後一腳油門離開了這裡。路上村莊還是有很大變化的,在城市附近的村莊相對 富裕 一些,村子里多數是木板房,稍微 富裕 一些的屋頂安了鐵皮,越往南部走,村莊越貧窮,村子里都是土坯牆茅草頂的小圓房,村子的規模也越來越小。路上還能看到大批的牛群,司機說埃塞農村主要依靠畜牧業,牛肉出口也是埃塞換匯的主要手段,只是我看這些牛瘦的要命,不知道一隻牛能出多少肉?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休息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經過村莊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跟著水車和路邊取水的馬車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一眼望不到的公路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被推翻的麵包車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村邊的取水井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拍著長隊等待取水的村民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取水井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我們的車被包圍了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看熱鬧的孩子們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大群的牲口等待飲水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前方的 大湖

車開了很久,都是筆直的公路,公路兩側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只可惜植被覆蓋率太低。中午在路邊餐館用餐,依舊沒有第一天吃的牛肉,只好又點了魚肉,可是這次山來的魚肉造型有些特殊,用面裹著魚炸制的,還用架子把它掛起來,實在是不懂這是什麼吃法,我又點了一份羊肉,覺得味道還不錯,只是賣相差了一些。今天中午我也入鄉隨俗和司機一樣點了一份英吉拉,一張厚度只有三四毫米的玉米混合面大餅,上面放著若干調味料,我學這司機的樣子撕下一塊,然後將調味料和蔬菜捲進餅內,最後再沾一下調味料,然後整個吞下去,這麼吃確實與眾不同,和以前在巴基斯坦學撕囊差不多,只是手法有了一些變化。其實如果經常吃英吉拉倒也不覺得難吃,配上各種調料口味還是很多變的,再一個就是英吉拉的賣相應該是最好的。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蛋餃牛排

下午3點車開到了 大湖 旁邊,司機一個轉彎往山上開,山路都是40多度的陡坡,越野車爬起來都很費勁,爬坡近半個小時進入村莊,村口公路兩側掛著許多鮮艷的布料,這裡就是以紡織著名的Dorze部落。Dorze部落人口只有不到3萬人,主要居住在阿爾巴曼奇附近的高山上,也有部分移居首都,他們在埃塞眾多部落中算是一個很小分支,不過Dorze部落是個極有特色的部落,部落以他們高大的蜂巢般的房子和精細的棉織物而著稱。如今的Dorze部落已經很商業化了,司機聯繫了一位當地導游負責給我們講解,他先帶我們來到他們引以為傲的住宅前,這座類似蜂巢一樣的房子大概七八米高,並不是傳統的圓形,而是由兩個或者多個房間構造的組合型住宅,相比之前路上看到的茅草屋,這裡的房屋已經算是豪宅了。隨著導游進入房間內,一進門的地方算是前廳,放著一些生產工具。內室的面積很大,有二三十個平方,裡面有廚房、卧室、儲藏間、甚至還有羊圈等。導游說當地人喜歡和自己的牲畜獃在一起,這樣他們會覺得有安全感。我通過Carry嚮導游詢問這樣一間房屋需要多少工程量,導游說像我們現在這間房子,需要20個人工作10天左右,首先要搭木龍骨,然後用曬乾的芭蕉葉搭建屋頂。這樣的房子確實可以做到冬暖夏涼,遮風避雨,只是這房子的壽命有限,一般5年左右就要重新更換芭蕉葉了。從房子里出來導游帶我們去參觀當地人紡線,中年婦女手法非常純熟,一團棉花在她手中稍稍揉搓就變成了一根粗棉線,再用右手的轉動纏線棒,棉線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做成了,Carry過去試了一下,棉線很快就斷了,說明這是一個兩手需要協調配合的工作,不是很容易掌握的。接下來參觀製作的食物,婦女從芭蕉樹上取下粗壯的葉莖,然後用刀從芭蕉莖刮下一種黃色的糊糊,將這種糊糊放在面板上繁複切碎,使其中殘留的植物纖維被切斷,隨後將其用芭蕉葉包好發酵3周,就成了麵團,再用這種麵團製作成餅。烤出來的餅外脆內軟,帶著一股酸酸的味道,還保留著一絲清香。當地人主食就是這種餅,吃的時候撕成小塊,沾上蜂蜜做成的醬料,別有一番風味。Carry提出要導游帶著我們在村子離轉轉,導游猶豫了一陣才同意,這個村莊大概有三四百戶居民,每家都有自己獨立的地盤,只不過現代文明逐漸侵襲著村莊,年輕人在村中越來越少,只留下老人、婦女和孩子。村裡許多房子都已經荒廢了。問導游這裡結婚有什麼風俗,導游說通常需要陪嫁10頭牛或者30只羊,村裡不允許娶外部落的女人,可能是擔心自己部落牲畜減少。在村莊的邊緣我們看到有大片的竹林,我和Carry吐槽,當地人在這裡生活了上百年,竟然不知道竹筍可以吃?還費勁去弄芭蕉麵糊糊,看來在吃上面, 中國 人是最有智慧的民族。隨後跟著導游來到村子核心,這裡已經被改造成度假旅館,房間都是剛纔參觀過的茅草屋。在旅館中央是一個半露天酒吧,裡面出售各種當地製作的工藝品,等我們坐下,店主給我們每人倒了一杯當地釀造的土燒,我抿了一小口,這酒辛辣刺鼻,度數十分高。看我難過的表情,店主哈哈大笑,然後自己倒上一下杯一飲而盡。在這裡稍作休息,來了一群歐美老年游客,我們終於算是解放了,導游說要帶我們去參觀村裡的手工紡織廠,Dorze部落有著獨特的習俗:女人紡線,男人織布。來到織布作坊,門口的大叔正在整理棉線,他手持一個線輪,將紡好的棉線按順序排列好,拉成十幾米長的寬度,這應該就是布的經線。作坊分為裡外間,一個歐美旅游團正在裡面參觀,從他們口中得知這裡織的布可是不便宜,價格都在100歐左右,這絕對是忽悠老外喜歡所謂的純手工。作坊里三四個男人正在認真織布,和 中國 的織布工序幾乎一樣,沒什麼特別之處,只不過換成黑皮膚的男人還是有些不適應,導游隨機向我們推銷這些布匹,我們搖搖頭都表示沒有要買的意思。全部參觀完離開村子,走的時候付了導游100 比爾 的小費。開車下山,Dorze部落村莊在山上的角度很好,可以一覽 大湖 大川, 大湖 四周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相比湖附近的居民生活應該相對 富裕 一些,畢竟這裡農業相比北方要發達一些。下山的路上仍能看到被焚燒的汽車,路邊時不時有孩子跳到路基邊,跳當地的“青蛙舞”,動作十分誇張,孩子上竄下跳,落地的時候雙腳叉開,就像一隻青蛙落地一樣,幾個動作做的十分嫻熟,舞蹈結束後就張開雙臂朝我們要錢,如此有十幾波之多,看來當地所有的孩子都精於此道。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Dorze部落村口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Dorze部落的房子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房子內部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製作芭蕉麵餅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製作芭蕉麵餅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村中的酒店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烈酒和芭蕉餅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紡線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簡陋的織布作坊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黑人大叔正在織布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圍著要錢的孩子們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從山頂看 大湖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被燒毀的大客車
阿爾巴門奇自助遊攻略
↑阿爾巴門奇 光著腳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