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應許之地的傳說與現實】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9日自駕游(海量美圖&乾貨)

【應許之地的傳說與現實】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9日自駕游(海量美圖&乾貨)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絲綢墓瓦迪穆薩 斑斕的建築原材料或許是吸引納巴泰王國的建築工們前來此地的關鍵。這樣的色彩可以從絲綢墓飽經風霜侵蝕所形成的條紋砂岩上看得一清二楚。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柱廊街街道是原始納巴泰創作的代表,在 羅馬 占領後被翻新,也是古代 佩特拉 最主要的購物街之一。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位於柱廊街旁的大神殿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修道院截止目前, 佩特拉 城內90%都已逛過,但剩下的10%卻是最精彩的,也是最艱難抵達的。走過大神殿後,就開始上山,一路的羊場小道又陡又急,還要時不時的給路過的驢子讓開。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特拉維夫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特拉維夫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特拉維夫 在接近40°的高溫下,這段山路的確是對體力極大考驗,就在身體和意志即將崩潰時,最終的目的地到了——難以用語言形容的Ad Deir修道院。這座隱藏在高山頂上的修道院,是 佩特拉 城內的傳奇性建築之一。公元前3世紀,修道院作為納巴泰墓葬而建造,其與卡茲尼神殿在設計方面如出一轍,卻在規模上遠超後者,寬50米,高45米。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這座修道院位於整個 佩特拉 的邊緣,因為在它三面臨懸崖,只有我剛纔走的那一條山路進出。修道院原本是 佩特拉 最大的紀念碑,其後牆是祭壇,當年納巴泰人的長老們會在此召開宗教會議,但在 羅馬 帝國統治後期,基督教傳入於此,這裡成為 佩特拉 最大的教堂,後牆的祭壇也被拆除,並掛上了大大的十字架,這就是此處“修道院”名稱的來歷。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俯視整個修道院,午後的餘暉像橙色綢緞一樣為修道院披上了華麗的外衣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沿著修道院前面的小路,就可以走到 佩特拉 真正的邊緣,炙熱的,含著細細沙粒的風吹打著臉,眼下的懸崖是萬丈深淵,遠處的山脈連綿不斷,暗紅色的岩石上幾乎寸草不生,目光所及之處儘是荒蕪,山澗間偶有阿拉伯山羊啃食著岩縫間的草根,但納巴泰人居然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創造出輝煌的文化,當年此城的鼎盛,也留給我倆極大的遐想。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站在懸崖邊,腿抖幾乎是條件反射,而這個紅衣小伙子卻站在最邊緣,還不停蹦來蹦去,完美詮釋了“外國人少”的道理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這裡曾經輝煌一時,但為何又銷聲匿跡?公元3世紀,一次大地震不僅摧毀了很多 佩特拉 的房屋,甚至改變了山體結構,而這次大地震也讓很對原本經過此處中轉的商隊選擇新線路,到7世紀, 佩特拉 徹底被遺棄,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納巴泰人也逐漸和很多附近的游牧民族一樣被同化,成為今天的阿拉伯人。

100多年前,一位 比利時 探險家喬裝打扮成貝都因酋長(如圖打扮),用流利的阿拉伯語騙過附近的游牧民,當地人騎著驢子帶著這位探險家翻山越嶺,找到了這座已經與世隔絕近2000年的古城, 佩特拉 才得以重見天日。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這一天徒步超過了20公里,而且路況複雜,要來 佩特拉 的親們一定要吃飽早飯,積攢能量,路上及時補充水分,註意防曬。這一定是讓你終生難忘的旅程。

小貼士:
1、進入 佩特拉 後一路上都會遇見牽著駱駝、毛驢的貝都因人,如果準備騎駱駝或毛驢,切記一定事先砍價,確定價格。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2、公園外的游客中心有中文地圖,記得拿一份。
3、從山下步行到修道院,大概要1個多小時,全程不是很好走,建議要穿運動鞋。如果租毛驢“作弊”上山的親們,上下山一定抓好繩索,安全第一。
4、修道院旁有休息區,有電風扇、冷飲、快餐提供,各位親們可以在這裡短暫休息,等待日落。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為了犒勞自己,回程後我倆吃了一頓傳統夢 約旦 大餐,其中除了阿拉伯常見的烤串外,還點了當地貝都因人的招牌菜,羊肉米飯,其實就是清蒸羊肉搭配米飯,上面撒了香芹,只不過在吃的時候需要往肉和飯上澆上一種味道很酸的羊湯,總之吃起來並不太習慣。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
以色列自助遊攻略
↑佩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