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 】柳依依 春色新
                                     前言我是有多喜歡 蘇州 。  
  
但凡是天氣晴好的周末,看著灑在露臺上的陽光,就會對某人說:去 蘇州 逛逛吧。
  
喜歡它的小橋流水,喜歡它適合步行的小尺度,喜歡它的老城區,轉角就能遇到風景的驚喜。
  
這個春天多雨水,少有的幾個不下雨的周末,我都留給了 蘇州 。
  
幾次悠閑的行程,就都集中在一個帖子里,權當是給生活做個紀錄了。 3.31. 北寺塔 絲綢博物館 美術館 樸園來 蘇州 的次數多了,也就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地了,走哪兒算哪兒。
  
把車子停在北寺塔斜對面的一個停車場,今天,就從這裡開始......
  
北寺塔整修一新,不僅不收門票,還有贈香。
  
但即使是雙休日,人也並不算多。
  
佛門凈地,就該是這樣吧?若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就不對了。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北寺塔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北寺塔 都是老物件,就這麼漫不經心的隨便一摞,便是難得的風景。
 ↑北寺塔 都是老物件,就這麼漫不經心的隨便一摞,便是難得的風景。  ↑北寺塔 愛極了這黃色的牆,白色的窗,還有亂入的,綠色的葉。
 ↑北寺塔 愛極了這黃色的牆,白色的窗,還有亂入的,綠色的葉。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一直覺得鶴望蘭是一種很神奇的植物。
 ↑北寺塔 一直覺得鶴望蘭是一種很神奇的植物。  
  
明明只是一朵花,卻能幻化出如此精妙絕倫的身姿。 ↑北寺塔 整個院子里,
 ↑北寺塔 整個院子里,  
  
唯獨這座大殿沒有大修,
  
斑駁的牆面是那流水般的光陰。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天,
 ↑北寺塔 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天,  
  
這綠色普通的草地,都忍不住讓人多看幾眼。 ↑北寺塔 水邊 大樹 下,一片淡紫色的花朵盛開。
 ↑北寺塔 水邊 大樹 下,一片淡紫色的花朵盛開。  
  
問了度娘,名:紫堇,又名斷腸草,蝎子花。
  
有毒,但又全草藥用,清熱解毒。
  
事物總有兩面性,這花,給了最好的詮釋。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穿過小徑,豁然開朗,後面,還有一座大花園。
 ↑北寺塔 穿過小徑,豁然開朗,後面,還有一座大花園。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不知道這是不是楓樹,
 ↑北寺塔 不知道這是不是楓樹,  
  
反正在這處處嫩綠的春天,它的紅紅火火獨樹一幟。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清淺池塘,拱橋橫卧,山石疊翠,草木蔥蘢,
 ↑北寺塔 清淺池塘,拱橋橫卧,山石疊翠,草木蔥蘢,  
  
江南 處處都是這般溫婉的風景。 ↑虎丘
 ↑虎丘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鐘聲響起,有僧人在做早課,有香客在虔誠跪拜,
 ↑北寺塔 鐘聲響起,有僧人在做早課,有香客在虔誠跪拜,  
  
我並不信佛,卻也覺得眼前的這一切安寧美好。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北寺塔   
因為貝聿銘的緣故,蘇博成了文藝青年的必打卡之地。
  
可是在我看來,與北寺塔隔路相望的 蘇州 絲綢博物館毫不遜色。
  
門前廣場上的白色雕塑,似絲絲細雨,又像是經緯交錯的蠶絲。
  
仰拍,在藍天的映襯下,真的很美。
 ↑蘇州絲綢博物館
 ↑蘇州絲綢博物館  ↑蘇州絲綢博物館
 ↑蘇州絲綢博物館 
                                
							
						
						
                        
						
						
					
					
					
					
					但凡是天氣晴好的周末,看著灑在露臺上的陽光,就會對某人說:去 蘇州 逛逛吧。
喜歡它的小橋流水,喜歡它適合步行的小尺度,喜歡它的老城區,轉角就能遇到風景的驚喜。
這個春天多雨水,少有的幾個不下雨的周末,我都留給了 蘇州 。
幾次悠閑的行程,就都集中在一個帖子里,權當是給生活做個紀錄了。 3.31. 北寺塔 絲綢博物館 美術館 樸園來 蘇州 的次數多了,也就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地了,走哪兒算哪兒。
把車子停在北寺塔斜對面的一個停車場,今天,就從這裡開始......
北寺塔整修一新,不僅不收門票,還有贈香。
但即使是雙休日,人也並不算多。
佛門凈地,就該是這樣吧?若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就不對了。






明明只是一朵花,卻能幻化出如此精妙絕倫的身姿。

唯獨這座大殿沒有大修,
斑駁的牆面是那流水般的光陰。





這綠色普通的草地,都忍不住讓人多看幾眼。

問了度娘,名:紫堇,又名斷腸草,蝎子花。
有毒,但又全草藥用,清熱解毒。
事物總有兩面性,這花,給了最好的詮釋。






反正在這處處嫩綠的春天,它的紅紅火火獨樹一幟。



江南 處處都是這般溫婉的風景。



我並不信佛,卻也覺得眼前的這一切安寧美好。


因為貝聿銘的緣故,蘇博成了文藝青年的必打卡之地。
可是在我看來,與北寺塔隔路相望的 蘇州 絲綢博物館毫不遜色。
門前廣場上的白色雕塑,似絲絲細雨,又像是經緯交錯的蠶絲。
仰拍,在藍天的映襯下,真的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