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漫行】一個人的西游記

西北自助遊攻略
↑冰溝丹霞景區
西北自助遊攻略
↑冰溝丹霞景區
西北自助遊攻略
↑冰溝丹霞景區
西北自助遊攻略
↑冰溝丹霞景區
西北自助遊攻略
↑冰溝丹霞景區
西北自助遊攻略
↑冰溝丹霞景區 張掖 的最後一站,是 肅南 縣的馬蹄寺。   裕固族,是 甘肅 特有的三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一萬多人,主要分佈在北距 張掖 市65公里的 肅南 縣地區。裕固族屬於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住帳篷、穿長袍,飲食以牛羊肉、酥油奶茶、青稞酒為主,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同時,他們大多信仰藏傳佛教,馬蹄寺就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寺廟,在這裡,你更像是進入到了藏區。
  雖然離 張掖 不遠,但 肅南 縣的海拔要高出很多,平均在3000米以上,在顛簸的路上,巍峨的 祁連山 一直處在視野的正前方,因為前幾天剛下過雨,而 祁連山 因為海拔都在4000米上,故山頂積滿了皚皚白雪,而我卻還穿著短袖衫,著實有趣。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進入景區,就可看到路邊有大大小小的石窟、廟宇,眼前是更加巍峨的 祁連山 ,而身後,就是馬蹄寺最富盛名的三十三天石窟群。在紅色砂岩壁上,有一隻像馬蹄狀的大型石窟,石窟被眾多的經幡所遮掩,在石窟上方,還有高低不等的幾座小寺廟,從外面看,似乎根本上不去。石窟外面,是兩座肅穆的藏傳佛教白塔,映襯著格外藍的天空和朵朵白雲;塔下,一位紅袍藏僧正虔誠的圍著白塔行走,手裡捏握著佛珠,嘴裡似乎在念叨著什麼;一旁的石頭上,用藏文刻了很多文字,大片的經幡在風中劇烈的搖擺著……我似乎進入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
  “三十三天”是梵文的意譯,音譯為“仞利天”,佛教用語。佛經上講,須彌上頂有帝釋天,四邊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是西方凈土的極樂世界。此三十三天石窟,意味連接上天與人間之地,登上三十三天,就會解脫凡俗之事,到達諸神的極樂之地。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石窟內部很狹窄,只容一人通過,光線射不進來,只有頂壁上微弱的燈光照著腳下的路,開始一段較為平坦,後面則愈發陡峭,最後幾層甚至有近90度的臺階,需要四肢並用,摸爬著慢慢前進。這也正寓意著要想登上三十三天到達極樂之地,需要經過一番黑暗與坎坷,不過每段艱難行處,石壁上都有能讓人手指抓住扣緊的凹陷,似乎佛總在給人機會。
  心靈變得更加虔誠,在不知何時能到達終點的黑暗中堅定著向上。終於,百轉千回之後,抵達了第七層,對窟頂的綠度母 菩薩 膜拜之後,透過狹窄的窗口,向外面窺望,感覺已然是身處兩個世界……原路返回,在出石窟的那一刻,見到了似乎已經久違的藍天白雲,我又回到了現實之中,而心境卻已和進入之前截然不同。
  在三十三天石窟旁邊,沿小道可以上山,在海拔高的地方,爬山消耗的體力會更多一些,隨著不斷的攀登,雪山離我的距離越來越近,在抵達最高點的一刻,終於, 祁連山 露出了全部的面目。因為天氣的轉暖,幾天前下過的積雪開始融化,白色與黑色的山體相互交織,更增加了美感,山頂之上,籠罩著大朵大朵的白雲,似乎與山峰已接壤,雲霧繚繞,似有仙人在彼。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西北自助遊攻略
↑馬蹄寺 臨走,回頭望著漸行漸遠的 祁連山 ,身旁的經幡在風中不住的拍打搖擺, 張掖 ,這個在幾千年絲路上閃閃發光的地方,依然閃耀。 敦煌、雅丹篇  絲路之旅漸進尾聲,坐在從 嘉峪關 開往 敦煌 的大巴上,我望著那根本看不到邊際的戈壁灘,一堆堆已經被黃土粘滿身的雜草,還有不時平地颳起的沙龍卷風,我知道我已經離家越來越遠了,大 西北 的那種荒蕪與凄涼,似乎在一點一點侵蝕著我……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我迷迷糊糊的睜開雙眼,發現視野之中的綠色漸漸多起來,戈壁之上,一支整齊的駱駝隊從車窗前滑過,而蔚藍的天空中,伴隨著一陣轟鳴,一架飛機飛向了遠方。我的最後一站—— 敦煌 ,就近在咫尺了。
沙漠明珠,綠洲奇跡—— 敦煌
西北自助遊攻略
↑敦煌
西北自助遊攻略
↑敦煌 來 甘肅 旅行的人,99%都會去 敦煌 ,這一點也不誇張。作為一個歷經 中國 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漢風唐雨的洗禮, 敦煌 擁有無比燦爛的文化和眾多名勝古跡:莫高窟、 榆林 窟、西千佛洞,壁畫彩塑藝術舉世無雙,被公認為“人類文明的曙光”;同時這個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又擁有鳴沙山、月牙泉、雅丹等眾多奇特的自然景緻,令人嘆為觀止。
  當抵達 敦煌 市區的時候,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座四周全是荒蕪之地、寸草不生,降雨量不到40毫米,蒸發量卻達到2400多毫米的城市該有的樣貌,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公路上車水馬龍、極具現代化的商業街上人聲鼎沸,除了有些乾燥的空氣,和一般的城市根本沒什麼兩樣,而這一切要感謝發源於 祁連山 ,全長390公里的黨河,正是這綿遠不斷的 祁連山 雪水滋潤了 敦煌 的土地,成了整個綠洲的命脈。
   敦煌 市區不大,驅車不一會功夫就能出城,而出了城,就是滿目的黃沙戈壁,所以在市南郊7公里處,就是久負盛名的鳴沙山&月牙泉。
西北自助遊攻略
↑鳴沙山
西北自助遊攻略
↑鳴沙山
西北自助遊攻略
↑鳴沙山
西北自助遊攻略
↑鳴沙山
西北自助遊攻略
↑鳴沙山   無論公交或打車都很方便,一轉到景區的路口之後,眼前赫然林立起一座巨大的沙山,黃沙飛舞在其上,而你的兩側還有綠樹相伴,感覺很奇特。進入景區,要麼光腳,要麼租門口的鞋套,否則這些細沙會讓你好生難受。在 中國 ,有很多叫鳴沙山的地方,所謂鳴沙,並非自鳴,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產生鳴響,是自然現象中的一種奇觀,有人將它譽為“天地間的奇響,自然中美妙的樂章”。鳴沙山中,以 敦煌 鳴沙山最富盛名,這裡的鳴沙,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這裡原是一塊水草豐美的綠洲,漢代一位將軍率領大軍西征,夜間遭敵軍的偷襲,正當兩軍廝殺之際,大風突起,漫天黃沙將兩軍人馬全部埋入沙中,於是這裡就有了鳴沙山,而現 敦煌 鳴沙山的沙鳴,據說就來自他們拼殺之聲。
  瀕臨山前,一座座鳴沙山如一道道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氣勢磅礴、洶涌澎湃,在山脊之上,看以清楚的看到人們爬山留下的一排排腳印。鳴沙山看著雖不高,可是如果小瞧了它,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爬沙山和普通的山完全不同,由於細沙非常軟綿,一腳下去幾乎會全部陷入,所以走一步退半步是再平常不過的了,而且每次從沙里拔出腳都會遇到很強的阻力,每爬一段,就要休息片刻。山脊狹窄,兩側的角度十分陡峭,雖是軟綿的細沙,但往兩側看去,還是會有點忐忑。沙漠里的氣候異常炎熱、乾燥,我進山的時候已是下午5點半鐘,但太陽就像如同中午一樣,日曬強烈,汗水幾乎出來就被蒸發掉,所以全身包裹的越嚴實,反而越涼快,那些光著膀子、短袖短褲上來的人們可就遭了秧。

火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