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泉州古城三日游:開元寺、清凈寺、府文廟、天后宮、清源山、洛陽橋、德濟門遺址、九日山、承天寺、西湖

泉州古城三日游:開元寺、清凈寺、府文廟、天后宮、清源山、洛陽橋、德濟門遺址、九日山、承天寺、西湖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 真武廟不大,十分鐘就走完了,游客也十分稀少。出來後回望真武廟,發現山頭這株巨榕倒是很有氣勢,把整個山頭都籠罩了: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 從真武廟向南穿過一條車多繁忙的豐海路,來到了文心碼頭的舊址: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 說是舊址,其實也就弄了幾條木船,表示這裡從前是碼頭。
晉江 的這一段,冬季枯水,露出了大片灘塗: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 文心碼頭是 泉州 古港 江口 碼頭的一個組成部分,另外還有美山碼頭,在下游一兩公里處,沒有必要一網打盡了。江邊有一群五六隻很凶的狗對著行人狂吠,不便走近碼頭。
在文心碼頭旁邊的豐海路上居然只等了兩分鐘便打到車,前往市區北部的崇福寺。行駛了8.2公里,用時17分鐘,花了22元。
崇福寺西邊300多米處有1路車的“外國語中學”站,這是最近的公交車站。其它3路和602路等,都要直到南面700多米外的“東門”站乘坐。 二、崇福寺(9:40-10:00)建寺於宋初,元祐六年(1091年)改名崇福,與開元寺、承天寺並稱為 泉州 佛教“三大叢林”,是 泉州 少林寺 廢後傳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寺內有三殿堂,前為 彌勒 殿,中為大雄寶殿,後殿供奉雕塑精美的千手觀音;其規制風格獨特,殿堂巍峨宏敞,在古代木結構建築中可稱精緻罕見。寺內仍存“鎮山三寶”,為 泉州 最早石塔“應庚塔”、 能供千人飯食的“千人鼎”和鑄於明初、聲音宏亮的大洪鐘;還有兩尊刻工精細傳神的宋代石雕像,為 泉州 宋代佛教小型石雕珍品,表明瞭崇福寺曾是南禪宗寺院。

從崇福路邊的寺門牌坊還要往西邊的小巷走100米才能到達崇福寺。崇福寺是朝東的,上午正好拍照。跟一般的寺廟不同,它的第一進建築不叫“山門”或“天王殿”,而是“兜率天宮”:
泉州自助遊攻略
↑崇福寺 可能裡面供奉的是 彌勒 佛。
中間是大雄寶殿:
泉州自助遊攻略
↑崇福寺 大殿前的蟠龍 石柱 :
泉州自助遊攻略
↑崇福寺 後殿是圓通寶殿:
泉州自助遊攻略
↑崇福寺 這些殿堂應該都是些清代建築。
西北 角是建於北宋的應庚塔:
泉州自助遊攻略
↑崇福寺 應庚塔是 福建 省級的文物保護單位。
鑄於明初、聲音宏亮的大洪鐘被鎖在了鐘樓里:
泉州自助遊攻略
↑崇福寺 工作人員說鐘樓的二樓上不去,我不死心,竄了進去,結果確實是鐵將軍把門。至於能供千人飯食的“千人鼎”,找了半天沒找到,工作人員說已經沒有了。鎮寺三寶,只看到了一個石塔。不過這座寺廟跟承天寺一樣,也很清靜,游客很少,同樣是修行的好去處。
崇福寺離各公交車站都有幾百米的距離。門口的崇福路是條單行道,而且比較狹窄,出 租車 來得不多。但據上一個出 租車 司機說,還是有出 租車 會進來的。我們出寺後沿路向北走,兩三分鐘後果然有一輛自北向南來的出 租車 ,順利地上車,前往 泉州 博物館。這回距離近,只有2.9公里,用時7分鐘,車費10元。 三、泉州博物館(10:10-11:20)博物館外觀: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顯然沿用了 泉州 傳統建築的紅色調。
右側是清源山: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冬季的非周末,前來參觀的人不多。
上了館前的臺階便是二樓展館,兩側是基本陳列—— 泉州 歷史文化展,共分四個展廳。 (一)泉州歷史文化展
泉州 歷史文化展按照時間順序分四個部:早期開發、刺桐崛起、東方第一大港、泉 南雄 風。
遠古時期,閩越族先民在 泉州 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拓土開疆。漢晉時期,中原士族衣冠南渡,避地以居。唐、五代, 泉州 港城崛起,至宋元鼎盛,形成“東方第一大港”。明清時期, 泉州 繼續在耕海牧洋的風浪中挺進。憑籍拓荒萬里的卓越膽識和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 泉州 人民東渡 臺灣 ,成為開發祖國寶島的生力軍; 泉州 百姓移民海外,為世界的共同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歷史人物涌現出歐陽詹、蘇頌、曾公亮、蒲壽庚、俞大猷、李贄、鄭 成功 、施琅等燦若群星的英才俊彥。在這座歷經滄桑的名城中,既保存了海濱鄒魯、泉南佛國的文化傳統,也遺留了“梯航萬國”、“神學寶庫”的文物勝跡。

1.早期開發(遠古─南朝•約50萬前─公元589年)
人類從遠古走來,距今已有三、四百萬年的歷史, 泉州 先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開創了獨具特色的閩越文化。這裡陳列有現代已經滅絕的早期動物四不像、犀牛、鹿角化石,證明 臺灣 海峽在遠古時代曾是陸地, 臺灣 與大陸連成一片,最早的 臺灣 人亦來自大陸。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 古為閩越族地,距今4000年前,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 泉州 也處於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階段,3000年前跨入青銅時代。閩越族居民開始在 泉州 生活,他們“文身斷發”,善於製造和駕馭獨木舟,涉江泛海,過著以採集、漁獵和原始農耕經濟為主的海洋性文化生活。

東漢末至南北朝時,中原漢人不斷通過陸海兩路進入 泉州 ,帶來鐵農具、牛耕等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 泉州 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特別是晉室南遷,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經濟和文化,他們沿 “江”而居,開發 泉州 。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2.刺桐崛起(隋、唐、五代時期•公元589960年)
隋唐時期, 中國 南北統一,政治穩定, 泉州 也進入興盛時期,城池,社會經濟和文化交流迅速發展,對外通商貿易繁盛。
盛唐, 泉州 城池始築,鑿溝通舟楫於城下。五代復加修拓,樓雉數里,環植刺桐。“市井十洲人,還珠入貢頻”,刺 桐城 聲名遠播。對外通商貿易日益繁盛,成為海上 絲綢之路 的起點,與 廣州 、 揚州 、交州並稱為四大海上貿易港口。唐中期以後,“陸上 絲綢之路 ”逐漸阻塞,“海上 絲綢之路 ”開 始興 旺發達,這一時期, 泉州 港與海外發生貿易關係的範圍越來越廣泛。海路所通國家和地區, 東北 到高麗(今 朝鮮 )、 日本 ,南到 南海 諸島,西至 印度 半島。伴隨 泉州 海上 絲綢之路 的興起和 泉州 社會經濟文教事業的迅速發展,各種宗教紛紛入 泉州 ,大量道教宮觀,佛教寺廟相繼建造,名道名僧輩出。伊斯蘭教、摩尼教相繼傳入。各種宗教和睦相處,兼容並蓄, 泉州 逐漸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府級行政機構 泉州 是唐朝才設立的,之前 泉州 一帶只有縣級行政機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上圖便是刺桐花的模型。刺桐於春季開放,目前是冬季,在 泉州 街頭看不到。 廣州 也有一些公園與大學校園種植了刺桐花,但遠不如木棉顯眼。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唐五代 泉州 城的模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在承天寺出土的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的“ 永隆 通寶”錢範: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3.東方第一大港(宋元時期 公元960-1368年)
宋元時期是 泉州 古代歷史上最為重要也是最為輝煌的部分,朝廷採取一系列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在此設置市舶司,鼓勵海外貿易, 泉州 造船業和航海業發達,造船、制瓷、紡織、冶鑄、建築、科技等各種行業都取得輝煌的成就,地方經濟鼎盛,東西方文明交融互動,多種宗教衍播, 泉州 港成為對 亞洲 、 非洲 、 歐洲 等國家和地區友好往來的樞紐,迅速崛起為“東方第一大港”,成為與 埃及 “ 亞歷山大 港”齊名的世界性大港、海上 絲綢之路 的重要起點。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 宋元 泉州 城的模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