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25℃,一樣可以在黔東南爽一“夏”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侗族沒文字卻傳有文化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這是1986年,在 法國 巴黎 金秋藝術節上, 貴州 黎平 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侗人文化有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而侗族大歌就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捕捉與欣賞的侗族特有的民間音樂。侗族大歌在侗語中稱“嘎老”,“嘎”就是歌,“老”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是我
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可以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間,歌唱的內容涉及自然、勞動、愛情、 友誼 等。當然,它也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宋代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就記載了“仡伶”(侗人自稱)集體做客唱歌的情景。明代,鄺露在其所著《赤雅》中更加明確地記載了侗人“長歌閉目”的景象。

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從古至今,他們敘事、傳史、抒情等都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所以這首“漢字有字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的侗家歌謠就清楚地指明瞭侗族文化的精髓。正因如此,侗族文化儘管經受過歷史的風風雨雨,人間滄桑,它仍以一枝獨秀地保存下來,而且走出國門,引起世人關註。

晚上夜幕降臨,鼓樓卻格外熱鬧,一場露天的侗族歌舞表演拉開帷幕。表演從侗族人的歌場中開始,又在侗族大鼓中結束。不過表演給我印象深刻地倒不是侗族大歌,而演繹一則侗族人的愛情故事,演出巧妙地利用鼓樓旁的山勢進行舞臺調度,利用追光切換舞臺,使這場不花錢的演出顯得格外良心製作。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如果說是侗族大歌是侗族人的靈魂,那麼鼓樓文化就是侗族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縮影。侗族建寨先建鼓樓,這裡是聚眾議事、傳遞信息、娛樂場所。重大節日的對歌大都在鼓樓中進行,如果平日有外寨客人來訪,主寨的歌班也會邀請對方夜間進入鼓樓唱歌。
“你們鼓樓真是高,
一層一層接上去,
仰首望掉“ 包頭 ”難見頂,
就象矮人爬樹難登尖。
你們的鼓樓頂上啊,
形態奇特變體萬千,
它象蜜蜂的窩千孔萬眼……”

我看到當地居民喜歡在鼓樓里聚集,基本上都是男人,有的聚在一起下棋,有的做著小手藝,有的閉目養神,有點亂哄哄的,但是大家也不嫌嘈雜,只沉靜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黔東南自助遊攻略

相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