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行記(2019.01.03-14,一個人,臺灣)

今年一月,終於實現了心心念念了多年的 臺灣
寶島行。一個人,一個小背包,一個行李箱,前後12天,沒有環島,按地理位置算,甚至連環半個島都說不上。無論如何,只因為能去,我就已經獲得了很多朋友的艷羡目光。
臺灣自助遊攻略
在進入行程的描述之前,我想先回憶一下行前的諸多準備。
關於辦理證件:去 臺灣 主要需要兩個證件:往來 臺灣 通行證和入台證。這兩個證件分別由我國公安機關和 臺灣 移民署簽發。 臺灣
通行證的辦理手續與港台通行證類似,在行政服務相當普及和便民的今天,我只去區行政服務中心填了張申請表,交了費,大概十幾天后,電子通行證和簽註便以快遞方式送到家裡了。我的簽註類型是G簽,即個人旅游,這類簽證只發給已開放赴台自由行城市的申請人。辦理入台證會費事一些,為了儘量減少麻煩,我委托了某寶上的旅行社辦理。按要求,需要提交以下幾樣資料的掃描件(或高清相片):入台申請表、身份證正反面、通行證、簽註、符合辦理入台證規格的證件照、財力證明(三選一:5萬元以上銀行存款證明並須凍結至行程結束、年薪12.5萬元以上的收入證明、金卡信用卡)、緊急聯繫人身份證明和關係證明(加錢可免交)。旅行社初審後提交
臺灣 移民署審核,移民署審核時可能根據情況要求申請人補交一些其他資料。 比如
我,就被通知補交詳細的行程表(包括往返地點、航班號、每天所到的城市,乃至每天具體住哪間酒店以及酒店電話)和切結書(保證抵台後次日起15日內離台的承諾,要親筆簽名)。補齊後第二天,入台證就發到我的郵箱了。入台證自己用清晰度高的彩色印表機打出來就可以用。我之所以費了些周折,是因為財力證明。原先以為去銀行開存款證明很簡單,卻因為自己大意沒看清楚要求在提交申請一個月前開具,晚開了幾天,白忙活了半天。對於一個沒有金卡信用卡的人來說,我只能選擇提交收入證明。在朋友的幫助下,我“獲得了”一個年薪15萬元的某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崗位(工作年限須滿一年以上),並提交了相關證明。
臺灣自助遊攻略
關於預訂機票和住宿:我算准假期後,便開始上網對比機票價格,最終在攜程上訂了 澳門 機場往返 臺北 桃園 機場的 臺灣
虎航航班機票(往返機票含稅及保險共870元人民幣,比我預想中要低不少,不過廉航的不足就是沒有免費托運行李額,隨身行李也限得很嚴,且不提供飛機餐)。住宿方面,由於我行前對哪天去哪裡沒有很細緻的考慮,一心想著去到再說,所以一直只預訂了第一二晚在
臺北
的民宿。不過辦理入台證時要求我補交詳細的行程單,只能初步設想一條比較合理的線路,並按此線路匆匆忙忙在攜程上預訂了每晚的住宿(我只選可以免費取消預定的,在入台證辦下來後就第一時間取消了所有預訂)。實際上的住宿都是我到了
臺灣 後才根據具體行程一站一站預訂過去的(主要在 ****** “愛彼迎”平臺上預訂)。
臺灣自助遊攻略
其他準備:買手機卡和悠游卡。某寶上有很多 臺灣
手機卡和悠游卡的套餐。手機卡一般是按天數定的不限流量上網卡(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含若干分鐘通話時長的),因為我行程總共12天,所以買了個15天無限上網加30分鐘通話時長
臺灣 “遠傳通訊”套餐,一百二三十元的樣子,實際使用很順暢,網速也是一直保持4G。悠游卡類似於 香港 的八達通或 澳門 的 澳門 通,在 臺灣
滿大街的7-11都可充值,卡內金額可用於乘坐公交車、捷運(即地鐵)火車,或騎公共自行車(須與 臺灣 當地電話號碼捆綁申請賬號),以及在便利店等消費。
臺灣自助遊攻略
然後是普遍被關註的費用問題:
很認真地核算了一下,從辦理兩證的辦證費開始,加上交通、食宿、通訊(上網+電話)、景點門票以及購買伴手禮等等所有項目的總費用約6500元。其中住宿是占大頭的,10晚約2000元;大交通約1500元(往返機票及一程島內高鐵等);另外先後分三次用2000元兌換了新臺幣用於坐車、景點門票和買吃的等在台期間主要消費。 (一)飛越海峽1月3號清晨我起床時,外面氣溫很低,大概10度不到吧。我一邊洗漱一邊再一次檢查了行裝,確認該帶的都已帶齊。6點30分出門去城軌 中山 北站,7點35分在
珠海 站下車,接著馬不停蹄地辦理出入境手續。這個點過關的人不多,在 澳門 關閘持 臺灣 通行證走人工 通道 也幾乎不用排隊。關閘就有去往 澳門
機場的AP1公交車,8點40分,我已經站在 澳門 機場一樓大堂了。不得不說, 澳門
機場真的小得很。辦理登機手續有點小波折,主要是隨身行李限10公斤以內,而我的兩件行李(20寸行李箱和小背包)總重超了幾斤,辦理托運要加400多元 澳門
幣。於是,我使出渾身解數整理行李箱,多穿一件大衣,然後把能塞進口袋的東西裝滿了所有衣兜褲兜,心想著如果還超重,那本書我是捨不得扔的,就只能放棄雨傘,再不行,就輪到便攜功夫茶套裝了。最後,我是在不需要捨棄任何東西的情況下,以隨身行李總重10公斤1兩被勉強放行了。
臺灣自助遊攻略
飛機帶著我飛躍了 臺灣 海峽,不到兩小時的飛行時間,下午1點半左右,已穩穩地落在了 臺北 桃園
機場的停機坪上。落機後第一件事就是換手機卡報平安,第二件事就是換錢。在機場兌換新臺幣需要手續費,但也是不得不先換點傍身的。對於我這個數學白痴來說,花平日里不花慣的貨幣,總是一臉懵逼,什麼都覺得好貴。也好,覺得貴就捨不得花,少吃少喝,省錢之餘還不長胖。之後又換過兩次新臺幣,都是專門去
臺灣 銀行換的,只為省點手續費,不惜多走好多路。
辦完入境手續出來,按照房東的指引,乘坐國光1819路巴士,50分鐘後也就是大約下午4點就來到了預定的兔兔窩民宿。這次寶島行,為了對 臺灣
當地有更深入瞭解,我基本都選擇住民宿。兔兔窩位於 臺北 車站附近的 中山
北路二段,算是中心又便捷的地帶。房東前一天晚上告知我密碼,我憑密碼打開公寓掛著門上的秘密盒,拿出鑰匙,自行開門進入,填寫房東上班前留在茶几上的信息表。這種自助入住的方式相當方便,不需要房東在家等候,也不用在時間有變動時彼此瞎著急。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公寓不大卻很溫馨,一個小客廳,一個開放式廚房,兩個小房間,一個衛生間,和一個小陽臺。客廳中間是張小巧的白色圓茶几,靠牆處是一套看著就特別舒服的布藝沙發。我把行李放進了房東留給我的房間,坐在沙發上填好了信息表,便到樓下7-11隨便填補了一下肚子。雖然一路很暢順,飛機甚至都只是晚點了半小時左右,但畢竟是大半天的奔波,也是有些疲累了,頭昏沉沉的,於是回房間躺下休息。
約莫晚上八點,聽到開門聲,知道房東回來了,並起身出來打招呼。房東是一位可愛的 臺灣
小妹妹,熱情禮貌又親切。我倆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閑聊,很是自在。我把帶去的小禮物——親手寫了“福”字的年曆送給她,沒兩天她就掛起來了,看起來很和諧哦!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二)行走臺北睡到自然醒起來,泡了壺濃濃的 普洱 ,盤腿坐在沙發上,邊喝茶邊查Google
map,以確定一天的大致行程。不一會房東小妹妹也起床了,切了些蘋果橙子出來吃。她以為我要先去 臺北 故宮博物院,我說 不,我要先去國父紀念館。作為來自國父孫
中山 先生故鄉的人,這應該是一種很自然的情結吧。
臺灣自助遊攻略
我有一個習慣,出門旅行,在可以步行到達的地方,即使遠點,我都更願意走路去。實在太遠,或者已經累得走不動時,就會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依次選擇騎自行車、搭地鐵、坐公交、打出租或其他。從民宿出來,一縷陽光灑在身上,說不出的溫暖。
臺北
已經連續下了半個月的雨,一個難得的晴天。陽光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鋪出一片金黃,也透過街心公園的植物枝葉投下一地斑駁。我跟著導航,有時走在大路邊上,有時穿進小巷子里。巷子里有很多早餐店,賣的大多是“
漢堡 ”、“土司”等偏西式的食品,我偏專挑了家中式早餐店,點了蛋餅和豆漿來吃。
臺灣自助遊攻略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走下來, 臺北
給了我一個很不錯的第一印象:地方乾凈、人和善有禮。不論是大街還是小巷,幾乎看不到一點人為的垃圾,只有一些落葉;地面上和其他物體錶面很少積塵,汽車飛馳而過也不會帶上一股塵煙;所經過的大垃圾箱,基本沒有異味……這種乾凈,一直伴隨著我整個
臺灣 行程,包括我所到的其他幾個城市。我尋思,環境能保持這麼乾凈,應該可以歸結為至少三個原因:一是地理位置, 臺灣
四面環海,氣候溫暖濕潤,植物生長繁茂,灰塵總體會比大陸地區要少得多;二是民眾環保意識強,垃圾分類已是 臺灣
民眾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三是垃圾清運及時。而當地人的和善有禮也是無處不在,無論你請教什麼問題,都是非常熱情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問個路吧有些人還恨不得直接把你帶到目的地去。
臺灣自助遊攻略
國父紀念館位於 臺北 市 信義 區,落成於1972年,是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 中山
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的。紀念館建築穩重恢宏,造型和色調整體散髮著一種東方古典美,屋脊的曲麵線條優美而又有氣勢,正門入口處屋檐簡潔有力地向上翻起,屋頂的黃色瓦片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走進紀念館一樓大廳,迎面正中是孫
中山
先生銅像,先生端坐沙發之上,我進去的時候大廳里正好在舉行三軍儀仗隊交接儀式,場面更顯莊嚴肅穆。瞻仰先生坐像後,我參觀了紀念館內的部分場室,以及場室中的一些書畫展覽。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從紀念館出來,我信步來到附近的松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始建於1937年 臺灣 日治時期的 臺灣 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也是 臺灣
戰後最具代表性的煙廠,1998年停止生產,2001年被確定為古跡,2011年正式轉型定名為“松山文創園區”。行走其中,可以感覺到園區相當註重歷史古跡、廠區環境的保護,老建築很好地呈現出它原有的面貌,但又被賦予了新的用途;而
新建 築也儘量保持了與老建築一致的風格,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裡作為 臺北
市的原創基地,內有不少DIY課程和商店,店里的氛圍和一些創意小品,也著實給我帶來了驚喜。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中午時分出來覓食,不經意間瞥見一家日料店,店面和招牌都相當不起眼,就是那種即使你專門找都很容易錯過的地方,要不是我喜歡邊走邊東張西望,根本發現不了它。也正因為此,好奇心驅使我推開了它的門。店面裝修很是雅緻,中間是一個回形操作台,幾位日料師傅正在準備食材,操作台外圍已有些客人在用餐。菜品價格有些小貴,但也並不離譜。我點了個有蔬菜
沙拉
、壽司、蒸品和湯的套餐。菜品用料新鮮,擺盤精緻,整個用餐過程可謂服務周到又諸多講究。菜品嚴格按照順序一個一個上,連壽司都是吃完一塊才會上第二塊,上菜時廚師會逐樣介紹菜品,並告知將按食物從淡到濃的順序逐一奉上。服務員一見客人使用完某餐具(如吃完
沙拉 的 沙拉
小盤和小叉子),立即走過來說“我幫您整理一下”,然後就把相應的餐具撤走。吃壽司時我不小心掉了兩粒飯粒在桌子上,一位服務員居然馬上過來說“我幫您整理一下”,接著用紙巾把飯粒清走,弄得我好不尷尬。這麼講究的用餐,見識過也就罷了,實在太不適合我這個粗人了。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飯後乘坐捷運到龍山寺。龍山寺地處 臺北 市萬華區,臨 淡水 河。那片區域舊時稱作艋舺(měngxiá),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水路交通便利,是 臺北
開發最早的地方, 清道 光年間,與 臺南 、 鹿港
並稱“一府、二鹿、三艋舺”,曾盛極一時。龍山寺建成奉祀於清乾隆初年,原建築受到過地震和風雨破壞,現存建築多為20世紀早中期改建和擴建。正門石階兩側的一對銅柱則是早期遺物,其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都不可小覷。寺內所供神像甚多,主神為觀音
菩薩
,同時也祀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隍爺、註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等,為典型神佛合一的寺廟。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誕,寺內都有盛大祭典。平日里也是香火鼎盛。我去到時廟裡廟外都是前來參拜的信眾,整座寺廟籠罩在青煙裊裊之中,各式祭品更是堆積如山。除龍山寺外,我一路走去,見艋舺一帶以“寺”、“廟”、“宮”、“殿”等形式存在的大小宗教場所還有許多。
往 東北 方向走了約莫十來分鐘,繞過西門紅樓,街上人流量陡然增大,便知已進入到西門町腹地。西門町原先只是在 臺北
西門外遠離市區的一個民眾休憩場所,現已變成了 臺北 市西區最重要的流行消費商圈,是 臺北
市民假日最喜愛的去處之一,也是外來游客必到之地。而對於我這個對“買買買”沒多 大興 趣的人來說,既是人多擁擠,打完卡便早些避之則吉吧。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一直往回走,路過總統府時雙腿已經有點邁不動的感覺,看看手機顯示步數已達三萬,趕緊回民宿休整了兩個小時,才又步行十幾分鐘到著名的 寧夏 夜市體驗 臺灣
夜生活。還剛到街口,便已遠遠看到前方燈旗閃耀人頭攢動,食物香味撲面而來。很多人說去 臺灣 一定要品嘗各式 臺灣 小吃,此話當真不虛。 臺灣
小吃作為一系列特殊街頭食物的總稱,已然成為了 臺灣
當地文化的最佳代表之一。待行到近處,數十成百的小吃攤檔一個接一個,包心魚丸、生煎包、蚵仔煎、爌肉飯、肉粽、擔仔麵、起司馬鈴薯、滷肉飯、碳烤雞排、蜜汁燒烤、蔥油餅、臭豆腐、豬血糕……林林種種,擺滿了整一條街,光看著就已經眼花繚亂了。我擠在人群中緩緩向前,在每個小攤前都駐足一會,我其實對“吃吃吃”本身並沒有多
大興 趣,而更喜歡看攤主如何炮製那些小吃。 (三)與史對話寫下這個小標題後,我忽然覺得自己很可笑,太狂妄了,無知如我,憑什麼能與八千年悠悠歷史對話?!我所能做的頂多就是用我那點淺薄的知識存量,用心去傾聽歷史的聲音,然後發出內心的感慨和贊嘆。
臺灣自助遊攻略
是的,這一天,我所參觀的便是 臺北 故宮博物院。很多人愛拿 臺北 故宮博物院與 北京
故宮博物院對比,其實我覺得這樣的對比並沒有實際意義,甚至沒什麼可比性。首先,就博物院建築而言, 北京
故宮博物院本身就是一件最大的文物,只要往宮前一站,就會被那厚重的歷史感所震懾。這就是氣場,無可比擬、無可替代的氣場。而 臺北 故宮博物院座落於 臺北
市士林區,建於60年代,為仿 中國
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白牆青瓦,正院呈梅花形,自有一份難得的莊重素雅,但其規模畢竟太小,又無深厚的歷史底蘊,故遠無大氣可言。其次是館藏, 臺北
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文物主要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 北京 形勢嚴峻,國民政府將 北京
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很多重要文物南遷於此。因此, 臺北 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文物很大部分本就來自 北京
故宮博物院,乃一脈相承,沒什麼好比。雖如此, 臺北 故宮博物院館藏品種之豐和珍品數量之多,以及在文物珍寶保存、修複等方面的做法和成就卻也夠令人嘆為觀止。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
博物院主體建築為第一展覽區(主館),文物珍品按照青銅器、瓷器、玉石、書法、繪畫、古書等分類在各展廳中展覽,我在其中流連了四個多小時,借助語音講解器和文字介紹,徜徉在八千年曆史長河中。由於館藏文物分批展覽,幾月一換,我最想一睹真顏的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後部長捲、懷素的《自敘帖》、蘇東坡的《寒食帖》等書畫真跡,竟一件也無緣得見;傳說中的三大鎮館之寶,我只有幸見到肉形石和毛公鼎,卻不見翠玉白菜的蹤影。游客們似乎對肉形石更加關註一些,排了長長的隊只為近觀一眼肉形石及給它拍上一張照片。我嫌人多,便自揣摩起毛公鼎的銘文來。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重器,因作器人毛公而得名。毛公鼎通高54釐米,腹深27.2釐米,口徑47釐米,重34.5千克,鼎為直耳,半球腹,足為獸蹄形,矮短而莊重有力,鼎的口沿還裝飾有環帶狀的重環紋,整個造型渾厚凝重,飾紋簡潔古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鼎內壁鑄有銘文32行近500字,是迄今為止鐫刻銘文最多的青銅器,珍貴程度世所罕見。銘文內容敘事完整,記載詳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銘文書法體勢顯示出大篆書體高度成熟的結字風貌,筆法飽滿莊重,渾凝拙樸,充滿無與倫比的古典美,難怪乎自出土以來,書法家們無不為之傾倒。
臺灣自助遊攻略
臺灣自助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