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不知身是客-情迷庫斯科

南美之行結束有十餘天了,可是 庫斯科 的影子卻時不時地浮現在腦海裡,人,也仿佛失魂落魄的,總覺得自己把什麼東西丟在了那裡……
庫斯科 原本不是我們此次南美之行的最後一站,最後一站應該是 利馬 。當飛機降落在這個古印加帝國首都的時候,當我看見機場外連綿的山丘和山坡上如 色達
般錯落有致的小屋子的時候,我仿佛感受到了,是宿命,抑或是前世,指引著我來到了這個如此陌生,卻又熟悉如故土般的土地。
庫斯科 是古印加帝國的首都,這裡氣候宜人,崇山峻嶺和蔥鬱的林木圍繞在城市的四周。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稱。在克丘亞語中, “ 庫斯科
”,意為“肚臍”(另一資料:意為“世界的中心”)。11世紀印加帝國初期,皇帝曼科卡巴克主持興建了這座城市,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和征服之後,在遼闊的印加帝國時代達到它的頂峰,
庫斯科 發展成為帝國的首都和神聖的城市,是印加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宗教中心。在印加帝國統治下, 庫斯科
是一座用巨大石頭裝飾外部與廣場接壤的城鎮。數量眾多的狹窄的石板和卵石鋪設的街道如太陽光一樣筆直伸展,幾乎沒有蛇形的道路。
1533年11月15日 西班牙
殖民者皮薩羅帶領168人攻破了這個城市,使之遭到毀滅的命運。印加帝國的精銳部隊有8萬人之多,但是但生產力落後,印加武士的裝備僅是石頭、青銅或木棍棒、短斧、彈弓和護身軟墊,居然不敵長槍短炮裝備的168名
西班牙 人。據統計,這一戰中被殺死的印加人大概有7000人, 西班牙 人卻損失很小。自此, 庫斯科 和它的帝國一起,慢慢陷入凋零,直到最後 西班牙 人遷都
利馬 , 庫斯科 仿佛一朵曾經盛開的鮮花,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衰敗了顏色,零落了芬芳,可是那千年的底蘊,傲嬌的容顏,卻是任何雨打風吹都無法抹平的記憶。
古城的街道很狹窄,青石板路,很多街陌巷道只容得下一輛車的寬度。街道兩側的人行道上到處都是類似十二邊形印加石堆砌的地基,有的是古印加帝國時期的遺跡,也有些是後來
西班牙 人的仿建品。因為印加帝國時期的建築地基非常堅固,而 庫斯科 又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地方,因此 西班牙
殖民者基本保留印加時期建築的基礎,併在此基礎上採用了巴 洛克 風格的建築結構。目之所及,這裡的大部分建築都是印加和 西班牙
的混合式建築。別有一番風味。古城隨處都是古跡,青石板路,印加石地基,街邊的老屋,甚至我們住的諾富特酒店,就是產自16世紀的建築。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晚間下了場雨,可是早晨起來後依然是藍天白雲,非常適合取景。酒店的位置很好,步行不到五分鐘,我們就來到了 庫斯科
大教堂所在的武器廣場。武器廣場這個名稱很有意思,我發現 庫斯科 有, 利馬 有, 聖地亞哥
也有。顧名思義,就是之前存放武器和舉行閱兵等儀式所在中心區域,只不過現在已經變成市 民和
游客休閑的地方,狗狗們也很隨意安詳地躺在廣場上,無人驅趕。廣場邊上有幾座古老的教堂,氣勢恢宏,無論是建築本身還是裡面的油畫,雕刻等,都是至少三四百年的歷史,在
庫斯科 這樣的地方,真的隨處都是歷史,遍地都是遺跡,歷史和文化的沉澱,在這裡,仿佛和清風明月一般,再也尋常不過。
沒有直接進大教堂,先去了它左前方的耶穌會教堂。耶穌會教堂是殖民時期 西班牙 人在印加帝國最後一位皇帝Huayna
Capac的皇宮遺址上建起來的,這座教堂曾經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地震中損毀,現在我們看到的教堂是後來重新翻修的,兩座大鐘樓和巴 洛克
式的外牆很醒目。進去之後發現分為樓上樓下兩層,裡面立著各種天主教的雕刻和油畫,還有地震神。裝飾,雕刻,還有油畫都十分精美,而且不是仿製品,都是實打實的古跡,可能是為了保護這些老古董,所以不允許游客拍照。每一幅油畫和雕刻的後面,應該都隱藏著一個鮮活的故事,可惜由於宗教知識的缺乏和語言障礙,我們只能走馬觀花地瀏覽過去,即便這樣,也是打心眼裡覺得好看。
由於這裡地震頻發,光是這座教堂就經受過1650年和上世紀中葉兩次大地震的襲擊。所以每當有地震發生,當地民眾會請出地震神的塑像到廣場上。我們後來在大教堂看到地震神的雕塑全身黝黑,據說是幾百年來被蠟燭的煙熏黑的。如今,早已不允許使用蠟燭,用電子蠟燭代替。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從耶穌會教堂出來,在廣場上停留了一會。各種小販陸續走近和我們推銷商品,到最後保安都看不下去,對他們進行了驅趕。有個擦鞋的小伙子看我的小白鞋很臟,過來跟我推銷擦鞋,10個新索爾。其實本來這雙鞋我打算一回國就丟掉,但是看到他的眼神我有點不忍心,還是把他叫回來讓他幫我擦了。擦得還挺乾凈,雖然他最後收了我20,因為用了一種什麼藥劑,鞋子看上去光潔如新。年輕人靠著自己勞動掙錢,我還是挺支持的。
休息了一會,轉入了著名的 庫斯科
大教堂。有個導游毛遂自薦要為我們解說,一開始不想請,南美人說英文都帶著濃重口音。可是後來想想也不貴(被我還價還到30新索爾),哪怕聽個一鱗半爪也是好的,也就請了一個。
據說 西班牙
人為了讓印加人皈依天主教,於1559年開始建造大教堂,位於印加王宮Kiswarkancha的遺址上,1654年建成,建造工程幾乎長達百年。整個建築群占地3956平方米,為
庫斯科 歷史中心最重要的宗教古跡。大教堂應該是 庫斯科 全城最傑出的 西班牙 殖民時期建築,在這裡可以看到17世紀展現 歐洲 最高水平的畫作。
大教堂內部華麗的裝飾和氣派的雕塑,豐富的油畫真品,比起耶穌會教堂,果然更勝一籌。教堂里陳列了很多聖母 瑪利亞
的雕像,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卻有著不同的名字,而且每年都換一套不同的衣服。歷任主教的畫像也陳列在展廳的牆壁上,最近一位退休的主教,現居住在 利馬
。畫像展廳的對面是地下室,很多主教的遺骸,就靜靜地躺在了這裡。地上是鮮活生動的畫像,地下是冰冷的十字架,一生一死,一生一世,不知是他們渴求已久的歸宿還是昭示了沒有愛情與家庭的生命的不圓滿?這些問題,可能只有躺在牆內的他們自己才能給出答案吧。
大教堂里最有趣的是那副叫做最後的晚餐的油畫。畫家對最後的晚餐這幅著名作品進行了本土化特色修改,盤中的麵包被換成當地喜好的一種動物豚鼠。烤豚鼠是當地一種特色美食,只是頭天晚上我們實在沒有勇氣嘗試。這幅畫,到如今為止,也有三百多年曆史了。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導游最後帶我們參觀瞭如今專門用於舉辦婚禮的一個廳,據說舉辦一次要600新索爾。兩個教堂參觀完了之後,最直觀的印象是,這哪裡是教堂呢,這簡直是兩座堆滿了文物和人類歷史傑作的博物館呀!
參觀完大教堂,時間已經臨近中午。看到武器廣場周圍漂亮的拱廊建築,突然想停下腳步,讓時間走得慢一點,於是選了一家廣場邊上二樓的餐廳,走進去點了一杯摩卡咖啡。
在露臺上俯瞰著腳下武器廣場閑庭信步的人群,自由撒歡的狗狗,不遠處坐落在群山 上高
低不平的小房子,近在咫尺聳立數百年的教堂鐘樓,天空不知何時已飄起矇矇細雨,不知是雨水還是歲月將老街小巷的石板路打磨得發亮,突然令人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真想時間就此停留,此生就此駐足,在這個時光倒流穿梭的小城,遠離塵囂,做一個自由自在,沒有憂愁也沒有煩惱的印第安人……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可是時光不會停住腳步,咖啡館也不會讓我們一直續杯。戀戀不捨地離開,跟著手機導航來到了當地人推薦的印加博物館和前 哥倫布
藝術博物館,去探訪印第安人的智慧和傑作。以前,在我印象中,他們只會狩獵,可是通過在叢林幾天和印第安人的相處,我發現他們其實是一個勤勞,含蓄,質朴,聰明並且懂得感恩的民族。他們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偉大的印加文明,博物館陳列的精美飾品和容器,以及他們無與倫比的建築智慧,讓我覺得我們自己很多時候真的有些自大,以前只知道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同樣優秀的民族在相同的歷史時期創造了遠遠超出我們想象的物質文明。除了手工藝品之外,我還看到了博物館里陳列了印第安人種植的很多植物種子,在網上一查才知道,印第安人在農業方面的成就,對世界人類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據學者研究,世界上的植物食品,有50-60%以上都出自印第安人之雙手。很難想象,沒有印第安人的貢獻,如今我們的餐桌上還有什麼。他們培育出45種以上的農作物,如馬鈴薯、紅薯、木薯、山藥等多種薯芋類作物。我們日常食用的一些堅果、蔬菜也是印第安人培育出來的,如花生、嚮日葵、黃瓜、西紅柿、南瓜、西葫蘆、辣椒、
豇豆、菜豆、扁豆等。正是印第安人培育出這麼多的蔬菜才使我們的餐桌如此豐富多彩。印第安人還培育出了菠蘿、鱷梨和草莓等水果,又培育出了世界重要飲料原料之一的可可。原住民印第安人還培育出了橡膠,煙草等多種經濟作物。印第安人栽培的橡膠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是無法估量的,橡膠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cauuchu,意為“流淚的樹”。印第安人還培育出了許多種藥用植物,而且還首先知道了它們的藥用價值,如提取奎寧的金雞納樹、提取麻醉劑的高根等。早在16世紀,探險家們就發現咀嚼古柯的葉子會有提神的效果,後來人們從古柯植物中提取了麻藥,最終發展成為最早發明的局部麻醉藥。看到這裡,我突然記起克裡斯在叢林里和我解釋了很多植物的藥用價值,可惜有不少我沒聽明白。他應該說的和這個大差不差吧。
印第安人是如此智慧勤勞的民族,只可惜,他們安靜祥和的世界和價值觀被一幫 歐洲
強盜用槍炮摧毀了。他們從沒有想去侵略他人,卻淪為侵略者的奴隸和工具。這個世界,真的是弱肉強食,我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痛恨 歐洲
人發家的黑歷史,也沒有如此發自內心地對印第安人感到尊敬和憐惜。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從博物館出來順便看了一眼酒店附近的Hatunrumiyoc街。Hatunrumiyoc街兩旁保存著印加時代的古牆。
整座古牆由一塊塊切割平整的大石如同拼圖一樣堆疊起來。牆上石塊雖然形狀大小不一,但近乎完美的接合令人驚嘆不已。這條古牆街最出名的是一塊印加巨石有12 邊和
12角,是現存下來最多邊角的一塊印加巨石。這種看似隨機卻是經過縝密的計算和精細打磨的建築方式,反倒比切割工整的石牆要堅固,經過幾次大地震後都屹立不倒。一個年輕人走過來,沒等我們同意,張口就跟我們介紹說這邊的城牆是印加帝國修建的,對面的是
西班牙
人仿造的。華納比丘看起來像個人臉,轉過角印加石看起來如何像美洲獅或者蛇……等他一切都說完了,我們說謝謝,他開始找我們收小費了,說他的服務是有償的,我懶得跟他辯論,掏出一把硬幣給他,讓他自己選,反正我也懶得把硬幣揣在兜里。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回到酒店已經是三點多,請前臺幫我們約了一輛出租車,四點出發送我們去歐雁台,我們會在那裡換乘小火車趕往馬丘比丘小鎮。出租車司機也是個熱心人,快到歐雁台時他突然在路邊停車,然後讓我們看邊上的懸崖酒店。我們舉目看去,果然光禿禿的山崖上,立著幾個膠囊一樣的房間。司機說這裡的住客都是要通過攀爬上去才能入住。這著實令我大吃一驚,後來通過他手指的方向,我真的看到一個紅衣人在攀登峭壁。用小紅書查了下,這個酒店住客要垂直攀爬一個半小時才能到山頂附近的客房,而價格也是貴的離譜,一千多刀一晚。房間里沒有電源,暖氣,但是景色絕佳。可能有的時候,有些人就是要體驗一把與眾不同的人生。我想,這點可能就是我深愛旅行的意義所在吧,見識從未領略過的異鄉風景,觸碰軌跡毫不相同的他人人生。
第二天上午的行程是馬丘比丘,按照原計劃,下午返回 庫斯科 ,當晚坐飛機趕往 利馬 ,在 利馬 一日游,晚上飛回 上海 。可是,不知是不是 庫斯科
俘獲了我的靈魂,還是我的前世真的是陷落在這個古城,在尚未啟程趕赴馬丘比丘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將此行的最後一站,鎖定在了 庫斯科
,這個如此陌生而又有仿佛熟悉的城市。
從馬丘比丘返程後,又回到了頭天晚上入住的諾富特酒店。這個酒店與其說是一座酒店,不如說更像是一座供游客欣賞的博物館,帶有明顯殖民地時期 西班牙
風格建築的拱廊門柱,鮮花噴泉,擺放在走廊里的繪畫和雕刻,開闊大氣的玻璃屋頂,處處彰顯出一種雍容華貴和卓爾不群。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
回到了酒店,人突然放鬆下來,感覺徹底沒了力氣,連晚飯都不想出去吃。這麼多天,一直疲於奔波,平均每天睡眠只有五六個小時,可是還是絲毫感覺不到疲倦。而今天,一旦覺得旅行完成了,仿佛突然失去了支柱,倦得不想挪動一步。
還是在貓途鷹上找了家本地排名第一的餐館,出門後才發現,雨突然下了起來,古老的街 道因
為下水不太通暢,已經匯聚了一條小溪。雖然沒有帶雨具,可是我是真的喜歡這場雨啊,這麼酣暢淋漓,如此乾凈透徹,古城也因為這場雨顯得格外的朦朧纏綿。
餐館果然名不虛傳,回來的路上雨還是沒有停,我淋著雨,但是滿心歡喜。我喜歡下雨, 庫斯科
好像一到晚上就會下雨,雨水打在無數青石板鋪就的街頭巷尾,在溫暖泛黃路燈的襯印下,是淺嘗輒止陳年的酒,抑或是提筆研磨卻又未成的詞,如此的夢幻,迷濛,像情人的手散髮出莫名的誘惑,令人陶醉卻又無法捕捉,一川煙草,
滿城 風絮,梅子黃時雨,我真的太愛這個雨中的古城了。
我喜歡在入眠的時候聽雨,為了捕捉雨的聲音,睡覺前特意請酒店工作人員幫我把窗戶打開。溫度有點低,羅衾不耐五更寒。雨水滴滴答答,無休無止地滴在街頭,巷陌,屋頂,窗欞,滴在這個城市所有情人們的眼裡,落在所有離人和游子的心裡,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想到明天,我即將返程,遠離這片陌生卻又令我一見如故的土地。今生今世,不知何時才能重返?有些人,是因為一個人停留在了一座城,有些人,是因為一座城而愛上一個人,可是我,卻是因為一場雨,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淪陷在這座古城無法自拔……我想,前世,抑或今生,我必定是和它有緣的吧?
再見, 庫斯科 ,今生,我必會再回來聽雨,這是你我的約定。
庫斯科自助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