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三萬步 | 拾取光影的細枝末節
                                    ✔旅行時間:平成年代末  
✔旅行人數:1人
✔旅行天數:2天
✔旅行花費:5000+
✔旅行地點:金閣寺、清水寺、清水阪、二年阪、三年阪、二條城、本能寺
  
動漫、日劇,一座古寺、些許藝伎,在鋪滿小石子的柔軟道路上,這是 京都 帶給我的生命初印象。
作為 日本 的千年古都,也作為 中國 唐文化的深刻踐行者,它曾經也有個別名叫“ 洛陽 ”。
但這些都被淹沒在歷史的吉光片羽里,現在它是唯美的代名詞,以及物哀的極致象徵。
在 京都 漫步的日子里,沒有去過鴨川和嵐山是我唯一的遺憾,卻是我留給 京都 的下一次約定。它們並不是我旅途的盲點,在我記憶里高高屹立,“身未至心已遠”,是對鴨川和嵐山最好的註解。
現在,稀碎的記憶已經日漸模糊,不記得自己走過多少條小路,穿行過多少個捷徑,手中的MAP搜索過多少條線路,直到再次打開相冊,時光才被一一喚起。
我當然也許會忘記,所以不斷瘋狂地留存照片,也許是唯一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次看到關於 京都 的影像,心緒還是會隨之曖昧起來,浪漫的國度里,風雨吹落了平成最後的櫻花,山林染上了最後一絲嫩綠,無論經過多少年,依舊會反覆陷入對 京都 的情愛里。 關西國際機場在前往關西機場的飛機上
後來世界又經過了三年默許的沉痛日子,我又與 京都 隔絕,如今 京都 又如何了?它是否仍舊是我想象里的樣子?從輪廓到血肉,從氣息到觸感,歷經千年風霜,這三年會撼動它毫釐嗎?如果可以,想再次用雙腳去丈量,再次用雙目去捕捉。
記錄下一些 京都 的人文與風物,當然這次與風景無關。 在前往 大阪 的飛機上
在前往 大阪 的飛機上  雲層也讓人興奮
雲層也讓人興奮  已經到達 大阪
已經到達 大阪 下機時刻
下機時刻  佐藤健是我喜歡的 日本 明星
佐藤健是我喜歡的 日本 明星  關西 機場
關西 機場  準備購買 關西 交通卡
準備購買 關西 交通卡  坐上機場大巴準備出發啦  一萬步:從【金閣寺參道】到【二條城】由於第一天剛到 大阪 已經興奮過頭,第二日搭乘京阪線來到 京都 時,已經沒有了清理中的雀躍,心頭縈繞出一絲 平和 。
坐上機場大巴準備出發啦  一萬步:從【金閣寺參道】到【二條城】由於第一天剛到 大阪 已經興奮過頭,第二日搭乘京阪線來到 京都 時,已經沒有了清理中的雀躍,心頭縈繞出一絲 平和 。  
京阪線上的風景
我是穿著漢服到達 京都 的,剛到 京都 之時,完全不會使用 京都 巴士,好心的駕駛員慌忙之間拿出了說明書給我看,我才知道, 京都 巴士是下車之後再刷卡。
大巴上,一位年邁地穿著和服的老奶奶,說著一口流利的 京都 日語,一邊用手觸摸著我衣服上的繡紋喃喃自語,我雖然知道她是在誇贊我漢服上的工藝,但是除了實在無法表達出我內心的感激。
在大巴上看到的早晨8點的 京都 ,更多可以說是一座靜謐簡單的城市,這裡的上班族不多,顯得十分簡單。 金閣寺






 
  
原來從【金閣寺參道】到【金閣寺】有這麼長一截路要走,在金閣寺參道上我拿出了三腳架,來到金閣寺門口就被工作人員阻攔了,我慌忙補習攻略,原來幾乎 日本 所有歷史人文景點都不允許帶三腳架。
穿行於鋪面小石子的道路上,走了多久都不覺累。在金閣寺的紀念品攤上,遇到了 中國 工作人員,知道我穿的是漢服,跟我熱情地打招呼。
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 日本 御守,當然不能錯過。我最喜歡的物件,其實是金閣寺門票本身和後院花錢請金閣寺僧侶書寫的平安符,她們寫完後,跟我說謝謝。
出了金閣寺找到公交站,反覆確認自己沒有搭錯方向,用在故鄉買的小筆記本寫上了“二條城”三個字,上了公交車就展現給駕駛員看,駕駛員看了點點頭,那就是“OK”的意思,國際通用。
後面這個筆記本只寫過這三個字,由於回國行李過重,被我丟棄在了 日本 。
也許是小時候就看過山岡莊八的《德川家康》所導致,公交車把我放在【二條城】對岸,我的歷史DNA就已經開始蹦躂,清晨在金閣寺的疲憊被強大的震撼力洗刷,我滿血複活。
熱愛能顛覆一切,顛覆到不覺餓與渴。
  
在金閣寺里行走











 
                                
							
						
						
                        
						
						
					
					
					
					
					✔旅行人數:1人
✔旅行天數:2天
✔旅行花費:5000+
✔旅行地點:金閣寺、清水寺、清水阪、二年阪、三年阪、二條城、本能寺
動漫、日劇,一座古寺、些許藝伎,在鋪滿小石子的柔軟道路上,這是 京都 帶給我的生命初印象。
作為 日本 的千年古都,也作為 中國 唐文化的深刻踐行者,它曾經也有個別名叫“ 洛陽 ”。
但這些都被淹沒在歷史的吉光片羽里,現在它是唯美的代名詞,以及物哀的極致象徵。
在 京都 漫步的日子里,沒有去過鴨川和嵐山是我唯一的遺憾,卻是我留給 京都 的下一次約定。它們並不是我旅途的盲點,在我記憶里高高屹立,“身未至心已遠”,是對鴨川和嵐山最好的註解。
現在,稀碎的記憶已經日漸模糊,不記得自己走過多少條小路,穿行過多少個捷徑,手中的MAP搜索過多少條線路,直到再次打開相冊,時光才被一一喚起。
我當然也許會忘記,所以不斷瘋狂地留存照片,也許是唯一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次看到關於 京都 的影像,心緒還是會隨之曖昧起來,浪漫的國度里,風雨吹落了平成最後的櫻花,山林染上了最後一絲嫩綠,無論經過多少年,依舊會反覆陷入對 京都 的情愛里。 關西國際機場在前往關西機場的飛機上
後來世界又經過了三年默許的沉痛日子,我又與 京都 隔絕,如今 京都 又如何了?它是否仍舊是我想象里的樣子?從輪廓到血肉,從氣息到觸感,歷經千年風霜,這三年會撼動它毫釐嗎?如果可以,想再次用雙腳去丈量,再次用雙目去捕捉。
記錄下一些 京都 的人文與風物,當然這次與風景無關。








京阪線上的風景
我是穿著漢服到達 京都 的,剛到 京都 之時,完全不會使用 京都 巴士,好心的駕駛員慌忙之間拿出了說明書給我看,我才知道, 京都 巴士是下車之後再刷卡。
大巴上,一位年邁地穿著和服的老奶奶,說著一口流利的 京都 日語,一邊用手觸摸著我衣服上的繡紋喃喃自語,我雖然知道她是在誇贊我漢服上的工藝,但是除了實在無法表達出我內心的感激。
在大巴上看到的早晨8點的 京都 ,更多可以說是一座靜謐簡單的城市,這裡的上班族不多,顯得十分簡單。 金閣寺








原來從【金閣寺參道】到【金閣寺】有這麼長一截路要走,在金閣寺參道上我拿出了三腳架,來到金閣寺門口就被工作人員阻攔了,我慌忙補習攻略,原來幾乎 日本 所有歷史人文景點都不允許帶三腳架。
穿行於鋪面小石子的道路上,走了多久都不覺累。在金閣寺的紀念品攤上,遇到了 中國 工作人員,知道我穿的是漢服,跟我熱情地打招呼。
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 日本 御守,當然不能錯過。我最喜歡的物件,其實是金閣寺門票本身和後院花錢請金閣寺僧侶書寫的平安符,她們寫完後,跟我說謝謝。
出了金閣寺找到公交站,反覆確認自己沒有搭錯方向,用在故鄉買的小筆記本寫上了“二條城”三個字,上了公交車就展現給駕駛員看,駕駛員看了點點頭,那就是“OK”的意思,國際通用。
後面這個筆記本只寫過這三個字,由於回國行李過重,被我丟棄在了 日本 。
也許是小時候就看過山岡莊八的《德川家康》所導致,公交車把我放在【二條城】對岸,我的歷史DNA就已經開始蹦躂,清晨在金閣寺的疲憊被強大的震撼力洗刷,我滿血複活。
熱愛能顛覆一切,顛覆到不覺餓與渴。
在金閣寺里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