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的時光,沙塵翻滾中的印度

這是一篇游記而不是攻略印度 ,是一個永遠不會缺乏存在感的國度。

南亞 次大陸的文化對我們影響較為深遠,似乎每一個人對 印度 都是頗為瞭解,從古代的《摩柯婆羅多》、佛教到當今的寶萊塢再到網上關於阿三哥的段子,每個話題我們都能侃上兩句。但是似乎我們又對 印度 什麼都不瞭解,我們不瞭解他們的經濟、不瞭解他們的宗教,不知道這個人口快超過我們的國家到底是準備猛撲下山的孟加拉虎,還是病懨懨不停往自己身上灑水降溫的白象。除了一次次在零星接受到的消息中管中窺豹,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對他們一無所知。

這種夾雜著一個個書本上生澀概念的未知感,與負面新聞中的混亂和泥濘揉在一起,將 印度 虛化成了神秘主義的冒險彼岸。在一片未知思想的迷霧中,伴隨著失去親人的惆悵,我一半憧憬一半忐忑地踏上了這次旅程。

新德里 的機場像大部分的國際機場一樣整潔、現代化而缺乏民族特色,只有在對洗手間門口由靚麗 印度 青年男女圖片做成的標識匆匆一瞥時,才會讓人燃起到達目的地的興奮感。不過你很快就會發現,在 印度 ,冷淡和無趣就像是撒哈拉烈日下的海市蜃樓般遙遠,走出機場時迎接你的先是灼熱的空氣,再是更為熱情的出 租車 司機,最後是嘈雜的道路,這些景色和人仿佛快速橫向展開的畫捲,猛地自遠而近向你襲來,有著一股股濃烈的煙火氣。

德里的市區就像一個大的集市,突突車、小汽車搖擺穿行,穿著襯衫和運動褲的人們在車流的間隙中飛舞著向前,黝黑粗糙的皮膚上有著流不完的汗珠。整個城市被陽光焊在了柏油路上,灰塵在車輪間飛揚,又被陽光狠狠地砸在地上,走在街上感覺熱浪滾滾,卻又乏善可陳。在德里,有活力的地方永遠不在整潔的、吹著冷風的小樓房裡,而是在街邊,宗教場所四周的露天市場里。懶洋洋的攤位上整齊擺放著腌制的蜜餞,上面飛舞盤旋著仿佛野蜂般、複眼中充斥貪婪的蒼蠅,無聲地降落停留後又囂張地嗡嗡飛起。在這個名字叫做月光的集市裡,往來匆匆的嘈雜人群車流掀起一陣陣塵土,直奔向遠方。

並不是每一條道路都想德里小街那般雜糅進混亂和繁忙,從德里到 阿格拉 的高度公路便有一種婆羅門般的淡定優雅。偶爾交錯而飛馳往相反方向的小轎車是這條公路上為數不多的二分音符,至於那些能有強烈重音的大貨車卻從來不從仿佛五線譜的公路盡頭出現。車在進入了 阿格拉 後,先是由一段寸步難行的擁堵張開雙臂歡迎了我這個遠道而來的客人,緊接著便是更為熱情的、有牌照或沒牌照的當地導游,他們喋喋不休地說著 印度 式的英文,把我視作蜜餞一般圍繞在中間,告訴我、警告我、祈求我,想要從我拉緊的錢包里扯出一張張盧比,這種簇擁很 印度 ,也很 中國 。在抵禦了種種戲法後,走過了一 道伊斯 蘭風格的紅色大門,便是泰姬陵門前的水池和廣場。水池像鏡面一般平靜,兩側是直立、細長的小樹,遠方的泰姬陵和所有的一切在閃耀的陽光和扭曲的空氣下散髮出停滯的美。 大理 石細膩的曲線從上至下演變出敦厚的牆壁,就像一顆瑪瑙做成的慄子小心翼翼地放在雕刻著精美花紋的乳酪上面,既是高貴而芬芳的,又是朴實而濃郁的。多麼美麗的墳墓!多麼不實用的建築!就算我完全沒學過建築也知道這應該是一座活人的、世俗的宮殿,而不是只在中心安置一個備受寵愛女子的塵世軀體。如果我死了,我不會住進去,因為周遭永不停歇的游人和陽光一定會吵得我睡不著覺。

阿格拉 紅堡就截然不同,在粗糙的磚紅色厚重城牆的包裹下,一個個小型的宮殿鎖住陰涼。一覽無餘的結構,還有那個只能遠望泰姬陵的小窗,這裡是莫卧兒王朝的極度凝練。走在滾燙大路上沙沙的腳步聲,仿佛是異國遙遠的迴響,這就是 印度 ,感覺時光從沒有從這裡走出過,感覺我也從沒有走入過,就那麼靜靜地、靜靜地,像中世紀的教堂壁畫一般,在那裡等待、停留。

我沒能從這樣的光景里勘破生死,也沒能從 印度 人一樣精明而狡黠的目光中看到廣闊的未來,我在煙塵翻滾中不斷前行,把我心目中的 印度 留在了這段仿佛發黃老照片一般的時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