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牆上鑲嵌著金光閃閃的圖騰。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當站到自己印象中的畫面前時,還是有種激動的心情。不得不感嘆這些藝術家的創作天賦。  ❂(地鐵)紅線❂ Stadion  
據說這是紅線最美的一站——彩虹站。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Rissne  
雪白的牆壁上,寫滿了斑斕多彩的文字;另一面的牆上是世界地圖,不同的國家版塊,選擇了不同的色彩表示,都配有 瑞典 文字的解讀。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每個站看上去都像是地下的岩洞,牆壁被裝修成石灰岩的樣子,凹凸不平。地鐵站台的內部裝修樣式很有特色,但共同的特點是牆壁都不像 上海 的地鐵站台那樣平整光滑,而似乎是刻意的弄成地下山洞的摸樣,提醒你這是在地下。  
Östermalmstorg  
率性塗鴉風。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對於這些塗鴉的含義,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 因為有太多想打卡的地鐵站,我們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走馬觀花大概探索了10個站點,回來發現還有好多創意站點錯過了,留待以後再去把!  (放大鏡)(放大鏡)(放大鏡)博物館奇妙日斯德哥爾摩 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現在共有100多座博物館和名勝,包括歷史、民族、自然、美術等各個方面。  ❂諾貝爾博物館❂斯德哥爾摩 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故鄉。從1901年開始,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 斯德哥爾摩 音樂廳舉行隆重儀式, 瑞典 國王親自給獲諾貝爾獎者授獎,併在市政廳舉行晚宴。  
諾貝爾博物館(Nobelmuseet)專門宣揚有關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得主和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生平的資訊。館址位於 瑞典 斯德哥爾摩 老城大廣場北側,與 瑞典 學院和諾貝爾圖書館都位處證券交易所大樓。  
門票:120SEK/人 
 ↑斯德哥爾摩老城 廣場一角。 
 ↑斯德哥爾摩老城 
 ↑諾貝爾博物館 看到諾貝爾的頭像,就到了博物館的大門了。 
 ↑諾貝爾博物館 博物館佈局圖,屬於小而精緻的那一類。 
 ↑諾貝爾博物館 一開始開到的就是諾貝爾的生平介紹。下麵是他的遺書。  
說到諾貝爾,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 瑞典 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 斯德哥爾摩 ,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併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諾貝爾在其遺囑中明確提出設立的獎項反映了其本人的研究興趣和關註點,但諾貝爾並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有說法稱,之所以沒有設置諾貝爾數學獎是因為諾貝爾與當時一位傑出的數學家發生過衝突,但尚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 館內珍藏了歷屆諾貝爾獲獎者的各種信息, 比如 他們的私人物品。一頂帽子、一條圍巾、一雙鞋子,簡樸的生活瑣物讓游客們在心裡揣測科學家和文學家們的生活工作狀態;而他們用過的一把剪刀、一輛自行車、一疊稿紙可能就在向我們訴說著某個重大發明前一次可愛的靈感。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的不同獎項介紹。  
接下來是主展廳,展覽的每一個物件背後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青黴素的發現、晶體管收音機的發明、 柏林 牆的倒塌、數碼相機的問世、一戰中紅十字會的卓越貢獻…… 
 ↑諾貝爾博物館 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相對論獲獎,反而是因為發現了光電效應獲獎,因為相對論在當時具有爭議性。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 從這個樣品罐裡面,Barry Mars hell發現了細菌可以導致胃潰瘍。  
接下來是馬丁路德金為追求人權 和平 等的專場展廳。 
 ↑諾貝爾博物館 激動人心的標語! 
 ↑諾貝爾博物館 在這裡,帶上耳機,你可以立刻沉浸到諾獎獲得者的故事之中。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