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游記(2)——貝倫塔、大發現紀念碑、聖傑羅米若修道院(總第2篇)
                                     5月10日 (1)酒店的泳池和高爾夫球場
 設施簡陋而整潔的客房
設施簡陋而整潔的客房 
 早晨起來推 開陽 台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草茵茵的高爾夫球場和排滿帆布躺椅的游泳池,給這個不起眼的旅館增色了不少。特別是這一片高爾夫球場很養眼,利用開飯前的時間到高爾夫球場遛了一圈。
早晨起來推 開陽 台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草茵茵的高爾夫球場和排滿帆布躺椅的游泳池,給這個不起眼的旅館增色了不少。特別是這一片高爾夫球場很養眼,利用開飯前的時間到高爾夫球場遛了一圈。 
 酒店的高爾夫球場
酒店的高爾夫球場  酒店的游泳池  (2) 貝倫塔今天游覽的第一站是坐落在 裡斯本 貝倫區內的16世紀的防禦工事貝倫塔,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亦是 裡斯本 的標誌性建築 。 位於 裡斯本 市中心以西6公里, 4月25日大橋以西2公里。貝倫在 葡萄牙 語中的意思是耶穌的出生地 伯利恆 ,地理大發現中眾多航海家正是從這裡的港口啟程前往世界各地的,其中不乏著名的探險家 如瓦斯科·達伽馬。
酒店的游泳池  (2) 貝倫塔今天游覽的第一站是坐落在 裡斯本 貝倫區內的16世紀的防禦工事貝倫塔,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亦是 裡斯本 的標誌性建築 。 位於 裡斯本 市中心以西6公里, 4月25日大橋以西2公里。貝倫在 葡萄牙 語中的意思是耶穌的出生地 伯利恆 ,地理大發現中眾多航海家正是從這裡的港口啟程前往世界各地的,其中不乏著名的探險家 如瓦斯科·達伽馬。   
 雄姿勃發的貝倫塔全景,它要10點才能進塔參觀,我們來得早,先在四周觀賞拍照。
雄姿勃發的貝倫塔全景,它要10點才能進塔參觀,我們來得早,先在四周觀賞拍照。  貝倫塔已有500年的歷史,曾經是一座5層的防禦工事,用來防禦貝倫區的港口以及修道院。塔身雖然不算高,但陽光滿滿地灑在塔身上仍顯出它的巍巍雄壯氣勢。
貝倫塔已有500年的歷史,曾經是一座5層的防禦工事,用來防禦貝倫區的港口以及修道院。塔身雖然不算高,但陽光滿滿地灑在塔身上仍顯出它的巍巍雄壯氣勢。 
 貝倫塔的外觀裝飾非常精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她拜占庭式的角樓上的緞狀屋頂,這裡融入了伊斯蘭國家和東方的風格。這座雕琢精美的建築上飽含曼努埃爾式的象徵物,絲索、精美的結、十字架等等,就連犀牛的形象都出現在塔上的雕刻中。
貝倫塔的外觀裝飾非常精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她拜占庭式的角樓上的緞狀屋頂,這裡融入了伊斯蘭國家和東方的風格。這座雕琢精美的建築上飽含曼努埃爾式的象徵物,絲索、精美的結、十字架等等,就連犀牛的形象都出現在塔上的雕刻中。  貝倫塔旁邊的港灣有細細的沙灘,上面有很多衝上來的貝殼和留在礁石縫隙里的小魚。一條細細的棧橋通向這座建築的入口。
貝倫塔旁邊的港灣有細細的沙灘,上面有很多衝上來的貝殼和留在礁石縫隙里的小魚。一條細細的棧橋通向這座建築的入口。  裡面面積不大,是一個炮台,每個窗口都放著一門18世紀的小炮,這座建築在後來的500年裡經過了很多次改造,原本的大炮也被換成裝飾物。從19世紀開始,貝倫塔就不再作為保衛特茹河的軍事要塞,而是變成一座 燈塔 。現在連 燈塔 功能也不需要了吧,變成了 裡斯本 的著名景點。
裡面面積不大,是一個炮台,每個窗口都放著一門18世紀的小炮,這座建築在後來的500年裡經過了很多次改造,原本的大炮也被換成裝飾物。從19世紀開始,貝倫塔就不再作為保衛特茹河的軍事要塞,而是變成一座 燈塔 。現在連 燈塔 功能也不需要了吧,變成了 裡斯本 的著名景點。  樓下是一個小小的類似防空洞的地方,很暗很矮,需低著頭進去,據說這裡還曾被用做監獄。哈,那一定是特大的重刑犯啦,當監獄倒是一個好地方,絕對是逃不出去的。
樓下是一個小小的類似防空洞的地方,很暗很矮,需低著頭進去,據說這裡還曾被用做監獄。哈,那一定是特大的重刑犯啦,當監獄倒是一個好地方,絕對是逃不出去的。  二樓有一個很大的平臺,頓感讓視野開闊了不少,可以看到特茹河的風景就在眼前,還是不錯的,是留影的好地方。中間幾層就是幾個小窗戶,沒什麼可看的。
二樓有一個很大的平臺,頓感讓視野開闊了不少,可以看到特茹河的風景就在眼前,還是不錯的,是留影的好地方。中間幾層就是幾個小窗戶,沒什麼可看的。  站在貝倫塔的最高層瞭望特茹河感覺景色更美,
站在貝倫塔的最高層瞭望特茹河感覺景色更美, 
 在貝倫塔頂層看到的特茹河兩岸的明媚風光。特茹河的水藍藍的清清的。
在貝倫塔頂層看到的特茹河兩岸的明媚風光。特茹河的水藍藍的清清的。  在貝倫塔上觀展大發現紀念碑和4.25大橋似乎就在眼前。
在貝倫塔上觀展大發現紀念碑和4.25大橋似乎就在眼前。  貝倫塔的外面是一片空曠的草地和沙灘,這裡也是一些本地人散步的地方,特別是傍晚時時分,一些情侶坐在岸邊靜靜地等待日落,沒有人大聲講話,除了偶爾聽見通過的火車聲以外,只有浪花撫摸沙灘的聲音。一抹餘暉映紅了特茹河口的天空,貝倫塔披上了金紅色的晚裝,特別的美麗。
貝倫塔的外面是一片空曠的草地和沙灘,這裡也是一些本地人散步的地方,特別是傍晚時時分,一些情侶坐在岸邊靜靜地等待日落,沒有人大聲講話,除了偶爾聽見通過的火車聲以外,只有浪花撫摸沙灘的聲音。一抹餘暉映紅了特茹河口的天空,貝倫塔披上了金紅色的晚裝,特別的美麗。  在貝倫塔的旁邊有一架實體雙翼飛機,這架小飛機為1922年從此地飛到 巴西 里約的飛機遺存。邊上的石碑應該刻著它的飛行地圖和表彰它的豐功偉績的文字吧。  (3)大發現紀念碑從貝倫塔到大發現紀念碑步行約十分鐘,這個位置是 葡萄牙 人在航海時代出海的地方
在貝倫塔的旁邊有一架實體雙翼飛機,這架小飛機為1922年從此地飛到 巴西 里約的飛機遺存。邊上的石碑應該刻著它的飛行地圖和表彰它的豐功偉績的文字吧。  (3)大發現紀念碑從貝倫塔到大發現紀念碑步行約十分鐘,這個位置是 葡萄牙 人在航海時代出海的地方  
發現者紀念碑於1940年首次在 葡萄牙 世界博覽會上展示,由 葡萄牙 藝術建築師特姆及雕刻家裡奧普度所建造。在1960年以混凝土重建;紀念碑也於同年8月6日完成重建,以紀念 葡萄牙 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1985年,在紀念碑內設立展覽廳。
 發現者紀念碑是一個高52米被雕刻成一個以船為主骨的船首形狀的混凝土板建築物;紀念碑東、西兩邊分別都雕有兩個 葡萄牙 方型盾徽;紀念碑北面刻有一把大劍。紀念碑一樓是關於 裡斯本 歷史的多媒體展覽;二樓是觀光廳。因時間關係我們沒有進去。
發現者紀念碑是一個高52米被雕刻成一個以船為主骨的船首形狀的混凝土板建築物;紀念碑東、西兩邊分別都雕有兩個 葡萄牙 方型盾徽;紀念碑北面刻有一把大劍。紀念碑一樓是關於 裡斯本 歷史的多媒體展覽;二樓是觀光廳。因時間關係我們沒有進去。 
 亨利站在船首,手上托著一艘當時的多桅小帆船,其他15與16世紀偉大的海上探險家則緊跟在後,包括1498年繞過好望角的達伽馬、1521年橫越太平洋的麥哲倫,以及第一位航抵 巴西 的 歐洲 人卡布拉爾。
亨利站在船首,手上托著一艘當時的多桅小帆船,其他15與16世紀偉大的海上探險家則緊跟在後,包括1498年繞過好望角的達伽馬、1521年橫越太平洋的麥哲倫,以及第一位航抵 巴西 的 歐洲 人卡布拉爾。  碑後還有一個大型十字架,將宗教和建築融合在一起,也呼應著正對著的修道院。
碑後還有一個大型十字架,將宗教和建築融合在一起,也呼應著正對著的修道院。  緊挨碑體兩邊的地面上各有一座渾天儀,安放在石質台基上。以紀念 葡萄牙 在航海大發現上扮演重要角色。 葡萄牙 比鄰國 西班牙 更早50年展開征服世界的大業, 葡萄牙 水手開歷史之先河,探索全球各大洋。因他們的開疆拓土, 葡萄牙 帝國的勢力在16世紀初就遠達東 印度 群島。
緊挨碑體兩邊的地面上各有一座渾天儀,安放在石質台基上。以紀念 葡萄牙 在航海大發現上扮演重要角色。 葡萄牙 比鄰國 西班牙 更早50年展開征服世界的大業, 葡萄牙 水手開歷史之先河,探索全球各大洋。因他們的開疆拓土, 葡萄牙 帝國的勢力在16世紀初就遠達東 印度 群島。  在發現者紀念碑北面至 巴西利亞 大馬路是由 南非 贈送、施利華所設計的一個以 馬賽 克方式及採用不同種類的 大理 石鋪設而成的廣場;廣場上鋪設了一個直徑超十米的航海羅盤,在在羅盤中央鋪設了一幅標示了 葡萄牙 人在航海時代首次到達之地的路線及年份的世界地圖。在該地圖上的標示的地點包括有 亞速爾群島 、 佛得角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安哥拉 、 馬達加斯加 、錫蘭、帝汶島、 澳門 等城市。上面刻有發現新大陸的日期。大家站在地圖裡面興奮的找著各個被 葡萄牙 征服的國家,其中包括我國的 澳門 。  (4)帝國廣場
在發現者紀念碑北面至 巴西利亞 大馬路是由 南非 贈送、施利華所設計的一個以 馬賽 克方式及採用不同種類的 大理 石鋪設而成的廣場;廣場上鋪設了一個直徑超十米的航海羅盤,在在羅盤中央鋪設了一幅標示了 葡萄牙 人在航海時代首次到達之地的路線及年份的世界地圖。在該地圖上的標示的地點包括有 亞速爾群島 、 佛得角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安哥拉 、 馬達加斯加 、錫蘭、帝汶島、 澳門 等城市。上面刻有發現新大陸的日期。大家站在地圖裡面興奮的找著各個被 葡萄牙 征服的國家,其中包括我國的 澳門 。  (4)帝國廣場 大發現紀念碑廣場緊挨的就是帝國廣場。面積為280乘280米,加上毗鄰區域,是 伊比利亞半島 最大的廣場,也是 歐洲 最大的廣場之一。廣場中心是3300 m²的花園和大型噴泉。
大發現紀念碑廣場緊挨的就是帝國廣場。面積為280乘280米,加上毗鄰區域,是 伊比利亞半島 最大的廣場,也是 歐洲 最大的廣場之一。廣場中心是3300 m²的花園和大型噴泉。  帝國廣場的北面就是著名的聖。傑羅米諾修道院,帝國廣場西面是現代化建築貝倫文化中心。
帝國廣場的北面就是著名的聖。傑羅米諾修道院,帝國廣場西面是現代化建築貝倫文化中心。 
                                
							
						
						
                        
						
						
					
					
					
					
					




















發現者紀念碑於1940年首次在 葡萄牙 世界博覽會上展示,由 葡萄牙 藝術建築師特姆及雕刻家裡奧普度所建造。在1960年以混凝土重建;紀念碑也於同年8月6日完成重建,以紀念 葡萄牙 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1985年,在紀念碑內設立展覽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