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羅巴夏日狂想曲(捷克篇)
                                    事實上,大學時期除了專業法語, 捷克 語也是我十分想學習的語言之一,無奈當時雖然網絡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但百度了一下當時在 上海 只有個位數的人會這門real小語種,而且淘寶也幾乎沒有售賣捷語教材的,只通過搜索到的零星資料學習了字母發音等基礎知識。  
  
工作幾年後,終於通過網絡獲取了系統性教材,也和language partner建立交流重拾了 捷克 語,雖然很難,但我想我會堅持下去。這次的 捷克 行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探路“,來到 布拉格 ,感受 布拉格 ,只恨時間太短,三天的時間倏忽而過。相信第二次的旅程就在不遠處。
初見布拉格從 巴黎 戴高樂機場搭乘 捷克 航空的航班,15:05從 巴黎 出發,經歷1小時40分飛行,於16:45抵達 布拉格 。 捷克 航空的短途小飛機,跟多年前坐的從 鄭州 到 山東 的飛機幾乎一模一樣
捷克 航空的短途小飛機,跟多年前坐的從 鄭州 到 山東 的飛機幾乎一模一樣  

 雖然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但 布拉格 Vaclav Havel機場卻是一片寧靜祥和。初次來到這裡的游客也不用擔心, 布拉格 人的英文還可以,機場指示牌也是英文優先。讓人比較驚訝的是除了英文、俄文,還有韓文的標示。至於為什麼只有韓文,沒有中文或者日文,原因比較複雜,只能上傳送門了:
雖然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但 布拉格 Vaclav Havel機場卻是一片寧靜祥和。初次來到這裡的游客也不用擔心, 布拉格 人的英文還可以,機場指示牌也是英文優先。讓人比較驚訝的是除了英文、俄文,還有韓文的標示。至於為什麼只有韓文,沒有中文或者日文,原因比較複雜,只能上傳送門了:  
為什麼 捷克 ( 布拉格 )有那麼多 韓國 人? - 黑齒常之的回答 - 知乎
****** 來自 巴黎 的一家子,行李提取處簡直是孩子們的天堂,他們或是趴在箱子上滑行,或是在寬闊的廊道上追逐打鬧, 布拉格 似乎有種激發人童心的魔力。
來自 巴黎 的一家子,行李提取處簡直是孩子們的天堂,他們或是趴在箱子上滑行,或是在寬闊的廊道上追逐打鬧, 布拉格 似乎有種激發人童心的魔力。  
  
趁著等行李的時間,我在一旁的ATM機取了2000 捷克 克朗(大約人民幣600元)作為零用。 從機場出來可以很快找到出租車排隊處,這裡的出租車司機基本都會英文,畢竟 布拉格 是旅游城市。從機場到酒店(位於 查理大橋 附近,算很中心的地區)為580克朗,人民幣180元不到。
從機場出來可以很快找到出租車排隊處,這裡的出租車司機基本都會英文,畢竟 布拉格 是旅游城市。從機場到酒店(位於 查理大橋 附近,算很中心的地區)為580克朗,人民幣180元不到。  
  
布拉格 的公共交通系統還是很發達的,而且配色出奇的統一,都是紅色+白色或米色,與這座城市整個城市都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氛圍相當契合。
  
6666公交車
 酒店位於老城區的商業街,這裡的酒店一般都是餐廳+酒店的配置,出租車司機把我們放在一家餐廳前,初來乍到的我們還以為走錯地方了。進餐廳詢問後,餐廳老爺爺告訴我們地址是正確的,說著帶我們穿過餐廳的一個小門,便到了酒店前臺,原來酒店的門就在餐廳的隔壁(恍然 大悟 狀)
酒店位於老城區的商業街,這裡的酒店一般都是餐廳+酒店的配置,出租車司機把我們放在一家餐廳前,初來乍到的我們還以為走錯地方了。進餐廳詢問後,餐廳老爺爺告訴我們地址是正確的,說著帶我們穿過餐廳的一個小門,便到了酒店前臺,原來酒店的門就在餐廳的隔壁(恍然 大悟 狀)  
  
酒店叫做:Residence U Černého Orla(黑鷹酒店),名字很複雜,看logo就明白啦。 酒店的門面比較窄,經過 法國 訂酒店的洗禮,我們幾乎已經做好了“吃苦耐勞”的準備。從狹窄的樓梯上到3樓,開門的一瞬間,就被高顏值的房間驚喜到了!不枉費酒店小哥精心地推薦我們升級,這30歐花得太值啦!
酒店的門面比較窄,經過 法國 訂酒店的洗禮,我們幾乎已經做好了“吃苦耐勞”的準備。從狹窄的樓梯上到3樓,開門的一瞬間,就被高顏值的房間驚喜到了!不枉費酒店小哥精心地推薦我們升級,這30歐花得太值啦!  
當然,我們那特別重的行李也多虧酒店小哥幫我們提上樓了 房間的內飾十分有 捷克 當地特色,古樸但又潔凈。
房間的內飾十分有 捷克 當地特色,古樸但又潔凈。 
 處處透著“精緻”二字
處處透著“精緻”二字 

 
  
好想要一個這樣的多功能復古衣架放在家裡呀,這太有儀式感了~ 房間的一切都令人愛不釋手,但因為預約了晚上8點觀賞 捷克 特色“黑光劇”的演出,再流連忘返這時候也要出發了。
房間的一切都令人愛不釋手,但因為預約了晚上8點觀賞 捷克 特色“黑光劇”的演出,再流連忘返這時候也要出發了。  
  
酒店的樓梯佈置也很有特色,真正的轉角都是藝術。 為了能準時到達劇場,我們先去吃了個晚餐。餐廳是小伙伴的同事推薦的,當時只說從 查理大橋 下來就是,用Google Map一定位,這不就在酒店斜對面嗎
為了能準時到達劇場,我們先去吃了個晚餐。餐廳是小伙伴的同事推薦的,當時只說從 查理大橋 下來就是,用Google Map一定位,這不就在酒店斜對面嗎     
  
步行距離一分鐘……餐廳叫做Pod věží(橋下),果然就在大橋下麵啊
餐廳同樣是和酒店一起經營的,我們坐在露天位,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此時可以放鬆一下了。
 捷克 人的食物取向和 德國 人差不多——大肘子,但是相對於 德國 來說 布拉格 的食物更精緻一些。
捷克 人的食物取向和 德國 人差不多——大肘子,但是相對於 德國 來說 布拉格 的食物更精緻一些。  
當時只想著先吃完,不然趕不上看劇,於是隨便點了個主食吃,沒想到看起來比較“油膩”的食物,味道卻出奇的好,瞬間幸福感倍增。(也就忽略謎一般的上菜速度了……)
捷克 人的性格類似於 俄羅斯 人,外表看起來冷冷的,但是一旦熟悉了就會很友好。餐廳的服務生小哥亦是如此,一開始比較公式化的服務(冷漠臉),在我試圖跟他講 捷克 語之後,整個人瞬間就明亮了起來。 經過一天的奔波,我們自然也有點餓了,然而千萬不要小看 捷克 的食物分量,基本上一份的量可以兩人吃…… 最後還是免不了剩下了一些。
經過一天的奔波,我們自然也有點餓了,然而千萬不要小看 捷克 的食物分量,基本上一份的量可以兩人吃…… 最後還是免不了剩下了一些。  
  
吃完後遲遲也不見服務生出來,於是自行去結賬。餐廳內部更具 捷克 特色,濃濃的復古氣息。 從“橋下”到晚上演出的劇場步行大約15分鐘,我們就準備走過去了,順便消消食。
從“橋下”到晚上演出的劇場步行大約15分鐘,我們就準備走過去了,順便消消食。  
  
從酒店出發前看天氣不甚明朗,特地查了一下晚上的天氣預報,顯示晚間有雨。這時候烏云云團已經開始聚集起來。 雖然天公不作美,但 查理大橋 上依然游人如織,興高采烈地在此合影。不知道這裡是否一年四季都這麼熱門。不同於 法國 , 布拉格 的游人從外表上看起來大多來自 中歐 、 俄羅斯 等,以金髮為主。
雖然天公不作美,但 查理大橋 上依然游人如織,興高采烈地在此合影。不知道這裡是否一年四季都這麼熱門。不同於 法國 , 布拉格 的游人從外表上看起來大多來自 中歐 、 俄羅斯 等,以金髮為主。  
  
傍晚的伏爾 塔瓦 河畔微風陣陣,漫步其中,也似乎能感受到穿越時空而來的氣息。 穿過 查理大橋 抵達老城區,這裡似乎有更多適合游客的項目, 比如 ,城市觀光老爺車什麼的
穿過 查理大橋 抵達老城區,這裡似乎有更多適合游客的項目, 比如 ,城市觀光老爺車什麼的   沿著伏爾 塔瓦 河邊一路往右走,到達民族大道(Národní ),這可能是 布拉格 老城區為數不多的寬闊道路之一。兩邊的建築也相對更現代化一些。
沿著伏爾 塔瓦 河邊一路往右走,到達民族大道(Národní ),這可能是 布拉格 老城區為數不多的寬闊道路之一。兩邊的建築也相對更現代化一些。  
  
晚上觀劇的劇院就在這條路上,一般都是晚上8點開始。每天的劇目不盡相同,大家可以根據行程和喜好自行安排合適的劇目,門票通過馬蜂窩即可預訂。訂單打印出來給到門口的票務員,即可換票進場。 從票務口左轉後下樓便是劇場, 捷克 人的腦洞很大,學習 捷克 語期間看過一些奇奇怪怪的動畫片   這個不明裝飾品也一樣戲劇性呢~ 趁入場之前擺拍一下
從票務口左轉後下樓便是劇場, 捷克 人的腦洞很大,學習 捷克 語期間看過一些奇奇怪怪的動畫片   這個不明裝飾品也一樣戲劇性呢~ 趁入場之前擺拍一下   演出正式開始前,報幕人有一些暖場小互動,現在的互動形式也比較多樣化,通過拍攝觀眾調動更多人的興趣。 演出禁止攝像,只能靠自己體驗了~
演出正式開始前,報幕人有一些暖場小互動,現在的互動形式也比較多樣化,通過拍攝觀眾調動更多人的興趣。 演出禁止攝像,只能靠自己體驗了~   
黑光劇顧名思義就是在黑暗中運用特殊的光影效果營造表演氛圍的一種劇目。演員身著特製的夜光錶演服飾,通過特定的動作進行表演。 我們觀看的劇目叫做《AFRIKANIA》,故事情節與草原和動物相關。除了夜光錶演環節之外,另有一條主線講述故事情節,與夜光劇相比更吸引人,充滿了 捷克 式冷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我們觀看的劇目叫做《AFRIKANIA》,故事情節與草原和動物相關。除了夜光錶演環節之外,另有一條主線講述故事情節,與夜光劇相比更吸引人,充滿了 捷克 式冷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表演中場還安排了與觀眾的互動環節,觀眾可以親自參與到戲劇演出中。
  
拍個演員謝場充數~ 從劇院出來,天已經完全黑了,路上行人不是很多,唯有昏黃的路燈照亮著夜行人的道路。
 捷克 人十分重視外在形象,用 上海 話說就是“頭勢清爽”,因此hair studio也比較常見。
捷克 人十分重視外在形象,用 上海 話說就是“頭勢清爽”,因此hair studio也比較常見。  
比如 這間,不知道是莫扎特來此修過頭髮嗎
							
						
						
                        
						
						
					
					
					
					
					工作幾年後,終於通過網絡獲取了系統性教材,也和language partner建立交流重拾了 捷克 語,雖然很難,但我想我會堅持下去。這次的 捷克 行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探路“,來到 布拉格 ,感受 布拉格 ,只恨時間太短,三天的時間倏忽而過。相信第二次的旅程就在不遠處。
初見布拉格從 巴黎 戴高樂機場搭乘 捷克 航空的航班,15:05從 巴黎 出發,經歷1小時40分飛行,於16:45抵達 布拉格 。




為什麼 捷克 ( 布拉格 )有那麼多 韓國 人? - 黑齒常之的回答 - 知乎
******

趁著等行李的時間,我在一旁的ATM機取了2000 捷克 克朗(大約人民幣600元)作為零用。

布拉格 的公共交通系統還是很發達的,而且配色出奇的統一,都是紅色+白色或米色,與這座城市整個城市都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氛圍相當契合。
6666公交車


酒店叫做:Residence U Černého Orla(黑鷹酒店),名字很複雜,看logo就明白啦。

當然,我們那特別重的行李也多虧酒店小哥幫我們提上樓了






好想要一個這樣的多功能復古衣架放在家裡呀,這太有儀式感了~

酒店的樓梯佈置也很有特色,真正的轉角都是藝術。

步行距離一分鐘……餐廳叫做Pod věží(橋下),果然就在大橋下麵啊
餐廳同樣是和酒店一起經營的,我們坐在露天位,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此時可以放鬆一下了。


當時只想著先吃完,不然趕不上看劇,於是隨便點了個主食吃,沒想到看起來比較“油膩”的食物,味道卻出奇的好,瞬間幸福感倍增。(也就忽略謎一般的上菜速度了……)
捷克 人的性格類似於 俄羅斯 人,外表看起來冷冷的,但是一旦熟悉了就會很友好。餐廳的服務生小哥亦是如此,一開始比較公式化的服務(冷漠臉),在我試圖跟他講 捷克 語之後,整個人瞬間就明亮了起來。

吃完後遲遲也不見服務生出來,於是自行去結賬。餐廳內部更具 捷克 特色,濃濃的復古氣息。

從酒店出發前看天氣不甚明朗,特地查了一下晚上的天氣預報,顯示晚間有雨。這時候烏云云團已經開始聚集起來。

傍晚的伏爾 塔瓦 河畔微風陣陣,漫步其中,也似乎能感受到穿越時空而來的氣息。


晚上觀劇的劇院就在這條路上,一般都是晚上8點開始。每天的劇目不盡相同,大家可以根據行程和喜好自行安排合適的劇目,門票通過馬蜂窩即可預訂。訂單打印出來給到門口的票務員,即可換票進場。


黑光劇顧名思義就是在黑暗中運用特殊的光影效果營造表演氛圍的一種劇目。演員身著特製的夜光錶演服飾,通過特定的動作進行表演。

表演中場還安排了與觀眾的互動環節,觀眾可以親自參與到戲劇演出中。
拍個演員謝場充數~ 從劇院出來,天已經完全黑了,路上行人不是很多,唯有昏黃的路燈照亮著夜行人的道路。


比如 這間,不知道是莫扎特來此修過頭髮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