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 畢加索博物館:藝術表達與人世悲歡

世界上有四座畢加索博物館兩座在 法國 巴黎 和南部 昂蒂布 ,另兩座在 西班牙 的 馬拉加 和巴薩羅那,在他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靜靜地陳列著他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畫作。走在 巴塞羅那 里 貝拉 區狹窄昏暗的小巷裡,一不留神就會錯過了畢加索博物館,沒有非要突顯地位重要性的醒目大門,也沒有要彰顯藝術的什麼花樣標識。哥特式的老宅已有500個春秋,幽靜的庭院同樣有遲暮的優雅,經過更多世事就不願意張揚,看過很多悲歡就常常閉口不語。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與博物館的低調不同,畫家的名聲大到讓我們這些對藝術一竅不通,除了給孩子報美術補習班上素描水彩課的門外漢都知道,甚至對他的生平有所瞭解,能一眼認出他的代表作。正如人們站在蒙娜麗莎畫作前未必能理解這微笑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一樣,慕名而來的游客要麼一言不發的靜靜觀看,也有嘴裡嘀咕著這畫我也可以的低聲戲謔。

人們對些事情看不懂的時候要麼懷疑對方,擔心自己被騙了,例如塞尚的小便池,要麼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的學識造詣不好,缺少欣賞美的能力。其實我想藝術就是一種表達,而表達一定是面向特定群體表達特定內容,你也沒有責任一定要能接收和理解所有的表達,就像人看不見紅外線聽不到電磁波。而也許有那麼一刻,有那麼一瞥,被一幅作品打動,喜歡就是喜歡了,沒有藝術理論加持。即便沒有,只是他並非對你說,你也沒有義務一定要懂。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這家畢加索博物館里最有名的系列就是他臨摹 西班牙 巴 洛克 時期油畫大師委拉斯凱茲的《宮娥》,誠然能看出委拉斯凱茲可以畫出精美的宮廷肖像畫,但那也是學習西方美術史時一直沒有理解的偉大,甚至這都是一個沒有被記住的名字。創作《宮娥》時的1656年, 西班牙 國勢漸衰,畫家讓自己和皇室的唯一繼承人小公主特蕾莎同時成為畫面的主角,國王和王后卻是鏡中的反射幻影。畢加索生活的二十世紀與十六世紀的 西班牙 有同樣的凄涼,皇帝退位遠遁國外,自第二 共和 國建立就開始了殘酷血腥的內戰,他在晚年反覆臨摹了很多幅《宮娥》,也許他就在尋找祖國的現實、幻影和未來。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這裡沒有經常出現在教科書中最有名的《格爾尼卡》,正是他對於祖國政治立場的表達。1937年在內戰中的 共和 國政府邀請畢加索為 巴黎 世博會 西班牙 館繪製畫作,而此時支持弗朗哥法西斯革命的 德國 空軍轟炸了格爾尼卡。畫家用筆發出了自己的怒火與吶喊,畫面奇異的線條里都是血腥的屍體與殘缺的家園。據說一位 德國 納粹軍官問畢加索:這就是你的作品?畫家回答:不,這是你們的作品。如今這幅畫掛在 紐約 聯合國總部大樓安理會入口處,就像 盧森堡 送給聯合國的打結的左輪手槍雕像,寓意十分明顯但不改變現實殘酷不改變人性貪婪。人類一直有所期盼嚮往,而政治里不接受理想。

當年以血肉支援 西班牙 共和 的國際縱隊充滿了二十世紀的浪漫主義,當海明威、 喬治 奧威爾、白求恩沖向另一個國度為了不相干的人們拿起槍,當滿眼是殺戮雙手沾上鮮血之後,敵人的血和自己的血看不出差別。 法國 導演弗朗索瓦·歐容的電影《弗蘭茲》在關註一戰給德法兩國普通人帶來的創傷, 德國 陣亡士兵弗蘭茲的父親說:“當我們殺害成千上萬敵方的兒子,我們喝啤酒慶祝勝利,當他們殺了我們的兒子時,他們也喝酒慶祝。我們都是為孩子們死亡而舉杯慶祝的父親…”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
↑畢加索博物館 從 西班牙 回國三年後,有經紀公司組織了畢加索真跡在國內的巡展,乘興而去卻發現幾乎全是可以複製的版畫而極少油畫真跡。可以理解都是 西班牙 的國寶,怎敢輕易出境,據說成名之後的畢加索都不能隨便往廢紙簍里扔紙,那上面隨便一條筆跡都值錢...

歡迎關註我的微信公眾號:千萬與無涯
巴塞羅那自助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