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古鎮長臨河

2017年11月4日,去了 合肥 巢湖 邊的長臨河和中廟兩鎮旅游,本來定下的行程計劃還有黃麓鎮洪疃村的張治中故居、洪氏宗祠和黃麓鎮上的黃麓師範,雖然我一路走馬觀花,滴滴打車打了一路,卻發現一天時間根本轉不過來。說道 合肥 旅游,絕大多數皖中地區以外的人一定會說“ 合肥 那個破地方,有什麼好玩的?”然而事實是 合肥 幾乎每個鄉鎮都有景點,環 巢湖 一圈的古鎮,每個鄉鎮的景點數量至少在2個以上。而就算是沒有景點的鄉鎮也會有家族祠堂和很小的民國建築。從今天的 合肥 濱湖新區出發,環 巢湖 沿岸的3A以上景點有包河區 安徽 名人館,渡江戰役紀念館,岸上草原,牛角 大圩 ,濱湖濕地森林公園, 肥東 縣南淝河口, 大圩 鎮生態農業景區,長臨河古鎮,六家畈吳家花園,四頂山,中廟鎮與姥山島景區,黃麓鎮洪疃村張治中故居,烔煬鎮中李村李克農故居,烔煬古鎮,烔煬月亮灣濕地、夏閣鎮馮玉祥祖居, 巢湖 市區龜山公園、紫薇洞景區,放王崗漢墓與 巢湖 博物館,亞父範增故里鼓山景區,東庵森林公園、 銀山 智人遺址、銀 屏山 千年 牡丹 花和仙人洞、 廬江 縣槐林濕地、馬尾河濕地、 肥西 縣 三河古鎮 、桃花島。其中 三河古鎮 現為5A景區,濱湖濕地森林公園、 大圩 生態農業景區、長臨河古鎮、中廟與姥山島景區、龜山濕地公園、紫薇洞為4A景區。我知道外省人即使是知識分子大多也只知道 安徽 有 黃山 、 九華山 與 西遞 、 宏村 , 合肥 在大多數人眼中沒有特色,沒有歷史。果真如此嗎,各位看下我寫的游記再做評判吧。 http://www.mafengwo.cn/i/1277401.html 我寫的 合肥 攻略大全見這裡。
這篇是簡略版的游記 http://www.mafengwo.cn/i/6896669.html
合肥自助遊攻略
↑巢湖 一路上經過渡江戰役紀念館, 安徽 名人館,岸上草原,濱湖濕地森林公園,桂花台,南淝河大橋等景點
合肥自助遊攻略
↑巢湖 這是南淝河入 巢湖 口附近
合肥自助遊攻略
↑巢湖 長臨河古鎮從家打車到長臨河古鎮,65元。如果想從 合肥 市區去長臨河的話只能在 合肥 東二環與長江東路交叉口的汽車東站坐車,到長臨河可在濱湖新區坐526的公交車去,還可以在撮鎮坐34路來坐車到長臨河。也可在長江東路與東二環路口的汽車東站坐車,還可以坐高鐵去。
現在已經可以從 合肥 高鐵南站、濱湖時代廣場乘坐公交旅游2號線去長臨河鎮、六家畈和中廟鎮。票價10元,也可以在長臨河坐D195去中廟。
長臨河古鎮位於 肥東 縣南部,在三國時期,這裡建立了佛寺 長寧 寺,鎮旁的河因此得名 長寧 河,鎮的名稱就來自於 長寧 河。( 合肥 話,n、l不分都讀l,in,ing不分都讀in)鎮古稱 青陽 鎮,因鎮南 青陽 山而得名。鎮至晚在唐憲宗元和年間已經存在。唐代的《元和郡縣圖志》里就記載了廬州 青陽 鎮的具體方位。宋代這裡是 合肥 東南部的一處商業市鎮,宋代在這裡設立稅卡徵稅。明清時代這裡有 青陽 巡檢司,緝捕盜賊,維護地方治安。在晚清,鎮上的很多人加入李鴻章領導的淮軍,很多人在他們退伍後用積蓄經商,成為了資本家。民國 合肥 城的大富豪洪明炯就是長臨河鎮人。當時長臨河的很多人到了國外謀生,現在這裡還是 安徽 最大的僑鄉。這個鎮像 合肥 很多的鄉鎮一樣名人輩出,對歷史影響最大的有元代的理學家和名臣餘闕(餘秋雨就是餘闕的後代),還前任的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古鎮不大,和 宏村 面積差不多,現在是4A景區。這裡特產小蘿蔔,在明清時代就大量被外銷到滬寧杭地區。這裡農民腌制的雪裡蕻菜也好吃。古鎮的景點有長臨河老街、六家畈古民居、振湖塔、紅石咀公園、四頂山、茶壺山、 青陽 山、 長寧 寺和蔡永祥紀念館九個地方。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長臨河的老街只有東街和老街兩條街道,呈丁字形。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這吳氏舊居是前任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的祖居,他的祖父與父親都在這裡常住。吳委員長本人住過幾個月。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安徽 中南部的民居廳堂中都要佈置字畫。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吳忠 性,男,漢族,教授, 安徽 肥東 人。1912年3月出生在 安徽 省 肥東 縣長臨河鎮吳興益村,1936年畢業於“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地圖製圖專業,曾任國民黨政府1陸地測量局製圖科技術員,陸地測量學校教官、科長。建國後,歷任西南軍區測繪分局製圖科代理科長,解放軍測繪學院製圖系副主任、教授, 中國 測繪學會第二屆理事。從1952年到1992年撰寫了多種測繪學方面的著作和70多篇論文,1960年加入 中國 共產黨。長期從事地圖製圖學的教學工作。著有《國家大地圖集地圖投影的選擇和設計》、《地圖投影》等。他是進軍 西藏 行軍路線圖的製作人,為解放 西藏 作出重大貢獻。培養出本科、碩士、博士學生近千人。
抗戰時期長臨河淪陷,吳家人輾轉到西南,1941年吳家在 貴州 平壩縣 黃家祠堂居住時,在祠堂廂房生下了次子吳邦國。吳邦國的普通話在我們看來是很標準了,應該是 合肥 人所說的最標準的人普通話口音,但是北方各省都覺得他講話有江淮口音。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照片中後排最右邊那個把手搭在妹妹肩膀上的男孩就是吳邦國。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吳氏故居的隔壁是一家手工製作古琴的作坊,看文字介紹古琴已經有3000多年曆史,西周以前就有了。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東街上有聚賢書院,去的時候沒開放。據說當時裡面正在辦書畫展覽。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百年郵電局,現在裡面是一個 中國 郵政歷史展覽,介紹了從清朝到現代郵政的發展歷程,展示一些舊時電話、發報機,書信。這家郵電局據說是 合肥 鄉鎮建立的第一家郵局。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百年郵電局,現在裡面是一個 中國 郵政歷史展覽,介紹了從清朝到現代郵政的發展歷程,展示一些舊時電話、發報機,書信。這家郵電局據說是 合肥 鄉鎮建立的第一家郵局。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肥西 人劉銘傳1888年在 臺灣 建立了 中國 較早的郵電局。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這是家榨油作坊,去的時候也沒開門。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在宋末和元末的戰爭中, 合肥 地區人口銳減,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廬州府人口僅11萬多人,而宋徽宗崇寧年間廬州的人口是57萬多人,宋寧宗嘉定年間更多。當時 合肥 地區田地荒蕪,茂林長草,野獸出沒,白骨遍地。從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明朝開始了 從江 南大規模移民江淮的準備工作,從1371年到1393年,明政府先後從 江西 鄱陽湖 流域、 皖南 和蘇南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移民江淮的活動、廬州的人口從1371年的11萬多人,增加到1393年的36萬多人,移民占到了當時廬州府人口的約70%,朱元璋鼓勵移民墾荒,廬州府的耕地面積也較明初增長了3倍多。廬州府又重新成為農產品大量外銷的魚米之鄉,農業的發展超過宋代。當時移民廬州府的移民主要來自 江西 北部, 皖南 和蘇南,其中又以 江西 北部為最多。不過這裡的吳氏家族分為兩支,一支是南宋時期從 婺源 遷來的,一支是明朝洪武年間從 江西 遷來的。他們都是鎮上的大家族。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接著到了老街參觀,這是老報館,是個以報紙發展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清朝的條報,它是帶有公文形式的,供官府內部參考的消息。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清代邸報,"邸報"最早出現於漢朝。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但有史可依的 中國 最早的報紙,起源於唐朝的邸報。邸報是 中國 古代報紙的統稱,但這個稱呼出現,是從宋朝開始的。
大約到了宋代,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以售賣的牟利商人。官員們為求省事,都樂於花些錢去購買。

明末,活字印刷術才開始用在“邸報”印刷。清初顧炎武說:“憶昔時‘邸報’,至崇禎十一年(1638年)才有活版。”在西方印刷術還沒有傳入之前,清朝內閣在京城東華門外設有一個專門的機構“抄寫房”。每天由報房派人去那裡抄取當天發佈的新聞,稱“宮文書” ,這就是當時清政府發佈的“邸鈔”的地方。報房人取得抄件後,為了爭取時間,即刻排印,除被稱為“宮門抄”的朝廷政事、動態的報導和諭旨全部照登外,奏摺的數量因較多則加以選用。

大概後來由於花錢即能購到,無須再去繕抄,因此到了清代末期邸抄之外又有了“京報”,“京報”已有了專門的報房來管理經營,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發行部門了,開始有了初步的報紙的雛形。根據史料記載,清朝內閣在 北京 的東華門外設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名謂“抄寫房”、每天由報房派人去那裡抄取當天發佈的新聞,稱“宮文書”,這就是當時清政府發佈的“邸鈔”的地方。報房人取得抄件後,為了爭取時間,即刻排印,除被稱為“宮門抄 ”的朝廷政事、動態的報導和諭旨全部照登外,奏摺的數量因較多則加以選用。這種被印刷成單頁不加封皮的“新聞紙”就叫《宮門抄》,多在傍晚發行,派人送閱,在時間上很像現在的晚報,從性質和級別上又很像現在供高級幹部閱讀的《大參考》和《內參》。而《京報》則由《宮門抄》、諭旨和奏摺三部分組成,由於奏摺的字數較多,排印費時,需要在晚間才能完成其印刷裝訂,在次日發行,這種印成對折雙頁裝在一起的<京報>很像現在發行的日報。

《邸報》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從上面情況可以得到證實。西方有不少有認為最早的報紙是 羅馬 帝國凱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創建的<每日紀聞>,這是一種傳遞緊急軍情的官報,但是這種報紙的壽命不長,不久就停辦了。就辦報年代而言,我國的《邸報》出現在西漢初年公元前二世紀左右,比 羅馬 帝國的《每日紀聞》大約要早一個世紀。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1907年的《順天時報》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老報館也是一個介紹長臨河鎮名人和附近幾個鎮旅游資源的地方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合肥自助遊攻略
↑長臨河古鎮 臺灣 兩任參謀總長均為長臨河鎮人。

相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