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行日誌》(19-“中國城之印象”)
                                    2018年9-11月,我在 馬尼拉 生活了整整三個月時間,先後三次進城。  
  
第一次進城:10月3日夜晚,與兒子去祖籍 福建 的小吳家取“餃子皮”時,頂著雷、冒著大雨去她樓下露天批零菜市場買菜;
  
第二次進城:10月7日,隨兒子及其廚師等滿大街尋找“套餐盒”店鋪,還是沒買到;
  
第三次進城:11月3日,兒子帶著我看完 馬尼拉 灣“日落”,爾後去 中國 城吃“ 蘭州 拉麵”。
  
回憶三次進城,我對“ 中國 城”的認識及最初印象是: No.1 “中國城”歷史悠遠馬尼拉 “ 中國 城”,位於Pasig River 帕西 格 河北 岸地區。早在公元11世紀,華人開始移居 菲律賓 。最初在 馬尼拉 城內聚居,至16世紀因 西班牙 殖民統治者懼怕 中國 人造反,被迫趕至城外居住,之後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最早的“ 中國 城”。現是 菲律賓 最重要的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也是 馬尼拉 主要旅游景點之一。
 No.2 “中國城”繁華依舊
 No.2 “中國城”繁華依舊 No.2.1 市井繁華,滿街商販在“ 中國 城”,約有數百條大小街巷,沿街店鋪大部分由華人開設, 福建 人居多。
 No.2.1 市井繁華,滿街商販在“ 中國 城”,約有數百條大小街巷,沿街店鋪大部分由華人開設, 福建 人居多。  這些店鋪包括雜貨鋪、食品店、金飾店、藥材鋪、書店、中餐廳、茶館、超市、商場、醫療所、銀行、影劇院,以及各姓氏宗親會等民間組織。
這些店鋪包括雜貨鋪、食品店、金飾店、藥材鋪、書店、中餐廳、茶館、超市、商場、醫療所、銀行、影劇院,以及各姓氏宗親會等民間組織。 




 凡有 中國 人經營的店鋪,除可用比索支付貨款外,還可用微信支付人民幣。
凡有 中國 人經營的店鋪,除可用比索支付貨款外,還可用微信支付人民幣。  各類商品齊全,價格便宜,假貨也不少。
各類商品齊全,價格便宜,假貨也不少。  街道商鋪,如同 上海 八十年代前的七浦路服裝市場和城隍廟小商品批發市場。
街道商鋪,如同 上海 八十年代前的七浦路服裝市場和城隍廟小商品批發市場。 





 還有小狗交易市場。兒子以2500比索帶籠買了一隻小土狗。
還有小狗交易市場。兒子以2500比索帶籠買了一隻小土狗。 
 No.2.2 人滿為患,雜亂有序我們走進“ 中國 城”的第一感覺就是“人多、車多,混雜,髒亂差”,但未見交道摩擦及吵架鬥毆事件,治安狀況看似複雜危險,實際還是比較安全穩定。
 No.2.2 人滿為患,雜亂有序我們走進“ 中國 城”的第一感覺就是“人多、車多,混雜,髒亂差”,但未見交道摩擦及吵架鬥毆事件,治安狀況看似複雜危險,實際還是比較安全穩定。  吉普尼滿大街跑,雖堵,司機、行人心態都很好。
吉普尼滿大街跑,雖堵,司機、行人心態都很好。 
 電線桿大街 上林 立,電線線路如“蜘蛛網“。
電線桿大街 上林 立,電線線路如“蜘蛛網“。 
 人口密度很大,人流似“螞蟻”,穿行像“蝸牛”。
人口密度很大,人流似“螞蟻”,穿行像“蝸牛”。 
 尤其是菜市場內外“髒亂差”現象特別嚴重,垃圾堆成了山,臭味難聞。
尤其是菜市場內外“髒亂差”現象特別嚴重,垃圾堆成了山,臭味難聞。  
                                
							
						
						
                        
						
						
					
					
					
					
					第一次進城:10月3日夜晚,與兒子去祖籍 福建 的小吳家取“餃子皮”時,頂著雷、冒著大雨去她樓下露天批零菜市場買菜;
第二次進城:10月7日,隨兒子及其廚師等滿大街尋找“套餐盒”店鋪,還是沒買到;
第三次進城:11月3日,兒子帶著我看完 馬尼拉 灣“日落”,爾後去 中國 城吃“ 蘭州 拉麵”。
回憶三次進城,我對“ 中國 城”的認識及最初印象是: No.1 “中國城”歷史悠遠馬尼拉 “ 中國 城”,位於Pasig River 帕西 格 河北 岸地區。早在公元11世紀,華人開始移居 菲律賓 。最初在 馬尼拉 城內聚居,至16世紀因 西班牙 殖民統治者懼怕 中國 人造反,被迫趕至城外居住,之後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最早的“ 中國 城”。現是 菲律賓 最重要的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也是 馬尼拉 主要旅游景點之一。






























 
							 
										 
										 
									 
									 
									 
									 
									 
										 
										 
										